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113节

“大明景泰四年,奥斯曼帝国七世皇帝征服者法提赫造得此炮七十门。”

“得炮后率七万余步、两万余骑、战舰三百之大军,强攻传国千年之罗马帝国。”

“此国我华夏古称‘大秦’或‘拂菻’,传国千年之久香火从未断绝。”

“其都城君士坦丁堡,城墙皆用粗大条石垒成高达两丈五尺!”

“因城坚墙固是以多次被伐,却从未陷落得号‘千年不落之都’。”

张仑的声音依旧平淡,然而在王越眼前却生出金戈铁马之感!

“是役,千余年光辉之罗马帝国坚持了一个半月便陷落。末代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沙场。”

王越的脸色渐渐的苍白了起来,他现在知道张仑为什么要画这幅图了。

却听得张仑淡定的继续道“此炮铸造者,名曰乌尔班。”

“他是一名铸造天才,而他其实首先抵达的并非奥斯曼帝国反而是罗马帝国。”

张仑此时已经画完,丢下了树枝转过身来看着王越、汪直和不知道什么时候凑过来的钱福。

声音轻柔的道“可惜罗马的臣民没打算为此花钱,给他的薪水很低也无甚地位。”

“所以这位铸炮天才选择了投奔奥斯曼帝国,在征服者那里得到了重用。”

张仑无所谓的拍了拍手,小周管家躬身将温毛巾奉上。

擦了擦手放回托盘里,张仑望着几人微微一笑“然后,他为征服者铸造了此炮、摧毁了罗马。”

钱福看着那沙盘里面的巨炮,在听着张仑那轻柔的声音不由得浑身颤栗发凉!

钱与谦可不是普通人,他好歹是考上了状元、曾经在朝堂里面呆过,见过世面的人。

所以他非常的清楚如果大明出现了这样的人,那么大明会重用这样的人吗?!

看看现在那些工部的匠户、看看那些卫所的匠户,儒家已经侵蚀占领了整个朝堂。

虽然是立有工部在朝堂里,可工部内从做主的再到下面执行的哪个不是儒家子弟?!

他们会铸造么?!四书五经才是正统,其他全部是奇技阴巧!

“我欲以此告知朝堂的陛下与那些个大人们……”

张仑背着手向着草庐内走去,只有那声音淡淡的飘来“继续井底之蛙,下一个被摧毁的……将是大明!”

清宁宫内,周太后看着眨巴着杏眼娇俏模样咯咯笑着的妙安三两下的拿翻了可怜的周侗。

小正德还非常不要碧莲的在边上哈哈大笑,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

周侗很桑心,太子殿下咋能这样对我啊!

还有,妙安小姐姐啊!您算是我小师姑了!能不能下手别这么狠啊……

“妙安姑娘真是好生厉害!”周太后由衷的赞叹道,边上的陈惟贞等人更是满眼小星星。

在她们心里以一当十的周侍卫居然都不是这小姐姐一合之将,说按地上就给按了。

整个人笑嘻嘻的,完全不费力气的样子。

抡起棍子那周侍卫更惨了,被抽的满场子的跑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而且他跑没几步就被撵上勾倒,然后一棍子压的起不来……

“妙安谢太后夸赞!”妙安自从跟了张仑之后,几乎完全恢复了这个年纪少女应有的那种娇憨性子。

或许是从前压抑了太久,此时终于有一个宠溺她、放纵她的公子在。

妙安变得落落大方甚至还有些小任性在,再经苏州、扶桑之役她完全不怯任何场面了。

周太后怜爱的将她唤道身边,轻声叹道“你也才比太子大没几岁吧?练到如此,想必吃了不少苦。”

“回太后的话,妙安不苦哩!”

却见妙安笑吟吟的接过陈惟贞递来的手绢,万福道谢这才回太后的话“妙安自小就喜武,只是没机会罢!”

“你……不是梨花qiāng杨家的人吗?!”

周太后闻言不由得愕然,妙安则是悠悠的叹气。

然后把自己的情况大致给周太后说了一下,顿时周太后听的是泪眼迷离。

直道可怜的孩子,陈惟贞等人似乎也心有戚戚。

皆心道那正头娘子实在太狠心,又恨那妙安老父亲的同僚真无耻。

“无事哩!若非是有前番苦楚,妙安又怎会遇到我家公子呢!”

妙安却是笑着安慰老太后和这些个心疼她的宫女们,却见她道了个万福笑眯眯的道。

“因为前番苦楚,妙安才觉有我家公子真好!”

却见妙安咯咯的笑着对周太后等人,眨巴着自己那双杏眼道“公子可宠溺、纵容妙安哩!”

“妙安想习武呀,公子就肯了。妙安不爱女红,公子也不叫学。喜欢作甚都随妙安意思。”

却见妙安笑眯眯的道“公子还早把shēn契还于妙安了,言道妙安可来去随心。”

陈惟贞等人听得这番话不由得羡慕的眼珠子都在发光,莫说伺候的公子了。

即便是自家父兄又能有几人,可以如斯宠溺、纵容?!

