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秦始皇统一华夏之后,为了增加凝聚力,在全国修了七条大道,那都是功在千秋的事。
但赵桓这一次修路,是全新的一种方法。
以前是将熟土夯硬,现在是要用水泥。
早在水泥刚被研发出来的时候,政事堂已经组建商队去开采水泥所需要的原材料。
并且赵桓与宰相们,也已经定下来了水泥制造局的分点,
现在主要的城市,都在建造水泥制造分局。
至于水泥的产量,要根据每一个城市所修的道路的需求量来申报。
而具体的规划,政事堂已经规划出来,工部配合商部的商虞司已经开始在各个分点开始尝试生产水泥。
至少这个阶段来看,非常顺利。
而这些商队被招到东京城,现在是要集体进行培训,学习如何使用水泥,如何修建新的路。
这种水泥虽然很原始,但比夯土要强太多。
而且在水泥里掺杂了碎石,这样的公路够赵桓用了。
不仅各地的新组建的商队都来京师,四大副都的经略使和知府都来了。
接下来是长达一个月的学习和议政时间,皇帝专门腾出时间来见这四大经略使。
经略使的任务是与皇帝和宰相一起商定本地的接下来的军政、民政、经济的发展。
其中燕云的主要发展有如下:
第一、扩充军队。
第二、农田的整修。
第三、水泥制造局的正常运转,要保证修路的时候,水泥的产量是充足的。
第四、城市扩充和移民。
李纲提出将幽州建立为北方第一大军事重镇的建议,作为大宋北方最坚固的防线。
所以军费的投资将是最高的。
他的这个提议也是赵桓的想法,以军事发展幽州,带动幽州的各项产业,等灭掉金国后再做转型。
燕云几乎所有的军费开支预算,全部都通过了,甚至来年的军费预算,也过得非常顺利。
至于京兆府(长安),一上来,便得到与幽州一样的待遇,同样是大批的预算砸向西北。
不仅仅是军队,对京兆府的商业,赵桓也着重强调了。
因为在赵桓的帝国顶层战略中,是要等到灭掉西夏后,重开丝绸之路的,而京兆府则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控制西域地区的节点。
最多不超过三年,赵桓就要亲征党项,那时地球上将再也没有夏这个国家,陇右都护府将会变得更加广阔,大宋养马的马场重新回来,有了骑兵,长途奔袭的歼灭战就有了保障。
再要攻打金国,就有底气了!
但由于京兆府在唐代开采过度,唐代末年毁坏严重,京兆府的农业已经日渐疲软下来。
将那里建造成西域与东京中转站是最理想的。
对于杭州的定位,就更明确了。
华夏东部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渡口,最大的丝绸生产地,海军军营之一,大宋将以此为跳板,来对抗日本和高丽。
至于广州,因为位于华夏南部,与南洋诸岛相隔不远。
当然要投入大量的钱来发展海军!
四都的经略使和知府与皇帝商议完正事后,为何还在东京城待一个月?
因为四都接下来也要大兴工事,东京城现在到处都在重建、扩建,四都要以东京城为模板,开始扩建、重建。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重建,打破了历朝历代之格局,重塑一个帝国中心,它的规模要超越唐的长安城。
从它的模样中,人们仿佛窥探到帝国的雄心壮志。
这一个月,赵桓每天忙得只能睡3个时辰,其余时间都在会议上度过,不停有新的方案出来,不停推翻旧的方案。
帝国的皇帝和宰相,以及封疆大吏,用短短一个月时间,高度集中规划好了决定帝国未来的战略部署。
随即,每一个人都回到了原来的岗位,开始认真执行中枢的战略规划。
秋意渐浓,东京城街边的树已经金黄,秋风一吹,便满天飞。
这一日,刘彦宗和谢大海紧急入宫。
赵桓仔仔细细看完刘彦宗的这份报道,不由得蹙起眉头。
隐元社竟然已经渗透入西北军队中!
而且与隐元社有关联的竟然有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这个将领赵桓认识,并且曾经并肩作战!
真是令赵桓没有想到,事态竟然发展到这个地步。
一边的刘彦宗沉默不言,但他敢肯定,皇帝要动军队了。
事实上,从北伐回来,皇帝就在重新布局军队。
北伐之后的局势是边军太强大了,皇帝在位尚能压住,但若赵桓百年之后呢?
大宋必然会面临唐代中后期的局面。
所以,边军可以强大,但中央军是帝国最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