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臣 第524节

  “子檀所说,倒是有道理。”胡宗国说道。

  “当立即禀明大都督,需立时调一支精锐进浙南!”秦子檀说道。

  奢飞虎、胡宗国二人也立即明白秦子檀为何如此建议,同时色变。

  霞浦、蕉城、罗源等县,都是浙闽大都督府统治的核心区域,即便算是给淮东军奔袭夺了城,淮东军也没有机会在城里站稳脚,淮东军在南线顶多是扰袭破坏为主。

  浙南沿海,情况就大不一样。

  奢家彻底攻占浙南也才一年半裁的时间,统治远远称不上稳固。浙南民众,甚至包括很多乡绅豪族,表面上屈于强权,接受奢家的统治,但是心里还向着元氏朝廷。

  奢家一心想在西线取得突破,只能从新占之地掠夺资源,强征丁勇入伍,也加剧了跟浙南地方势力的矛盾。奢家在浙东、浙西驻有重兵,浙南是为内线,以传统的思维来看,浙南怎么都不会出多大的乱子,所以驻兵很少。

  浙南三府,奢家仅在府城及少数要隘县城直接驻军。从明州府往南,浙南沿海有十二县,浙东都督府直接驻军的城池仅有四座,其他八县,都只是委派了官员,县兵都是募用以前的刀弓手。

  淮东军一旦在浙南大规模登陆,浙南的形势还真不好说。便是现在,在雁荡山、括苍山就有一些地方武力不敢归附奢家,据险而守,淮东军也不可能视而不见。

  秦子檀眉头大蹙,浙闽强横时,有一扫江南之雄志,等到淮东军强势打出来,才发现腹心之地,处处破绽。当前形势下,浙闽水师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形势可以说是险峻得不能再险峻了。

  当然,浙闽形势虽说险峻,虽说被动,但更要咬紧牙关,将重心放在西线。只要能在西线取得突破,从扬子江上游威胁淮东,淮东的触手就不敢再伸这么长了。

  再说,今年燕北防线说不定也有好戏可看……

  南袭船队东行进入黑水洋之后,就收帆借海流北上,约到半夜,又折向出了黑水洋,借北风西行。

  陈渍肩上负了两处箭伤,都是从甲片的空隙处射入,入肉很深,差点伤了骨头,被要求静心养伤,他便上张苟的船。

  给伤痛折腾到深夜未眠,感觉船队突然折向,陈渍讶然问道:“这会儿睁眼看不到一个可以比对的东西,谁晓得走到哪跟哪了?突然折向,会正好赶到南麂山岛?”

  “让你学测星术,你不学,那就轮不到你来操闲心。差不过三四十里,等天明看到陆地,再进行校淮也行……”张苟借着固定在桌上的油灯看地图,回答陈渍的疑惑。

  南袭船队在晋安外海滞留了三天之后,这次便是收回来,去打浙南。

  张苟也不知道秦子檀及浙闽大都督府对此有所预料,事实上他们也不管这些。

  浙南地区丘高壑深,除了走海路,步卒走陆路移动的速度极,从地图上看五六十里的直线距离,步卒也许要走四五天才能赶到。

  奢家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反应,调兵遣将更是来不及;只怕奢家到这时候还没能够将闽东沿海遇袭的消息传到明州府或浙西去。陆路缓慢不用说,这时候北风正盛,浙闽的船队不能走外海、借黑水洋的海流北上,走近海逆风北上,海船的航速也将非常的缓慢。

  南袭船队这次在闽东沿海以扰袭为主,没有攻城夺地的意图,但到浙南,有机会能打一两座城池,意义将会更大一些。

  认真的去思考,奢家这次猝不及防、陷入被动,倒不是偶然的。

  当世几乎所有人都将思维局限在传统的防线攻守上,奢家也不例外。

  在浙东,浙闽叛军几乎集中了最精锐的水师力量,形成以明州府为核心的东线防线,与淮东的嵊泗防线对峙,以为有了这条防线,就能保障腹地的安全。

  其在晋安留守的南台岛水师虽有六千兵力,但战船配制以防江为主,主要是守住闽江口,保障晋安城不受威胁,战力顶多跟同样以内线江河防御为主的靖海第三水营相当,根本没有实力跟靖海第一水营、第二水营在海上争雄。

  浙闽叛军在明州府外海建立的防线,对淮东腹地造成不了多少威胁,淮东水师则可以绕开其防线,对浙闽腹心地进行猛然打击。

第11章 抵抗军

  浙闽之间,丘山险阻,奢飞虎、秦子檀在霞浦县,一直到十月十八日才知道南袭淮东军联合雁荡寇攻陷永嘉、乐清两县的消息。

  奢家全赖八姓之族支持,才开创浙闽大都督府今日的局面,所以奢家在东闽会全力保障宗绅、世族的利益。浙南是新占之地,必然要求对浙南地方势力进行严厉而残酷的打压,一方面奢家才能从浙南地方抽取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其在浙西的战事,一方面才能加强八闽宗族对浙南的渗透、控制,保障大家都能从中获得足够的战争利益。

  那些或忠于大越元氏,或利益受到侵害的官绅士族及地方势力,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浙南全境失陷后,没有屈降奢氏,而是退入雁荡山、括苍山、天台山等浙南雄峻山岭之间,进行抵挡,等候王师光复故地。

