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第234节

  在总兵府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才吃完早饭,就有人过来禀报——出齐云山的那条路已经快要修通了。

  比原计划的快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方浩对这件事情非常的上心,接到这个通报之后,就骑马往那边赶了过去。

  那条路总共只有十几里路长,已经被修得适合大队的骑兵过去。

  最后还有两三里路没有修,但是那都属于相对比较平坦的出山路,只是有少部分地方需要动用人工改造。

  现在修路的队伍已经停顿在了那里。

  因为他们担心现在就修过去的话,让碧落大草原的戎突人知道这件事情,说不定就会循着那条路杀过来,那就弄巧成拙了。

  现在离着碧落大草原还有两三里路,要转过一座小山,才能够出去,停留在这里,不用担心被别人发现。

  方浩来了之后,带着几个人晚呐,没有开辟出来的路上走过去,翻过一座小山,看到了一片辽阔得望不到边际的草原。

  他拿着千里镜在山坡上观察,发现远方还有一群群的牛羊。

  虽然现在百草枯黄,但是一样的有牧民放牧着牛羊,让它们出来啃一些枯草也是可以的,主要还是晒一晒太阳,活动一下。

  看来在这附近就有一个戎突人的部落。

  他查看了一下地形,找了一处两山之间比较狭窄陡峭的路段,对负责修路的刘戈说道:“现在你们不要忙着修路,现在这里修一个关卡,把关卡修好之后,再去考虑把后面的路都修通。”

  这一段地方离出山口只有一里多路了,两山之间的阻隔大概有二十多丈长,他需要的是在这两山之间修一堵高大坚固的城墙把这条路给封死,只留下一道大门出入。

  地方太过狭窄,修筑城墙倒是容易,可是驻守不了多少士兵,也囤积不了多少的武器和粮食。

  如果筑城的地方太宽广了,固然可以驻守很多士兵,囤积很多武器和粮食,可是工程量又大了很多,不能够在敌人察觉之前将城墙修好,那就会酿成大祸。

  他选择的这个地方,物资足够的情况下,三千人一起动手,也就是一天的时间,就能够修筑起一堵横亘于两山之间的城墙。

  出入的关卡掌握在他们的手上,什么时候出动,主动权也在他们手上了。

  方浩让这些人回去,运输一些修城墙需要的物资过来。

  他们修出了那么长的道路,可以用牛马运输大量的物资过来,包括修筑城墙需要的城墙砖。

  草原上并不缺乏牛和马,运力比较充足,只剩两三天的时间就运来了足够修筑城墙的物资。

  他们需要修筑的只是一堵城墙,需要的物资并不是很多,所以很快就运过来了。

  运过来之后,就开始在那两山之间修筑起城墙来。

  留了一道高达一丈二宽达两丈的门洞,装上了包着铁皮的厚实大门,大门非常的厚,一旦关上,就没有那么容易轰开。

  修筑城墙,这一边已经驾轻就熟,东西都准备好了,在方浩的指挥下,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将一堵高达五丈,宽二十多丈的城墙修筑成功,这城墙主体也是泥石,只是在外面包上了城墙砖。

  城墙的厚度有五丈左右厚,除了两边包的城墙砖,里面都是填充的泥土。

  泥土填充进去之后,又浇灌上水,让它渗紧,然后用石磙在上面反复的滚过,一遍遍的压实,这样才会变得坚实。

  第二天,一部分的人拖着厚重的石磙在城墙头上压实城墙里面的泥土,还有一部分人则在城墙里面修筑起储藏兵器的仓库和储藏粮食的仓库,以及一左一右两座兵营。

  兵营不会多大,这城墙的面积也不大,需要防守的地方不多,部署太多的人纯粹就是浪费,大概能有百来个士兵驻守在这里就可以了。

  真的出现了什么情况,百来个士兵,只要武器充足,在这样的地方足够守到援兵到来。

  因为这条路已经修通了,不用一个时辰,就可以将天赐大草原那边的将士们调集过来进行防守。

  这些只要物资准备得足够,都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将仓库和驻守士兵的营房都修好之后,方浩也松了一口气,让刘戈暂时不用急着修路,可以先扩充平整一下城墙里面的地方,尽可能的让以后驻守在这里的士兵能够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以后这里会成为他们的人出兵碧落大草原的唯一关卡,对他们非常重要。

