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20节

第32章 留一手

封建时代,统治者尤重儒家。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古人思想百家争鸣的局面就终结了。

虽有著作流传于世,可是终究不敌大势所趋,所知者甚少。

大部分的读书人都学儒家圣人之道,效忠君王,驭天下万民去了,

谁还会去刻意的研究这些被称为奇淫技巧的东西?

是以,周明通不识得滑轮并不稀奇。

滑轮的理论体系是西方先完善的,不过应用的话,中华古来有之。

最早出现滑轮的典籍是《墨经》,不过应用的也只是定滑轮而已。

定、动相结合的滑轮组还是在大明首次出现,

这完全是郑长生这只小蝴蝶煽动翅膀的结果。

周明通表现的很是亲民,跟郑家村的老族长亲切的交谈,

其实是他抑制不住心中的好奇而已。

言谈间,他知道了这小小的木制滑轮,通过组合竟然能吊起几千斤的重物。

郑家村北面的新石桥就是用此物吊装完成的,

这着实可把他惊讶坏了,跟方克勤当时的表情一样。

那新修的石桥,来的时候,他已经看过了,简直是叹为观止,

他都不能想象,就靠着郑家村那几百青壮,竟然能完成如此的工程,

这也是他对老族长郑三旺格外看重和亲切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以后县里有了大型的工程,可以重用之,在他心里已经给老族长定了位了。

“可否演示一番?”县尊周明通微笑着发问。

老族长看着笑眯眯的周县尊,心里美的跟吃了蜜蜂屎一样。

平日里面不苟言笑的县太爷,竟然对自己笑,还用如此亲切的口吻说话。

亲娘嘞,这莫不是祖宗保佑,自己怎么就这么的受县尊待见啊。

他激动的都不知道先迈哪条腿了。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被上位者如此的礼遇,

身为庶民百姓一个的老族长的心,不受控制的“砰砰......”的剧烈跳动着,

如果不是大个子郑根硕在旁边搀扶的话,恐怕就有幸福的晕倒过去的架势。

良久,老族长方缓过来,激动的说话都不利索了:“生哥儿,快给县尊大人演示一番。”

郑长生随意的组合了几个滑轮,很轻松的就吊起满满的一大木桶水。

看的周明通的眼睛都直了,连水带桶几十斤的重物,

在四岁多的孩子手里就像是玩偶一般轻松,真乃神器也,

没想到无意之间,竟然发现这一神奇的物件。

这要是献给朝廷,交给工部加以利用的话,那自己岂不是大功一件?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弄不好自己前阵子治下的那个污点案件的影响,也会消弭。

在自己的治下拾遗补缺,那一个慧眼如炬,为君分忧的官评是少不的了。

也不说升官的话,最起码,调回帝都听用,是不成问题的吧?

跟老婆孩子分别马上一年了,心中实在是想念的很。

“郑里长,这是何人发明,速速给本官叫来问话。”周明通都有点急不可待了。

老族长郑三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这县尊大人是肿么了嘛,

怎地对这小小的木轮如此的在意?

他不敢怠慢,把郑长生拉过来道:“回禀县尊,此物乃我郑氏子孙,

郑长生据先人读书笔记,归纳总结而成。”

这么一个天大的露脸的机会,他毫不犹豫的推给了郑长生。

郑长生微眯着双眼,“县尊大人,不才就是郑长生,不知大人有和指教?”

周明通差点没晕过去,就面前这个天真稚嫩的孩童做的,这太骇人听闻了吧。

可是事实就在眼前,由不得他不信。

在他的潜意思里,就算是借给郑三旺八个胆子,他也不敢欺骗自己。

震惊之余,周明通强自稳定了下情绪:“郑氏子,尔先祖读书笔记何在?

可否容本官一睹?”

老族长纳闷了,怎么这些读书人都那么在意我郑氏一族先祖之笔记?

夫子陆繁和方克勤以及县太爷都一个揍性。

可是遗憾的是,那些书籍遭遇火神,已不复存在矣。

他心里都恨死小七了,这死丫头,好不好的赶什么老鼠,

我郑氏先人的遗作就这么被付之一炬。

“回禀县尊大人,实在是太不凑巧了,前阵子我不小心打翻了油灯,那些书被大火焚毁矣!”

