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第613节

  阿思朵捂着脸,她忽然跪倒在其他突厥重臣面前,哭泣道:“你们都是我的叔父,是我的长辈,是我的兄长,你们中间一定有清醒的人,突厥是属于草原,不应该忘恩负义来大隋攻城掠夺,不应该来这里结下仇恨,腾格里会降怒于我们,突厥早晚会毁在今天的仇恨之上。”

  就在这时,一名黑熊般的突厥大将冲进了营帐,他血红的眼睛盯着阿思朵,一步步走近,嘴里发出野兽般的低鸣。

  “你这个贱女人,你终于回来了吗?”蒙达咬牙切齿道。

  阿思朵眼中露出恐惧之色,她已经忘记了此人,她这时才忽然想起,她的父亲曾经把自己许配给此人,这个极为粗鲁凶残的男人,她蓦地从靴中拔出匕首,抵住自己的胸膛,“你再向前一步,我就死在这里。”

  蒙达回头看了一眼咄吉,仿佛在问他的承诺,咄吉脸色露出为难之色,如果是私下里,完全可以把阿思朵交给他,可是现在当着这么多部落首领的面,阿思朵毕竟是王族公主,他不得不考虑影响。

  阿思朵已经平静下来,她慢慢站起身,依然用锋利的匕首抵住自己胸膛,朗声道:“我是丰州总管杨元庆之妻,你们若敢辱我,杨元庆必将百倍还予突厥,你们承受不起。”

  “我会将杨元庆碎尸万段!”蒙达咆哮怒吼起来。

  这时,一直没有吭声的二王子俟利弗设冷冷道:“阿思朵是突厥公主,如果她有罪,应该由王族来定罪,而且她是杨元庆之妻,更不能随意交给一个不相干的人来处置。”

  俟利弗设是咄吉之弟,也是阿思朵之兄,但不是一个母亲,他是一个很有头脑之人,对蒙达的愚蠢无知极为反感。

  旁边思罗忽吉打了圆场笑道:“阿思朵公主也是出于对突厥的赤诚才主动来大营相劝,不说礼待她,但至少也不要过于严厉,这样老可汗之灵也不会安宁,大家说呢?”

  咄吉听得出众人都比较反感蒙达,不过此人确实愚钝,竟然不分场合来要人,他笑了笑对蒙达道:“等攻下大利城,抓住杨元庆再一并处理吧!”

  蒙达心中恨极,单膝跪下道:“可汗,卑职要亲手杀了杨元庆。”

  咄吉点了点头,“你若能杀了他,按照突厥的规矩,他的财产和女人都归你。”

  蒙达深深看了阿思朵一眼,站起身快步向外走去,阿思朵对他的回应,只有目光中无尽的轻蔑。

  咄吉瞥了她一眼,冷哼一声,随即吩咐手下,“把她带下去,以公主之礼待之,但要严密看守。”

  十几名侍卫走上前,阿思朵又缓缓对众人道:“我是为了突厥的命运而来,就算为此而死,我也心甘情愿!”

  她转身便走出大帐了,咄吉望着她的背影,摇了摇头叹道:“幼稚得像个孩子一样,以为她跟着杨元庆会长进点,却越来越不懂事了。”

  俟利弗设也淡淡一笑:“我倒觉得她比从前懂事了很多,至少她关心突厥的命运。”

  思罗忽吉见可汗脸色难看,便碰了俟利弗设一下,呵呵笑道:“继续吧!我们刚才说的第二个方案。”

  咄吉狠狠瞪了兄弟一眼,便点点道:“刚才我们说的第二个方案是围困大利城,全力进攻河口城。”

卷十三 双雄崛起北与南 第四十一章 兄弟争功

  由于阿史那昆吉部在安原城遭遇隋军伏击而惨败,损失超过两万余人,阿史那昆吉本人也被隋军斩杀,这个消息令咄吉痛彻于心。

  但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大利城伤亡四万余人,攻打永丰县损失一万七千人,加上阿史那昆吉部超过两万人的阵亡,三十万突厥军已经损失近八万人,巨大的伤亡使咄吉不得不改变策略,收缩战线,不再全面进攻,而是集中攻打大利城和河口城。

  一方面他调集重兵进攻河口城,另一方面,由于他在大利城的兵力减少到十三万,强大的进攻难以为继,只得由进攻转为对峙。

  丰州的战役从最初的被动防御开始转为两军对峙,战局的天平正渐渐向隋军倾斜。

  ……

  河东,李渊起兵一路势如破竹,河东郡县响应,声势浩大,李渊下令严束军纪,奸淫及盗者皆斩,他的军纪严明,秋毫不犯,深得士民之心,加上李渊家族声望卓著,投效李渊军者不计其数,短短半个月,他的兵力便从二十万暴增到三十万。

