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74节

咱子女也不算少,可是没有一个能让咱省心的,也没一个能让咱有今天如此之开心颜的。

现在咱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收下这丫头,当我的干女儿?”

毛骧腿一软,差点没一屁股坐地上。

我滴个娘哎,皇上收义女,这傻丫头的运气也太好了吧?这可是连祖坟上都冒青烟的喜事啊。

可是咋看这丫头还有点不乐意的意思捏?

他都替小七着急,你个傻丫头,赶紧答应啊,快答应啊,在不答应皇上变卦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小七是在犹豫,说实话,她虽然在郑家没有受什么虐待,而且过的也很好,但是心中隐隐的还是缺乏父母亲情的。

母亲突然消失,自己流浪街头多年,要不是遇到少爷的话,她恐怕就要饿死街头了。

自从进入郑家以来,夫人带她如同亲生骨肉一般的疼爱。

可是父爱这是无法替代的,她的人生中从来就没有体会过。

刚才老伯当着少爷的面提及此事,她心中就是一阵的激动。

这老伯虽有威严,可是面善的很,自己和他说话倒也对脾气,很是投缘。

无论自己说什么他都是哈哈笑,看自己的眼神儿都柔和的很。

或许这就是父爱?可是自己如果认下他做义父的话,少爷和夫人会不会不开心啊?

另外这老伯家中的子女很多,会不会不给自己正脸看啊。

听这老伯的话应该是妻妾成群,良田无数的大富之家,连朝廷的官员都欠他的钱。

那该有多少财产啊,他的子女会不会认为自己是图钱啊?

一时间,她脑海中想象无数,各种念头在胸中翻滚。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和这老伯真的是很有缘分的。

她看着朱元璋慈爱的目光,心中不禁一阵暖暖的。

小七把目光转向了郑长生,

郑长生看了一眼小七,诚挚的目光,知道这丫头动心了。

于是微微一笑道:“老伯,跟您说实话,小七是我家的丫头,可是我家从来没有拿她当下人看。

另外这丫头是个苦命的,父母都不在了。其实您要是收下她为义女,也相当于是给了她一份情感上的慰藉,能有一个父亲疼爱,我相信这对她来说是莫大的福缘。

只要是对小七好的,我和母亲都不会反对的。

所以,只要小七同意,我就在此恭贺老伯喜得爱女了。”

郑长生说的很是诚恳,小七心里甜甜的,“少爷真好,真懂人家的心思......”

一时间不禁俏脸绯红,不好意思起来。

朱元璋看着刚才还大大咧咧,风风风火的女子,此刻一副小女儿作态。

怎么还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感情是这丫头对郑长生心有好感啊。

古人对于干儿义女极为的看重。

不收就不收了,一旦收下那就是真心疼爱的。

戏文里经常见到,说是两家世交之人家,约定同生男孩或者女孩互相认下当做干儿干闺女;要是一男一女就结为夫妻,也就是传说中的指腹为婚。

也不知道古人咋这么可爱。

好吧,这事儿郑长生和李秀英都是交口称赞,朱元璋更是乐得其成。

小七则是缺乏父爱,这是一拍即合啊。

于是乎,在李秀英和郑长生的见证下,在堂前焚香奉茶,小七磕头认义父。

说起来有点玩笑,刚初次见面就这么做,太儿戏了吧?

不,有时候缘分这东西,还真是不讲理的。

就如同男女之间,一旦看对眼了,哪里还管是不是初次见面?

小七和朱元璋也属于是“一见钟情”,不过是亲情的情。

一个是缺失父爱,一个缺失天伦。

如此之分隔天地两极的人,就在这一刻爆发了共鸣之感。

小七规规矩矩的下跪,认认真真的磕头,她不管面前的老伯是家财万贯,还是贫困交加,也不管面前的老伯子女如何看待与她。

她这一刻是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父爱,也决定为老伯,哦不,是义父了现在,要付出子女应尽之义务。

赡养恐怕还轮不到她,不过让义父感受到家的温馨,感受到天伦之乐她还是可以的。

于是她决定亲自下厨,做红烧肉,做酱排骨,做烤鸭,哦,烤鸭就算了。

一是没有烤炉,二呢是没有鸭子。

等有机会了在给义父做吧。

还有家里少爷亲自动手腌制的小咸菜也得拿出来,这等美味的东西不能让少爷一人独享,义父也得尝尝。

还有少爷最新研制出来的炸酱面,也得给义父做一碗尝尝鲜。

于是乎,老朱被餐桌上的美食给征服了。

“朱琪,这就是你说的红烧肉?酱排骨?真是太好吃了,咱这辈子也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

朱琪,就是老朱给小七起的名字。

当郑长生把小七的经历给老朱说了一遍后,他就心生感慨,这么聪慧天真的丫头没想到是这么命苦。

他联想到自己年幼时,父母惨死的画面来。

心生悲痛,对小七的认可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

甚至为此还赐名朱琪,琪者通七,更有无暇美玉之深意,也可见老朱对小七的深爱之情。

他们父女二人,一问一答之下,尽显亲情。

可是站在旁边的大内亲军都督府指挥使毛骧,心都要跳出来了,我大明又多了一位公主啊......

