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第352节

  方浩在京城对那些意图造反的读书人展开血腥镇压的时候,在南方坐镇的李子扬也接到了来自京城的指示,将那些关进大牢的人都提了出来,宣判了他们的死罪,然后马上执行。

  哪个地方来的人,就押回到哪个地方行刑。

  罪名很简单:

  一、阻挠朝廷推行新式教育。

  二、串联造反。

  两个罪名加在一起,就表现出了朝廷的态度——意图阻挠朝廷推行新式教育,就等同造反。

  很多人都知道,方浩迟早都要做上那个皇帝,看到他现在对新式教育的支持力度,就能够明白,这新式教育也就等于是以后的国策。

  谁都反对不动,谁反对都是死路一条。

  方浩既然将自己的利益和老百姓的利益绑在了一起,就不会顾虑杀读书人的问题。

  这一次读书人造反,前前后后杀的读书人以及跟他们有关的人,就已经有几万了。

  这可不是战争,就是针对读书人的一场大屠杀。

  杀得那些有小心思的读书人都吓破了胆。

  秀才造反也就是能够在害怕他们的官员面前耍一下威风,碰上一个不把他们当回事的人,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

  而方浩正好就是那个不把他们当回事的人。

  这一番镇压,消除了很多异样的声音。

  王大学士一开始还留在元老院的,甚至还主持着元老院的日常。

  但是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他也向方浩表示要辞去元老院的职务,表示要回到老家,兴办教育。

  早几个月前,尤登阁就已经从关外挖了一批老师,在自己的老家办起了一所学校,名为育才学校。

  现在虽然只是教小学,但是圈了很多的地,以后会有着兴办中学乃至大学的想法。

  这座学校得到了方浩的支持,特意准许他随意的圈地,那些地方永远都属于那座学校所有。

  这做学校建设得比较好,设施不错,还有一大片的空地准备新建更好的学校。

  这不是一座免费的学校,而是收费的,而且收费还比较高。

  但是他不担心生源的问题。

  有很多他以前的门生故吏,都将自己家里的孩子送到了那一座学校。

  只是半年的时间,他那座学校就已经办得有声有色了。

  王大学士也听说了那件事情,颇有一些羡慕。

  现在元老院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虽然原则上可以参政议政,但是,也只是原则上可以而已。

  真正能够推行的那些政策,还是方浩这个摄政王提出来的。

  财政部门没有税收,所有的钱都来自于方浩。

  方浩不只是管着枪杆子,还管着钱袋子,没有人能够反对他的声音。

  这一次死那么多读书人,也让他非常的不安。

  他也属于那一个阶层,私下里也认同那些读书人的说法,他觉得继续呆在官场非常的危险,还不如趁早离开,回到老家去教书育人,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退路。

  但是方浩没有批准,要让他继续留在这里:

  “现在皇上登基没多长的时间,裘首相上任不久,还欠缺威信,需要大臣在朝,共同维持局面。这个时候王院长还是不要离开,稍等个一年半载,就没问题了。”

  现在方浩倒不是担心裘伯贤维持不了局面,而是他要接受归元皇帝的禅让,终究还是需要一些有名望的文人来带头。

  现在还不是禅让的时候,怎么也要等到年底各地都彻底安定下来,有一些好的成果之后才适合做这样的事情。

  他派出去东征岛国的海军已经传回了消息,在他绘制出来的地图导引之下,顺利的登陆,也找到了金银矿产,已经开始在炼矿。

  那个岛上也确实住了人口,还有着几百万人,甚至还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政权,也有着属于他们的文字语言和制度。

  他们上岛之后,遭受到了比较猛烈的抵抗。

  不过在他们使用了火枪砰砰砰砰的开了一顿枪之后,那一群矮子就跪了。

  方浩派出去的那支军队登陆之后,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占领了那一个岛国所有的地方,将他们的军队都给灭掉了,那些当兵的人都赶去挖矿去了。

  那里虽然有着很多的金银矿,但是那个岛国的人还不会炼制金银,所以民间并没有收集到什么财富。

  不过那不要紧,因为跟过去的有很多都是矿产公司的人,有着先进的炼矿设备以及技术,很快就能够炼出大量的金银出来,充当尧国建设发展的货币。

  预计到年底的时候,就可以用大货船一船船的将金银给运到尧国来。

  到了十月底的时候,在老家开办学校的尤登阁突然送上一份贺表,因为他发现了祥瑞,带着学生们去某一座山游玩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凤鸣声,看到一只凤凰飞过,有很多学生都可以见证。

  根据他的猜测,这是有圣王出现的征兆。

  这一份贺表出现在京城的时候,很多人都暗骂一声老贼无耻。

  凤凰出现,那也只是小孩子才会相信的东西,当官的人可没有谁会将这种事情当真。

  但是也提醒了一些人,现在不是等着时局变换的时候了,要主动出击。

  过了没几天,一个老家在西南的官员突然间弄来了一个千年灵芝,说是他们老家的人在深山里面发现的,觉得这是祥瑞,要送上朝廷来。

  再过没几天,又有一个大官出示了老家写来的一封家书,说是老家很多人在一条大河看到水里有一条金龙游动。

  不用说,这也是祥瑞。

  

  在尤登阁看到凤凰的带动之下,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尧国全国各地不断的出现祥瑞。

  而祥瑞的高潮是,在一次朝会上,归元皇帝突然对着所有的大臣,讲起了自己昨天晚上做的一个梦:

  “朕昨天梦见了先帝,梦见了尧国自开国以来的历代皇帝,他们在太庙里面跟朕说,现在出现了圣主,天下将会因此大治,要朕顺应天意,将皇位禅让出来,不然这个国家就会有很大的祸患,诸大臣以为此梦当如何解释?”

