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252节

而自己提出让他们帮忙的时候,这两人的表态又体现出不同了。

赵栗夫那句“为国分忧,绝不推辞”显得露骨功利的多了,就差说“您给好处咱卖命”了。

相较之下这章玄应就厉害的多了,先推说自己年纪大、要致仕。

然后又说怕自己“力有不逮,只说尽力而为”。

这里面蕴含的意思就多了,除了给官职之外人家意思“我可不卖死命啊”。

我老章这把年纪了,都快混到退休了。

您这么一折腾便是成了,我老章也吃不着多少好处。

可若是事败那我老章,可不就得倒在了宦海之途的最后一站么?!

“两位大人远离国朝中枢,想必是对国朝中的些许事物不甚了了啊……”

却见玉螭虎笑眯眯的对着两人,轻声道:“国朝如今,却是一日三变……”

“比如这新立的‘刑令司律部’,还有将立的‘督捕缉事部’……”

望着这两位老宦海,张小公爷的话语轻柔:“甚至‘庠序教谕部’……”

“朝堂上不少老大人年纪都不小了,多次请求致仕却不得陛下恩准……”

说到这里,玉螭虎叹了口气眨巴着自己的那双勾人夺魄的丹凤桃花望着两人。

“老大人们精力不济陛下亦知晓,只是这朝堂事物离不得他们呀……”

呸!那些个老家伙有几个是特么真心致仕的?!好些特么该丁忧的都要求夺情!

若不是被弹劾到炸裂,真肯走的就没几个。

章、赵二人心里愤愤不平,那些个老不死占着位置不挪窝所以咱们才熬不上去啊!

“又闻老臣致仕后多生活不便,囊中羞涩陛下多有愧意。”

玉螭虎甚至都不必看这两人,就知道他们的心思了:“所以啊……”

“陛下打算新制一院——‘帝国皇家御前咨政元老院’!!”

这……这是什么部门?!章、赵二人不由得有些傻眼了。

:。:

第三百七十一章 静动风雷自相随,粤北大局终将变(下)

“帝国皇家御前咨政元老院,是陛下感念于内阁六部首官历练丰富国朝不可缺而设。”

玉螭虎笑眯眯的对着二人,轻声道:“接下来,便是内阁六部首官致仕后……”

“陛下将礼聘为‘帝国皇家御前咨政元老院’元老,于宫内置一殿用作办公……”

卧槽!!这规格,明显就是在内阁六部上再加一把锁啊!

“元老院不参与执政、不需上朝,只是每日复阅六部内阁及陛下朱批。”

随着张小公爷的解释,这两位很快的理解了这元老院的构成和意义。

元老院只有建议权、提请权,却没有决策权。

他们可以面圣、可以与六部探讨某一个国策、决策,但并不直接参与执政。

若说他们权力大却也不大,但影响力却绝对是不可能小的。

“今后‘帝国皇家政务学院’的主要教习,便是元老院的诸位元老、内阁诸部首官……”

却见玉螭虎笑吟吟的望着他们,轻声道:“翰林院……现在几近废止了。”

“恐怕以后‘帝国皇家政务学院’当取而代之,毕业后入朝为官或外派。”

“政务学院之生源,除新科进士外便是吏部功考各州府优秀者。”

说到这里,张小公爷顿了顿笑眯眯的道:“政务学院分三级别,初中高……”

听得张小公爷这话章玄应不由得眼珠子瞪大,好一会儿了才站起来后退了两步躬身长揖到底。

“帝国厚恩、陛下知遇,老夫怎敢不以身相报?!但有吩咐,何敢不从命耶!!”

看着这章玄应,再看看赵栗夫。

张小公爷不由得叹气,老宦海和年轻人的区别啊!

章玄应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了,张小公爷这是在给他们机会啊!

很明显这套玩意儿是陛下折腾出来的,因为兼顾到了内阁、六部的多方利益所以没有被反对。

这甚至兼顾到了大多数进士们的利益,不再是一次科举就全面打死了。

后面即便是再努力、功考再好也得看位置是否空缺、看科举名次。

任职后还得看功考,吏部的功考过关了才能入政务学院挂“天子门生”名、受元老院教导。

章玄应这样的老宦海甚至不用点透,自己就能够琢磨出来这套体系的循环模式。

这是一整个的循环体系,考得进士只是第一步而已。

帝国政务学院分的三个级别,显然就是应对于考核后再升级的。

既是说,哪怕是地方任员亦是极有机会入主中枢最后到元老院任职的。

“还请督抚言明,下官必唯督抚马首是瞻!!”

赵栗夫这就更直接了,他才四十多岁啊!

