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265节

郑长生一边捂着屁股,一边蹭的一下子窜出老远:“皇上要是不答应臣的条件,就是踢死臣也是没有办法的。”

老朱在屋里撵了半天没追上,气喘吁吁的指着郑长生:“你过来,咱命令你过来,不踢死你难消咱心头之气。

咱何时说过不答应你?

你过来,在让咱踢一脚。”

郑长生吃呀咧嘴的,还不忘笑呵呵的走到老朱面前,跪倒在地,崛起了屁股:“臣谢主龙踢!

以后臣就可以逢人就说,臣之腚乃陛下龙足踢过,那是何等的荣耀?”

老朱直接被郑长生给气乐了,

轻轻的一脚踢在他屁股上:“起来吧,撅屁股望天,有眼无珠的家伙。

你怎的就笃定咱不会把山林解禁?

你怎么就敢断言咱不会把荒地划出?

堂堂朝廷三品大员,仍旧一副孩子气,像什么样子,成何体统?”

老朱经过一阵的剧烈运动,浑身都冒汗,感觉通透了许多。

在朝堂里的憋闷之气,这会儿都通过踢打郑长生发泄了出去,就连鼻塞小感冒都好了。

心下舒畅,老朱顿时和蔼了不少。

“说说,你是何章程?”

郑长生今天是很好的耍了一次活宝,以他跟老朱的亲密程度,自第一脚他就感觉到并不疼。

自此,他就断定这事儿成了。

为了逗老朱开心,他上蹿下跳的很是卖力的表演了一番。

老朱的脾气秉性,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郑长生都摸透了。

老朱要是不拿你当自己人,那绝对的是君王之威尽显,王霸之气尽露,说白了就是装逼。

要是拿你当自己人,在你面前真性情暴露无疑,该打就打,该骂就骂,丝毫不藏着掖着。

朱小四挨揍的次数最多,可是也最是被老朱疼爱。

连带着自己也没少挨老朱的揍,可是那是拿自己当晚辈,当自己人才这样的。

朝堂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排着队等老朱打他们,骂他们也不可得的啊。

郑长生捂着屁股装模作样的凑了过来,把他的设想说了一遍。

老朱听完郑长生的设想后,眼中精光四射,一拍桌子:“好,很好,非常好。

你这个“特区”的倡议可以实施,如果真的如你所言,那这将是对大明的未来做出了一个典范啊。

如果成功的话,继而全国推广之,那未来二十年后,我大明将是一番何等样的景象啊。

真是不能想象的富足强大啊。

这事儿刻不容缓,咱这就给你下旨,朝廷会竭尽全力的支持你。”

靠,就这么简单?

大明未来的变革就在自己上蹿下跳的躲避老朱的追杀后谋划成功?

他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自己都觉得有点过于儿戏了?

老朱咋这么痛快,一点都不怀疑自己能否做到。

老朱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痛快,

这不能怪老朱的,郑长生这家伙给的甜头太大了。

要怪就怪他把这块饼子画的够大、够香了。

老朱治国可以说是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穷苦人出身,戎马生涯了几十年方得到天下。

为了让大明国祚永续,为了让朱明江山千秋万代。

他是尝试了各种治国方略,前人有的他几乎都用一遍了,可是收效也不是那么大。

就单从朝廷人才的选拔上来举例,科举、荐举、监生可以说五花八门。

但是老朱就是敢这么干,这个时候科举并不是主流但是在延续,荐举的官员鱼龙混杂,事实证明不行,老朱即刻废除,再就是通过国子监培养的监生。

在老朱的眼里,只要是能利国利民,没有他不敢干的。

延续了几千年的宰相制度,一旦察觉不利于他,不就是立马接受郑长生的建议废除了吗?

郑长生是庆幸的,那么多穿越前辈们,哪一个有他这般有幸遇到老朱这个“愣头青”君王,说干就干,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好吧,郑长生都有点憧憬起来,雨花台下大手一挥,画了一个圈圈,大明美好的未来即将开始啊!

第399章 民心可期

通往雨花书院的大道上郑长生一行人冒雪前行。

老朱还真是个急脾气,都不能等到雪停了再来?

