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71节

  燕回连忙放松了一下自己的脸,尽量表现的正常些,应道:“还没,这事儿哪急得?”

  “也是啊,多少也得陪陪我伯父他们。”王辰道:“只是这子龙跟着去干嘛?这手上的事儿都还没理好,一闲下来就想着跑晋阳。”

  “这主公都不晓得,俺哪里知道?”燕回面上为难道。

  王辰笑着摇头,道:“我听说子龙这次回去,经常往颜家跑。也不知道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怕不是看上了那颜如意了吧?”

  “俺看八成是这样,那赵将军往日里何曾离开过主公身边儿?这主公一成亲,看把他急得。”

  “报!”一个亲兵健步入堂拜道:“主公,府外来了一个人自称是主公的客人,手上有主公的金印和宝剑。”

  “将他唤进来!”王辰头也不抬,淡淡道。

  “诺!”

  “怎么样燕回,我说有人要送来吧?你慌什么?”

  燕回这时候更是服气了,向着王辰崇拜道:“主公真是神机妙算,比俺这脑袋瓜子好使多了。”

  “得了吧,就你那脑子还是不要拿出来比了。”

  “哈哈哈”二人爽朗一笑。

  也在此时,只见那亲兵去而复返,领着一个中年男子进来。

  “草民梁不息,拜见将军!”

  那中年男子入了堂中,立即向着堂上拜道。

  王辰头也不抬,只是淡淡道:“梁健,昨晚辛苦你了。”

  梁健,正是李彦给王辰推荐的那位梁上君子,只是没有想到对方会以这种方式来与自己见面。

  他的面上有些尴尬,将这金印与配剑转交给燕回,向着王辰拜道:“请将军恕罪。”

  “那配剑你便留下吧,你昨取了金印本欲要走,只是见了这配剑又忍不住多逗留了一会,既然喜欢那就送你了。”王辰依旧没有抬头。

  梁健面上羞愧,向着王辰拜道:“原来将军早就已经知道了。”

  “昨儿你取瓦的时候我就知道了。”王辰这才抬起头看向梁健,道:“本将跟随家师修习十余年,有人进屋都不知道,那十几年便是白练了。”

  “惭愧惭愧!”梁健道:“不过将军雅量,不追究在下罪责还赠宝剑,在下无以为报。”

  “行了,这事儿便算过去了。”王辰走下堂来,将梁健扶起来,道:“今后便在我这将军府住下了,只是你这一身本事还得对我那绣衣使倾囊相授啊。”“承蒙主公高看,草民这条命便算卖给将军了。这不齿的本事儿,草民自当毫无保留。”梁健大悦,这梁上君子的活计可不是谁都能够容忍喜欢的,既然王辰看得上自己,

  心中哪会不悦?

  “主公真有孟尝之风,草民万分佩服!”梁健再拜道。

  “行了,起来吧。”王辰笑道:“去吧,今后便是我望月楼绣衣使的教官了,以后可要检定一些。”

  “一定一定!”梁健感激道。

  送走了梁健,王辰这才从燕回手上接过金印。

  “你去请公孙先生来,有些事儿我还得与他商议一番。”“诺!”

  

第一百二十六章 盐泽

  

  虽然燕回去唤公孙彦,可还是叫王辰等了许久方才来。

  来时的公孙彦领着几个军卒,奉着三柄宝剑入得堂中。

  “主公。”公孙彦向着王辰一拜,道:“适才去了匠作坊,綦毋骏便让在下顺带将主公督造的三柄宝剑送了过来。”

  “这綦毋骏自己不送来,却叫你给他当跑腿的?”王辰笑着摇头,示意众人将锻造的剑放到了一边。

  “主公误会了,匠作坊现在不忙着给主公的军队锻造军备武器吗?那綦毋骏自己都忙不过来了,也只能让我帮他送来这三柄宝剑。”公孙彦笑道。

  “你本来就是负责这整个一块,就算让你送来也没啥问题。”王辰点头,从堂上下来,取一柄剑拔出,道:“好剑,这起码是百炼之铁,这綦毋骏倒也是有心。”

  “主公要是喜欢,便取一柄用着。”公孙彦笑道。

  “别了啊,这还是给各位兄弟用吧。”王辰笑着,自己也打算利用这匠作坊给诸位将军配备制式剑。

  这既然要组建一支善战的正规军,那么这军备从上往下全部都得正规起来。

  前番自己只是改善了军队的制度,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将这军备都给更换一边,从内到外建立一支等级森严,组织有序的军队出来。

  王辰将最左面的这柄汉剑拔出来,这剑身上虽然并无多大区别,但是剑鞘的装扮却是十分的独特。

  “这剑所用九十炼,自然没有百炼之剑好。”公孙彦介绍道。“给副将们使用吧,一营的将军该用这种九十炼之剑。”王辰将剑放回原处,道:“这配剑所用材质要按照官职来,趁着咱们现在掌控了定襄郡的铁官,抓紧给大伙换了这装