  浙南地形复杂,府县隔绝,陆路险阻,山岭之间又多易守难攻的险峻寨城。奢家对浙南的控制时间本来就短,再者军事资源都集中在浙西、浙东一线,暂时还无力清剿这些残余势力。

  在奢家眼里所谓的雁荡寇,便是以原青田县尉叶肃、永嘉宗族领袖刘文忠所率领的一支抵抗军队。叶肃、刘文忠最先在青田县抵抗浙闽叛军达半年之久,在永嘉失陷后,面临给夹击的险境,才撤入雁荡山里,与其他残余抵抗势力联合,成为永嘉府境内抵抗浙闽叛军的主力,拥兵三千余人。

  在奢家占领浙南,在永嘉城下遇到很强的抵抗,事后永嘉城残破不堪。奢家将府治移到永嘉江南岸的瓯海县城里,永嘉城一直没有得到修复,也是给淮东军奔袭轻易得手的主要原因。

  淮东袭得永嘉城后,叶肃、刘文忠就率部下雁荡山,联兵陷乐清……

  奢家在永嘉府的主力都集中在永嘉江南岸的瓯海城里,也就两千精锐而已,也只能看着派往永嘉、乐清等地给淮东军收复。

  永嘉、乐清等地,包括奢家派往的官员以及地方上投降的官员、士绅,将近百余人给枭首处死,近千人受诛连流迁鹤城。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奢文庄不得不增设浙南都督府,以负责浙南沿海的防务。

  奢飞虎得以出任浙南都督,于十九日晨,与秦子檀在数十随扈的护卫下,毅然冒险分乘两艘渔船渡海北上赴任。

  浙闽之间的陆路更为险峻,永嘉府需要收复乐清、永嘉两城的援兵,只能从浙西调拨。当前虽然还是要保证将重心放在西线,但也不得不从西线调部分精锐来,稳固浙南、闽东沿海的防线。

  奢飞虎与秦子檀坐在船舱里,舱外仅留有伪装成渔民的三名随扈驾船行舟,警惕海上随时可能出现的淮东军哨船。

  顶多从西线再调三千精锐过来,奢飞虎顺利抵达瓯海后,能动用的兵力也就五千精锐而已。以五千精锐要收复永嘉、乐清等县,还要防备淮东水军对浙南沿海的扰袭,困难之大,难以想象……但即使放弃沿海,彻底封锁永嘉江,浙南腹地也必需要保住,这是浙闽大都督府所取得的共识。

  深秋的东海澄碧如蓝,林缚在傅青河、周同等人的陪同下,登上金鸡山南麓的望台,眺望远海,在澄碧色的茫茫大海,黛色岛礁有如珍宝散落。

  “南边传来信报,”傅青河左臂自肘部残断,右手执腰间佩刀,将南袭船队最新派船递回来的信报告之林缚,说道,“叶肃、刘文忠不愿接受我们的建议退守玉环岛、麂山列岛,他们一心想坚守永嘉、乐清两地,跟奢家对抗。看来是浙北那边对他们的影响力更强一些……”

  玉环岛是位于永嘉府东部海域的一座大岛,形势险要,与麂山列岛并称浙东南海上门户。两岛南北相峙,互为犄角,滩岸乱石遍布,明礁、暗礁纵横错列,涨潮隐去,退潮涌现,对近岛的船舶威胁极大。只要叶肃、刘文忠率三千部众退守这两岛,除了奢家调浙东水师主力进剿,不然很难攻克这两岛。

  林缚的本意是劝叶肃、刘文忠率浙南抵抗军主力退守这两岛,就能一劳永逸的掐断闽东与浙东的海路联系。

  虽说退守雁荡山、括苍山、天台山等地的抵抗军及地方武装,多是淮东方面派人先联络上,但是先任两浙宣抚使、后任江宁兵部右侍郎兼任浙北制置使的董原对他们影响更大。

  帝京跟宁王府看到浙南失陷之后仍有这么多的人忠于朝廷,封官赏爵之余,将这些抵抗势力一并划归浙北制置使司遥领,无视目前唯有走海路,才能对这些抵抗势力进行物资上的支援。

  “那就随他们去吧,”林缚叹了一口气,说道,“派人跟董原去说,刘文忠、叶肃想要从我们这里获得多少补给,浙北制置使司都要双倍补偿我们——否则我们打我们的,浙南军他们打他们的!”

  林缚这么说也是气话。

  叶肃、刘文忠率部坚守乐清、永嘉两城不退,除了受董原影响更深外,也不排除他们作为地方势力的代表,更渴望从奢家手里收复浙南。

  乐清临海,只要叶肃、刘文忠能守住乐清城,除了能牵制更多的奢家兵马外,淮东船队在浙南也有一处落脚基地,进退将更加自如。

  傅青河蹙眉想了一会儿,说道:“虽说叶肃、刘文忠不肯接受淮东军司的建议,但不意味着浙南抵抗势力里就没有人能认清险峻形势。玉环岛与陆地相接太近,乐清若有失,玉环岛就比较难守,也许浙南会有人同意去守麂山列岛!”

  仅仅是守麂山列岛的话,淮东派三五百甲卒足矣。

  之所以费尽心思劝浙南抵抗军退守海岛,一方面是考虑到奢家在浙南陆上聚集兵力相对容易,即使是靠海的乐清城,实际离海岸还有二十多里的距离,不要说永嘉城了,叶、刘所部要守住乐清城也很困难。一旦乐清失守,浙南抵抗势力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不利浙南形势的发展。

首节上一节524/10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