  长子李建成认为兵力太多会增加人民负担,赘而不精不利于作战,而且良莠不齐,难以管束军纪,劝父亲裁军。

  谋士刘文静也劝李渊少招河东人,多用关陇军,李渊深为赞同,遂下令在灵石县整顿军队,剔除老弱及无赖,弟留兄去,子留父走,凡离军之人皆送米粮安抚。

  经过近半个月的整顿,他的兵力又从三十万精简到十八万人,军队逐渐变得精锐,而这时,隋将宋老生率两万精兵已部署在霍邑县,占据险要之处,李世民则抢占了贾胡堡,率三万军与隋军对峙。

  这天傍晚,李渊正在中军大帐内和刘文静商议军情,有亲兵在帐门前禀报,“陇西公和敦煌公求见!”

  陇西公是李建成,敦煌公是李世民,兄弟二人同时来求见,这让李渊有点奇怪,便点点头,“命他们进来!”

  片刻,李建成和李世民走进大帐,两人躬身施礼,“参见父亲!”

  “你们二人一同前来,有什么事吗?”

  李建成笑了笑道:“其实并不是一同前来,我和世民在军营前相遇,但都是为了同一件事而来。”

  “什么事?”李渊看了一眼他们兄弟问道。

  李世民躬身道:“父亲,孩儿兵驻贾胡堡,愿领精兵夺下霍邑县,斩宋老生人头献给父亲。”

  李渊有些明白了,他又问李建成,“你也是这样想吗?”

  李建成连忙道:“回禀父亲,孩儿自起兵以来寸功未立,夺西河郡斩高德儒也是二弟请功,恳请父亲把攻打霍邑县的重任交给孩儿,孩儿只用三万人,十天之内,一定夺下霍邑县。”

  李世民笑了起来,“上兵伐谋,何须强攻,我只用三千人,四天之内,拿下霍邑县。”

  李渊的脸沉了下来,怒道:“你们为什么不说兄弟合心,一起拿下霍邑县,非要兄弟争功,难道我李渊的军队这么快就出现各自的利益集团了吗?”

  李建成和李世民吓得一起跪下,李建成低下头羞惭道:“父亲息怒,孩儿知错。”

  李世民也道:“父亲言重了,孩儿和大哥没有各自的利益集团,都是想为父亲分忧。”

  这时,后面的刘文静笑着走了过来,劝李渊道:“大军精锐,士气高涨,人人都想立功获奖,这是人之常情,唐公,何必责怪他们兄弟。”

  李渊怒气稍缓,其实他也知道,利用部下的矛盾来掌控他们,才是高明的御下之术,只是李渊不愿意是自己的儿子出现矛盾,尤其在刚刚起兵之时,精诚团结更为重要。

  他瞪了两个儿子一眼,“你们起来吧!这次我暂且饶过你们,下次再敢争功,我夺你们二人的军权。”

  “是!孩儿不敢。”

  两人站起身,李渊又问李世民,“你有什么办法,只用三千军,四天内便可夺下霍邑县?”

  “回禀父亲,上次我们在霍邑县剿灭贼帅毋端儿时,孩儿听说当年张须陀从霍邑县走密道绕到高壁岭,偷袭杨谅大军,孩儿便留了心,派人去找这条密道,这条密道已经找到了。”

  李世民从怀中摸出一张地图,放在桌上,李渊和刘文静都围了上来,李建成犹豫一下,便苦笑一下,也跟着走上来,他其实并不想争功,他和李世民一人掌握五万军,他手下左右领军大将李孝恭、史大奈等人都劝他争取到攻打霍邑县的机会,李建成这才来找父亲请命,他见桌上光线偏暗,便把一盏油灯放在桌上,这个细微的举动让李渊暗暗点头,心中暗赞长子的宽厚。

  李世民指着地图道:“霍邑县地势艰险,扼住了南下的必经之路,但可以从高壁岭反走当年张须陀小路,顺着霍山走五十里,便可以绕到霍邑县的南面,人不要多,我只要三千人便可奇袭霍邑县得手。”

  “那你怎么对付宋老生的两万精兵呢?”刘文静问道。

  “世叔有所不知,宋老生虽被越王信任,但那是因为他是樊子盖的心腹,并不是因为他有军功,事实上他并没有什么军功,只是靠资历熬上去,樊子盖已死,他失去靠山,屈突通又威胁到他的地位,他现在急于立功,我可以利用他急于立功的心态,为此,在我们攻打西河郡时,我已派百名精兵扮作商人分批进入霍邑县,另外,霍邑县县尉赵忪也愿意为我们效力。”

  李渊惊讶地问:“你几时去找过霍邑县县尉?”

首节上一节613/1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