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第37节

  门前黑影晃动,杨素已走进小屋,现在是中午朝休时刻,有大半个时辰时间,他偶然也会回府吃饭,不过今天他惦记元庆,便趁中午时间来看望他。

  杨素打量一下元庆的房间,这里还是他第一次来,尽管他知道元庆生活清贫,却没想到艰苦到这种程度,连一张桌子都没有,可谓家徒四壁,简陋之极,他脸一沉,不由对郑氏的刻薄一阵恼恨。

  元庆明白祖父的心思,他连忙解释,“祖父,我打猎后已攒下不少钱,只是学武之人必须要生活艰苦,舒适生活虽不错,但容易让人心生倦怠,从而失去练武的刻苦之心。”

  “你说得很不错!我年少时练武也吃了不少苦,就是十二岁以后开始沉溺富贵,使我失去练武的毅力,最后武功没有能突破,终身遗憾。”

  杨素在他榻旁坐下,微微笑道:“背上的伤怎么样?趴下来给我看看。”

  “已经没问题。”

  元庆趴下来,杨素揭开他中衣,见他背上伤口变黑,结成了硬壳,顿时一愣,“好得这么快吗?一夜就结痂了。”

  “我师傅的药治伤极好,加上我体质不错,所以恢复得快。”

  杨素点点头,对灵药他不以为意,又对元庆说,“昨晚之事,你虽是自卫,但也打伤家丁数十人,冲撞祖母,违反族规,适当的处罚肯定免不了,希望你能理解。”

  “孙儿理解,昨晚孙儿一时怒极攻心,失去理智,愿意接受族罚,还请祖父宽容四叔。”

  “我只是让他去管田庄,并没有虐待他。”

  杨素笑着解释一下,虽然他昨晚安抚元庆,但他毕竟是族长,不能为一人而废族规,该处罚还是得处罚。

  “昨晚我和几个族中长辈商议过,大家一致决定,罚你不得参与族祭三年,你可有意见?”

  “孙儿没有意见!”

  元庆心中一松,罚不准参加族祭对别人或许很严重,但对他却一点都无所谓。

  杨素心中感慨,又缓缓道:“你虽年少,但你有常人不及的心智,又能刻苦练武,我昨晚反复考虑,我决定送你进国子学,拜大儒王隆为师,你不能只学武,我希望你文武双全,既能安邦定国,又能治理天下,这样你将来才能继承我的事业。”

  虽然祖父想让他学文,但元庆却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身处贞观年间,或许他会答应,可是天下即将大乱,他怎么可能再去学子乎者也?想在乱世中生存,他只有从武一道。

  一念及此,他便试探着问:“祖父,孙儿想从军,不知……”

  “绝对不行!”

  杨素一口回绝,“你还年少,不可从军。”

  或者是觉得自己语气太硬,他又缓和一下语气劝道:“你不要固执,听我安排,先去国子学读书八年,可以同时练武,等你年满十八岁成丁,若你还想从军,我可安排你军职,让你立下军功,再转文职,那时你的升官便比别人快得多,祖父早已想好,你按我的安排,三十岁便可升将军,四十岁便可为相,那时,杨家的兴盛就靠你和峻儿来支撑,元庆,你一定要听祖父的安排?”

  元庆的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意,读书十年,隋朝都要灭亡了,这话他却不能说,他沉吟一下,又问:“最近朝廷可有战事?”

  杨素听他说话语气像成人一样,不由好笑,但也感到欣慰,不同常人才叫奇才。

  “昨天圣上召见我和高相,都蓝突厥可能要进攻大同城,这两天朝廷就在讨论此事,是否要利用这次机会开始对突厥发动反击,这将是一次大规模反击,很可能我要出征了。”

  元庆精神一振,连忙问:“那何时能决定下来?”

  “明天上午吧!会有一个内廷朝会,这件事应该就定下来。”

  元庆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用一种恳求的语气道:“祖父带孙儿出征吧!与突厥征战,我盼望已久。”

  “不可能!”杨素断然拒绝,“过完上元节,你就去国子学读书。”

卷一 杨家有男初长成 第三十五章 夜访封宅

  杨素刚走,妞妞便跑进房间,她也顾不上给元庆盛粥,急忙问他:“元庆哥哥,你要出征吗?”

  元庆在她脑袋上敲了一记,“既然在外面偷听,为何不听清楚?”

  “我听是听清楚了,可是我觉得你……”

  “不要胡思乱想,快把粥给我端来,我肚子饿!”

  妞妞无奈,出去端粥,元庆又慢慢侧身躺下,他叹息一声,师傅给他说过,他的百战功要想突破,必须去实战搏杀,而他的力量这两年来都几乎停滞不前,令他心急如焚,好不容易有今天出征突厥的机会,竟被祖父断然拒绝,让他心中充满沮丧。

  这时他的头枕到一只硬物,将它摸出,原来是杨坚送他的玉佩,他还没有来得及细看,玉佩是块碧玉,呈椭圆形,晶莹圆润,色泽碧绿,无一丝瑕疵,是一块极品美玉,用金线织成璎珞。

  玉佩的正面雕有一龙,而背面雕有一凤,栩栩如生,这是一块龙凤玉佩,龙下刻有一个‘御’字,表示皇帝御用之物,元庆迅速估算一下,从玉的本身来看,价值几百吊,可问题是,这是皇帝之物,哪家商铺敢收?

  “元庆哥哥,粥来了,好烫啊!”

  妞妞端着一碗粥慢慢走进来,她盛得太满,碗边的粥快把她烫哭了,元庆连忙坐起身笑道:“傻妞妞,你就不能少装一点吗?”

  “你别管,快帮我接过去!”最后烫得她尖叫起来。

  ……

  下午,沈秋娘终于回家,她走进院门,见厨房的一些用具已经从废墟中清理出,元庆正站在一只大簸箕上练剑,这是妞妞练剑的地方,在站在簸箕边缘舞剑,人不能掉下,其实更多是练轻功。

  妞妞则站在一旁指点元庆剑法,元庆没有练过剑,他总把剑当刀使,看得妞妞直皱眉头,屡教不改的牛头。

  “元庆,你背上伤好了吗?”沈秋娘担忧问。

  “婶娘,没事了!”元庆回头笑道,他站立不稳,从簸箕上掉下。

  “娘,你怎么才回来?”妞妞迎了上来。

  沈秋娘心情激动,她张开臂膀,“来!两个孩子都过来。”

  她将妞妞和元庆都搂在怀中,忍不住喜极而泣,“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再是奴籍,没有人再能主宰我们的命运!”

  “娘!”妞妞的泪水涌出,抬起头像羊羔一样望着母亲。

  “婶娘,我们离开这里吧!”

  元庆也抬起头,眼睛红红的,“我不想再住在这里。”

  沈秋娘点点头,擦去泪水笑道:“来!我们到房里说话。”

  她拉着两个孩子来到房间,在小桌旁坐下,她对元庆和妞妞说:“刚才杨玄挺告诉我,准备给我们安排新住宅,就是门口空着的那座院子,有六间屋,我说要和孩子们商量一下,你们说我们是买新宅,还是搬到新院去。”

  “买新宅!”

  元庆和妞妞异口同声,他们都不愿意住在杨府,包括元庆,他虽然是杨家子弟,但他却对杨府非常反感,而且给婶娘和妞妞买宅一直是他的心愿,元庆态度坚决地说:“婶娘,我问过,宅子并不贵,一亩上好之宅只要一千吊,有七八间屋,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我觉得买大也没用,一亩地宅就足够。”

首节上一节37/1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