郑长生心中尽管腹诽不断,可是也不得不听令行事。

一大早的被人从被窝里叫起来,早饭都没吃,饿的腹中咕咕的叫个不停。

尽管在救济署里吃里两个饭团子,可是已久扛不住这长途跋涉的消耗。

梅长图是幸运的,最起码他感觉是这样的。

一大早的,他刚从家里拉来一车粮食来到救济署,就看见呼呼啦啦的来了一队锦衣卫。

额,北城锦衣卫指挥所的郑安邦带队。

(郑长生给郑狗蛋起的名字,郑老三的名字是郑定国,合起来就是安邦定国。)

手里拿着名单开始抓人,稍有反抗,抓人的锦衣卫抡起绣春刀就是两刀鞘。

打到在地后,随即被铁链锁上带走。

看的梅长图直咧嘴啊,要不是自己竹筒倒豆子举报有功的话,恐怕被打翻在地锁拿问罪的人中间也有自己一号啊。

尤其是李二狗这厮,看到锦衣卫拿人,他还敢嘴硬,抬出李善长的名字来。

李善长三个字在他的官场生涯中,可以说是屡试不爽,无往而不利,所过之处尽是绿灯。

但是今天貌似遇到硬茬子了。

郑安邦上去就是一刀鞘,直接抽在李二狗的腰眼上,立马就倒地不起,差点没背过气去。

他当爷的日子过惯了,哪里想到还有今时今日之惨状啊,刚想破口大骂一番。

可是嘴一张开,一个臭气哄哄的臭袜子就塞塔嘴里了。

连熏带气加上心惊,“哏喽”一声晕厥过去,他是被两个锦衣侍卫像拖死狗一样的拉出去的。

所有人骇然,锦衣卫凶名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梅长图是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贪员墨吏被锁拿一空的。

心中大呼:“苍天有眼呐!”

顿时老泪纵横,哽咽,泣不成声。

多年的压抑,一朝释放,痛快之极。

缓过来心情的梅长图,吩咐人卸车烧饭。

大米饭蒸出来香喷喷的,离的老远都能闻到香味儿。

这些灾民们自从进入救济署就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要说之前不是有梅长图拉过来的粮食吗?

是有粮食,可是一进入救济署就被李二狗的人用杂粮替换,随之运走卖掉了。

这让梅长图敢怒不敢言啊,今日他是得到郑安邦大人给他的信儿了,那些硕鼠即将被捉拿归案,他才敢从家里拉粮食过来的。

随着他的粮食运到,其后不久,户部的粮食就派发过来了。

一车车摞的高高的米粮一车车的往救济署的大院里送。

引得百姓们山呼万岁,更有哀嚎痛哭者向皇城方向磕头。

受到灾难的百姓们,有了皇上的眷顾,总算是有了一顿饱饭吃。

那种绝望关头的猛转折,心情可想而知有多激动了。

这也是让郑长生心酸不忍的,饥饿的百姓们不等大米饭熟透,就上前哄抢。

太饿了他们,郑长生并未下令随行人员驱赶他们,只是让人维持秩序,不得哄抢。

紧着老人、妇孺、孩子们先来,青壮们最后进食。

郑长生吃了两个有点夹心硬的米饭团子,还能下咽,比之前的谷糠团子可强多了。

用餐过后,郑长生站在高高的粮跺上高声讲话:“尔等受灾,吾皇心忧。前有贪员墨吏,倒换朝廷之赈灾粮食,现已全部缉拿归案。

又吾皇忧心尔等以后生计问题,夙夜忧思以至一夜白首,本官今日面君,发现陛下龙首之苍白,心痛不已,涕零俱下。”

然后郑长生说道此处是声泪俱下,带头下跪向皇城叩首。

额,引得在场所有百姓哀嚎痛哭不止。

人群中有人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人带头,应着云集。

山呼万岁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郑长生很想踹郑老三一脚,你就不等老子表演完再喊?

很明显这是郑长生的安排。

无他,大灾面前尤其重人心。

人心要是乱了,那就会酿成大祸的。

上万饥饿的灾民要是不管不顾起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算是事后能够派兵镇压下去,可是乱子也已经出了,那损失的还是大明的国力不是?

是以,郑长生声泪俱下的给老朱戴了一顶高帽,表演的淋漓尽致。

夙夜忧思不假,可是一夜白首到未必。

老朱两鬓是有白发了,可是也非一朝一夕才成的啊,况且白发屈指可数,哪里有郑长生渲染的这般严重?

这个时代的人或许还不了解“背书”这一词的重要意义。

他们也无法了解强大的政治宣传的重要性。

郑长生这么做,虽然表演的成分很大,但是用心之良苦恐怕就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的了。

不过很显然老朱是他的知音。

这话传到别人的耳朵里或许只会嘲讽郑长生夸大其词,献媚君王。

首节上一节265/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