第一一三章 三辞三让

  一个皇帝都亲自参与到制造祥瑞的大军里面去了,那些大臣自然能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当时就有钦天监的神棍出来解释:“臣夜观天象,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说了一大堆,就是这个国家已经出现了新的圣王,皇帝的位置应该要动一动了。

  而能够当得起圣王这个称号的,有能力带着这个国家走向更好明天的,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摄政王方浩。

  所以他认为归元皇帝做的那个梦,应该就是先帝托梦给归元皇帝,让他将皇位传让给摄政王。

  “这是上天的意旨。”该神棍如此说道。

  “爱卿说得很有道理。”归元皇帝若有所思的说道。

  “你这是在胡编乱造,妖言惑众!”方浩很激动的对钦天监的神棍说道。

  他大声疾呼:“殿前侍卫何在?快将这个妖言惑众的人给拖下去!”

  很快钦天监的神棍被殿前的侍卫给拖了下去,他不屈的声音还在大殿里面回响着:

  “这就是天意!摄政王,哪怕你杀了我的头我也要说,这就是天意!天意认为应该你来当皇帝!将真实的天意如实汇报,这是我的职责,我必须要说实话!”

  “摄政王,朕觉得他说的也是实话,朕觉得你比朕更适合当这个皇帝”归元皇帝看着方浩,说道。

  方浩表现得非常的惶恐,说道:“皇上千万不要这么说,臣对皇上忠心耿耿,绝对没有二心。”

  那些大臣在下面一起给他补了一句台词:“——才怪。”

  “朕知道你没有二心,”归元皇帝说道,“但现在朕是想要听从先帝以及列祖列宗给朕托梦所说,将这个天下交给你来治理。”

  “皇上请收回这话!”方浩道,“臣承受不起!”

  君臣二人在大殿上就上演了一出我要给,我不要,我要给,我不要的戏,最后方浩非常惶恐的退出了这次的朝会,表示不敢听到这样的议论,不敢参与到这样的议论中来。

  他回到了自己的摄政王府。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离开这座王府,就像是一个犯了罪的人一样,过着大门不出的日子,说是要面壁思过。

  这个时候就是皇帝表现诚意的时候了。

  归元皇帝下了一份正式的诏书,盛赞了方浩历来的表现,表示要将这个天下让给方浩,要他接受皇位。

  诏书传到摄政王府,方浩当然按照规矩坚持不受,表示自己生是尧国的人,死是尧国的鬼,不会做取代尧国的乱臣贼子。

  皇帝起了这个头之后,就不断的有大臣上表,表示方浩当皇帝是众望所归,是大势所趋,是天意所在。

  每天都会有一批大臣来到摄政王府,劝方浩接受皇帝的禅让。

  这些大臣都被方浩严厉的骂走:“你们是想让我来做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吗?”

  第一道程序就这样走过去了。

  过了几天之后,从雁城到京城的水泥路面修建完成,沿途的大桥也都完工,大汽车可以顺利的在水泥路面上奔驰,从京城到碧落城的时间已经缩短为几天的时间。

  在这个好消息的鼓励之下,归元皇帝祭拜了太庙之后,再一次下诏书要传位给方浩。

  方浩再一次不受。

  这是第二道程序。

  这时候已经到了十一月,几艘大船满载着金银从大海的另外一边开过来,停靠在了望海城的码头。

  那些金银都被装上了一辆辆的大汽车,从幽州那边开到碧落城,然后从碧落城那边一直开到京城。

  一车车的金银一直拉到了国库,经过一番清点,拉过来的黄金有五十万两,白银有一千万两。

  这只是在岛国那边两个月的开矿收入,以后只会越来越多的。

  国库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金银,突然就变得非常的富裕了。

  而且整个岛国的版图也被送了过来,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岛国成为了尧国新的疆域。

  这个消息让朝野沸腾。

  他们不只是在陆地上无敌,也可以在海洋上无敌,竟然将疆域扩展到了大海的另外一边,给他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金银财宝。

  谁带来的这一切?

  答案就只有一个——方浩!

  摄政王方浩!

  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人参与到了请求方浩接受禅让的行动中来。

  摄政王府前面,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举着写上大字的牌子,要求方浩接受归元皇帝的禅让,顺应民意,顺应天意,赶紧的当上这个皇帝。

  如果是平时,有那么多人敢在方浩的府前聚集闹事,方浩早上卫兵拿着枪将他们给突突了。

  不过这是来请愿让他当皇帝的,当然不能那样做。

  他只是露了面,在那些人面前表示自己是尧国的忠臣,不会做那种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

首节上一节352/3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