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第225节

  杨元庆大喝一声,率领十几名士兵策,策马追上去,士兵名追击放箭,敌军不断被射中落马,追出四百余步,见薛延陀骑兵已经渐渐逃远,隋军不再追赶。

  杨元庆翻身下马,来到一名受伤的薛延陀人面前,用突厥语低声问他。

  杨巍动作稍慢,等他奔上来,战斗已经结束,恨得他狠狠一锤向地上砸去,骂道:“我又错过机会了!”

  ‘啊!’一声惨叫,杨元庆一刀杀死了受伤的薛延陀人,站起身冷冷道:“你还有机会!”

  ……

  横河口烽燧离黄河约十几里,一条河从烽燧下流过,河套平原上有上百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绝大部分河流都是南北流向,但这条河却是东西流向,所以叫做横河。

  横河口烽燧附近有几座低矮的石山,几万年风沙侵蚀,使这些石山变得奇形怪状,有的像一柱擎天,有的像卧马于野,烽燧就建在一座高二十余丈的石柱山上,四周绝壁,只能靠软梯攀登。

  一般烽燧都会选择建在敌人难以破坏之处,或绝壁或高山,同时会在烽燧下再建一座羊马城安置牲畜和马匹,以防避猛兽和狼群。

  杨元庆一路盯着横河口烽燧,见它始终没有烽火燃起,他一颗心也微微放下,说明薛延陀人路途较远,没那么快赶来。

  横河口烽燧的羊马城占地一亩半,高约两丈,就地取材,用石块砌成,非常坚固结实,除了烽燧士兵自己的马匹和牲畜外,也供往来客商躲避狼群,修建得还算宽敞。

  众人一到羊马城,便立刻忙碌起来,众人一起动手卸货,将茶叶堆放进羊马城中。

  骆驼只能进几十头入羊马城,大部分都放不下,杨元庆见百余步外,有一片密林,他立刻命驼夫将骆驼拴进密林中。

  杨巍挠挠头奇怪地问道:“元庆,骆驼拴在密林里被他们拿走怎么办?”

  杨元庆笑了起来,“你好好想一想,拿走骆驼,他们拿什么运货?他们可不蠢。”

  杨巍一拍脑门,“我真是笨了!”

  他忽然一转念又问:“可是他们如果只要骆驼,不要货物呢?”

  杨元庆摇摇头,“突厥人和铁勒人都信奉草原狼,草原狼绝对不会只杀一半猎物,不拿到货物,他们绝不罢休!”

  这时,五名烽卒也从绝壁上爬下来,上前参见杨元庆,杨元庆问道:“烽燧里有多少多余的武器?”

  一名头领上前禀报道:“回禀将军,除了我们自己的随身武器外,还有五张弓,五把刀和三十壶箭。”

  隋军的标准配置是一根长矛,一把刀,一张弓,一壶箭和一只圆盾,杨元庆迅速估算一下,这样他手下有十八名士兵,加上他和杨巍共二十人,每人可以配两壶箭,如果敌军是百余骑兵,可以轻而易举干掉。

  这时,一名去巡哨的骑兵从远处奔来,大喊:“将军,五里外发现敌群,有四百余人。”

卷六 葡萄美酒夜光杯 第三章 烽燧血战

  薛延陀是铁勒诸部中最强大的一个部落,由薛和延陀两个部族组成,下面又分为大大小小百余部落,可战兵力达十余万人之众,游牧于金山和于都斤山之间,薛延陀大酋长乙失钵在西突厥可汗达头死后,被其他铁勒诸部推举为野咥可汗,他野心勃勃,开始想取西突厥而代之。

  或许是乙失钵的野心触怒了长生天,九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袭击金山,暴风雪肆虐了几天几夜,使薛延陀的牛羊冻死数百万头,损失惨重,更重要是,他们秋草未打,无法过冬,薛延陀部被迫无奈,举部南迁过冬。

  大部分部落迁移到了阴山和河套之间的狭长地带,已经逼近了隋朝边界,此时薛延陀的异常举动,隋王朝还并不知晓。

  乙失钵有三个儿子,长子夷男是可汗之位的继承人,跟随在父亲左右,次子薛乞罗在哈利湖一战中被杨元庆所杀,三子刺铎自成一个部落,部落很小,只有三千余人,刺铎自称酋长。

  刺铎部南迁到狼山以南,距离河套平原只有两百余里,和其他部落一样,刺铎部也遭受雪灾痛击,损失惨重,但刺铎并不像其他薛延陀部那样收拾牛羊自救,为了弥补损失,他的目光便盯上隋境丰州。