  这一道关卡,就被方浩命名为玉门关。

  他的解释是——前面那一座草原叫做碧落大草原,有碧玉的意思,那这一道关卡正好是通往碧落大草原的大门,那就叫玉门关。

  他是总兵,命名权在他手上,当然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把这里弄好之后,方浩骑着马又返回了钢铁厂那边。

  那里的城池建筑进行得非常的顺利,已经能够看到一座大气磅礴的城池轮廓。

  一两万人在这里修筑城池,物资准备得又非常的充足,又是在平原之上,进度很快。

  钢铁厂被那座城池给围住了,成为了那一座城池里面的建筑。

  这一座城池最大的作用就是保护这座钢铁厂。

  方浩在一座城门的附近找到了监督着城池修建的程直,对他说道:“把你手下的参将和游击将军都叫过来,让他带上一个骑兵卫和一个步兵卫,带好武器,我们要去做大事情。”

  大事情没有别的事情,就是要出兵碧落大草原,这一点是龙城军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战略目标,修那条路也是为了这个目标,程直当然清楚。

  有仗打,那就意味着有利可图,有功劳可立。

  程直激动了起来,说道:“总兵,要不要我过去?”

  他是右军的将军,他也想亲自上场,获取更大的功劳,搏来更大的荣华富贵。

  方浩笑着说道:“暂时用不着你,我们只是打一场小仗,弄一点战利品就可以了。你就留在这里,继续监督着城池的修建吧。”

第七十四章 最大的目标

  龙城军现在的规模,不足以和碧落大草原硬拼,只能够趁着人家没有准备的时候,出兵骚扰一下,有限度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顺便再抢劫一些牛羊马匹过来。

  还不到和对方决战的时候,用不着调动太多的兵马。

  两个卫的兵马已经足够了。

  现在因为人数还不是那么的足够,刚刚到的那一批三万人里面,虽然已经挑出了几千名士兵,不过才来几天的时间,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当然不能够拉到战场上去。

  虽然现在龙城军十个卫已经满编,但是能够拿出来战斗的士兵数量,一个卫也就是一千多人。

  不过一个骑兵卫加一个步兵卫的兵力,也足够他们出去一趟了。

  碧落大草原是一座很大的草原,面积比天赐大草原还要大,他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力量都放置在齐云山下。

  特别是这一边并没有连通两座大草原的通道,在这里投入大量的兵力,完全就是浪费。

  至于以后会不会加大兵力部署,那是以后的事情,不是现在。

  两个卫的兵力很快就调集过来了。

  带头的是一个参将和一个游击将军。

  他们当然知道是要做什么事情,都比较兴奋。

  趁着敌人不备去攻击敌人,那是胜率很高的事情。

  打了胜仗就会有功劳,当然会兴奋。

  最为兴奋的还是骑兵卫。

  步兵不方便去大草原上对敌作战,方浩调集一个卫的步兵过来,主要是在玉门关那边防守接应——万一骑兵在敌方作战的时候遇上了强大的敌人,还可以及时撤回玉门关内,那些防守在玉门关的步兵就可以进行接应。

  士兵都调集过来之后,方浩对他们进行了一场简短的讲话:

  “你们也知道的,现在朝廷已经准许我们和天赐大草原的戎突部落正常通商交易,这个部落很快就会向朝廷递上归顺之书,成为我们尧国西北的属国,我们不再是敌对关系,而是友邻。”

  “可是这不意味着,所有的戎突人都是我们的友邻。齐云山东边的碧落大草原就是我们最大的威胁,我们必须要将这样的敌人消灭掉,才能够让边境成为大家都可以平安生活的地方。”

