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146节

“嘿嘿嘿……别以为我老头子不知道,你几个弟子现在基本都能管了!”

虎头张老国公抖了抖那健子肉,脸上的须髯根根张开:“莫怪大父狠心,你小子太能折腾了!”

“按你这脾性,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得有人想取你脑袋!”

我有妙安姐姐,我还有足利鹤姐姐!!

张小公爷很不服气,但这话他却是不敢说的。

毕竟躲两位小姐姐身后,这实在不是啥光荣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自家大父现在看自己身子骨似乎还不错,万一说出来估摸真得为此揍自己。

别看老张现在已经六十了,可陈州同这个四十来岁的跟大父演练了两三招后就干脆的认输了。

“此非生死相搏,老太爷虽有收手我却依然略输半筹。即便是运气好,胜负顶多亦是五五之数……”

陈州同事后是这么告诉小公爷的:“若是生死相搏,老太爷一刀便能取我性命!”

“甚至……我可能都没到他跟前,就被射死了……”

张小公爷眨巴着自己漂亮的丹凤桃花,很想求个情:“大父,孙儿……”

“别给大父卖乖,那不管用!”张虎头哈哈哈一笑,捏了捏自己孙儿的脸:“老老实实练着,明天开始!”

张小公爷:喵喵喵???

不是……咱好像是在说怎么训练熊烈山他们这些家伙吧,怎么突然间我就要一起训练了?!

然而张虎头太师阁下从来都是说话算话,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有亮可怜的张小公爷就被拎起来了。

妙安、足利鹤二人昨晚就被张虎头给拎过去耳提面命了一番,不准她们护着孙儿。

于是一大早二女只得眼泪汪汪的去校场练武,丢下可怜的张小公爷被大父从床上抓起来。

披上了铠甲唉声叹气的便跟着队伍开始在庄子周边疯跑,不过本来他也每天都跑却也无所谓。

熊烈山等人悲愤的发现自己似乎想岔了,换了老国公这训练模式未减啊!

但好处是,此事的缔造者小公爷他也没落好。

终究是把自己坑进来了,这是熊烈山等人唯一的安慰: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啊!

