明朝大纨绔 第442节

“老臣,谢陛下厚恩啊!”

弘治皇帝不等老国公拜下,便将他搀扶起来“懋公莫要如此,痴虎儿亦是朕看着长大的。”

“将来太子即位,还需他多加护持!”

这一番话算是道出了张家在弘治皇帝心中的地位,秘旨的这番举动则是让其余人感叹。

痴虎儿人家那不是简在帝心,人家那可以说是深得帝心了。

秘旨的话只是提及让他有权力调用诸省资源,却不提及他需要具体做什么。

弘治皇帝说让张小公爷只需平叛便是大功的话,不是说说而已的。

张小公爷则是很快的就收到了来自于军部的指令,同时送来的还有弘治皇帝的秘旨。

将新的任命和秘旨都接完后,虎头老国公破天荒的摒退了左右。

唯独让孙子在草庐里,与自己坐下一谈。

碳炉上的玉山泉水“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小公爷恭恭敬敬的给爷爷泡茶、洗杯。

基本只要允许,他每天都会与老国公一起吃饭。

因为不再需要每日上朝了,只是需要去军部当值。

加之老国公将京营的训练、指挥,全部交了出去。

于是老国公也不需要住在城里,老人更喜欢张家庄子。

每日当值完毕后,他便回到张家庄子。

在新修造的祠堂里,和那些个庄子里的老亲兵们喝茶聊天。

“此番西南之行,有几分成事的把握?!”

虎头老国公看着孙儿行云流水,但却无比恭敬的给自己泡茶。

不由得感慨,自己终究是老了啊!

家里从前八十斤的试功石,如今被老周管家悄然的换成了六十斤。

伺候了老国公几十年,老周管家很敏感的发现了老国公身体机能的衰退。

虎头老国公并没有阻止老周管家,事实上到他这个年纪还能运起六十斤试功石已是难得了。

“至少七成,其余则看天意。”

张小公爷几乎不打包票,啥事儿能有七八分把握就不错了。

谁敢说一定就能成的?!

“记住,不要勉强!你尚且年幼,此番便当作是试炼便可。”

说着,虎头老国公沉吟了会儿拿出了本册子放在了桌子上。

“这些人,若是到了安南可以联系一番!可助你成事。”

hat?!咱家在九边有首尾,在西南居然还有安排?!

小公爷直接傻眼了。

虎头老国公看得孙子有些傻眼的样子,不由得哈哈一笑。

“咱们家老祖当年数次征伐安南,当地自然有不少土司被压服的……”

小公爷听着爷爷娓娓道来,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和大概。

当年自家老祖张辅数征安南,杀的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那些个土司们多属蛮人,属于是国朝是啥我不知道、也不在乎。

但你能打,我就服气你。

你来了,我认账、认怂。

换其他人来了,什么大明大明的。呵呵。

然而后来大明重心北移,安南复叛大明到了宣宗时期又选择了撤军。

张家老祖当时功勋已经盛极,也不好再请命征伐。

于是只能是沉默作罢。

于是这份名单便一直锁在柜中,虎头老国公身份特殊也不好自请征伐安南。

“上面的人这些年亦曾与家里联系,只是言语之间已不复当初恭敬了。”

虎头老国公淡淡的对着孙儿道“不过,他们都算是有把柄在咱们手里。”

“所以……应当可堪一用!”

网址

第六百一十九章 京师枪炮雷声隐,滇南风雨急如晦(完)

小公爷翻开这本册子看了一眼,不由得苦笑。

这些人算下来,几乎都是现在安南所有的在籍重臣。

说起来现在安南经年以来,算是贼性不改。

后黎朝的黎思南那会儿左右欺负占城、南掌,大概是天晴了、雨停了老黎觉着自己又行了。

于是开始琢磨搞一搞大明,于是便发生了

“十五年冬,灏遣兵八百余人,越滇南蒙自界,声言捕盗,擅结营筑室以居”的事情。

就是说,这位安南崽子不满足于只搞搞占城这些小国打算试探一下大明。

用抓贼的名义,派了八百多人直接越境占地盘来了。

当时的兵部尚书是马文升,老家伙当年还是有几分气魄的。

于是直接找了安南的使者。。面斥曰

“归谕尔主,各保疆土享太平。不然,朝廷一旦赫然震怒,天兵压境,如永乐朝事,尔主得无悔乎?”

