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卿,朕让人给你安排一座府邸,你先暂时在东京城住下,太医每日过去给你诊脉,确保你真正痊愈,岳飞之事你不要再多问,该如何处理,便要如何处理。”
“是!”
眼看皇帝还有要事处理,吴玠也不做停留,他便先行告退。
徐处仁、李纲、种师道、石洵和唐恪都候着,当然,还有赵仲琮。
皇帝进了垂拱殿。
“臣等参见陛下。”
“都免礼吧。”
“谢陛下。”
“赵宗正,事情你都说了?”
“回禀陛下,都说了。”
“那诸位可有商议个结果出来?”
唐恪很想说,陛下,臣是反对分封的,原因是宗室们太蠢,不能担当此大任。
但这话唐恪不能说,因为唐恪也知道皇帝为什么会搞分封。
宗室案之后,宗室就是烫手山芋,不送出去,搁在大宋迟早是个祸害。
与其这样,不如赶紧让他们滚蛋。
“陛下,军备就从交州路调派,张浚那边现在有甲士十五万,各自增援两万大军,足以保护侯国安危。”
听李纲这话,是不打算一上去就主动进攻,而是做防御战,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显然,种师道也是赞成这样的,没有出兵的理由,出不义之兵,引起占城和真腊全国反抗,局面就糟糕了。
“粮食也可从交州路抽调,不过既然是封了侯国,便不能算是朝廷无偿资助了。”
徐处仁开口道,听他这意思,是要宗室们出钱买了!
一边的三司使周朝也立刻附议这个提议。
他们俩秉承着能省一笔是一笔的态度,这样年末的财务汇报上,压力也会小很多。
赵桓倒是小瞧了自己这些御前大臣了,没想到这么会给自己省钱。
尤其是周朝,这货能不出钱的,绝对不会出一分钱。
赵桓道:“这些你们去安排即可,朕没精力过问那么多,朕倒是有个疑惑,万一真腊和占城都同意我们在他们的地盘上建立侯国,怎么办?”
这话问的非常刁钻了。
陛下你似乎做好了人家不同意的打算,所以故意在那里安插两个侯国,去恶心别人?
深怕别人同意了你的要求!
原来你是做好了别人不同意,然后开战的准备了!
见大臣们面面相觑,皇帝继续道:“在占城最南边,九龙江入海之处,有一片沃土平原,当地人称之为九龙江平原,仁宗朝,占城水稻便是从那里传来,那里的粮食比交州还要多!”
大臣们这才明白过来,原来皇帝是打了那块土地的注意。
但皇帝怎么会知道这么清楚?
占城是偏远小国,大宋虽然与占城有贸易往来,但对于那里的粮食状况,却并不清楚。
第三百七十八章四矩阵战略
大臣们看着皇帝,心里想着,皇帝你当年打交子主意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开始打九龙江平原的主意了!
无论是去年的黄河水灾,还是今年的江陵府旱灾,都给朝堂诸公带来了许多困扰。
灾情严控,人员组织,秩序整顿,粮食调派,灾民救助,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尤其是粮食的调派,两次灾难都出现了吞粮事件。
两次灾难都有不少人饿死。
到现在,当皇帝告诉大臣们,有那么一个地方,一年四熟,又有河流哺育土地,而且还濒临大海的时候。
大臣们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卧槽!这好啊!要是成为大宋的就更好了!
然后,再一反应:卧槽,为什么就不能成为大宋的呢!
相对陆运来说,水运是非常方便的。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地方,将其拿下,徐处仁的任务,再加把劲,肯定能够完成了!
大臣们震惊完后,转念一想:卧槽!这也是皇帝早就想好的战略!
陪着这皇帝已经浪了快六年的大臣们,不得不承认,皇帝看起来很莽,做事很粗暴,但在整个大宋的未来方向上,他比谁都看得远,想得深。
赵桓道:“这事要快,不要拖,谁胆敢阻止分封,朕就要他的脑袋!”
“遵旨!”
“石洵!”
“臣在!”
“交州的学校办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交州升城(原交趾都城升龙城,避讳龙字)有两所小学,一所中学,尚未筹办大学,臣以为,大学之事不宜操之过急。”
“为何?”
“大学所授之学,皆实用之学,在交州百姓真正归化大宋之前,先从小学和中学开始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