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第307节

  这个仗还怎么打?

  没有任何一个将军能够找到战胜这种武器的方法。

  正统皇帝也派出了他的心腹太监夏四海过来看大炮的试射威力。

  看到这样的威力,夏四海的脸色变得非常的难看,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正统皇帝从他嘴里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也是一阵的慌张。

  虽然方浩现在还没有露出反意,可是拥有了这样的实力,就算他自己不想造反,他手下的人都会推着他要造反。

  这种东西,从古至今,没有例外。

  只要是一个人拥有了问鼎皇权的实力,就会有很多人推着他要造反,而大多数人也都选择了造反,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选择继续效忠朝廷。

  所以尧国将基础打稳固之后,就定下了那样的规矩,限制武将的实力,不让他们拥有可以和朝廷相提并论的权力。

  打压武将,是尧国的基本国策,是一代代文官们的共同意见。

  对于文官倒是没有那么大的限制,因为手上没兵的人,权力再大也不到颠覆朝廷的地步。

  想要谋朝篡位,那得有军事上面的实力才能够做的到。

  文官指挥不了军队,最多也就是把持朝政,将皇权给架空,却没有那个能耐将皇帝废掉,自己取而代之,对皇家的威胁并没有那么高。

  “如果方浩要造反,我们该怎么办?”正统脸色苍白的问着夏四海。

  夏四海是他的心腹太监,给他出过不少的主意,在他心目中的位置比王大学士还要重。

  包括使用苦肉计,将齐王给逐出宫廷,也是夏四海出的主意。

  王大学士是朝臣,是他用来控制朝廷的,可是王大学士也是一个方正之人,很在意仁义道德这些东西,很多事情正统都没有跟王大学士商量,就是害怕王大学士知道之后,会觉得他是一个昏君,转而来对付他。

  他对王大学士有着一定程度的畏惧。

  王大学士是他的老师,现在又是内阁首辅,就算是教训他,也有那个资格。

  如果没有王大学士和他的那一帮学生,正统皇帝就没有可用之人,甚至当初也不可能成为储君。

  没有文官的支持,靠着那些阴谋诡计是不可能当上储君的。

  王大学士认为他是仁厚之君,他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在王大学士面前扮演仁厚之君。

  但是在夏四海面前,他不用扮演这些。

  他私底下是什么样的人,夏四海非常的清楚。

  甚至拿齐王夫妻出气,也是夏四海出的主意。

  在他的心目中,王大学士只是一个帮他掌握权力的工具,夏四海才是他的贴心人。

  夏四海只是一个太监,不可能威胁到他这个做皇帝的,这也是他对夏四海绝对信任的一个原因。

  有什么困难,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跟王大学士商量,而是跟这个夏公公商量。

  夏四海被他这个问题给难住了。

  看了大炮试射的结果之后,他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可是并没有想出解决之道来。

  这是一个没法解决的问题。

  哪怕是将尧国所有的男丁都征招入伍,全部派上前线去和方浩作战,也不可能打得赢那场战争。

  那样的武器,足可以抹平任何人数上面的差距。

  想了很久,才说道:“他要是想造反,我们没有办法阻止他,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怎样让他不去造反。”

  “可能吗?”正统问道。

  夏四海想了很久,也只能叹息一声。

  他也不认为有这种可能。

  有多大的实力,就会有多大的野心。

  他对正统说道:“皇上,朝政的事情,不是奴婢能够了解的,这件事情皇上应该去问王大学士。”

