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249节

以张小公爷提出的法子,每人制一道工序。

一号绣边圈、二号填内圈色,三号四号又分别负责各自的工序……

大匠们很快愕然的发现,自己需要耗费一个月工序做下来的绣工居然只需三五日便可成。

随着这些绣工越来越熟练这个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而同时从事一道工序的人也在增加。

这些,勋贵子们是完全不知道的。

他们只看出这做工绝对是好手,顿时一挥手:买了!

一瞅边上,卧槽!居然还有展示的配饰。

凑过去看了几眼,顿时这些个勋贵子们的眼珠子就挪不开了。

精雕双透镂空花开富贵镶金和田佩、松鹤延年福寿书卷青玉佩、兰花如意五福全揽蓝田暖玉佩……

这些个玉佩下的根底,还有雕匠小小的刻字留名。

“盛亦凡制”、“铭易制”、“剑锋翁制”……等等,不一而足。

万历年宋长庚著《天工开物》曾提及“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

而当时技压苏州群工者,当首推于陆子冈。

《苏州府志》载:“陆子冈,碾玉录牧,造水仙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

徐渭作《咏水仙簪》亦言:“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昆吾峰尽终南似,愁钉苏州陆子冈。”

这陆子冈就会在自己的作品上留字“陆子冈制”、“子冈制”等,时至张小公爷那会儿还有不少作品传世。

陆子冈其人在匠人地位及其低下的大明朝,却得到极大的推崇。

仕林、勋贵,皇家外戚皆喜其作品。

据说其多次被神宗等召入宫中,命其雕玉。

至于他的死……众说纷纭,流传甚广的一种是说这哥们飘了。

一次皇帝让他雕玉龙,他不知道咋脑子一抽就往龙头上落款。

这直接就要了亲命了,别说一介工匠便是当朝重臣这么干也得死逑啊!

于是……这哥们没传下手艺和他传说中的那把“昆吾刀”,就跟世界撒有那拉了。

张小公爷自然是知道品牌效应的,所以这些个大匠们的作品都让他们落款。

果然,这一落款以后身价倍增啊!

这些个勋贵子们顿时趋之若鹜,玉佩是看着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

都拿下来一算,卧槽尼玛!这差不多小一千两就给出去了……

“痴虎儿啊,都知道两宫与你干系不小。但诸位叔伯也是看着你长大的不是?!”

张家庄子里,被勋贵们推举来的保国公朱晖笑吟吟的看着张小公爷道。

“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得一碗水端平!”

没人嫌银子多的,勋贵们看着周张俩外戚的成衣店销售的那叫一个火爆。

这心里没点儿想法才怪,都说会哭的孩子才能混着吃。

所以勋贵们听说张小公爷又有想法了,赶紧把保国公给推举过来跟财神爷叨咕叨咕。

现在这票的勋贵们,恨不得给张小公爷立个长生牌位日夜进香点烛,顶礼膜拜。

张大财神爷啊!您可要带某发财啊!

“今日请您来,自然是要商讨咱们如何发发财的……”

却见张小公爷笑吟吟的道:“您亦知道,侄儿这便是要替国朝往滇南平乱了……”

保国公有些莫名其妙,他也是军部的副总长这件事情自然是知晓的。

那天他也是在场的呢,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但小侄要的是粤北、滇南的督抚之权,此权么……”

玉螭虎望着保国公,那双丹凤桃花笑眼眯起:“自然是为了咱们勋贵,好发财啊!”

“计将安出?!”

其实保国公也很好奇,到底这痴虎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说实话,他可没看出来这打仗怎么挣钱。

“三大车行在京师、金陵两地几近饱和,可粤北、滇南却迄今未立站点。”

望着保国公,张小公爷笑眯眯的道:“粤北至京师稍远,可粤北有码头啊!”

“若是于粤北造上一潮白河坊市一般的码头坊市……”

卧槽尼玛!那挣大发了啊!

现在傻子都知道,潮白河坊市上的铺子几乎都是寸土寸金啊!

“粤北据说山高林密、盗匪流寇甚多,国朝……也该清理一下了!”

