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312节

数日后,黔州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帝国司律部黔州分司、户部黔州分司、黔州协抚总会……等等。

在黔州金筑城布政使司新建布政使司官衙议会室,召开重要会议。

帝国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列席会议,并代表皇帝陛下、帝国内阁发表重要讲话。

李东阳大学士表示,黔州第一阶段平叛攻坚战已经圆满完成。

米鲁深明大义检举揭发、积极认罪并缴纳全部财产,因其良好表现帝国不予追究。

其余从者多数拨乱反正协助平叛,立功赎罪亦不予判罚。

剩余顽固不化、冥顽不灵,死不悔改的叛乱城寨均已剿灭。

所以第二阶段关于水陆盗匪山贼猖獗问题,将成为黔州目前主要问题。

李东阳大学士表示,多年来黔州发展迟缓、百姓困苦无不与沿途驿道盗匪路霸有着深切的关系。

多年来,在黔州部分地区驿道、官路、水路……等沿线,“盗匪路霸”无比猖獗、勾结成团伙山寨。

从盗窃到公然拦路抢劫,从抢劫财物到严重伤害车马货运和过往百姓!

他们无恶不作、为非作歹、横行不法,气焰极为嚣张!

其行径严重危害黔州发展、百姓安危,和黔州正常的均输秩序!

对帝国、黔州的发展、黔州及过往百姓生命资财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针对此李东阳大学士提出,将对整个黔州展开“黔州严厉打击整治水陆盗匪山贼专项行动”!

布政使司布政使王轼、都指挥使司暂代指挥使毛锐,及黔州协抚总会会首宋然等积极响应……

张小公爷在会议上笑眯眯的看着李大学士慷慨激昂的发表讲话,下面的杨爱、安荣贵面皮不住抽搐。

两家下属的头人甚至亲卫们,经此两役几乎全数离心离德了。

毕竟他们哪怕是土司能给的好处就这么多,跟大明朝这庞然大物能比么?!

头人们的田亩如今交出了大半,但这些都是每年可以从户部领租子的。

再有均输分局的股子,大家算算这银子那尼玛可是大挣啊!

平叛现在结束他们也拿到了各自的功勋,张小公爷大手一挥让他们准备去帝国军官学校就学。

虽然不是天子门生,可好歹也是军部直属呐!

读完后出来若再立功勋,便可申请就读“帝国皇家军事学院”了。

从“帝国皇家军事学院”出来,那可就是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啊!

这前途,可不比在黔州当个土头人强么?!

土司们现在收拾了一番,便是要到粤北去接受初步的国防军训练。

以免到了“帝国皇家军官学校”里,闹笑话出来。

四大土司家族,宋家彻彻底底归顺、田家在监督。

剩下的安、杨两家则是捏着鼻子,老老实实的认怂。

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兵、土官们,开始作为“义勇”去剿匪争取国防军的位置。

筑路的人手是足够了,但那些土司们交出来的矿井、矿山还得人手开采啊!

尤其是田家交代出来那些个土司们占有的矿山,王轼想到就满心卧槽尼玛!

仅仅是杨氏报上来的铁冶便有二十四处,田家告知上来的三十七处!

出产黄白蜡的蜡崖自报二十八处,田家及米鲁上报的直接就四十一处!

还有多处的银、铅、朱砂……等等矿产,查实每年产银三万余两、黑铅两万余石。

朱砂二千余斤,其余猎场等山珍无尽。

杨爱这是泪流满面啊,特么我杨氏祖宗基业传到我手上这说没就没了……

安荣贵又何尝不是如此?!

然而他俩满心麻卖批,脸上还得笑嘻嘻。

没辙啊,形式比人强。

他们这也算是看出来了,张小公爷其实从一开始就打算全面卸除他们的兵权。

看着一手眼花缭乱的操作,前面又说让自己在平叛剿匪的时候出力……

特么其实都是烟雾弹啊,张小公爷真正的狠手是到了黔州后才发动的。

先搞定那些头人然后再搞定他们的亲卫、土兵,现在头人们基本都要去粤北了。

眼瞅他们算是第一批跳出黔州的人士,说不准将来就不回来了。

土兵们为了银子和前程,基本又都入国防军了。

自己麾下的部族领民,现在几乎都被打散重新规划安置。

管理他们的一水儿都是这黔州的秀才们,秀才们直属的又是布政使司。

那这黔州,可不就是尽归国朝了么?!

他们这几个土司除了从户部领租子、从货殖总会领分子,守着自己家里一亩三分地儿还能有啥?!

黔州的事宜都交付给了李东阳、王轼,还有毛锐他们。

张小公爷自己却带着立下了诸多功勋的头人们离开,头人们将往粤北接受许宁的训练。

而张小公爷自己则是需要亲自回京师,将黔州的情况、米鲁的谋划一并上报。

黔州,会成为帝国改制的一个延伸区域。

随之延伸扩散的,则是囊括至滇南、桂西、粤北……等一大片!