第三十二章 生路

  内事不决问夏公公,外事不决问王大学士,这已经是正统登基之后的基本操作。

  夏四海只擅长阴谋诡计,可是现在这样的情况无疑是阴谋诡计不能摆平的。

  没有办法,夏四海只能够推荐正统找王大学士商量。

  正统便下旨召王大学士入宫商量这件事情,又将池旭也宣入宫中——因为那几发炮弹是池旭带过来的,池旭多次去关外,对那里也有一定的了解。

  在正统召这二人入宫的同时,在京城名妓素心的小院子里,也有一场两个大人物的见面。

  不过这两个大人物,确切的说,只能算是曾经的大人物。

  一个是在十几年前和戎突人战争里面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郑绪郑侯爷。

  另一个,则是现在的内阁大学士,但是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没有上朝的尤登阁。

  两个人现在的身份也很高,但是他们手中都没有权力。

  郑绪在正统登基之后,已经做好了被抄家灭族的准备。

  他的子女后人都被严密的监视起来,虽然看起来挺自由的,可是离不开京城。

  他自己倒不是没有办法离开京城,可是带不走家人,一个人离开,那就是给家人带来灾难,给正统灭他满门的口实,还不如留下来,听天由命。

  齐王的遭遇,以及他妹妹郑贵妃的遭遇,他都知道。

  可是除了愤怒,他也不能做什么。

  甚至愤怒都不能够表现出来。

  他有很大一家子人,他的愤怒能够将他那一大家子人都带入到地狱里去,所以他只能够忍着。

  唯一能让他有一点欣慰的,就是昭宁这个外甥女被送到了关外方浩那里。

  从侯千城那边传过来的消息,这个外甥女在方浩那里还过得挺好的,没有被虐待,给方浩生了一个儿子,现在甚至还是受朝廷敕封的诰命夫人。

  在这一点上,他不得不赞叹老皇帝的眼光很毒,能够知道哪里才是安全的地方。

  以他对方浩现在军力的了解,朝廷没有那个能力奈何得了方浩。

  这也让他对活下来熬过现在这个难关有了一定的希望。

  这一次他和尤登阁在素心这里偷偷的会面,却是因为知道了试射大炮的事情,让他心里生出别的想法,就通过别的渠道让人邀请尤登阁来这里会面。

  他帮助了素心很多,前两年更是秘密出资钱帮素心给赎了身子,让她成为一个自由之人,不用担心素心会出卖他。

  两个人见面之后,素心就很懂事的离开了。

  尤登阁闭门不出,也就是一年多前的事情,可是这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让他变得苍老了很多。

  年纪还不到六十,但是看上去比七十岁的人更加衰老。

  郑绪也没有比他更好,虽然是武将出身,可是十多年赋闲在家,遭遇到的烦心事又多,年纪比尤登阁还要小很多,却已经是满头白发。

  “尤大学士,好久不见了。”

  郑绪一见到尤登阁,就感慨着说道:

  “我自以为我早生华发,没想到这才一年多的时间,尤大学士你也已经白发苍苍了。”

  尤登阁深深的叹息一声,说道:“君昏臣佞,如此时世,能够苟全性命已是万幸,别的就不要说了。”

  他们都是同路人,同样遭遇到了正统的打压甚至是羞辱,所以他一点都不害怕在郑绪的面前抨击正统这个皇帝。

  郑绪也深深的叹息了一声,说道:“君昏臣佞,尤大学士这个评价非常正确。”

  说完这话,两个人对望良久,又是深深的叹息。

  沉默了很长时间,尤登阁这才开口问道:“侯爷这一次邀我过来,有什么事情吗?”

  他知道郑绪现在被监视得更加严重,冒着风险约他在这个地方见面,肯定有很重要的事情,不会只是想跟他来感叹一番人生的。

  “今天禁军在城外试射大炮,尤大学士听说过此事没有?”郑绪问道。

  “没有听说过,”尤登阁摇头道,“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每天只是闭门等死,朝政的事情我没有再关心过,那已经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了。”

  “闭门等死”说的是他的状态,也是郑绪的状态。

  他们都知道正统是不会放过他们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对他们下手。

  但是逃也逃不出去,只能够等死。

  说完这话,又好奇的问郑绪:“大炮是什么东西?”

  梅瑜上表的时候,他就已经闭门不出了,所以并不知道这件事情。

  “大炮是关外的方浩方将军制造出来的一种武器。”郑绪这样向他解释。

  尤登阁听到说是方浩制造出来的武器,顿时露出不屑之色。

  他虽然没有见过方浩,但是听这个名字听得够多了,知道方浩是王大学士那一派的大将。

  如果没有方浩给当年的太子提供一些将领,太子也不能够掌握着禁军,能不能顺利的登上帝位,还是两说之事。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对方浩非常的反感。

  虽然他知道方浩在边关为尧国开疆扩土,立下了不世之功。

  郑绪继续说道:“那大炮是用上万斤的钢铁铸成的武器,用来发射炮弹,可以将一枚十多斤的炮弹发射到数里之外,根据在边关的特使梅瑜上表所言,一枚炮弹可以杀敌上百,方浩就是靠着这武器打下了碧落大草原,再打下幽云大草原。”

  “肯定是夸张之言,世间怎有那等厉害武器?”尤登阁不屑的冷笑道,“方浩真有那样厉害的武器,他早就起兵当皇帝了。”

  “今天上午,他们就在城外试射了大炮,有一千多人过去观看,”郑绪说道,“根据他们传过来的消息,那大炮确实有那样的威力,一发炮弹发射出去,能够在数里之外炸出一个大坑,将树木摧折,百步之内,铁片飞射,深入树干,没有任何盔甲能够抵挡住。如果是落在人群之中,一发炮弹毙敌百名,不是夸张之事。”

  尤登阁大吃一惊:“世界上怎么可能有那么厉害的武器?他真要拥有那样的武器,又怎么会甘于在关外当一个将军?”

  郑绪笑了一笑,说道:“他不甘于在关外当一个将军,才是我们的生路。”

第三十三章 生路(二)

  尤登阁惊色更甚。

  郑绪这话里面透露出来的意思可不简单。

  方浩不甘心于当一个将军才是他们的生路,那意思岂不是他希望方浩造反?

  他呆呆的看着郑绪:“郑侯爷,你的意思是”

  郑绪笑而不语。

  尤登阁道:“郑侯爷,那方浩可是王大学是那一派的人,跟我们势不两立,就算是他真的想要造反,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

  郑绪摇头说道:“以前他确实是王大学士那一派的,可是现在朝廷被王大学士那一派把持着,他如果有什么异想,王大学士那一派又岂能容他?终究还是会分道扬镳。”

首节上一节307/3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