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第34节

  到了父母家,他们都已经睡了。

  农村基本上都是这样,没有什么熬夜的,因为他们费不起点灯的油钱。

  当然,方浩这次过来跟他们谈事情,这个油钱还是不能省的。

  方浩被任命为捕头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望月村,方家也因此成为了望月城里的上等人,让他父母兄嫂都有一点做梦一样的感觉。

  没想到自己家里还会出这样的人才,果然俗话说得好:要想早点富,娶个好媳妇。

  自从方浩取上了这个媳妇之后,好事就一件接一件的来。

  这一次方浩过来,是跟他们说自己和小莹要去县里生活的事情,小莹名下的那十几亩地自然没法弄,就让他父母帮着种。

  实在种不下的话,请人来种也是可以的。

  还有那个茅棚里面有一些东西,带回县城的成本太大了,只能留在那里,也让他父母拿过来。

  那个茅棚已经结束它的使命了,留在那里也是占地方,现在可以把它拆掉了。

  方浩的父母现在想起方浩盖那个茅棚时不追求质量的行为,深刻的感受到了他的先见之明——那房子要是往好里整,现在都还没有完成,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材料。

  像现在这样一个简陋的茅棚,拆了也就拆了,那些东西都可以回收,只是出了一些力气,损失非常的小。

  最后,方浩还拿出了几锭银子给了方母,说道:“这些钱不是给你们存起来的,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不用把日子过得那么苦,以后只会越来越好的。”

第六十一章 做人的道理

  东西都已经收拾好了,第二天一大早,方浩就带着小莹,用长枪挑着收拾好的行李去了凃家庄。

  和大队人马汇合,在那里吃了一顿早饭之后,就一起往县城出发了。

  莫县尉的人已经代表官府在这里征集了几十架牛车,还有一两百名壮丁,组成一支长长的队伍,将山贼的尸体,还有凃家庄的缴获的物资都往县城里运去。

  一起上路的,还有山贼抢的那几个女人,以及凃家庄抓到的百多个人。

  那几个女人是重要的人证,必须要过去,不过并没有受到虐待。

  凃家庄的那一百多个人,都被绑住了手,用绳子拴成长长的一排,后面有人拿着鞭子,驱赶着他们往前走。

  路过镇上的时候,方浩又见了黄瘸子一面,跟他说:“现在我被莫县尉任命为捕头,咱们开饭店的事情更加有把握了,规模可以弄得更大一点,不差那个钱。”

  凃家庄勾结山贼的事,这两天已经在镇上沸沸扬扬的传开了,黄瘸子也知道了方浩一个人杀掉那么多的山贼的事情,这才知道,那个想要跟他合伙开饭店的人,原来身手不凡,难怪想要去当兵。

  本来还想着人家都当上捕头了,还会不会看得上饭店这个生意,这次合作可能就要黄了。

  正是有些郁闷的时候,方浩过来跟他说这些话,让他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放心了下来,说道:“有你这句话,我一定将事情给你办好。”

