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第412节

  出尘端着一碗热茶走了进来,她是元庆的平妻,跟元庆已经快两年了,长年练武依旧使她保持着动人的身材和矫健的活力,一如她十六七岁时的模样,只是她长期习惯于自由的生活,这样天天呆在府中的生活,几乎快把她憋出病来。

  出尘听说元庆要远行,心中便有了想法,她从后面搂住元庆的脖子,用鼻子轻轻拱他的耳朵,低声撒娇道:“我也要跟你一起去!”

  元庆拉住她的手笑道:“你跟我去,冰儿怎么办?”

  “冰儿可以交给乳娘带,乳娘带她两年了,没有问题,乳娘今晚就病愈了,而且敏秋也可以照顾她。”

  “她能离开母亲吗?”杨元庆又笑问。

  出尘有些泄气道:“她只是离不开乳娘,却能离得开我。”

  杨元庆理解这位江淮女侠的委屈,这次只是去面圣,不是什么军事行动,照例可以带家眷,便拍拍她的手笑道:“只要你能说服小家伙,那你就跟我去,装扮成我的亲兵,说不定你还能有大用。”

  出尘大喜,心里却暗暗思忖,怎么样才能说服女儿,关键是要用什么礼物打动她?

卷十 高丽鼙鼓初响起 第三章 神秘使臣

  杨元庆并没有走榆林道,而是过了黄河,沿着阴山南麓而行,大隋和突厥以阴山为界,虽然隋王朝并没有在阴山以南草原驻军,也没有隋民定居点,但阴山南麓却是属于隋王朝的势力范围。

  杨元庆率领五百精锐骑兵一路朝行暮宿,向东奔驰,九天后,一行人过了定襄郡,即将进入马邑郡北部,他已经得到消息,杨广的车队停驻在乞伏泊湖畔,离他们已经只有二百余里。

  这时,天色已经暗晚,亲兵校尉张胜上前请示道:“启禀总管,我们是就地驻营,还是连夜赶去乞伏泊?”

  杨元庆向四周打量一下,现在他们还在定襄郡境内,北方是巍巍起伏的大青山余脉,像一条巨蟒,横亘在茫茫的草原之上,南面数里外是一条大河,波光如镜,那就是北方边塞著名的金河,他看见小河边,有一片占地十几亩的树林,便马鞭一指道:“就在树林歇息一晚,明日一早出发。”

  骑兵们催促战马,向东南方向的树林驶去,白桦树林内很安静,树木并不密集,阳光能照射到地面,显得并不阴森,地面铺面了厚厚一层落叶,士兵们纷纷找空地搭建帐篷,二十几名斥候分布到树林四周巡哨,几名哨兵更是爬上大树放哨,尽管这里是大隋的国境内,但毕竟已经到了草原,大家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帐篷内点燃了蜡烛,杨元庆借光看了看地图,现在他们所在的地方正好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现在还是一片茫茫的大草原。

  杨元庆回头看了一眼出尘,她也穿着士兵的盔甲,盘腿坐在几张羊皮上,已经摘去头盔,正在梳理黑瀑般的秀发。

  “出尘,一路行军的艰苦,能承受吗?”

  出尘回头嫣然一笑道:“还好吧!从前也是一样风餐露宿,经常在树上过夜,已经习惯了。”

  她又问:“元庆,你的述职报告写完了吗?”

  “嗯!还剩最后一点,我准备今晚写完。”

  杨元庆从皮囊中取出奏折,坐下来慢慢思考,他还想再写一写西突厥发生的内乱,他已接到情报,西突厥射匮可汗大败处罗可汗,西突厥内部有统一的迹象,杨元庆沉吟一下,他需要斟酌一下用词。

  这时,帐外传来巡哨士兵的禀报,“禀报总管,巡逻的士兵发现有异常!”

  杨元庆一怔,放下笔走出大帐,问道:“发现了什么异常?”

  “西面发现一支二百余人的队伍,好像是使臣,但不是大隋使臣,好像是……高丽使臣。”

  杨元庆心中有些奇怪,高丽使臣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心念一转,他便明白了,高丽使臣一定去京城扑空,又转道北上来见皇帝。

  “不去管他们!”

  杨元庆挥挥手,又转身回帐,走到帐门口他停住了脚步,似乎想到了什么,又回头问:“他们有隋军士兵,或者是京城官员护送吗?”

  “回禀总管,都没有!”