第117章 不平静的夜晚

第0117章不平静的夜晚

对于郑家的饭食,朱元璋是大为满意,尤其是新得爱女亲自下厨做的,那吃起来又是一番别样的滋味和心情。

还有那炸酱面的主食,配上秘制小咸菜,老朱真的是吃美了。

这小咸菜咋就那么好吃呢,比之宫中佐饭的腌制菜蔬,简直是有着云泥之别。

话说这隐隐中还带着一股甜滋滋的味道,究竟是如何做出来的?

为何宫中的咸菜达不到这种地步?

都说皇室以天下养,整个大明都是他老朱家的,从衣食住行各方面来说都应该是最顶级的。

以前或许他这么认为,但是品尝了郑家的饭食后,他心里都有一种上当欺骗受辱的感觉。

光禄寺的人都该死,竟敢欺骗于咱,还说咱的饮食乃全天下最好吃的了,可是这不是睁着俩眼说瞎话吗?

就不说红烧肉、酱排骨了,就那单纯的杂酱面和酱咸菜都没得比。

他心里暗暗的发狠,平生他最恨的就是别人欺骗他,这也是他组建大内亲军都督府的原因之所在。

千万不要以为大内亲军是一支护卫宫城和保护他安全的部门,如果你真的这么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矣。

说起大内亲军都督府或许很多人不了解,但是说起大明朝赫赫有名的锦衣卫那可就人尽皆知了。

而这个组织正是锦衣卫的前身,虽然现在还没有更名为锦衣卫,但是其监视百官,鹰犬天下的态势已经成形。

看老朱面有愠色,“父亲可吃好了?”小七很乖巧的问道。

听着小七充满关怀的话语,朱元璋顿时是老怀大慰,年近五十的人了,戎马生涯了半辈子,膝下子女成群,可是没有一个能让他欢心的。

小七这丫头善解人意,心地纯良,让他有耳目一新之感。

那种内心深处渴望已久而不可得的寻常人家父女亲情感油然而生。

“琪儿,为父吃的很好。这看似寻常之面食和咸菜为何如此的美味?”老朱下意识的问道。

“父亲恐怕不知,这都是我家少爷发明的。还有更好吃的美食呢,时间不允许,不若父亲今晚就在郑家安歇了吧。

明日里,女儿一一的给您做来,让父亲品尝一下郑家不外传的美食。

女儿敢保证父亲一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就连那皇上老爷子也不一定能吃的上。”

老朱顿时心痒难耐,其实对于吃,朱元璋并非是特别在意。经历过饥荒的人,能有一口饱饭吃,他就心满意足了。

这么多年的戎马生涯,往往也都是简易的餐食裹腹。

还有现在是建国之初,处处都以节俭为上。可是人又是矛盾的,之前那是没有机会吃美食,现在有机会吃美食了,可是宫中的膳食大多以淮扬菜为主。

都道他朱元璋乃淮扬人氏,朝中诸官也大多数是淮西子弟,都推崇淮扬菜。

但是讲真,他对淮扬菜还真是没多少兴趣,起兵征战蒙元开始,他就大江南北走遍了,也吃遍了。

人间美味可并不止淮扬一家,作为一个上位者,一个老饕他的口味可以说非常挑剔的。

不过为了给臣子们一个不忘本,念惜乡情的印象,所以热爱淮扬菜是他做给人看的。

刚吃了小七这丫头做的这几样美食,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比较了。

这可比淮扬菜好吃多了,这下面还有更好吃的美食,一时间心向往之,遂答应小七留宿郑家庄园。

他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要留宿这里,可把毛骧、蒋瓛给惊着了。

皇上夜不归宿,还要留下明日里品尝美食,那明日之早朝可上不成了。

皇后娘娘那边怎么交代?满朝文武那边怎么交代?

我滴皇上呀,您这也太任性了吧?

可是无奈啊,人老朱是皇上,他们只不过是听吆喝的跟班,怎么能左右的了?

苦逼的毛骧悄悄的退下去了,示意蒋瓛留在皇上身边伺候着。

郑家庄园外突然夜空中亮起一枚红色的烟火,在幽蓝深邃的夜空中绽放出一朵绚烂夺目的红云。

毛骧站在通往郑家庄园的唯一的交通要道口边,对着空无一人的旷野道:“回宫禀告皇后娘娘,皇上新收下一义女,赐名朱琪。

今夜陛下无归,留宿郑家庄园,通知左相李善长,右相徐达明日早朝取消。

如有紧急公文,急送郑家庄园,无有军国要事,左右二相商量办理即可。

另,在调三千中军账下虎贲,以演武为名封锁左近之交通。

通知鹰眼小队,把耳朵张开,眼睛瞪圆了,郑家庄园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皇上可是这在里呢。”

他话音刚落,空旷的田野里,突然出现十几个身影,口中称诺,几个兔起鹘落,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毛骧面面俱到,安排的井井有条,不过这一系列的命令,都是事先经过无数次推演而定下的方案,朱元璋是审批过的。

首节上一节74/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