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第349节

  “你们这段时间在京城的所作所为我并不清楚,但是,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留在京城,会做一些调查了解,忠心于归元皇帝的人,可以留下来继续当官,不忠心于归元皇帝的人,你们是文人,我也不杀你们,给予你们辞官回家的自由。”

  这话让很多心怀忐忑的文官们一喜——这位伟大而仁慈的方元帅不愧是写出那么多传世之章的天才,他根子里还是一个文人,所以对文人会这样的宽容。

  有些文官就马上表态:“臣等誓死忠于归元皇帝!”

  但是表这个态的只是一小部分文官。

  真正有头脑的大官不会做出这种愚蠢的表态——很快就要换江山了,终于归元皇帝那不是傻吗?

  要忠也是忠于现在的燕王啊!

  但是,这个话现在又是不能够说的。

  看破不说破,大家安安静静的看戏就可以了,剧透从来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但是也有人做出另外的表态。

  比如说,内阁首辅王大学士就站了出来,说道:“燕王,我年纪已经太大了,没有办法继续在朝为官,想要辞官回家,希望燕王能够准许。”

  方浩看了他一眼,沉吟了一会儿,说道:

  “可以,但是我希望你能够继续留在这里主持大局,一直到归元皇帝入京。”

第一零七章 摄政王

  京中的局势很快就平定了下来。

  皇宫中被烧掉的那几十间房子开始召集匠人赶紧修整。

  王大学士依然带着内阁处理着朝政。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朝政要处理了,他们只能够处理京城以内的事务,然后就是等待着归元皇帝的到来。

  归元皇帝现在在碧落城的皇宫里面,依然算不得正式的皇帝,需要在太庙之前祭祖,在金銮殿上登基,拿到传国玉玺,坐上九龙宝座,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皇帝,是天下之共主。

  王大学士带着的那些文官,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筹备祭天的事情,然后准备迎接归元皇帝的到来。

  这其中也有一些拔乱反正的事情,就是将被梅翰林那一帮人给弄进大牢里面的官员放出来,然后将跟着梅翰林的那一帮人给关进去。

  虽然方浩也知道被关进牢里面的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问题,可是,那些人是尤登阁的门生旧吏,尤登阁则是亲自出面支持齐王登基的。

  从这上面将,就应该将那些人给放出来。

  他以后还要通过禅让之礼当上皇帝,也需要一些官员的捧场。

  如果现在上了墙就拆梯子,等到以后上更高的墙时,就找不到可以攀登的梯子了。

  至于那些跟着梅翰林一起攀咬的官员,那肯定要问罪,而且是要大大的问罪。

  有奖有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当前的局面,站到应该要站的位置上去。

  在这期间,方浩找池旭谈了话,跟他提到了他要推行的行政体系,邀请他成为教育部的部长,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教育改革。

  又将陈朗给叫了过来,让他着手成立国家安全部门,任命他为国安部部长。

  路桥集团的负责人刘戈被任命为交通部的部长。

  其余部长的人选,还得等到裘伯贤来到之后再行商议。

  同时,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传檄天下,向他们说明,现在朝廷已经属于归元皇帝,所有地方官员都应该呈上贺表,表示归顺之意。

  不这样做的,视同叛逆。

  在檄文之上,签字的就有方浩和王大学士等人,还有他们的印章。

  夺得了京城,这个天下基本上就是传檄可定了。

  因为他们有着强大的武力。

  现在从雁城到京城的路已经打通,虽然没有修成水泥硬化路面,但是路面已经加宽,各地的浮桥搭建成功,可以让大汽车通过。

  在这种情况下,去碧落城迎接归元皇帝过来,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没过几天,几辆吉普车在几辆装甲车的护送之下来到了京城,直接开到了皇城门前。

  这就是归元皇帝大驾光临。

  跟着归元皇帝一起过来的,还有裘伯贤这个新晋的尧国首相。

  方浩、王大学士早已经带着文武百官在这里迎接。

  皇帝驾临,按照规矩,方浩这个做臣子的也应该下跪迎接。

  可是归元皇帝从车上下来之后,方浩才试着弯了一下腰,就被归元皇帝连忙搀扶起来,对他说道:

  “燕王,你有大功于国,可以免跪拜之礼。”

