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第265节

  特别是现在太子控制的禁军已经跟以前的富贵军不一样了,燕州的实力又打了折扣,不敢跟朝廷叫板了。

  在方浩手下那些将领进入到禁军之后,清除空饷名额,勤练士兵,这一支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有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依仗,朝廷对那些大军阀的态度也强硬了很多,发出来的声音大了很多。

  而且这一次,同为边关重镇,朔州那边也没有支持燕州的想法。

  ——燕州要经营大草原,这就等于是跟他们抢生意,打破他们在牛羊交易上的垄断,这一点涉及到了切身的利益,肯定不能够支持。

  如果让燕州也参与到这种交易中来,势必会让内地的牛羊交易价格大幅度的下跌,影响到的就是他们的钱包。

  生意必须要垄断着做才能够最赚钱。

  没有朔州的呼应,燕州就没有那个能力单独的抵抗朝廷的压力。

  所以对于朝廷的处罚,燕州只能认了。

  而这件事情让方浩感觉到最意外的就是,朝廷撤掉那个边关的总兵之后,没有让铁默笙自己委任总兵,而是派了一个将领过去任职。

  那个将领名叫赵勇,出任总兵之前,是在禁军做将领,正四品的将军。

  而这个赵勇,就是方浩这边抽调过去的人,是方浩的死忠属从。

  他不是单刀赴任,而是从禁军中带了二十多个部下过去上任,将那个军镇所有的骨干将领位置都替换了下来,等于是一场大换血。

  如果铁默笙有那样的能力,可以跟朝廷叫板,肯定会反对这样的替换。

  ——这就等于是在铁默笙的势力范围内钉上一颗钉子,侵犯到了铁默笙的利益。

  可是打了那么大一场败仗,他没有那样的底气和朝廷叫板了,只能够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方浩知道自己手下的人竟然跑到燕州做了一个总兵,倒是非常的高兴。

  那可是自己死忠属下,在那边建立起自己的势力,以后争夺天下就方便了很多。

  在朝廷准许龙城和沙鲁进行交易之后,有多家商行想要挤进来,可是最后能够进来的只有三家商行。

  一家是丝路商行,这是朔州、狼牙关、龙城三方势力合资的商行,是双边贸易的老大。

  另外一家是太子那一派的兴隆商行,不做牛羊马匹的生意,没有和沙鲁那边进行任何交易,就是从龙城这边运一些皮毛和工艺品回去,用一些矿物和布匹过来,但是丝路商行的生意不产生冲突。

  但是还有一家商行,跟丝路商行的生意是一样的。

  这一家商行名为聚宝商行,也是来自京城的商行,他们的后台是京城的那些将门。

  他们要分这一杯羹,上官云再强势都没有办法拒绝。

  上官云在朔州再强大,可是他的家人就住在京城,也属于将门子弟,要是拒绝将门联合组成的商行进入到这场交易之中,在京城就要受到排挤,日子会过得非常的困难。

  他只能够接受。

  不过在这家商行里面,朔州狼牙关以及龙城也都得到了入股的资格,只不过占有的股份并不多,三方加起来也不到两成。

  因为和丝路商行做的生意完全的雷同,所以形成了很大的竞争。

  最后两家商行进行了一番谈判,那就是发出了双方的经营范围。

  丝路商行只做尧国北部的生意,聚宝商行只做尧国南部的生意。

  将牛羊马匹贩运到南方去,卖的价格确实要高上很多,不过路上的成本也要大很多。

  但是终究是有得赚的,所以聚宝商行也同意了这样的划分。

  方浩倒是没有自己的利润被人抢走的想法,因为多了一家商行的加入,都意味着有更多的物资流入到边关。

  聚宝商行的加入,让双边的交易规模更大了,最高兴的就是梅瑜负责的特务府——因为这样一来,他们收到的商税就更加的多了。

  反正聚宝商行的加入,也不会影响到兴隆商行的生意,两边都没有什么竞争可言。

  梅瑜是更希望有更多商行加入到交易中来的人,这样就可以收到更多的商税。

  因为交易得到了朝廷的承认,交易越来越大,特务府收到的商税也越来越多。

  虽然一年中收商税的时间就只有那么几次,可是一次收的商税就达到上万的规模。这样算起来,一年也能够给太子府贡献几万两银子的税收。

  这就是梅瑜的政绩。

第一二七章 恩荫制

  到了六月,又有一批五万人的边民迁移过来。

  这样一来,朝廷答应的三十万边民,就只剩下最后的五万人没有过来了。

  在这一批边民里面,又选出了七八千名预备士兵,还有几家大的工厂,一共选了几千个工人过去,剩下的就是种地的农民。

  跟着这一批边民过来的,还有朝廷派过来的钦差大臣。

  这一次朝廷派钦差大臣过来,是对方浩的封赏。

  圣旨上说的是他这一段时间经营草原,有很好的成效,不只是保证了天赐大草原这一方的安宁,还有效的打击了碧落大草原的气焰,让另外一方的边关也变得更加的安全。

  所以朝廷经过研究决定,将他的品阶从正三品提升为从二品。

  另,听闻方浩有了儿子,给他那才出生的儿子赏了一个正九品陪戎校尉的官衔。

  方浩的儿子刚出生就成为了正九品的武官,起步就是很多人的终点,这也是那些将门子弟为什么能够在文官集团的打压之下还能够把持尧国军队达千余年之久的原因所在。

  这是恩荫制。

  当官到了一定的品阶,生下孩子就可以得到恩荫,文官的子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读书,武将的子弟就可以直接挂上武将品阶。

