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第141节

  大兴县令名字叫楼穆云,祖上也是鲜卑贵族,已在大兴县令的位置上坐了三年,为人十分圆滑。

  长兴坊的案子他一开始并不知情,有人报案,长兴坊发生火并斗殴事件,出了人命,楼穆云立刻命衙役将犯案者拘来。

  这两天大量武人进京,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将京城闹得乌烟瘴气,他便以为又是武人斗殴,但带来后才知道,被杀者竟然是齐王的手下,这使他惊出一身冷汗。

  齐王的所作所为他当然很清楚,但那不是他能管得到,连圣上都不管,他一个从五品的县令又算个屁。

  此时,楼穆云在后堂来回踱步,不安地等待着,他知道齐王很快就会来把人犯提走,但他现在很关心人犯的后台背景,做大兴县令的关键就是要明白每一个人的后台背景,进行利益权衡,这么多年来,几乎每一个案子都必须事先调查,所谓秉公处理,只是双方都没有后台背景时才有可能发生。

  “使君!”

  县丞王绪快步走进后院,楼穆云精神一振,连忙出门问道:“怎么样,问清楚了吗?”

  “问清楚了,此人是齐州历城县人,祖上三代都是魏、齐两朝的文职小吏,他父亲秦爱曾是北齐一介主簿,家中颇有资财。”

  “那他在京城的背景呢?”楼穆云又急问道。

  “他在京城没有背景,就只有一个族弟,小户人家,齐王就是看中了他族弟的新婚妻子,才会惹出祸端。”

  王县丞见县令低头不语,便问:“使君,这件事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处理?”

  楼穆云叹了口气,“把他交给齐王,这件事与我们无关。”

  “可是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

  “王县丞——”

  楼穆云不高兴地拉长了声调,“你也做好几年的县丞,怎么连这种事都还会犯糊涂,齐王是你我惹得起的吗?把人犯交给他,咱们平安无事,否则这官帽就保不住了。”

  “使君,卑职不是这个意思,卑职是说,人犯杀了人,本该严惩,不如就由我们来严惩,判个死罪,既可以给齐王交代,又行使了县衙之权,岂不是两全其美?”

  “我还不明白?”

  不等王县丞说完,楼穆云便打断了他的话,“立了案,卷宗就得上报到刑部,这不明摆着把齐王抢人之事捅出去吗?这件事就会成为攻击齐王的把柄,一旦圣上不悦,丢官是小,恐怕我连小命都保不住,不行,这件事不能立案,就这么定了,人犯交给齐王处置,与县衙无关。”

  他话音刚落,一名衙役慌慌张张奔来,“使君,外面有事。”

  楼穆云一惊,连忙问:“是齐王之人来了吗?”

  “不是,是……我也说不清楚,有人硬闯县衙,使君自己去看看吧!就在大堂上。”

  ‘硬闯县衙!’

  楼穆云心中恼怒,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转身便向大堂快步走去。

卷四 漫天外云卷云舒 第十八章 两肋插刀

  大堂之上,杨元庆正背着手凝视着县令座位上方的牌匾,‘明镜高悬’,单雄信则牵着马站在堂下,他也经常去上党县衙办事,还从未见过牵马进县衙大堂的,他们是硬闯进来,数十名衙役拿刀执棍,在两边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

  两人皆穿着普通的布衣布袍,且布衣颜色偏深,这是一种身份地位偏下层的穿着,偏偏二人皆身材魁梧,气势威武,看起来便是武艺高强之人,令衙役们不敢贸然冲上,只等县令前来。

  “县令驾到!威武——”

  两边衙役一起高喝,杨元庆冷眼斜视,只见一名四十余岁的官员大步走来,皮肤微黑,相貌端正,头戴方笼乌纱帽,身着绛色官袍,脚穿乌皮靴,步履沉稳,他知道,此人必然就是大兴县令。

  “什么人,胆大包天,竟敢闯县衙!”

  楼穆云先入为主,被杨元庆的蓝衣布袍所迷惑,口气顿时变得严厉起来,可走近了,他脚步猛然一停,他才发现杨元庆的手上竟然出现了一只紫金鱼袋。

  紫金鱼袋是从三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佩戴,从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只有银鱼袋,而他楼穆云连银鱼袋都没有,佩戴了紫金鱼袋,莫说他这个小小县衙,就是朝堂,也可以堂而皇之闯上去。

  这位年轻人是谁?不会是哪家权贵子弟吧!这时杨元庆的衣衫已经变得不重要,杨元庆手中刺眼的紫色已经一切都遮掩住了,楼穆云口气马上变软,他拱手陪笑道:“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在下杨元庆,丰州大利城主,上镇将。”杨元庆冷冷道。

  “原来是杨将军,久仰!”

  楼穆云确实知道他,几天前,杨元庆和贺若弼的生死斗,令他费尽了心,衙役们累了整整一天。

  “不敢当,今天来找楼县令,是有一事相求。”

  一路之上,杨元庆已经想好了说辞和对策,他知道这件事的转机在哪里?这件事的转机就在楼穆云不敢立案。

  “杨将军请说,只要是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一定帮忙。”

  楼穆云的话说得很活,给自己留有余地,他已隐隐猜到了杨元庆的来意,他当然不敢轻易答应什么。

  “杨将军请到后堂一叙。”

  “不用了。”

  杨元庆必须在齐王心腹到来前,把人提走,他拱手笑道:“我是来要一人,一个时辰前,贵县衙役在长兴坊抓了一人,姓秦,楼县令应该很清楚我说的是谁。”

  楼穆云心中暗暗吃惊,那个秦琼不是没有后台背景吗?怎么把杨元庆给引出来了,杨元庆是杨素之孙,他多多少少有点忌惮,不过杨素并不在京中,这又使他的忌惮中少了一分压迫人心的危急感,至少他知道,杨元庆来要人,杨素并不知情,以杨素几十年的官场磨练,也未必会同意杨元庆这种违反规矩的行为。

  甚至连他父亲杨玄感都不知情,如果是杨玄感的授意,那来要人的,应该是杨玄挺,而不是杨元庆亲自来,这必然是杨元庆擅自所为。

  楼穆云心中迅速权衡利弊,一个擅自所为的权门庶孙远远比不上齐王的份量,当然,杨元庆也不好当场翻脸,楼穆云老奸巨猾,他眼珠一转,立刻有了应对之策。

  “这个有点不好办。”

  楼穆云脸露难色道:“毕竟他犯了案,就这么放人,下官也交代不过去,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杨将军愿意做保人,保证需要审案时,他能够准时到场,我便可以放了此人。”

  楼穆云向旁边主簿使了一个眼色,“去准备担保文书。”

  “不用准备,我可以答应担保,你立刻放人。”

  杨元庆心里明白,担保一套手续至少要耗费半个时辰,那时齐王府的人也赶来了,这个县令就是想拖延时间。

  杨元庆的语气立刻变得严厉起来,“楼县令,请你立刻放人!”

首节上一节141/1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