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第874节

  广场上顿时安静下来,数百双目光一起向宦官望去,宦官又高声喊道:“圣上感恙,今天早朝暂停,各位大臣可各回朝房,明日正常上朝!”

  他一连喊了三遍,众人才知道,原来圣上病倒,既然如此,就没必要在这里等候了,众人纷纷向承天门走去。

  裴寂也在朝官之中,他刚走了几步,却听见后面有人叫他,“裴相国请留步!”

  裴寂一回头,只见长孙无忌在不远处向他招手,他心中奇怪,走上前问,“无忌,有什么事吗?”

  长孙无忌拉着他走到边上无人处,低声道:“殿下在武德殿,请相国过去一趟。”

  裴寂忽然意识到,圣上并没有生病,而是出事情了,他连忙问:“出什么事了?”

  长孙无忌对他附耳低语几句,裴寂眼中刹那间迸射出惊喜之色,刘文静也有今天吗?

  “相国,殿下觉得此事事关重大,想请相国过去一趟。”

  裴寂点点头,又急问:“那殿下是什么态度?”

  长孙无忌道:“殿下觉得刘文静是开国功臣,又是相国,总觉得这样降他的罪,似乎有点不妥,殿下的意思是,追刘文起的罪便可。”

  “妇人之仁!”

  裴寂骂了一声,心中着实有些恼火,刘文静是太子智胆,把刘文静干掉,就等于断太子一臂,这是何等良机,在这个关键时候,秦王竟然心慈手软了。

  “让我去对圣上说!”裴寂转身快步向武德殿走去。

  ……

  “这就是你推荐的相国,所谓的开国功臣!”

  御书房内,李渊恼怒万分,拍打着桌子,怒斥李建成,“现在证据确凿,你还要在维护他,难道非要等他手刃了朕,才能确认他是隋朝奸细吗?”

  御案前,一左一右站着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太原快报和搜出的证据是李世民交给了父皇,但他并没有说刘文静是奸细,其实他也觉得有点不太可能,以刘文静的身份,怎么能做这种事。

  不过太原王氏同样身为隋相,也暗通唐朝,所以他也不能肯定一定是冤案,而且唐风是他设置的情报署,他若连自己都不相信,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所以他把所有东西都交给父皇,由父皇定夺。

  李建成满头大汗,心中紧张之极,尽管父皇已经怒不可遏,但他一定要说公道话,否则刘文静性命堪忧。

  “父皇,其实证据并不确凿,无非是萧琎告诉李重守一点消息,可是我们又怎么能证明萧琎不是故意,难道他随便说一句话就能要了我们重臣的性命?”

  李建成深深吸一口气又道:“而且儿臣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让步是因为敦煌郡已经事实上被隋军占领,这不是什么底线,刘文静把这个所谓的底线告诉隋使,又有什么意义?父皇,三思啊!”

  ‘啪!’李渊将令牌在桌上重重一拍,恶狠狠道:“那你给朕解释,从刘文起府中搜出的隋军令牌又是怎么回事?”

  李建成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迅速瞥了一眼李世民,低下头道:“父皇,不排除有人故意栽赃!”

卷十七 田陌耕忙战未销 第四十七章 断臂之仇

  “皇兄,你的意思是我栽赃给刘文起吗?”一旁的李世民终于忍不住怒道。

  “我没有说你栽赃!”

  李建成心中又是惶恐又是悲伤,他忽然在父皇面前跪了下来,“父皇,或许这是隋军探子的栽赃,儿臣怀疑这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陷阱,因为平原郡之事,杨元庆怀恨于心,他设一个圈套,一步步诱引我们上套,他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亲手杀了刘文静,父皇,不可不辨。”

  李世民在旁边冷笑了一声,“皇兄真会说笑话,杨元庆若是想杀刘文静,用的着费这么大的劲吗?在上朝的路上,在府宅门口,在夜深人静时,哪里不能动手?他有能力栽赃,难道还没有能力取人头?他好歹也是楚王,以他的身份,会对一个敌朝大臣下手?”