周太后更是笑着招手让妙安到自己身边来,托着她的手慈祥的笑着道“也是个有福的啊!”

第一百七十章 足利妙安入大内,太后皇后叙话间

却见周太后说着,竟是把手上的一串翡翠珠儿褪下来径直套在了妙安的手上。

妙安见状顿时瞪大了杏眼,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便要开口道不敢。

“长者赐,莫相辞!”周太后温润的笑着,拍了拍妙安的手道“哀家也沾沾你的福气。”

说着,不等妙安拒绝老太后却讶异的道“咦?既是练拳,怎的柔荑竟是如此软腻?!”

妙安先是万福谢了太后赏赐,随即才道“这是家里老亲兵给公子的方子,做成汤浴可润肤哩!”

“好像家里周师父也把这汤浴的方子给了陛下,太后可寻来一用。”

周太后没有说话只是笑眯眯的点了点头,随后望向身边的陈惟贞。

见陈惟贞隐蔽的回了一个万福,这才笑着对妙安道。

“来来来……给哀家讲讲你随痴虎儿出海、去扶桑的故事!”

有些人估计得说“哀家”这个词,皇宫里是不用作自称的。

但实际上这是得看人、看场合,首先是得要晋太后、先帝逝去这才有资格用“哀家”。

这是礼教中“夫为妻纲”的体现,用“哀家”是表示丧夫之人,无比哀戚。

这个词汇的转变,是于《礼记杂记上》“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接过来的。

而且这是正式会面中的自谦,如同“朕”这个自称一样是用在一定场合内。

生活化里面大多用“老身”这类词汇。

这就跟你出去正式场合,跟人介绍或提及自己,礼仪点儿会说“在下”。

回到家里,你没事儿肯定不跟你媳妇说“在下”这个词儿的。

周太后在见妙安,张皇后则是在坤宁宫内接见了代表着扶桑的足利鹤。

抵达京师后本来足利鹤要先上表请求觐见的,只是那会儿朝堂上下闹的一地鸡毛鸭血。

鸿胪寺报上去后好半响都没有回应,于是足利鹤只能是侯着等待召见。

足利鹤本身也无所谓,又不是很赶时间。

每天在庄子里玩耍习武,再有小周管家带着看看京师繁华却也是不错的。

京师可不是金陵、应天府,这京师里的老少爷们对英国公府的情况基本是门儿清。

哪怕是贡生也绝对不会出现马伯颖那样,居然脑抽到去勒索英国公府的情况。

稳坐小公爷座下第一狗腿王宝座的小周管家,自然是大多数人都认识的。

能让小周管家躬身领着采买逛街的姑娘,岂是他们惹得起的?!

今日终于安排上了,上朝觐见完毕皇帝自然是不好直接让足利鹤回去。

毕竟上次贡生冲击桃花坞事件,这影响实在太恶劣了。

为了表示亲厚便命内官引领这位扶桑公主殿下,往坤宁宫由张皇后接待。

看着面前笑脸盈盈的扶桑公主,张皇后也不由得心下赞叹一声这扶桑公主真是生的好颜色!

难怪那些个金陵国子监的贡生们竟是不要脸皮的,要去强掳人家。

足利鹤本来便是有蒙元血统身材高佻丰满,虽未至妙安的那种程度却也比一般女子更广阔。

偏生她又长着一张东方人所喜欢的银盘面儿樱桃唇,再挂着莹莹如丝的一双碧眼儿。

无论是何角度看来,这位扶桑的公主殿下都完美的融合了端庄与妩媚。

“闻公主仰玉公子之才,常住于玉公子草庐内可是真的么?”

听得张皇后发问,足利鹤微微躬身保持着端庄的笑容轻声道。

“回娘娘的话,玉公子应邀往扶桑平乱,哪怕在扶桑也是声名赫赫的。”

足利鹤的话让张皇后又是一阵感慨,看看人家的十四岁!

再看看自己那俩弟弟,是怎么看怎么嫌弃啊!

自从自己父亲去世后,这俩狗犊子就跟蹦达出猪栏的荒野大豪猪似的。

带着一票不知道哪儿搜罗来,不三不四的帮闲四处横冲直撞。

这也就罢了,还跟周太后家的弟弟闹将起来打的鸡飞狗跳的!

害的自己在陛下、太后那里,吃足了挂落。

还被言官们参了一本,弄的自己是很没面子。

“唉……本宫那两个不成器的弟弟,若是有玉公子半分本事,本宫也就知足了……”

说到这儿又得说一下,皇后是肯定不能用“哀家”这个词儿的。

用了不是特么咒皇帝去死么?!

所以皇后一般礼仪性场合自称多是“本宫”,而“本宫”词并非皇后特定词。

而是相对一部分宫廷内皇族王室,达到一定条件都可以使用。

首先一点无论嫔妃、公主、皇子、太子……要有自己的封号、宫殿,这才能有资格使用“本宫”这个词儿。

而且是以上见下才可以使用,你对皇帝、太后肯定不能这么用。

首节上一节113/7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