意思就是说,你丫赶紧让你家的狗犊子滚蛋回去!

不然,我家大佬一挥手几十万小弟……呸!是几十万大军直接出动!

见过砂锅那么大的拳头么?!知道神马叫大明的毒打么?!

莫不是忘了我家社团前任坐馆……呸!是先帝永乐陛下,把你们丫抽的满地找牙的事儿?!

兵部尚书说这话,就相当于后世的国防部长开口啊!

顿时安南的使臣就吓怂了,赶紧回去报告老黎。

老黎也没吱声。。回头就让人赶紧滚回来。

然后没几年,老黎就嗝屁着凉了。

按说他是没资格用谥号的,但安南那边还是偷偷给他上了谥号“圣宗”。

现在继任的是他的儿子小黎,小黎倒是不敢装犊子。

主要是他老爹都怂了,他哪儿有胆子挑衅?!

不过小黎也有自己的心思,就是总琢磨让大明朝给他赐一身王爵的“衮冕”。

这会儿大明国的王爵地位那可是杠杠的,能混到的也就高丽王。

为何只有他们有呢?!

看看历史也就知道为啥了,《高丽王朝实录·宣祖实录》载

“中国父母也。贪狼独坐记得看了收藏本站哦,这里更新真的快。我国与扶桑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扶桑贼子也!”

高丽是这么说的,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

万历当年为高丽打了一场抗扶桑援高丽,把当时踌躇满志的秀吉猴子揍的满地找牙。

帮着高丽复国后,高丽便一门心思的给大明朝尽忠尽孝了。

萨尔浒之战,虽然高丽派去的兵员作用不大但好歹是真派兵支援了。

而且他们从来不服后金,后金打来顶多肯订立个兄弟之盟。

后金退兵了,立马向大明这边“疏奏被兵情节”。

然后等着大明的命令,要继续跟后金狠刚一波。

甚至哪怕大明都亡了,高丽的数任国王都不断的试图联系南方反清复明势力一并起兵。…,

虽然后来被大清揍的没办法,在公文往来上被迫采用大清年号。

可在祭祀、墓碑碑文及其他与大明相关的重要场合下,高丽朝野上下依旧固执的采用“崇祯后纪元”。

直至二十世纪初,才逐步的停止。

那会儿,大明都亡了小两百多年了。

“记住,活着回来!”

虎头老国公饮下了几杯茶水,虎目中满是不舍。

想要说些什么,但终究是长叹一口气。

“钓翁这老家伙,没事儿诳你练什么童子功!老夫回头就收拾他!!”

好吧,可怜的陈州同要为自己当年的任性付出代价了。

张小公爷倒是哭笑不得,自己家大父的脾气他可是知道的。

大父平日里看着好说话。。其实暴躁起来那是极为阔怕的!

晋阳之战中,自家大父沿途然黑脸。

带着亲卫一马当先根本就不等身后的精骑,一人三马直接强袭过去的。

说到了这里,老国公顿时也没了兴致。

只是低声的给小公爷叨叨絮絮的说了一通,大致就是注意一下滇南的各种情况。

尽管玉螭虎对于滇南周边的情况很是熟悉,但他还是低头恭顺的听着自家大父的絮叨。

直至半夜了,虎头老国公才疲惫的摆手让孙儿休息。

然后径自在老周管家的伺候下,离开了草庐。

张小公爷则是沉吟了会儿,让妙安小姐姐把小周管家叫来吩咐了一番这才休息去。

秘旨是要求张小公爷尽快出发。。但却没有写明时间。

于是张小公爷这边,并没有立即出发。

而是先让小周管家请来了成国公等人,及户部左侍郎王俨等人下朝后一并前来。

熊孩子则是趁着这么几天,早早的把军械营造局内的铁轨再度完善了一遍。

“玉螭虎此番让老夫等人来,却是要看什么好玩意儿啊?!”

首节上一节442/7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