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第929节

  夜幕渐渐降临,急行军两天的唐军皆已疲惫不堪,早早熟睡,城门也已关闭,一队队唐军在城头来回巡逻,戒备严密,在城外,近百名唐军斥候分赴十里范围内巡视可疑情况。

  今晚是阴天,没有星辰月色,厚厚的乌云遮蔽了天空,夜色浓重,使大地变得格外漆黑。

  大约一更时分,一队二十人的唐军斥候正疾速向城池奔跑,他们发现了异常,正急赶回城内禀报,此刻他们离城还有五里。

  就在二十名骑兵奔过一道低坎时,只听一阵破空的箭矢声,两边密集的箭矢向他们射来,二十名纷纷惨叫落马,两轮箭后,无一活口。

  这时,两万余隋军已渐渐向县城的两座城门处靠拢,借着浓黑夜色的掩护,城上守军并没有发现大队隋军靠近,但在缓慢的部署中,隋军一万弓弩兵已经封锁了城门。

  这时,几百名工事兵在距城池两百步外的平地上搭建什么物体,他们带有现成的零件,用巨木和绞绳构筑远程抛射武器,半个时辰后,十座巨大的庞然大物便出现在城池外,高大的支撑塔甚至比城墙还高。

  在搭建到接近完成时,守军终于发现了异常,有士兵飞奔下城,紧急向主将屈突通报道。

  屈突通刚刚睡下,但还没有完全睡着,尽管他也十分疲惫,但主将的压力使他有些焦虑,难以入睡,几十年从军生涯,他对危险有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警惕感。

  他也感觉这座小城池有点不对劲,但他又说不出是哪里不对,他检查了所有的可疑之处,甚至掘地三尺,看地下有没有埋藏什么东西,但他都一无所获。

  屈突通躺在榻上,脑海里一幕一幕闪过白天的情形,他一定要弄明白,自己的不安来自哪里?

  忽然,屈突通蓦地坐起来,他想到了问题所在,白天那个老者说,隋军在临走前一天大肆抢夺粮草,勒索财物,如果隋军真的很需要粮食,为什么又留下了一千多粮食和两千多担草料,这就解释不通了。

  那么隋军这样一反常态地违反军纪,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逼迫城中居民逃离,他们不用劝说的方式,劝说的方式会让自己警惕,那隋军要做什么?把城中居民都赶走,留一座空城给自己。

  屈突通心中猛地狂跳起来,双股一阵战栗,他已经隐隐猜到了隋军的用意,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奔跑声。

  “我们有急事要禀报将军!”

  “可是老将军已经休息了,他太疲惫,明天再禀报不行吗?”

  “不行!怕明天就来不及了。”

  屈突通一下子站起身,打开门,“发生了什么事?”

  巡哨士兵上前禀报,“启禀老将军,我们发现城外有异常情况。”

  屈突通心有些凉了,尽管他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但他已经意识到,他们驻扎进这座县城是中了隋军的圈套。

  他只考虑城墙是一道安全防护,可以防御隋军夜间偷袭,却忘记了城墙其实也是一种束缚,这就叫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屈突通快步上了城头,向远处凝视,只见在两百步外矗立起十座巨人般的高塔,足有两丈五尺高,比他们低矮的城墙还要高上一丈,在沉沉夜色中,还隐隐可以看见一根长长的手臂。

  这是巨型投石机,冷汗从屈突通额头上滚落,他已经明白隋军的企图了,他回头厉声高喊:“敲响警钟!”

  “当!当!当!……”

  刺耳的钟声在小县城回荡,但就在警钟敲响的同一时刻,隋军的巨型投石机也发作了。

  这是十架简易搭建的投石机,没有木轮,没有复杂的塔身,也没有绞盘,就用十几根巨木绑缚而成,每架投石机两百人拉动投掷。

  在刺耳的警报声中,十只火油桶同时投出,越过城墙,向城内飞去,火油桶砸在屋顶和地上,立刻破裂了,黑色火油流满一地,紧接着第二轮火油投出,十只火油桶呼啸着向城内砸去。