  自从开皇十九年隋军大败西突厥后,隋王朝便开始有计划地向丰州移民,开发河套平原,为河套驻军提供粮食,五六年来,已经从关内各州迁移了上万户汉人。

  这些汉人主要聚居在五原县和乌梁素海一带,另外还有少部分迁移到河套西部的永丰县和北面的大利县。

  永丰县大约迁来一千余户汉人,按照家族形成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村落,分布在永丰县周围以及南面的河口地区。

  刺铎的目光便盯上了永丰县的汉人和往来于居延海和河套之间的粟特商人,此时正好是冬天,没有什么粟特商队,刺铎便将他部落的一千多名战士化整为零,以小股骑兵的方式进入隋境抢掠汉人村落,一个秋天,他们已经抢了百余户人家,杀死数十名老人和男子,其余妇孺皆掠走为奴。

  但他们不敢大规模骚扰,时断时续,这种百余人小规模骚扰一般都不会报给朝廷,都是边将自己解决,在鱼俱罗向乙失钵提出警告后,乙失钵立刻派人去斥责刺铎,刺铎服帖了,派人送回被掠走的边民,保证不再进犯隋境。

  在蛰伏半个月后,这几天,刺铎又按耐不住心痒,再次亲自带领数百人,分为四个队趁夜色掩护潜入丰州地界,他们像狼一样小心,尽量避开隋军烽燧,在永丰县以南搜寻目标,但整整两天,他们一无所获,汉人都被吓坏,迁去了永丰县,寻求那边的隋军保护。

  就在刺铎万分沮丧之时,他的一名手下在柳城戍堡附近发现了六百只骆驼组成的粟特商队,骆驼上满载着货物,只有十几名隋军护送。

  这个消息让刺铎惊喜若狂,他立刻下令四支小股骑兵队汇集,仿佛野狼一般向这支粟特商队猛扑而去,只干这一票他们就收手。

  ……

  横河口烽燧已经严阵以待,杨元庆带着十八名隋军士兵扼住羊马城,康巴斯带着家眷和几名官员则顺绳梯爬上悬崖顶的烽燧,三十名驼夫则顶住大门,羊马城的大门是木质,并不坚固,难抵敌军用巨木撞击,驼夫们又搬来几块巨石顶住大门。

  羊马城修得很不规则,城墙高低不一,南面最高处有两丈,而北面靠大门一带只有一丈高,大门一带也是整个防御的弱点。

  此时,羊马城内堆满了货物,除了杨元庆的茶叶外,康巴斯又买了不少绸缎,另外还有几十头骆驼和隋军马匹,骆驼卧倒在山石下,安安静静,仿佛即将到来的战争和它们没有一点关系。

  杨元庆手执弓箭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横河对岸不远处的树林,树林内拴满了骆驼,此时杨元庆已察觉到薛延陀人进了树林,正在收拢他们的第一个战利品,五百余匹骆驼。

  他抬头看了看山顶烽燧,烽燧已经点燃两锅烽火,表示有小股敌军来袭,这样,离这里最近的永丰县必然会加强戒备,并派斥候来巡查。

  这时,一只柔软的小手握住了他,入手冰冷,杨元庆回头看了一眼她,头上的帘幕已经取掉,后背一壶箭,手执一把弓,杨元庆能够体会到她内心的紧张。

  “害怕吗?”他微微笑道。

  “不!”

  妞妞轻轻润抿一下被风吹干燥的嘴唇,“只是稍稍有点紧张。”

  “那你还不肯上去?”

  杨元庆抬头看了一眼黑黝黝的悬崖,软梯已经被扯起,但悬崖南面去布满了藤蔓。

  “凭你的身手,你应该爬得上去,你上去吧!”

  妞妞摇摇头,她调皮地向元庆眨眨眼,“既然杨将军说小女子身手很高,那为什么不留下来好好利用呢?”

  “我怕利用过头,坏了。”杨元庆苦笑一下,他知道劝也是白劝。

  “你知道就好,不要再劝我,至少在这里我的武艺仅次于你,我会成为你的得力助手,而不是累赘。”

  妞妞深幽的大眼睛里像宝石一般明亮,目光里饱含着深意。

  “我知道!”杨元庆对她笑着点头。

  “将军,来了!”

首节上一节225/1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