  “现在,通往碧落大草原的通道已经快要修好,我们这一次过去就是要对付他们。”

  “碧落大草原是一个比天赐大草原还要大的草原,有很多的河流和湖泊,那里不只是有我们的敌人,还有这大片水草丰茂的牧场,有着大片的矿山,有着大群的牛羊马匹。”

  “我们不能够让我们的敌人占据那么好的地方,我们要让这片地方成为我们的领土,这是我们龙城军在今后几年时间里最大的目标。”

  “现在告诉我,你们有信心没有?”

  水草丰茂的牧场,大片的矿山,以及成群的牛羊马匹。

  这样的形容,让那些士兵们热血激昂。

  只要打败那一片土地上的敌人,那一片土地上的所有都属于他们。

  没有比这个更让人兴奋的事情了。

  “有信心!”

  所有的士兵都扯开喉咙大喊,声音传出了很远。

  “那我们就出发吧!”

  方浩说道。

  带着武器,带着帐篷,带着粮食,赶着一群牛羊,这支队伍就出发了。

  路已经修好,天还没黑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到达了玉门关下。

  这时候玉门关下已经开辟出来了很长一片的空地,正好可以安营扎寨。

  山间低洼之处有水潭,刘戈的修路部队已经将那个水塘扩大,修筑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坝,还将上游的一些山溪进行了引导,让这个水潭的容量一下子提高了十几倍,能够保证驻扎在这里的人有足够的水资源。

  这一次方浩并不准备夜袭——因为他们现在连敌人在哪个地方都不知道,大晚上的能见度那么差,夜袭就等于是在大草原上瞎逛,没有任何的好处,搞不好还会栽在草原上。

  这种事情还是要白天出发才行。

  来到这里安营扎寨之后,就开始杀牛宰羊,没有带蔬菜过来,大家全部都是吃肉,喝骨头汤。

  多吃一些肉,也更能够扛饿,以及扛住晚上的寒冷。

  ——现在气温那么低,晚上住在帐篷里面,也确实挺冷的。

  因为平时蔬菜的供应都还足够,偶尔几天全部吃肉,并没有什么受不了的。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骑兵卫所有的士兵都被叫了起来,早餐已经准备好了,甚至连米饭馒头那些都没有,全部都是牛羊肉。

  因为他们要出去打仗,要寻找敌人,多吃一点肉,对他们来讲,就能多一份体能。

  吃饱喝足之后,这些士兵都带上长矛,背上弓箭,骑上了自己的战马,出关而去。

  关外的路本来就比较好走,不是有一些地方不适合战马经过,现在也都已经修好了。

  出关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出来,地面上有着很重的霜,还是一片冻土。

  方浩骑着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手中拿着千里镜,到了大草原之上又开始用自己的千里镜来瞭望。

  进入了大草原之后,有几十人分成十个小队越过了他,分为几个方向跑在队伍的最前面。

  他们的责任就是在这片草原上找到戎突人聚居的部落,弄清楚有多少人,再来决定要不要过去扫荡一遍。

  牧民们不会有太密集的居住地,哪怕是很大的部落,住得都非常的分散。

  这些哨兵每一队都带着千里镜出发,可以在敌人没有发现自己之前发现敌人,这样就保证了他们的安全,也能够让她们更清楚的摸清敌人的底细。

  纵马在草原上奔驰,速度比较快,没用多长的时间,就有哨兵发现了戎突人的部落,看到了一顶顶零零碎碎散落在草原上的帐篷。

  这个时候太阳也才刚刚升起来,外面还是比较寒冷,晚上降下的霜,现在都还没有化掉,并没有牧民出来放牧。

  他们隔着那个部落边缘几里,纵马奔驰了一两里路,拿着千里镜观察,发现这是一个不小的部落,落入他们眼中的就有几百顶帐篷,值得他们的部队过去了。

首节上一节234/3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