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第604节

  这是谁也意料不到的事情,林士弘在鄱阳郡的造反打乱了萧铣占据整个南方的计划,萧铣下令南华会成员向荆襄一带集中,就在一月中旬,眼看林士弘的势力开始向西扩张,萧铣和南华会的骨干成员王默、董景珍、雷世猛等人终于在巴陵郡宣布起兵,部署了十几年的南华会同时在江夏郡、南郡、襄阳郡等十几个荆襄郡县响应,南华会的起义之火一下子烧遍了整个荆襄大地,起义者十余万人,声势浩大,萧铣自封为梁公,宣布脱离隋朝,重建梁朝,他下令约束军纪,爱护民众,不得滥杀无辜,所有郡县投降官员皆任原职。

  萧铣作为西梁朝贵族的造反,意义非同寻常,得到南方士族的广泛拥护,吴兴太守沈法兴也起兵响应,聚兵十万人,占据江南富饶之地。

  从江南沈法兴、鄱阳林士弘到荆襄萧铣,起义风潮席卷整个南方,这就意味着隋王朝的南方开始崩溃。

  李渊反复看了几遍信,信中独孤震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可以起兵,独孤怀恩可以代表独孤家族,李渊重重一拍桌子,这就是他等待已久的另一根稻草出现,那么他李渊就将是压垮隋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渊决心已下,当即对李建成道:“速去把裴寂、刘弘基、长孙顺德、窦琮、独孤怀恩、武士彟、唐俭等人给我请来,我要和他们商议最后起兵事宜。”

  ……

  伏乞泊,突厥三十万大军已经束马待发,王帐前,刘文静转身替李智云整理一下衣帽,低声嘱咐他,“不用下跪,跟我的礼节便可,也不用多言,一切有我替你回答。”

  李智云今年只有十一岁,身体瘦弱,长得像一棵豆芽一般,他胆怯地点点头,这时,一名突厥官员走上前道:“刘先生,可汗请你进帐!”

  刘文静给李智云使个眼色,两人一前一后,在突厥官员的引领下走进了王帐,王帐正中,始毕可汗咄吉肃穆而坐,两旁坐满了一圈大臣和将领,一个个目光阴冷,注视着刘文静和他身后的少年。

  刘文静上前施一礼,“太原留守李公使者刘文静参见始毕可汗陛下!”

  “刘先生免礼!”

  咄吉看了一眼刘文静身后的李智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笑了笑道:“这就是李公之子吗?这般瘦弱!”

  刘文静介绍道:“这是李公最年幼之子智云,他最为疼爱,今年只有十一岁。”

  “十一岁?”

  咄吉大笑道:“我们突厥十一岁的少年已经可以骑马射鹿,和野狼搏斗,怎么隋朝十一岁的少年还像刚断奶似的。”

  他又用突厥语对众人说了一遍,大帐内皆轰地大笑起来,刘文静见突厥可汗无礼,心中大恨,但现在有求于人之事,他只得忍住心中的恼怒,一言不发。

  咄吉一摆手,大帐内安静下来,他又笑道:“不过隋朝也有英雄,杨元庆十岁时夺西突厥金狼头大旗,十五岁斩杀达头可汗,在草原上,他就是一个英雄。”

  刘文静心中愕然,突厥可汗这般称赞杨元庆,是不是最近几天又发生了什么变故?难道杨元庆也投降突厥了吗?

  咄吉深深看了他一眼,仿佛明白刘文静的心思,他淡淡道:“杨元庆虽然是英雄,但现在突厥需要的不是英雄,而是利益,李渊虽不是英雄,但他能给突厥利益。”

  刘文静悬起心放了下来,他取出李渊的信,双手呈上,一名突厥侍卫上前,将信接过,转给了可汗。

  咄吉接过信看了一遍,不由微微冷笑一声,“你们隋朝人就是那么虚伪,明明自己想当皇帝,还偏偏要说欲宁天下,远迎主上还,让人看了难受,如果李公还是想保隋朝,愿做隋朝的臣子,恕突厥不能从命。”

  刘文静连忙道:“这只是一种策略,如果真把隋帝迎回,隋帝第一个就是要杀李公,怎么可能,李公起兵当然是要自己坐天下,绝非保隋。”

  “那李公究竟是隋朝臣,还是突厥臣,我要明确,既然是降突厥,那他就必须承认自己的突厥臣子,这一点不容商议。”

  咄吉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含糊,他见李渊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说得有点模棱两可,他心中不喜。

  “我上次也理解李公的难处,不让他易突厥服,但李公起事必须用突厥白旗,以表示对突厥臣服,这一点他可答应?”

