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159节

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庄之内谈营造,国朝上下皆猪头

“火炮要铸的好自然中间试造、工匠们的俸禄都少不了,这都是极大的消耗。”

弘治皇帝的脸色阴晴不定,三大学士亦是脸色忽明忽暗。

却见张小公爷对着弘治皇帝拱手作揖,叹气道:“这也是小子为何目前都在筹备的原因……”

“毕竟此事考虑的是帝国国本,需要形成一定自我运转的能力。否则即便是现在勉强上马完成了……”

“到最终亦至熄亡……”

弘治皇帝咬着牙,好一会儿了狠声道:“如果朕一年投入百万两,多久可以成事?!”

三大学士听得弘治皇帝此言不由得满眼不敢置信,卧槽!皇帝这是要掏老本了啊!

“痴虎儿,户部那边老夫亲自去说项!每年至少从国库掏出一成,你只需说多久可以成事罢!”

这回到张小公爷有些讶异了,弘治皇帝咬着牙砸银子也就罢了。

现在刘健这老家伙也站出来说要亲自跟户部老佀去谈,掏出银子来支持这事儿。

这就非常的难得了。

“陛下和您三位的支持当然重要,但也不至于要到动用内库、国帑的程度。”

开玩笑啊,我张小公爷是谁啊?!上辈子那好歹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啊,虽然不算特别牛批。

但至少在咱那一块儿不敢说多了,省内个人资产前十之内还是能算进去的。

要是窜几百年前搞这点事情还得烧钱,没银子挣……

张小公爷觉着自己干脆是屎一屎算了!

“这……这是你给你们张家庄子的庄户修建的新庄子?!”

弘治皇帝带着三大学士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的这一栋栋乡村小别墅,这些还带前后院儿、门前马路的。

小公爷嫌弃的撇了撇嘴,对于弘治皇帝和三大学士的土鳖表示极度不屑:“不然咧?!”

说实话,弘治皇帝他们被吓住也属正常。

毕竟张小公爷对于新张家庄的设计规划,是按照他从前经手过的一个美丽乡村项目为蓝本改造过来的。

老张家的基本盘是什么?!不是多少银子、不是多少宅邸田亩、铺子产业……

而是这些生活在张家庄、生死跟随着老张家的死忠亲兵们,他们才是老张家的根底。

旁人不知道老国公却是跟自己的孙儿交了底的,这些个老人们都不能亏待。

多少年、多少代人,都跟着你大父的大父、大父的父亲征战沙场。

庄子里的佃租英国公府是几乎不收的,甚至庄里日子不好过的还给送米送银帮衬着过下去。

是以小公爷有啥好处第一批就是让张家庄子的人先享受上,挣银子的事儿先紧着他们。

娃儿习武读书吃肉吃蛋,小公爷挣来了银子从来不小气。

现下挣了银子张小公爷除了把附近的田亩都买下来之外,想做的就是扩建张家庄子。

这老庄子说实话,以张小公爷的眼光看来规划真特么不是一般的烂!

于是这次车马行的银子出来了,正好第一批工匠抵达又试制成功了土水泥。

这重修一座合乎他心意的张家庄子,自然就被提上了日程。

既然是要建新庄子,小公爷首先考虑的就是排水、排污系统。

华夏发掘出来最早的排水系统,大约是西元前五千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遗址。

但那只是极为简陋的与屋子相连的排水沟系统,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排水的效果。

若是使用排水管道的话,那得是西元前两千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了。

遗址古城南城门的路面下,发掘出埋有排水的陶质管道。

这些管道口居然有榫口装置,互相可以套接。

至今遗址博物馆中,仍有5 从那时候发展至汉唐已有陶制排水管道、排水渠、排水涵洞……等等并用,形成城市排水系统。

是以张小公爷既然是为自家人修新庄子自然是要考虑到这些,首先就是挖开地面全部夯实。

然后要求营造平整并铺设青砖,再用水泥封实最后才是一截截榫口相接的陶制排水管道。

大路是两辆四轮马车并排行走,还能有二人并排而过空余的道路。

即便是转入的小巷亦是能过一辆马车,还有富余的。

一栋栋的小院子隔着院墙隐约可见,

三大学士是不知道小公爷修了庄子,这事儿最先知道的是弘治皇帝。

因为新立大明帝国皇家军械营造局自然是要将此事上报的,原本弘治皇帝让小公爷负责营造局。

但小公爷瞬间体现出自己懒惰的部分:打死不肯任职。

而且其理由只充足,让弘治皇帝很无奈。

小公爷表示:国权不可握一人之手,此当为定律谓之永传方能安国。

这话都说出来了,弘治皇帝还能说啥?!

于是派出中官苗逵,负责挂名主理皇家军械营造局一切事宜。

但严令他只许带眼睛、带耳朵,不许带嘴巴!不得干涉小公爷的一切决定。

弘治皇帝不知道的是,私下里小公爷给正德是这么说的:

凭啥我全都给干了?!啥活儿都给我,俸禄又没几个还不如我分红多。我才不干咧!

“之前我就给陛下说过,军械营造局需要能够有自生甚至反哺之能。”

却见张小公爷带着领着弘治皇帝和三大学士漫步在这新张家庄内,边走边道。

“如今营造局初起,均输部已承担军用车马、民用三坊车马营造事宜。”

“仅民用三坊不仅可自养均输部工匠、日常开销,均算来一辆民用车可得利三两。”

小公爷这么一说弘治皇帝顿时恍然,如此才是部门运转之正理啊!