:。:

第六百六十七章 新军开拔津门港,粤北老章忐忑中

一听张小公爷这话保国公顿时知道他要怎么干了。

“小侄已让铸造司、营造司、工造司……等等在最近全力运作,便先将此次行事所需造出。”

保国公大概猜到了张小公爷想做什么了,然而他猜到的只是一部分而已。

张小公爷既然是要了滇南、粤北的督抚权,甚至让户部、司律部、大理寺……等等诀联前往。

自然是有着自己全盘的考虑的,这不仅仅是为了挣钱那么简单。

帝国需要一个试点,需要拿出来一个模范地区给所有人看。

京师一地毕竟是首善之地,即便是取得再好的成绩其他地方也不可能效仿……

“诸位想必也知道军部之令了罢?!”

在校场上的是此次出征的两千五百余帝国皇家国防军,他们尽数换上了新式铠甲默然站立于校场中。

周寿、许泰二人,则是分立左右面容肃穆。

张小公爷心里苦笑,自己那位皇帝老世叔果然还是怕人手不足啊!

硬是给他塞进来了一个国防军新建旅、一个国防军全火器营。

新建旅的构建是军部总长、总军师等多次讨论,结合了张小公爷的提议搞出来的。

这种新伍是热兵器普及前与冷兵器的结合,里面有大盾、跳荡刀盾、长枪及火枪手。

暂时分制:伍、什、哨、营、旅、师、军,七个级别。

由哨级开始配备新式火炮,到旅级甚至还有辅国级戟式八寸重型战防炮。

火器营自不必说,那是全火绳勾枪配置的。

下辖还有一个一百五十五人的炮兵哨,火炮配置与混成旅一致不说还多了车马运输队。

“陛下不曾亏待诸位,阶下诸位月银从数钱到数两不等……”

这话说的是,这次毕竟是国防军在完成了整训后第一次对外作战。

是以无论是弘治皇帝陛下,又或是这些个校尉军官们都对此谨慎而兴奋!

弘治皇帝指着他们立下大功,证明帝国皇家军事学院开设的成功。

而这些个校尉们则是巴望着借此打出军功,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要知道,哪怕是许泰都只是被授予中校的军衔。

周寿少校,杨家二子授予上尉。

剩余的八十名二甲武进士授予的是中尉,余下的三甲武进士则授少尉。

起步这都直接差了一级啊,您说他们能不着急么?!

“知道大家都心急,我也心急呀!立功升官,光宗耀祖呢!”

听得那高台上漂亮的总教习此言,下面的将士们总算是有了些许笑意。

穿着一身新式军装的张小公爷对着他们,笑着道:“南方水土地势,不同北方。”

“此次剿贼万不可大意,一切行动必须服从指挥!否则,军法处置!明白么?!”

说到此张小公爷的那双丹凤桃花已是竖起,下面的两千余将士们见状一个激灵。

只见他们“啪~!”的立正,昂首肃然大声应道。

“明白!!”

“今日准备,明日出发!!”

张小公爷看着下面的两千五百余国防军们斗志昂扬的模样,满意的点了点头。

“建功立业,便在此着!”

听得张小公爷的话,下面的国防军们更激动了:“为帝国效死!为陛下效死!!”

两千五余百人的队伍中,帝国军事学院出身的各级军官们占据了大多数。

而他们,也是建功立业最为心切的那票人。

除了他们之外下级被评定为军士、悍卒、战卒的那些个军卒们,也对此事极为上心。

为啥?!因为“帝国皇家军官学校”要成立了啊!

这一批去作战的少尉、中尉们回来后,将会有一批人奉命调入成为教习。

而他们这些个底层的悍卒、军士则是可以凭借功绩、考核,入读军官学校。

出来了那也是个尉官了,将来若是再立下战功还能申请考核那帝国军事学院成为天子门生啊!

想想都觉着日子有盼头,这可比在卫所里呆着看不到任何前途要好多了。

出征仪式上弘治皇帝并没有来践行,来的只是虎头老国公。

但这个规格已经算是比较高的了,按说只是去南边平乱又不是去九边。

帝国而言从来都是九边为重,南边……南边几个野蛮人还能打到京师来?!

运河毕竟能进的船并不大,远征军是直接开赴到了津门然后从新建的水师津门港上船的。

没有人注意到的是,潮白河码头上一辆辆的马车也被装上了货船。

同时被装上去的还有大量从军械营造司内运出来,盖着篷布的铸件。

当然,更多的是勋贵家里一个个的头面人物。

大家满面红光兴奋的脸色潮红,这是要跟着张小公爷去发财啊!

可粤北布政使章玄应章顺德这就不好了,而且是灰常、灰常的不好啊!

首节上一节249/7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