还有大把的宦海生涯可以打拼呢,若是能到六十前任职一部尚书……

卧槽!只是想想都心头火热,还特么有啥好说的?!

直接连“下官”都自称上了,您说啥咱去办!您说砍谁脑袋,咱带个犹豫那就不是人养的!

“首先呢,是一个‘考课栓选’……”

这大明朝其实某些制度与后世有一定相似,比如这吏部功考司的考课栓选。

其以“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等等为标准,衡量对比进行考核。

被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明孝宗御赐“理学名臣”的丘琼山。

其作《大学衍义补·正百官严考课之法》中曰:

“本朝以百官考课之法,属之吏部,内外官皆以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

“始行黜陟之典,是则有虞之制也。”

其实说白了就是后世的政绩考核一般,这大明朝你要升官那也得考核政绩。

比如搞搞升学率啦、搞搞鸡的屁啦、搞搞就业率啦……等等,要搞滴好才能升官嘛!

张小公爷这会儿的例子,便是成化二十年进士张恒山了。

这位恒山公任豫南汝宁知府时功考司报其曰:

“执法公正、赋税均平,劝农兴教,政绩卓著,当推其治行,谓举国第一!”

于是,这恒山公就升官了。

“计将安出?!”赵栗夫听得要把自己的功考提高了,不由得脸色兴奋的潮红。

张小公爷抬起手指,笑眯眯的指着从山顶上可以看到的远处江河码头。

轻声道:“京师有一坊市,名曰‘潮白河码头坊市’。”

“其沿直道路途大铺上百,内里街道店铺近千!更有大坊市摊位数千之多……”

说着,张小公爷手指微微一划指向边上:“大宗交易,亦有货栈可交割。”

“店铺修建不难,银钱何来?!谁人入驻?!”

章玄应到底是老成持重,直接就问出了最为主要的问题。

“京师潮白河码头坊市诸大家,此次亦随我前来。”

张小公爷笑眯眯的望着章玄应,轻声道:“银钱不是问题,官府不需出一文。”

“而且……还有的挣!”

看着章玄应和赵栗夫,玉螭虎眨巴着那双丹凤桃花轻声道:“城门税两位所收不多罢?!”

“届时只需让城门官告知他们,来此交易不需缴城门税便可。”

“那城门税每日多少,我两倍交予布政使司!”

两倍!章玄应顿时有些呼吸不畅了,但张小公爷的话还不止于此。

“坊市兴旺后,为保坊市安全、防范盗匪狡徒,所有来此交易者皆须有官府开具之户籍证明……”

“坊市修建募工之时,未有官府开具户籍证明者不请。”

卧槽!这是丁口登记啊,若是做下来了自然这丁口上数字……

这两位可是知道,粤北一地到底有多少的隐户人家啊!

若是这些人全数在官府上登记名册,那估计整个粤北的人口便是翻上数番也不止啊!

“帝国庠序教谕部信之公与我有旧,我亦可奏请陛下将新县学、社学事物置于粤北试行……”

兴教之功!!章玄应、赵栗夫俩眼珠子都红了,那鼻子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

“至于良田……届时在下将与粤北士绅们会面一次,欲入驻码头坊市么……”

章玄应、赵栗夫这激动的就要给张小公爷玉螭虎跪下了,您这是大大地牛批啊!

卧槽尼玛!合该我俩熬了这么多年,终于是要发达了!

张文昌魁星爷爷,您说啥就是啥!您说这山他是黑色的,我俩眼都不眨就给他烧成黑色的!!

:。:

第三百七十二章 粤北豪绅惊雷震,闪亮登场周瑾山

粤北士绅商贾们再次迎来了忐忑不安,这次那位玉螭虎是要宴请他们。

这是还是不去啊?!粤北最大的士绅豪商者三十七户互相通了个气儿,发现大家都去。

甚至布政使章玄应、按察使赵栗夫都派人来言说,他们届时亦会到场。

他们打听了一番,果然这羊城几家大酒楼都接到了军营的单子要求送菜到军营里去。

大家这心就算是放下来了,毕竟这玉螭虎他杀名太盛啊!

但这宴席举办的地点有些古怪,不是在羊城内的哪家酒楼反而是在郊外。

而且还是在江边上,这特么杀人放火带抛尸的好地方啊……

众人坐着马车一脚深一脚浅的来到了郊外,却愕然的发现这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条路。

而且居然搭理的还算是平整,至少马车驶过不太颠簸。

新式的四轮马车自然也传到了粤北来,只是没有配套的销售点、没有合适的修缮工匠。

首节上一节252/7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