均输部若是按工部从前的做法肯定是只造军车,造完后下面的工匠又得闲赋然后苦哈哈的过活。

然而痴虎儿却是先给他们找了营生,保证他们能够产出自养然后再行发展。

如此做法与太祖时令各卫所屯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痴虎儿的做法更加的深入了一步,让工匠们从事的是盈利的产业不仅可以自养还可供应军部、内库。

“营造部亦是如此,先产生盈利方向然后再成立部门发展。”

第二百三十四章 内阁皇帝革弊端,锐意进取不惜财

“张家庄子修起来可以作为样板,以后无论官宦豪门还是平民百姓要修造定然会参考甚至礼聘之。”

却见张小公爷顿了顿,轻叹道“介时便可如均输部一般,不仅自养还可以反哺军部国朝了。”

弘治皇帝听得小公爷的话,不由得感慨“痴虎儿这是老成谋国啊!”

三大学士也尽然点头,虽然人家年纪不大却考虑周到。

若是营造部能不耗国帑甚至不止能自养,还能反哺军部、内库那谁又能反对干涉?!

“我这是逼得没辙了,您和户部那点儿银子根本就不够造的!”

小公爷眨巴着那双漂亮的丹凤桃花,撇撇嘴“谁叫咱们陛下和国库太穷了呢,小子才不得不这么干。”

这话说的弘治皇帝“蹭~”的一下脸皮就涨红了,刘健本来捏着胡子直接生生拔下来几根。

李东阳面皮通红不住的咳嗽,边上的谢迁赶紧转身捂住嘴双肩一耸一耸的……

“咱们国朝上又一票票的傻子,都不知道给帝国开源就知道嚷嚷让陛下节流、节流、再节流。”

这下轮到弘治皇帝笑了,三大学士吹胡子瞪眼的再也笑不出来。

“这两部现在产生的盈利大致已经足够填补铸造部铸炮所需了。”

张小公爷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继续纠缠,而是带着他们走到了庄子中央铺设着鹅卵石的活水浅池塘边上。

池塘很大水却不深仅是过膝盖,且极是清澈。

站在岸上甚至能看到池底的鹅卵石,四周围摆着一块块石造洗衣台凳看来是庄子妇人们到此洗衣打水之处。

在浅水池塘前面一道亭子校场后则是张家庄子的祠堂,里面供奉着庄子老亲兵们的先祖及张家的老祖们。

祠堂显然寻人看过,背山面水左有青龙随右有白虎卧,端的是一派清明。

“若是陛下加大投入,自然是造的更快的!”

“六万两金、五万斤铜锭全部给你!朕只要求,新军尽快建立、火炮尽快铸好!”

弘治皇帝毫不犹豫的对着小公爷要求道,小公爷有着疑惑的看着弘治皇帝满眼不解。

虽然之前弘治皇帝也很着急,但没有像现在这样表现的如此决绝。

竟然连这次钱能带回来属于内库的六万两金全部都掏了出来,毫不犹豫的砸到了铸炮、练兵中去。

“痴虎儿莫觉着陛下此举意外,以老夫看却是应当!应当啊!!”

刘健捻着自己的胡须,神情竟是有些狰狞了起来。

很快的他就给张小公爷解释了,为什么弘治皇帝会想着尽快练出新军。

钱能钱公公这次直接把二十万两金子带回来,不仅仅是震撼了皇帝同时也是震撼了整个朝堂!

弘治皇帝第一时间下令的是封锁这条消息,不得泄露半分。

为何要如此?!因为整个大明朝哪怕是金矿课税最高的永乐十一年,也仅仅是课得五千多两金子。

突然间钱能爆出一年产量二十万两,这肯定会引发巨大的朝堂动荡。

“呵呵呵……朕算是真的看明白了,为何朝臣、官吏甚至地方都不惜代价抵御国朝开矿!”

弘治皇帝的眼珠子都红了,卧槽尼玛!国朝穷困潦倒、国库空的能跑老鼠了。

可这些个混帐犊子不给朕分忧不说。一个二个吃的满脑肥肠、吞着帝国的利益、分着国家的矿产。

国朝稍微想加点儿税赋就跟挖了他祖坟一样嚷,要开矿居然还zàofǎn!而且一分钱税都不交!

想到那些个言官们给自己的上书谏言,稍微动用点儿银子他们就跟死了爹妈、挖了祖坟似的。

一个劲儿的在嚎丧、骂朕是昏君,可尼玛他们自己呢?!

勾结海商倭寇、吞噬帝国资产、接连朋党攻讦……想到这儿弘治皇帝就气的肝都疼。

三大学士初次知道这消息的时候亦是满心草泥马,他们只是读书、只是处理朝政忙的团团转。

但他们是完全不知道那些地方乡绅们,居然不声不响的吞噬了帝国如此之大的财富!

虽然这二十万两黄金有派去数千壮劳力的功劳,同时那些壮劳力的成本都很低。

但只要想想这帝国江山有多少处矿山,那些矿山又被豪强们死死霸占私下开采一分钱税都不交……

三大学士就觉着心头那股业火蹭蹭蹭的往上冒,户部的佀钟何尝不是如此?!

首节上一节159/7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