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432节

箭头并未全部莫入胸腔。

不过饶是这样,也够棘手的了。

起出箭头,消毒,缝合在用上青霉素。

做完这一切,就要看老天爷收不收格云朵这丫头了。

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反正该做的都做了,剩下就要看格云朵的运气了。

运气好,天不收,否则,神仙也难在挽留!

郑长生给格云朵做了手术,擦了一把手上的血迹。

他很想用丝巾重新给格云朵把胸裹好,可是费了半天劲,也没有完成这个既定目标。

这丫头别看年纪不大,可还真的是有料。

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裹好的,反正他是没本事给格云朵复原了。

算球吧,哥们连你的命都救了,想必就算是醒过来也不应该找自己麻烦的。

还有万一要是醒不过来,就更不用操心这事儿了。

收拾整理好,替格云朵穿好衫子,郑长生才长舒一口气,走下了马车。

格云豹一脸紧张的问:“怎么样了?”

额,郑长生心里也是没有底啊!

“我尽力了!一切就看天意了!”

“哦!”

格云豹的脸色变的难看起来。

“郑伯爷,谢谢你的出手。

我要尽快把云朵妹妹送回家!我要很大伯说明情况。

这些人虽然死了,可是能够拦路刺杀,要说是背后没有人指示,无论是谁都不会相信的。

还有,这些人明明就是冲着您去的,如果不是朵朵,恐怕现在躺下的就是您了。

这么一推算的话,不想让您跟我们格家和谈的也只有那一个人了!

此事事关重大,还是让大伯做主的好!”

郑长生心里也有自己的判断,很明显,他的判断跟郑长生所想是一样的。

目标的矛头直接指向阿旺家族。

就目前的形势来说,如果干掉郑长生,也只有他们家族的获益是最大的。

看来事情变复杂了啊!

郑长生想起来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

这侗区十八寨看似表面上融为一体,实则内部也是风雨不断啊。

不过单从国家利益上来说,一个内部勾心斗角的民族,总比铁板一块的民族要好对付的多了。

郑长生无论再怎么对格云朵的救命之恩感激,可是一旦考虑问题,还是从本民族利益去考虑的。

这源于侗区的重要的地理位置。

乱民在吴冕的领导下,已经渐渐的成了气候,而且弥勒教的活动范围又很好的跟侗区重合起来,还有盘踞在云南的蒙古人的残余势力,无一不是跟侗区有着交集。

如果单凭着个人情感去考虑问题,那就是置大局与不顾了!

他不得不这么想,不过心里真的很矛盾呢……

第537章 侗民战兵

格家云台三寨上下都乱套了,他们家的小宝贝朵朵身中箭矢,正射在胸口位置。

箭矢入肉三分,几乎整个儿箭头都要进去了。

据格云豹回来描述的情况看,如果不是他们家的朵朵保护大明的永和伯郑长生,恐怕这次改土归流的和谈就要泡汤了。

说不定还能引来一场无妄的兵祸之灾啊。

具体的情况格家之人已经俱都了解。

先是永和伯郑危急关头,从马上,把他们的小公主朵朵扑翻在地,救了朵朵。

再就是朵朵又救了郑长生,后来就是郑长生亲自动手给朵朵手术,取出三棱箭矢。

虽然朵朵现在还尚未清醒,可是说到底还是郑长生多救了朵朵一次。

况且人家郑长生可是受到格吉鲁的邀请前来和谈的。

别人不知道郑长生的实力,但格吉鲁知道啊。

人家可是大明皇帝面前的红人,这都是朵朵的老师袁为正说的。

他想不明白,见多识广的袁大法师为何会把郑长生描绘成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不过他现在也顾不上想那么多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大明朝廷里举足轻重的人物,竟然孤身犯险,不带一兵一卒的独自前来和谈。

这,诚意表现得已经够大的了吧?