第四百六十七章 作别粤北黔州路,挥手北归京师去

户必裂、肥龙梁超,这次亦随同张小公爷一并回去。

他们的功勋足以让他们进入“帝国皇家军事学院”就读了,而许悦礼兄弟他们则是继续在粤北训练。

等“帝国皇家军官学校”成立后,他们才会随同那些头人们一并前往就读。

将头人们都安置好后,张小公爷便扬帆踏上了规程……

“这黔州……就解决了?!”

弘治皇帝一脸懵bi,军部从他在到张老国公、保国公、成国公……甚至汪直都一脸懵bi。

虽然他们也觉着张小公爷那肯定能搞定黔州米鲁之变,但这么迅速、这么直接、这么彻底……

这是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的啊,在他们看来能把米鲁剿灭就算达标了。

可张小公爷这……感觉他平乱这是顺带的,过去收拾黔州那些土司们才是主要的。

而且收拾的那简直不要太漂亮,五万余精锐土兵现在一心要给帝国扫平驿站、驿道沿途匪患。

土司们老老实实的交出自己手里的土地,还有大量的矿山矿井。

这个……啥况这是?!

然后那米鲁,那米鲁又是个什么况?!

不是说厉害的很么,居然都把镇守中官给活捉了、阵斩了一大溜的布政使、按察使、指挥使……

上奏还全歼了四千官军,端的是厉害啊!

这特么居然吱一声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连锅全端了?!

至于张小公爷直接接受了米鲁投降这事儿,他和戴义的密奏都抵达了。

意思都一致,米鲁布置的后手太麻烦了。

如果直接杀了她的话,恐怕滇南及滇南外的东吁等宣慰司将起乱。

这于国朝目前来说并非好事,而且纳降一事于国朝也并非坏事。

四大土司家族在黔州根深蒂固,哪怕是田家那样永乐朝被打击了一波亦僵而不死。

为防他们后续再有勾连成祸,那么多几家不掌控军卒的势力亦势在必行。

田家的话不能全信,需要多几个消息渠道的来源。

而曾经声名赫赫的米鲁就是一块招牌,有她的存在可以一定程度上制衡于田家。

这二者同时又增加了其他三家的违制成本,形成了一个多方制衡……

军部方面在多方讨论后亦觉着此意甚好,主要是弘治皇帝觉着灰常好。

至于弘治皇帝为啥会觉着灰常好呢,那是因为最近内库的资产又增加了。…奇文学iqix最快更新

粤北铸造分司的铁锅那挣钱比特么开闸的水龙头都猛啊,尤其是在彻底控制了冶炼一块儿后。

各家都拿出自己的秘方来,以至于铁锅铸造技术不止提高了一筹。

同时也因为大批量的采购、冶炼、铸造,于是成本实际上下降了一倍有余。

中间一来一往顿时这就在利润表上体现出来了,再有两京十三省各代理的提货量。

这粤北铸造分司妥妥就是下金蛋的鹅啊,只要被瞎掺和插手让它自行发展。

那么每月给内库里带来的银子都是十数万计的,这还不算大量平价卖出的农具。

国朝莫名其妙的就把粤北控制铸造了,又莫名其妙的收回了整个黔州的各项权利。

两地莫名其妙的就让国朝户部的账簿上,多了数百万亩的田地、一堆的矿山还有大量的产业。

户部佀钟这老家伙翻账簿的时候据说差点儿没摔地上,老家伙成为这户部尚书以来就没这么富余过啊!

比较头疼的是倪岳倪舜咨,这特么满朝官员本来就人手紧张的要死。

结果现在还得考虑往黔州派人,不派还不成了。

张小公爷不贪权这是好事儿,可这家伙把事办完丢下就走人……

这就尼玛很坑爹了啊!

之前这玉螭虎在京师那稀里哗啦的一大溜人,全特么开山筑路整饬河道去了。

以至于督察院、翰林院,在到兵部、六科、各部照磨……等等尽数缺人啊!

好容易算是让大家适应了下来,国朝六部调整了一番勉强运作起来。

然而弘治皇帝似乎对于兵部完全不上心,督察院、翰林院也没有要补充的意思。

六科自不必说了,马文升、刘大夏提起来几次都被留中了。

这俩老家伙也算是彻底死心了,知道这些部门的人算是彻底把弘治皇帝得罪死了。

其实这都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各地的御史们似乎也嗅到了国朝风向的改变。

纷纷开始致信自己的座师、同窗、同年,一部分则是琢磨是不是要调到其他部门去。

首节上一节312/7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