  “回禀可汗,李公绝对臣服于突厥,起兵时一定会用突厥白旗,不会有误,另外李公在信中也说得清楚,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这就是对第三个条件的回应,三个条件皆已答应突厥。”

  咄吉点了点头,他取出一支金箭,命侍卫交给刘文静,缓缓道:“李公是贵族之后,非刘武周之流可比,为表示我的尊重,我特赐金箭一支,封他为特勒,希望他信守承诺,永为突厥之臣,他若出尔反尔,将来我必亲率大军讨之。”

  刘文静接过金箭,心中叹息,这个突厥可汗着实厉害,为将来进攻中原埋下伏笔了。

  咄吉又令道:“康鞘利何在?”

  一名魁梧的突厥大将应声而出,“末将在!”

  “你可率两千精锐骑兵跟刘先生回太原,助李公起事。”

  “遵令!”

  咄吉又对刘文静道:“康鞘利是我帐下柱国万夫长,粗通汉语,可以和你们交流,我命他率两千骑兵南下助李公,再带五千匹上好战马,算是我送给李公之礼。”

  刘文静当然知道两千骑兵其实意义不大,根本原因还是突厥要监视李渊,防止李渊不遵守承诺,这个没有办法,但刘静要的是突厥出兵丰州,这才是关键,突厥不兵压丰州,李渊就无法起事。

  “多谢可汗美意,那丰州的约定……”

  咄吉眯眼一笑,随即起身命令道:“传我可汗之令,三十万大军即刻杀向丰州,将丰州踏为平地。”

  突厥可汗的命令下达,三十万突厥大军当即起兵,浩浩荡荡杀向丰州。

卷十三 双雄崛起北与南 第三十二章 围魏救赵

  辽阔的草原上,一支百人的隋军骑兵正疾速北上,他们冲上一个高高的山丘,停了下来,远处是一条宽广的大河,像一条巨龙躺在辽阔的苍穹下,阳光照耀在河面,波光粼粼,明亮耀眼,那就是剑水,在剑水河畔远远可见密集的帐篷。

  为首隋军首领长得十分肥胖,年纪三十余岁,一双小眼睛里总闪烁着商人特有的狡黠。

  此人便是当年的胖鱼,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人叫他胖鱼了,他大名叫鱼全鸿,大家都恭称他为鱼参军,他现任五原郡录事参军,同时主管五原郡的贸易,丰州和乌图部的贸易也是由他全权负责,在过去的两年中,他曾两次来过乌图部。

  这次他奉杨元庆之命紧急出使乌图部,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乌图部的牙帐所在。

  “鱼参军,那边就是乌图部的牙帐吗?”一名校尉指着远处密集的营帐问道。

  鱼全鸿长长喘了口粗气,笑骂道:“他奶奶的,终于到了!”

  他一挥手,“弟兄们,跟我去享受黠嘎斯的白肤女人吧!”

  隋军们一声欢呼,跟着鱼参军向远方的营帐疾冲而去。

  乌图部是突厥一支,是启民可汗女婿乌图的部落,曾是突厥第二大势力,大业六年,启民可汗暴毙,始毕可汗在争议中登位,突厥内部出现了内讧,乌图不承认始毕可汗登位,便率领本族数十万向西北方向迁徙,并控制了铁勒中的黠嘎斯部和都波部,拥有带甲士二十余万人,被称为北突厥,与始毕可汗敌对,两家交战十余次,互有胜负,但始毕可汗自从得到隋朝弓匠后,制弓能力大大提高,凭借着强大的弓箭,终于在大业九年秋大败乌图部,元气大伤的乌图部被迫远遁,从库苏泊迁移到了剑水流域,和黠嘎斯部住在一起。

  此时离乌图部远迁已经过去了两年,乌图部已渐渐走出失败的阴影,兵力从八万人恢复到了十二万人,更重要是他们也掌握了先进的制弓技术,又有黠嘎斯人锋利的战刀配合,军力变得强盛。

  鱼全鸿这次出使乌图部肩负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说服乌图部从北面进攻突厥牙帐,迫使突厥退兵。

  乌图听说鱼全鸿到来,他亲自出帐迎接,两人大笑着拥抱在一起,两人见过多次,彼此已非常熟悉,另一方面,鱼全鸿生性开朗活泼,喜好女色,令乌图和他的手下感到亲切,众人颇为喜欢他。

  “按照老规矩安排吗?”

  乌图笑道:“我给你找两个最漂亮的黠嘎斯少女。”

  鱼全鸿的老规矩是先喝酒吃肉,饱餐一顿,再搂两个黠嘎斯少女去睡觉,酒足色饱,养足精神后,第二天才开始谈正事。

  不料鱼全鸿却摇摇头,苦笑道:“这次若按老规矩,总管非砍我脑袋不可,先谈正事吧!”

首节上一节604/1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