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有人在中途暗杀与他。

幸亏朵朵这丫头反应的快,不然的话,郑长生真的要是死于和谈途中,那自己就是跳进黄河都洗刷不清这个冤枉了。

他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判断出,这事情一定是阿氏家族干的。

老祖宗那天出现在争论不休之际,最后他老人家一言而决,邀请郑长生过来当面商谈。

阿旺虽然表面上不敢忤逆老祖宗的话,可是谁都能看的出来那天大家是不欢而散。

阿旺是带着气走的。

要说谁最想干掉郑长生,破坏朝廷跟格家的和谈,除了阿旺,他真的是想不到还有谁会这么做。

还有,选择的地点竟然是在鹰嘴岩。

那里就是阿旺家族控制的地方,那里是侗区的大门。

要不是阿旺家族的人,根本就不可能爬上鹰嘴岩。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鹰嘴岩最突出的那块巨石,被人从中间拦腰截断,用来砸死郑长生。

要不是提前得知消息,怎么会在一瞬间就能做到?

那可是一块千钧巨石。

錾凿斧锯你就是全用上,在派十个人也未必在一夜之间就能完成这个工作。

现在,格吉鲁已经把这个罪名按到阿旺的头上了。

格吉鲁的脸色变的极差。

在房间里来回徘徊了好久:“阿豹,召集族人议事,把老祖宗也请过来。”

他说的很是严肃,语气冷到能瞬间冰冻人。

格云豹就是格氏家族的二号人物,除了格云朵之外。

当然格云朵就相当于是凌驾于格氏家族所有人之上的人物。

连老祖宗都对格云朵宠爱有加的。

格氏族人全体议事,这种事情已经好多年没有发生过了。

就包括上次阿氏家族的阿旺在格家找不痛快,格氏族人也并没有全部到齐。

也就是那天,格家的老祖宗听说了事情,料定事情不是孙子格吉鲁能够处理的,才主动过来的。

要知道,格家,在云龙侗地区,在所有侗人的心目中那就相当于是神一样的存在。

格家,开枝散叶多少代人的繁衍生息。

每一代都有头人主持大局,要是所有格家族人的会议。

这个场面,是可以想象的。

位于云台三寨正中间的,那一口千钧重的大钟敲响了。

咣咣咣。

悠扬的钟声,响彻在整个云台三寨的上空,响彻在整个格家族人的心海里。

这钟声,简直就像是大明朝堂的龙凤鼓景阳钟一般。

一旦敲响,谁敢不到场?

格氏家族的紧要关头才会敲响的大钟,在这漆黑的深夜里邹然之间敲响。

可以说是人老几辈,从来没有响过的声音,一霎那之间敲响。

额,格家云台三寨之中,寂静漆黑的夜晚。

在钟声敲响的一霎那间,如果你是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看的话,整个的云台三寨原本是漆黑一片的情况。

可是就在钟声响的那一刻,点点灯火,纷纷亮起。

居高临下的看去,格氏族人千家万户点燃灯火的那一刻,就像是繁星点点。

在漆黑的夜空中,燃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狗吠汪汪,猫叫喵喵,大人哭,小孩闹。

一瞬间整个云台三寨,就像是沸腾了似的。

有老妪送子与门前的叮嘱声,也有老汉为子配上祖传甲胄的哗啦声,亦有妻子叮嘱丈夫,临别时候的哭泣声。

当然,还有幼童扯破嗓音的哭泣声。

可是,这一切的声音,并未阻碍整个云台三寨壮丁往格家主楼聚集。

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十个八个,几十上百,继而成千上万。

格氏云台三寨面前的巨大广场上,也就是在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已经是黑压压,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了。

额,郑长生,作为客人,作为一个旁观者,心中是震惊的无以复加。

要说是一刻钟的时间内,锦衣三千营的集合速度这明显是超过时间了,晚到的一定是军法处罚。

可是要知道,这可不是军队。

不是那种令行禁止的军伍,这就是一帮看似种田老农一样的低贱的贫农。

神呐!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反应起来,集合起来的速度,已经是远超一般大明府兵了。

要不是还有郑长生亲自训练的,锦衣三千营为前车之鉴的话,几乎可以说是大明所有的兵营的反应速度都赶不上格氏的一声钟响。

首节上一节432/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