  杨元庆有些疑惑了,这可是在隋境,如果是从京城过来,或者是从中原过来,一般都会有官员陪同或者士兵护送,这支使臣怎么会没有?

  “走!看看去。”

  杨元庆令人牵来战马,翻身上马,带着三百骑兵奔出森林向西而去。

  黑夜中,骑兵一路风驰电掣,约行了十几里,找到一名巡哨,巡哨禀报道:“他们在五里外向北行进。”

  杨元庆心中疑惑更浓,明明皇帝在西面,他们却向北行进,这有点南辕北撤的感觉,难道……他们是去突厥?

  心念一动,杨元庆立刻想到了这个可能,对方是去见突厥,绕过了隋朝皇帝的圣驾,所以是向北行军。

  想到这里,他立刻催马西北方向追去,骑兵们追出七八里,果然远远发现了一支队伍正鬼鬼祟祟向北疾行,约两百人左右,在黑夜赶路,无疑是有不可告人的企图,这时,对方也发现了他们,立刻加快速度向北奔逃。

  但使臣队伍载有重物,怎么也跑不过杨元庆的精锐骑兵,三百骑兵纵马疾奔,只片刻便渐渐追上了使臣队伍,杨元庆抽出一支铁箭,张弓搭箭,月光下,他看得清清楚楚,他拉满弓一箭射去,箭如黑色闪电,‘嚓!’一箭射断了使臣手中的旌节杆,使臣大惊失色,放慢了马速。

  他旁边护卫的高丽军官见旌节杆竟然被射断,顿时勃然大怒,也张弓搭箭,双腿夹马,转身一箭向杨元庆咽喉射来,箭势极为强劲。

  “好箭法!”

  杨元庆一声喝彩,拔刀迎箭劈去,‘咔嚓!’将箭劈为两段,但他刀上却依然能感受到箭力强劲。

  这一箭使杨元庆对那名军官有一种熟悉的感觉,难道是他?

  杨元庆一声喝令,“拦住他们!”

  三百骑兵飞驰上前,瞬间便将对方使臣拦住了去路,这时,杨元庆已经看清楚了,确实是高丽使臣,为首使臣戴着高丽王朝特有的筒子高帽,而旁边的护卫军官长得高大威武,虽然六年不见,但杨元庆还是一眼认出了他,正是在长安宫廷和他比过箭的盖苏文。

  “是什么人擅自在隋境穿行?”杨元庆厉喝道。

  使臣不认识杨元庆,以为他们是定襄郡的巡逻士兵,而盖苏文却忽然认出了杨元庆,他愣了一下,正想告诉使臣,却来不及了,使臣上前拱手诚恳道:“在下高丽国户部尚书乙支文德,奉大王之命觐见隋帝。”

  使臣乙支文德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盖苏文暗叫不妙,这不是巡逻士兵,这是丰州总管杨元庆,他一定也是去觐见隋帝,这一对质岂不是暴露了他们,但乙支文德已经说出口,无法再更改了。

  盖苏文只得干笑一声,上前拱手道:“杨将军,咱们六年未见了,久闻杨将军威震中原,平步青云,可喜可贺!”

  “哥哥,他就是杨元庆?”盖苏文身边响起一个清脆的声音。

  杨元庆这才发现盖苏文身边的小将竟然是个女子,大约十六七岁,身材细高,长得小鼻子小眼,满脸冷煞之气,既然叫哥哥,那她就是盖苏文的妹妹。

  盖苏文连忙歉然道:“这是家妹娇娇,不懂礼仪,请杨将军见谅。”

  “哥哥,你不要对他低声下气,他想让我称他将军,除非他能胜过我手中之刀。”

  这个少女正是盖苏文幼妹,名叫渊盖娇娇,又称为盖娇娇,她傲慢地瞥了一眼杨元庆,一脸不屑,手中摆弄着一把八尺长的滚绣刀。

  杨元庆没有睬她,又对高丽使臣乙支文德道:“贵使既然要见大隋皇帝,应当是往东走,在乞伏泊,为何向北行?”

  乙支文德听盖苏文叫对方杨将军,他便知道对方不是巡逻兵,他心中有些发慌,连忙道:“我们不知,这就转道向东。”

  杨元庆回头使个眼色,一名士兵跳下马,上前捡起符节,递给乙支文德,杨元庆歉然笑道:“刚才是误射,很抱歉了。”

首节上一节412/1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