  这个天下都是方浩的,方浩的跪拜,他可受不住。

  现在他早就没有了雄心壮志,只想早一点将这个天下让出去,然后自己能够安享富贵。

  这一点眼力价还是有的。

  方浩当然也没有真的要跪拜下去的打算,只是做个样子而已。

  既然归元皇帝都已经这么说了,他也就没有继续坚持。

  归元皇帝现在的态度,也让他比较满意。

  王大学士等人却是没有那样的待遇,都一齐跪拜了下去。

  方浩站在那里就如鹤立鸡群,显得非常的突出,也非常的突兀。

  后宫中那烧掉的几十间房子,现在依然在修复之中,但是不影响居住。

  归元皇帝入住皇宫之后,见到了郑贵妃,母子相见,又是抱头痛哭一场。

  他们一度以为自己一辈子都要陷入到痛苦的泥沼之中,没有想到竟然还有重见天日的时候。

  归元皇帝对那个救了郑贵妃一命的大内侍卫做出了很重的封赏。

  官就没有封,因为他知道他没有封官许愿的权力。

  在第二天,归元皇帝就在王大学士的指导下,在礼部众多官员的协助之下,按照古礼去祭祀天地,祭拜太庙。

  当着姜家的列祖列宗,宣读了正统皇帝这些年犯下的累累罪行,宣告了自己要顺应先帝遗诏,改元登基的决定。

  在一系列重大的仪式之后,他终于坐上了金銮殿。

  首先,废掉了正统皇帝之母皇后的称号,也废掉了正统皇帝的称号——因为他是伪帝,不能够列入道统传承之中。

  为了自己称帝的合法性,他必须要这样做。

  郑贵妃被封为皇太后。

  解决了继承皇位的正统性之后,就开始大封功臣。

  封方浩为燕王、天下兵马大元帅、摄政王事,加九锡,许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封裘伯贤为内阁首相,统领内阁,负责朝廷政务。

  设元老院,所有正二品及以上官员致仕者,可入元老院,有参政议政之权,甚至可以弹劾首相。

  前朝内阁大学士及六部尚书,悉数入元老院,暂以王大学士为元老院院长,品阶与首相同,为正一品。

  不愿意入元老院者,可以辞去元老之位回乡。

  其余内阁各部官员,由裘伯贤组阁任命。

  这一次朝会,主要就是确立归元皇帝的正统地位,然后确立方浩摄政王的崇高地位。

  归元皇帝才接受皇帝的位置,不可能马上就来一个禅让。

  现在还有很多地方都没有正式的臣服于新的皇帝,江山未稳,不是禅让的好时候。

  最起码也得等到所有的地方都被控制住之后才能够做这种事情。

  接下来的一两个月时间里,裘伯贤忙着组阁,提名各部部长。

  原则上,那些部门的部长还是有尧国的那些大官来担任,毕竟稳定天下也要借助于他们的名望。

  不过那些部门的关键部位,都被方浩关外系的官员占据了。

  体制改革,关外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让那些官员来占据关键的位置,更能够推行改革。

  这些都是在方浩的指导之下发生的。

第一零八章 一团乱麻

  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阁终于组建完成,这一次不再是六部,而是有了二十多个部门。

  甚至郑绪这个侯爵,剥夺军权十几年的将军,也得到了一个部长的职务,而且是比较重要的部长职务——国防部长。

  他没有带兵打仗的权力,真正拥有带兵打仗权力的,是李子扬、耿昭、吴长清、程直这四个军区司令。

  他这个国防部长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更多的像是一个荣誉称号。

  国防部负责的事情很多,包括提拔军官,管理武器,基本上和兵部没有什么样的差别,但是那些关键的部门都是由方浩信任的人来主持,不用担心一不小心养了一个反贼在部门。

  池旭的教育部门是最先组建完成的,教育政策也基本上就照搬了关外的政策。

  对于教育投入方面,方浩给了池旭一年三千万贯的拨款额度。

  这已经差不多是尧国一年的税赋收入了。

  这样的投入可以说是相当的巨大,方浩说出这个额度的时候,池旭都热泪盈眶的差一点就跪地大呼万岁了。

  这当然不是给教育部的那些官员的,而是用在在全国各地兴建学校补贴学生聘请老师上面。

  而且这不是就这一年,是保证每一年都不低于这样的额度。

  这个钱方浩还是能够拿的出来的。

  根据世界物产图鉴,他知道尧国境内有几个更大的铜矿,他早已经带来了一些在戎突大草原那个大铜矿的技术工人,在夺得京城之后,就派出几支火枪营的军队护送着那些技术工人去他指定的几个地方寻找铜矿。

  为此他还画了很详细的地图,将铜矿的分布层都给画了出来。

  将那几个铜矿给开发出来,就可以满足货币上面的需求。

  而且,他还知道离望海城并不是很遥远的一个岛国上面,有着大量的金矿和银矿,把那里的银子挖过来,就可以满足尧国推广教育发展工业的货币需求。

  至于更遥远的地方,有着比尧国所有铁矿加起来都要大得多、品质也要高出很多的超级铁矿,也有着以万吨来计算的超级金矿。

  比如在一片沙漠的附近,有着像海水一样多的石油,石油的品质高得令人发指,有的甚至是一抽出来就可以直接使用。

  那些地方他都已经做了标志,会按照自身的条件以及这个世界发展的轻重缓急来进行开发。

  尧国的矿产资源在整个世界来说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比较匮乏。

  只要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他就能够将整个世界的资源都盘活。

  在这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朝廷也不断的接到地方官员归顺于归元皇帝的消息。

首节上一节349/3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