  数百名隋军弓手奔到城前,一齐放箭,数百支火箭腾空而起,向城内射去,城内开始出现着火点,有火油被点燃,开始迅猛燃烧起来。

  汝南城内,一队队唐军已经列队完毕,他们在屈突通的指挥下,并没有慌乱,更重要是,城中的大火现在还只是在靠近城墙附近燃烧,还没有烧到县城中心。

  屈突通心里明白,现在对他们威胁最大的,并不是大火,而是突围中的伤亡,如果伤亡超过三成,那么这一战必败无疑。

  这个结果让屈突通很悲哀,他就像一个苦苦寻找猛兽的猎人,最后却反被猛兽所猎。

  “老将军,我们一定要突围吗?”副将秦武通骑马飞奔上前,大声问道,他也意识到突围中必有损失。

  屈突通望着越来越近,越来越迅猛的火势,冷静地回答道:“最迟半个时辰,整个县城都要变成一片火海。”

  所有将领都心中黯然,咬紧了嘴唇,屈突通心中估算了一下冲出城需要的时间,只走一处城门时间上来不及,他回头对秦武通道:“秦将军,你可率左军从南城突围,我们在城东三里坡汇合。”

  “遵令!”

  秦武通大喊一声,“左军弟兄跟我来!”

  无数唐军调头向南门奔去,屈突通稍等片刻,便下令道:“开城,放吊桥!”

  城门轰隆隆开启,吊桥也缓缓放下,唐军步兵高举大盾,密集列队而出。

  北城一百五十步外,徐世绩率五千弓弩手已经等候多时,其中在最前面是两千重弩手,他们两人一组,一千部重弩冷冷地对准了城洞。

卷十八 西风残月冷沙场 第四十二章 捉虎不易

  如果说长渊县之战只是让徐世绩出了一口闷气,还不足以让他彻底在军纪事件中翻身,那么襄城郡能否保住则关系到他的仕途前程,关系到他在隋军中的地位。

  在整个中原战役中,徐世绩并没有担任主攻,而是担任两个主战场之间的纽带和侧应,相当于人体中的腰部。

  毫不讳言,正是徐世绩这支两万人的军队,使隋军在整盘棋中的布局活了起来,以后发而制人,取得了整个战役的主动权。

  徐世绩一直在关注李孝恭大军动静,当屈突通率两万军西进之时,他便得到了斥候的情报,这场应对屈突通的战役,他实际上就是以暗对明,他在暗处,屈突通在明处。

  从一开始他便抢到先机,处于一种有利的位置,或隐或现地引诱屈突通,利用屈突通粮食不足的弱点,在汝南县布下了圈套,最终将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引进了汝南县这座布下了圈套的小城之中。

  事实上这也是屈突通轻敌所致,他在唐军中已渐渐取得了军神的地位,洞察犀利,目光深远,引得李世民和李孝恭两大军方头目都把他尊上神位。

  再加上他智夺虎牢关,不费一兵一卒便迫使隋大将罗士信弃关而走,这样的骄人成绩使他也有些飘飘然。

  在襄城郡之战中,他并没有把徐世绩这位出身瓦岗寨的大将放在心上,以两万军对阵两万军,他认为只要找到隋军,这一战他就必胜无疑,这就是一种明显的轻敌了。

  骄兵必败,屈突通的轻敌最终使他落入了徐世绩的圈套,此时,徐世绩心中也按耐不住激动,如果他能击毙或者活捉屈突通,他徐懋功就将名震天下,步入名将之列。

  徐世绩目光锐利地盯住唐军出城,唐军刀盾军五人一排,列成长长的队伍,手执巨盾,大约有三千人,这是前锋,他们的任务是冲破隋军的弓弩阵,以便让后面的骑兵军突围而出。

  徐世绩也不得不佩服屈突通的作战经验,这是突围的最佳办法,以刀盾军为前锋,骑兵为中锋,后面是长枪兵,很有章法,这就不是一种突围了,而是一种进攻。

  但屈突通却想不到徐世绩带来了对付盾牌的利器,徐世绩冷笑一声,喝令左右:“重弩五排射,准备!”

  两千重弩兵分为五排,刷地举起了冷冰冰的一千部重弩,锋利的铁箭对准城洞处的唐军刀盾兵,箭尖在浓重的黑暗中散发着死亡的气息。

  唐军刀盾兵已经出了吊桥,在百步外,徐世绩一声令下,“射!”

  “咚!咚!咚~”密集的鼓声敲响,紧接着一片咔咔声,两百支铁弩箭带着无以伦比的强劲力量向唐军正面和两侧扑去。

首节上一节929/1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