  方浩的儿子原本没有这么容易的得到这种规格的恩荫,儿子刚出生就授正九品的官衔,对一个总兵来说,这显得也太夸张了一点。

  按照他的品阶地位,就算是有恩荫到他儿子那里,也要等到十六岁成丁之后,而不是刚出生就受于这样的品阶。

  不过方浩并没有觉得有多奇怪。

  因为现在的皇帝还是老皇帝,老皇帝知道这个孩子到底是谁生的。

  这个恩荫,与其说是给予方浩的儿子,还不如说是给予老皇帝的外孙。

  这样的恩荫,只有儿子才有资格得到,女儿是没有资格得到的。

  虽然这是虚衔,但是可以领到俸禄。

  这倒是让昭宁开心了很多。

  更让她开心的是,朝廷还在旨意中嘉奖了她这个孩子的生母,给她赏了一个平妻的身份,也成为了诰命夫人。

  尧国的制度,一个男人虽然可以娶多个女人,但是,正妻只能有一个,其余的只能是妾室,地位略高于奴仆,但还是归属于奴仆一类。

  如果一个男人已经有了正妻,再娶妻子的话,那就是犯法,是要受到很严厉的处罚的。

  唯一的例外,就是由皇帝恩赐,还可以多一个妻子,享有正妻所享有的一切待遇,生下的孩子也属于嫡出,死后可以进入祠堂,这也就是所谓的平妻,地位略低于正妻,但是远高于妾室。

  这样的恩赐,几十年都难得遇上一次,却让方浩给遇上了。

  当然,方浩也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稀奇的,毕竟老皇帝知道,那个是他的女儿,想办法让自己的女儿地位上升,那也是很正常的。

  只不过昭宁在这里的名字不是她的本名姜芷,而是改了名字叫做郑小昭。

  现在方浩的府上就有了两位夫人,一个是裘夫人,一个是郑夫人。

  不过总兵府的内院还是没有添人口,就是那么几个人。

  昭宁的身份太过敏感,方浩不希望过多的人进入到内院,就怕她的身份会被泄露出去。

  老皇帝还没有死,让他感觉到有一些意外,当初看到的时候,身体状况就很差了,以为活不了多久,没想到这又活了两年多的时间。

  不过听钦差大臣说起,现在老皇帝身体已经非常的糟糕了。

  而且朝廷内阁,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那就是首辅大人曹大学士实在是年纪太大了,已经辞去了首府的职务,得到了一个不能世袭的国公封号回老家去了。

  现在的内阁首辅就是王大学士。

  而新入阁的学士位置,并没有落到梅翰林的身上,而是让丁忧期满的尤登阁重新入阁。

  尤登阁入阁之后,他这一派的势力又得到了一定的加强。

  可是禁军已经被太子牢牢的控制住,内阁首辅又成了王大学士,六部中一些关键的位置也插入了太子党的人选,尤登阁重新入阁,也没有办法挽回他那一派的颓势。

  太子登基已经成为了不可挽回的大势。

  方浩现在就等着最后一批五万的边民迁移过来,到时候他手下一共就有了四十多万人口,很多事情都好做了。

  这一批五万人到来的时候,规划中的几座城池都已经建筑好了,大量的钢铁和水泥使用到了城池的建筑中。

  路桥集团参与到了城池的建设以及沿途一些小城堡的建设,已经有大量的楼房在建设之中。

  新技术就要大力的扩展,这样还能够节省一些耕地。

  最主要的是彰显了他们的实力,也锻炼了他们的队伍,方浩非常鼓励这样的事情。

  现在龙城这边已经说得上是兵强马壮,还形成了初步的工业体系。

  方浩这一次回来,最多的时间就是在动力研究院,指导着内燃机的研究发展。

  然后就是给龙城学校编写更高程度的教材。

  填鸭式的教育,让很多的学生都不堪重负,没有办法消化学习成果,但是也有那么一些学生脱颖而出。

  原来的教材相当于方浩那个世界小学程度,已经有些不适合那些优秀的学生了,所以他要将教材的知识内容,编写到更深的层次。

  当然不是说将他那个世界初中的知识全部照搬过来,世界不一样,基础不一样,照搬过来不可取。

  有一部分甚至用到了高中的知识,但是有一些知识没有编写出来,因为这个世界不适合——比如说电力知识。

  还有一些物理上面的基础知识,现在还没有研究到那个程度,也不适合照搬过来。

  他已经在筹划将龙城学校分为小学部和中学部。

  随着边民的增多,农村学校的学生也增多了一倍有余。

  接下来还会有五万名边民迁移过来,势必也会有一些适合读书的少年儿童。

  以后学校的规模还要增加。

  学生要增加,老师也要相应的增加。

第一二八章 橡胶

  方浩在动力研究院为拖拉机的研究遇上瓶颈而头痛的时候,迎来了一个很大的惊喜,一个他意想不到的惊喜。

  他从京城回来之后,送走了一批伤残退伍的士兵,其中就有两个老家在尧国南部贡州的士兵,一个叫黎大力,一个叫段农,还给了他们橡胶树种子以及一些启动资金,鼓励他们回去后在那里种橡胶树,收割橡胶。

  橡胶对构建现代化社会,起到的作用非常的巨大。

  没有橡胶制成的轮胎,只能用木轱辘的车轮,最多也就是弄出一些运载能力很小的牛车和马车,没有办法弄出汽车来。

  ——木制的车轮不可能经得起汽车那样的颠簸。

首节上一节265/3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