  他决定了,以后这饭店不能是双方合作,平分利益,必须得让方浩拿大头才对。

  一个捕头当老板,能给饭店带来多大的便利,他清楚的很,这种情况下还想着利润平分,那就是没有分寸。

  和他媳妇说了一声,他也跟着这支队伍上了县城,准备着看房子,找开店的地方。

  一大队人步行过去,走得非常缓慢。

  由于在山贼那里缴获了一些马匹,倒是有几个人骑着马,可是也不能脱离队伍太远,只能慢悠悠的跟着。

  方浩就骑在马上,小莹也没有走路,跟着一堆货物坐在一架牛车上,被拉着走。

  虽然颠簸的是有一些厉害,但是屁股下面垫了一大包衣服,还是可以忍受的。

  这支队伍赶到县城的时候,天色都已经黑了,走了足足一天。

  本来已经过了关城门的时候,城门都已经关上了,但是莫县尉亲自过来,自然有权力让守城门的人将城门打开。

  凃家庄的那些物资都堆放到了县衙院子里面,百多口人也及时的关进了大牢。

  小莹则去了裘府。

  方浩没有跟过去,他现在是捕头,体制内的人,没有那么自由。

  现在县衙里一下子就堆进了满院子的东西,必须要有人守着,以免被人偷掉,他作为捕头,要留在那里值班。

  巩县有几十个捕快,有正式编制的只有十六个,其余都是服徭役的。

  这里面就有四个捕头,一个捕头带三个捕快。

  现在方浩被火线提拔,就有了五个捕头,在他的手下还没有捕快。

  莫县尉回到县城之后也比较累,没有太大的精力处理那些俗事,简单的做了一下分派,让方浩跟着刘捕头和林捕头为一班,带着六个捕快在这里守着。

  他们守上半夜,下半夜还有人来守。

  刘捕头和林捕头都在这里做了十几年的捕头,经验丰富,又存心交好方浩,跟他讲了很多做捕头的经验。

  都是一些私下里欺上瞒下给自己捞好处的勾当,可以说是无私传授,让方浩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都是没有俸禄的人,一年的薪水补贴不过是十来两银子,也就够吃个饭,想要生活得好一点,就不能那么老实。”

  值班的时候,两个老捕头一边喝着酒,一边给方浩讲着做人的道理:

  “伤天害理的事情咱们不做,那个损阴德,搞不好还会被抓起来砍头。但是遇上那些大户人家有人犯了事,该捞的,咱们就得狠狠的捞,劫富济贫不是吗?”

  他们说起一些利用手中职权捞钱的窍门,让方浩瞠目结舌,震惊不已。

  虽然嘴里说的是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有些方法还真有一点伤天害理的样子。

  可能不同世界的人对伤天害理这个词的看法不一样吧。

  这些窍门里面,钓鱼执法的事情就比较多,比如说诱人赌博,然后去抓赌。

  比如说仙人跳。

  这些勾当主要也是针对那些大户人家的子弟,用他们的话说,穷人家没有油水,值不得他们来钓鱼。

  但是有一点,针对的那些大户人家,必须得是在官场没有靠山的土大户,要不然钓鱼不成,反被鱼吞。

  据他们说,一般情况下,一年捞上个百来两银子,轻轻松松。

  有时候要是遇上大的案子,涉及到那些大户人家的,那就更好了。

  只要对方没有大的靠山,一个不大的案子,往往就可以把它办成大案铁案,

  办不成也没有关系,把人往大牢里一放,办案的时间一拖,那就是他们这些衙门里的人捞钱的机会来了。

  给牢里的人通风报信要好处,给他们送一些好吃好喝的,也要好处,有时候甚至什么理由都没有,就直接要好处。

  不给好处?那行,回头就把关在牢里的人痛揍一顿,再问一次,给不给好处?

  只要犯了事,不把你家底掏空,那是想都别想。

  官府从上到下,都盯着那些大户人家,在他们的眼中,那就是一坨坨的肥肉,只要让他们抓住一个破绽,就狠狠的扑上去,将这块肥肉吞下去。

  有时候你不犯罪,他们也会想办法诱导你来犯罪。

  所以,那些本身没有靠山的大户人家想要平平安安的过下去,就必须要和官府搞好关系,过年过节的孝敬都不能少,说是送礼,还不如说是送保护费。

  给县老爷送了保护费的人,捕快们当然就不敢去动了,那是在动县老爷的肉。

  连保护费都不交或者交得很少的人,那就活该倒霉了。

  在聊天中,方浩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第六十二章 可惜了

  值了半夜的班之后,方浩也困意上涌,在县衙找个地方就睡着了。

  到了第二天白天,裘伯贤亲自过来找他,把他接到了裘府。

  “你不应该接受当那个捕头的,”进了书房之后,裘伯贤第一句话就是批评,“捕头是吏,极难得到升迁,就算是能提拔为官员,最多也就到七品,还要遭受许多轻贱,你这是自毁前程!”