但他们居然发现张小公爷对此完全没有任何的不适应,甚至人家做起来比自己速度要快多了。

张小公爷则是心里撇嘴,我不做并不代表我不会做、做起来也会躲懒。

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是应承了,张小公爷从来都是竭尽全力、认认真真的去完成。

这关系到的是责任感,亦是张小公爷从chunán哥、从乌鸦、从阿文……

等等军团里那些狗人渣们身上,学到最重要的一个品质。

一个男人不是裤裆里装了一串秃噜瓢儿,就能管自己叫男人的。

那串秃噜瓢儿,只是证明你是个公的。

要说称得上是个男人,那得扛得起责任的才能叫做男人。

一个“男”字,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抑或演变成简体字都是为“田”与“力”。

最基础的你得以力开田挣得口粮,养活家里娘老子媳妇娃这才能管自己叫“男人”。

而这也是最基本的责任,能负担起责任的才称得起“男人”二字。

不是裤裆里装着一串秃噜瓢儿那就能叫男人了,扛不起责任的那顶多能算配种货。

张小公爷当年从军团的那批老人渣们身上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责任的承担。

你可以不答应一些事情,但答应了就得认认真真、竭尽全力的把事情完成。

即便是最终事情没有完成也需要给人家一个交代,该承担的责任要去承担。

担待得起才能称为男人,担待不起只好叫配种货色。

张小公爷从这种承担中衍生出来的性格之一,便是对事情的认真性。

这种认真性大概可以理解为偏执,就是如果小公爷要做一项事物他总是会想方设法的做到最好。

比如格斗,当年的张小公爷可以做到每天下班后必然到私人教练的训练馆里。

在私人教练的指导和培训下,不断枯燥的重复中段踢、摔人靶认真的完成一个小时的训练。

比如qiāng械,他可以每周五必飞泰国在教练的指点下认真的打掉devgru队员训练量的子弹。

然后拖着酸痛疲惫的身体,赶周日的飞机回国内第二天继续去公司。

张小公爷从那些个老狗犊子人渣们身上学到最为重要的一条真理,就是这个世界其实并没有难事。

所有的事情困难程度其实只在于你对他付出了多少心思,为他付出了多少努力。

你认定了什么、选择了什么、付出了多少,实际上不是由你说了算。

回报上会计算的清清楚楚,基本不差分毫。

明白这个道理的张小公爷从来不敢懈怠,因为他很清楚一旦懈怠会带来什么。

“砰砰砰……”一阵qiāng声响过,那些个酒坛子“啪啪啪……”的炸碎了一地。

熊烈山等人看着张小公爷持qiāng的姿势、射击的精准度,不由得眼皮子直接跳。

张小公爷倒是感叹,qiāng感这玩意儿居然还在!也是神奇啊。

玩qiāng后世在内地肯定是不成的,除了少数的几家qiāng馆之外基本没啥地儿可以去。

就那几家还都是老式xiǎokoujg的qiāng械,于当时小有身家又有chunán哥他们这样猪朋狗友的小公爷来说不如不玩。

于是他们去玩qiāng的地方自然不是在内地,而是在乌鸦的朋友开设的场馆。

有银子又有路子的好处,就是你想要学什么,只要你想总能够得到较好的资源。

男人嘛,几乎都有一个策马扬刀尚武的梦。

既然有了银子又有路子,那么练练拳、玩玩兵击、玩玩qiāng械甚至打一下e亦不过小事尔。

数年下来各式qiāng械数万发的dànyào消耗,还是有的。

自己好奇想学学,有专业人士指点又打掉了数万发子弹。张小公爷的qiāng感自然是练出来了。

“砰~!”张小公爷抬手在姬武将们满眼小星星的注视下,又随手打爆了一个酒坛。

这老式火绳qiāng虽然初速很渣、精度也不咋地,但这不过是三十步的距离打上几次熟悉一下qiāng械。

要打准一个坛子,这完全不是什么问题。

“大父,这么打不合适啊!演示还好,可日常练习这太消耗坛子了。”

张小公爷对着远远的大父嚷嚷道:“而且效果也不好。”

“那你说,要怎么办?!”

不远处笑眯眯的虎头太师可是老狐狸了,自家孙儿是个什么脾性他又怎会不知?!

若是不把他抓来校场那肯定躲懒,抓来校场上他没辙了才会帮你出方案。

第二百一十四章 校场新练法,战车造新型

“钢板子!半身人形钢板子!”张小公爷上辈子打的就是半身人形靶。

“下面加个底座,击中倒地随时立起。”

这没膛线的滑膛qiāng时代对于精准度要求就别那么高了,虽然鸟铳号称是能中飞鸟。

但张小公爷对此比较存疑,以滑膛qiāng来打半身靶练习精准度还是可以接受的。

“五十步靶、三十步靶、二十步靶!再有移动靶、隐蔽靶……”

张小公爷说着,干脆让边上的侍大将樱子过来暂时做一下记录。

也别搞什么多少环之类的了,就要求能上靶就不错了。

说着还顺手在地上画了一个半身靶的图形,让激动的樱子赶紧记录完毕送去给小周管家。

此时德意志克虏伯家族起家的不传之秘“罐钢法”,实际上在华夏已经应用多年了。

它在这边被叫做“灌钢法”,应该是出自于东汉末期左右。

至南北朝时期它被一位冶炼先辈綦毋怀文再次改进,并以灌钢法铸造了“襄国宿铁刀”。

然而文人们一如既往的对于这类科技是不重视的,尽管綦毋怀文的灌钢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但在他们的眼里依旧不过是“小道”,哪怕这种技术后来到宋、明时期成为主流。

而对于綦毋怀文的记载,甚至连生卒年都没有。

火炮这个时候肯定是不能操练的,甚至火绳勾qiāng都是打上一段儿就得停止。

张老国公不愧是被宪宗赞为“蚤精韬略”,虽然不能练炮但可以学习模拟装药、装弹、调整角度开炮。

唐伯虎按照张老国公的要求画出了好几幅的战车设计图,但老国公显然都不是很满意。

张小公爷被自家大父盯着瞧了一会儿,只能无奈的叹气亲自上场。

和戚继光那会儿搞偏厢车一穷二白没啥钱不一样,张小公爷现在手上那银子可是流水一样哗哗的来啊!

经济永远是一切战争的基石,战争比拼的是整体的国力。

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便是经济实力。

二战美利坚是肿么打的?!珍珠港被轰了之后,二话不说就开始爆各种装备海。

从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到1945年下旬扶桑认怂投降,仅各型号航母就爆了一百多艘!

各型号军舰也没耽误,造了超过五千艘!

同时爆的还有战机,仅仅1943~44年一年间就直接爆出十万架各型号战机。

此外还有海量的坦克、火炮、qiāng械、dànyào、运输车辆……等等。

对手德意志人都感叹,再特么打好像都赶不上人家的补充速度。

既然是有钱张小公爷设计的自然是要更考虑在战场上的实用性,首先就是两侧车板。

上战场还讲究那么多花样干甚,直接铁皮裹硬木板作为两侧车板。

车板分为四块方便组合拆卸,车顶则是由四脚的木条扣锁,可保留亦方便装卸。

车顶固定是考虑到风雨天qiāng炮会受到影响,有一个遮挡的车顶自然就好多了。

不需要的时候整个车顶则是可以拆下来,使得攻击范围更广。

四块车板有两块作为车上的防御,另外两块则是可以结合车轮锁住当作盾牌使用。

一方面可以保护车轮,另一方面则是避免对方从车轮下面对车阵发起攻击。

四块车板每块上面都有两个炮口、四处射击口,可以从内侧锁住亦可打开。

这方面张小公爷是参考了偏厢车,每辆车可以装备两门小型的后膛装速射炮。

改进的地方是多了四个射击孔,可以让火qiāng手在车厢内对外射击。

驾车只是有个简单的固定座椅,后面挡板也一样。全部是可拆卸的。

首节上一节146/7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