  李世民也向父皇行一礼,“父皇,萧琎被免职,是唐风之计,儿臣曾向父皇详细汇报过,在这种情况下,萧琎心怀不满,说出杨元庆的秘密完全在情理之中,儿臣认为不应该怀疑萧琎之言。”

  李渊点了点头,他赞同李世民的话,如果怀疑唐风的情报,那任何情报都不能相信了,他看了李建成一眼,“皇儿的心情朕能理解,但事实如此,皇儿身为太子,不要再说这种荒诞的话了。”

  李建成心中黯然,父皇这句话几乎就是定调,这一劫刘文静逃不过了,他又磕了一个头,“父皇,儿臣不敢再争辩,但看在刘文静是开国之臣的份上,将他贬黜为民即可,儿臣恳求父皇饶他一命。”

  李渊看了一眼泪流满面的长子,心中的杀机稍稍缓和一点,便摆摆手,“你们都退下吧!让朕好好考虑考虑。”

  李建成和李世民都躬身退下了,御书房内只剩下李渊一人,他背着手在房内来回踱步,这时,他想到了什么,从御案下取出一只盒子,李渊将盒子打开,里面有几封信,他翻了翻,找出其中一封。

  这是去年刘文静被俘到丰州时写给妻子的信,李渊一直留在身边。他阴沉着脸打开了信。

  ‘……丰州富饶,人民安定,吏治清廉,令天下士人向往之,乃乱世中一块净土也!’

  李渊心中的杀机又再次燃起,他的知道这就是刘文静向隋朝泄露自己谈判底线的根源,身为堂堂的相国纳言,竟然暗助敌国,这让他无论如何不能容忍。

  这时,有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裴相国求见!”

  李渊点点头,“宣他觐见。”

  片刻,裴寂快步走进御书房,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裴相国,朝臣们都回去了吗?”

  “回禀陛下,朝臣们都已回朝房,听说陛下感恙,大家都很担心。”

  李渊微微叹了口气,“今天是朕失策了,朕之龙体关乎社稷,不可轻易再借口感恙,不可再有下次。”

  “陛下圣明!”

  两人沉默片刻,裴寂道:“卑职刚听到一个消息,刘文起可能私通隋朝,臣很惊讶,但更加愤怒,他怎么如此报答圣恩!”

  裴寂和刘文静都是龙兴之臣,但相对而言,李渊更喜欢裴寂,裴寂才智不如刘文静,屡打败仗,还曾贪生怕死,而且贪恋功名利禄,但恰恰是这样有缺点的大臣更让帝王放心。

  相反,刘文静才智高绝,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忧民胜于忧君,这种人从来都难以控制,不被上位者喜欢,李渊心中也颇为嫉恨刘文静,只是碍于他是开国功臣的面子,须做个姿态,现在刘文静暗助隋朝,李渊便再也无法容忍他。

  李渊冷哼一声,将唐风的情报递给了裴寂,“爱卿自己看看吧!”

  裴寂看完情报,脸色一变,骂道:“该死!竟然泄露国之机密,令我大唐蒙受羞辱,还自诩堂堂相国,有才无德,何以位居高堂?”

  李渊脸色阴沉得可怕,眼中的杀机已不可抑制地显露出来,他冷冷问道:“太子恳求朕饶他一命,罢黜他为民,裴爱卿怎么看?”

  “陛下,太子一向宽容,世人皆知,但朝臣也有议论,说太子有时过于宽容,恩多却威寡,就算进城卖菜老农听说是太子车仗,亦不肯让道,臣窃以为,宽容固然是太子之德,但一味宽容却有失王道,恩威兼施方是一国储君所为,才是大唐立国之本,陛下不应助长太子这种妇人之仁。”

  裴寂和刘文静的矛盾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若不抓住这次机会杀刘文静,他裴寂将终生悔恨,裴寂已经铁了心,一定要劝说李渊杀掉刘文静兄弟。

  他见李渊已经动心,又继续煽风点火,“陛下,刘文静的才能谋略在众人之上,但他生性猜忌阴险,忿不顾难,其叛国恶行今已显露,当今天下未定,外有劲敌,今若赦他,必是大唐之后患。”

  一句话提醒了李渊,刘文静向隋朝泄露国之机密,现已是唐敌,对敌人他怎能轻饶?

首节上一节874/1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