  他对方浩有比较高的期许,对他的前途有一些筹划,希望方浩可以走文官的路,好好的读上几年书,然后去参加科考,只要高中了,以后的仕途就会很稳。

  虽然他现在只是一个县里的主簿,品阶已经是最低的那一批,可那只是因为他自己作死,书生意气太浓厚,在侍御史的任上乱开嘴炮,喷了当朝的一个大佬,这才从从六品的位置一下子降到了正九品,来到这个偏僻的地方,当一个县主簿。

  实际上他在官场有着很强的人脉,只要方浩高中了,就可以给他谋一个好的出路。

  现在方浩竟然成为了一个低贱的捕头,等于是断绝了晋升之路,让他感觉到非常的可惜。

  是的,在这些文官眼里,捕头就是非常低贱的职业,远还不如农民。

  虽然官吏是一家,可是最看不起吏的,就是那些官。

  很多地方官职场上最大的困扰就来自于那些吏员,怎样防止那些小吏偷奸耍滑,是所有的地方官最头痛的问题。

  所以他们对吏员的痛恨非常之强,不要说做了吏员之后很难得到升迁,就算是吏员的儿子读书科考出来,在仕途上一样的受到歧视,远不如农民的儿子受欢迎。

  方浩现在成为了一个捕头,对他个人来讲,短时间内地位确实是得到了提升,可这就是仕途上的一个污点,有了这个污点,以后就很难升迁了。

  在裘伯贤的眼里,只有科考出身才是正途,其余的都是歪门邪道。

  特别是方浩,是那么有才华的人,好好的读书,参加科考,那将会迎来一条多么光明的前途?

  所以他非常的失望。

  简直就是痛心疾首。

  方浩以前也想过这一点,但他还是接受了,因为他选择的是武将系统,注定不会在文官体系里混,而吏员出身,并不影响他成为武将。

  面对着裘伯贤的批评,他低头说道:“小婿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当时莫县尉突然做出这个决定,小婿又看到他带去的那些人都没有真正和山贼厮杀的勇气,小婿若不担下此事,让他们去剿匪,恐怕剿不了匪,还会有很大的死伤。那些山贼若让他们跑了,恐怕望月村村民就要遭受到他们的报复,无奈之下,小婿只能接受。”

  裘伯贤叹了一口气,道:“让那些人去剿匪,也确实有些难为了他们,只是可惜了你”

  “穷达自有天命,这个也是争不来的,”方浩道,“做这个捕头,要是能够保住这一方的安宁,也算是有寸功于社稷,没有负了此生。”

  在县里那些老捕头面前,他表现的非常的猥琐,大胆的谈金钱谈女人。

  可是在裘伯贤这个书生意气得有些迂腐的人面前,必须要讲自己升华。

  毕竟以后还要靠着这条大腿呢。

  要是没有这条大腿,他现在还在望月村苦逼的做着农民,会怎样娶上一个媳妇而发愁。

  这话说得有些悲凉,让裘伯贤很是同情,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也不要消沉,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会帮你想办法的。”

  又问:“上次你回去,我让你整理一下你的诗词旧稿,你整理了没有?我正准备向京城里的朋友推荐一下你,要是整理好了,一起附上,对你以后还是有好处的。”

  方浩道:“只是整理了几十首诗词,因为遇上了山贼的事情,只得作罢。”

  裘伯贤大感兴趣,说道:“现在在你手上吗?拿来让我看看。”

  “在小莹那里,和行李放在一起。”方浩道。

  小莹晚上来到裘府之后,被安排到了一间客房,带来的那些行李也放在那里,不过晚上她和小姐裘蓉睡在一起。

  裘伯贤想要看方浩的诗词,就派人去裘蓉那里问小莹拿诗稿。

  没多久下人就捧着一叠几十张的诗稿过来了。

  裘伯贤首先看到那端正的楷书,吃了一惊,问方浩:“这些字是你写的吗?”

  “回岳父大人,正是小婿所写,”方浩谦虚的说道,“字体拙劣,让岳父大人见笑了。”

首节上一节34/3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