郑长生把此事按在了自己的头上。

旁边的小七和老族长面色各自一凛。

周明通闻听此言,就是一皱眉:“可惜了,如此奇物献给朝廷的话,吾皇必不吝赏赐矣。”

郑长生笑呵呵的,

眼睛都成月牙状了:“回禀县尊大人,小子不才还有些许记忆之力,

可凭印象复之图样。”

县尊周明通大喜过望,哈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刚听说书籍被焚毁,他心中痛惜不已。

本以为已经没有希望的了,可是郑长生的话,无疑给他注入了一支强心针。

“速速写来,本官递呈朝廷的话,定不会亏待于你郑家。”

郑长生让小七伺候笔墨,大个子郑根硕搬来桌椅,当着县太爷的面开始画起来。

图样有整体图例,又有拆分之样,还有各种定、动滑轮结合省力演示。

反正他凭借着记忆,把自己所会的所有的动滑轮的组合方式,以及计算之方法写于纸上。

泱泱中华,我的国,俺能做的就是这些了,

至于能不能得到真正的重视,能不能应用于国之建设,那就看当政者了。

其实,他想把记忆中的物理以及数学,包括化学能写多少写多少,可是一想还是算了吧。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就这还不知道能不能受重视呢。

别忘了,此时是儒家思想当道,像这些发明创造之类的东西,都被列入奇淫技巧。

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满朝士大夫,张嘴闭嘴之乎者也,子曰,诗云,圣人道的。

有几个人是懂这些的,又有几人是重视这些的?

一切都是未知数呀,如果被有心人利用的话,弄不好就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杀身之祸。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就像是火药,这种方法一般都是掌握在朝廷手中。

你一个平民老百姓掌握了,这就好说不好听了,你要是拿来造反呢?还是留一手吧。

第33章 雪中情

周明通如获至宝,尽管纸上的滑轮画的有点像鸭蛋,串滑轮的线条有点像九节鞭,可是他哪里管这个。

这可是吊装利器啊,这拿到工部造办处加以改造,制作成铁的,应用到军队守城和先锋军的开道、搭桥上去,那战力立时提升一个级别。

他也不管别人了,翻身上马,急匆匆离去。

这友谊的小船翻的太快了吧,刚才还信誓旦旦的保证朝廷要给好处,给赏赐呢。

现在连个话都不说,骑上马就溜了。

话说好处是啥啊?赏赐在哪里?

哪怕给几亩田种种也行啊,再不行,给点银子花用花用也未尝不可啊。

就这么走了,屁都没放一个,跑的连随从仪仗都没撵上。

郑长生很郁闷,郁闷到感觉一股浊气下沉,他铆足了劲儿放了出来。

呃......萝卜貌似吃多了。声甚宏亮且拖着长音,闻者皆捂鼻狂奔做鸟兽散。

“放者洋洋得意,闻者垂头丧气,不见萝卜清白身,却闻污浊萝卜气。哎,小七别走啊,少爷给你猜闷儿呢。”

李秀英看着得意的儿子,在他小脑瓜上拍了一下:“嘚瑟,小屁孩......”

郑长生揉着母亲拍过的脑门,仰天长叹:“太不识逗了,咦,下雪了......”

洪武元年的第一场雪,来的悄无声息,毫无征兆。

真是瑞雪兆丰年呀,土壤里的虫卵被冻死,明年肯定要大丰收的。

于是他期待起漫天雪花飞舞的景象来,厚厚的积雪,踩在上面咯吱作响,堆雪人、打雪仗多么让人心驰神往啊。

可是大个子仰天观看良久后落泪的画面刺激到了郑长生。

好端端的流泪做甚?

“大个子,你怎么了?”

“少爷,我是在想如果今年不是你家收留了我,恐怕我非得冻死在我那窝棚里不可。”

我靠,郑长生猛然间醒悟过来。

自己的好日子过久了,就忘了民生多艰了。

这年月可跟后世没法比,煤、气、电什么都可以用来取暖。

现在可是小冰河时期,寒冬来临那是奇寒无比,这个冬天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了。

顿时心急如焚起来,得跟母亲商量一下,把村中孤寡老人还有房子是危房的人,先接到家里安顿下来。

力所能及的多活人吧,要说大范围的接济,那他是没能力,也没那个条件。

首节上一节20/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