  备。”“主公,九十炼可谓已经是很难了。咱们匠作坊从当初主公决定变更开始,就一直安排人手做,已经这么久了百炼之剑方才得三柄,九十炼之剑也才十柄。若是要大量锻造

  的话,只怕时间上有难等。”公孙彦道。王辰背负着大手转过身思忖:‘我再军科系统上升级了锻造法好几次,只是却没想到那么大的匠作坊这百炼之剑一年才出三柄。当然这过程中只怕也因为大军屯集军备的缘

  故,所以速度有些慢了。’‘不行,这事儿还是的落实下来才行。’王辰看向公孙彦,道:“咱们现在精锐营基本上都已经换装了,好的武器器械也更换了不少。这样,现在匠作坊的铁匠们只有马槊这

  个既定任务。让闲下来的匠人们也别急着多造军备,先将这换装的事儿给我定下来再说。”

  “主公圣明,若如此的话今年年底应该就可以完成换装。”公孙彦抱拳,道。

  “行了,这百炼剑给我留下,等会我要送个人。”王辰道。

  “主公,来时我听燕回说您将配剑送给了梁健?”公孙彦问道。“没事儿,这没了剑用我不还有一柄横刀嘛。再说了,这段时间也没有什么战事。”王辰说完,引着公孙彦到了堂上,道:“今儿寻你来,我确实有一件事儿想要和你好好商

  议一番。”

  “主公请讲。”公孙彦抱拳,拜道。“你说咱们现在大体都已经差不多了,只需休养军力。这一闲下来啊,我就有点发慌。眼瞅着朝廷就似一个行将就木的人,咱们是不是该考虑考虑从哪儿下手好些?”王辰

  问道。“臣以为,当如主公先前所言那般。先据并州,再夺关中西凉。”公孙彦道:“现在主公有几大优势,其一并州此地易守难攻。东出群山可以掠冀州,南出可以定司隶关中,西进可以定凉州。只是虽然如此,但却也处于四战之地。于人口上说,因为边境长时间的不安导致并州人口不大,再者这土地气候不佳也导致了咱们粮草积蓄始终不如中

  原州郡。”“你说得对!”王辰点头,道:“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要大力更换军备。咱们经不起折腾,经不起失败。这手上的十万人要是打完了,将来可不一定有地方补充。这就是咱

  们唯一的家当,也是咱们唯一的赌注了。”

  “主公!”公孙彦道:“咱们手上只有十万人,创业艰难啊。其实我是想要先取冀州,但是取了冀州虽然可以应一时之需但无异于是将自己陷入一个泥潭里面。”“是啊,这就好似一个漩涡会无止境将咱们的力量抽干。”王辰道:“反观凉州,虽然有羌族驰骋,边章韩遂之乱,但其与我们来说莫过于是一个机会。取了司隶、并州、凉

  州,咱们无异于就是扼住了天下的咽喉。凭借着这一块地盘,咱们再好好经营经营,横扫天下不是什么难事儿。”

  对于王辰而言,凉州及三辅重点是在未来的乱世之中远离了中原逐鹿的纷争,除去马家之外并无十分强硬的对手。

  再者,东出又有层层雄关,实在是紧紧扼住了天下的咽喉。

  “如此,这并州一郡也不能丢。”

  “是的!”王辰点头,道:“司隶可以丢河内河南部分地区,但是轘辕关必须要掌控在咱们手里,最次也要掌控函谷关。”

  “我突然理解了主公为何大费周章更换军备了。”公孙彦笑道:“主公是想尽可能保全士卒们的性命啊。”“废话!”王辰笑骂一句,二人关系早已非同以往,便是这般好似兄弟的沟通更能够加深双方的关系,道:“这是咱们的有生力量,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什么事儿。在一个士

  兵身上投入一缗还是十缗都无关紧要,那钱终究是死的,它不可能替代那士兵去为我打仗不是?”

  “主公说的是!”说到这钱上,公孙彦却又想到一件事儿,于是道:“主公,现下盐价飞涨,主公何不乘机在这盐上采取点办法?”“咱们现在每月虽有朝廷配给食盐,但十万人还是不够,基本上吃的都是这四郡囤积的官盐以及先前查抄各家的私盐。若是贱价卖到这市场上,咱们的积蓄可就越来越少了

  。”王辰不解的看向公孙彦,道。

  “主公呐!”公孙彦叹道:“您都掌控四郡这么久了,怎么连自己治下有一个盐泽都不知道?”“啥?盐泽?”王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盐可是一大财政来源,如果自己真的掌控盐泽以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低价售出迅速控制大部分市场。这样一来,府库无疑

  是增加了一大笔收入。公孙彦笑道:“前番各项事务繁忙,我也都忘了此事。先前在太原占山的时候,我也做过一些贩卖私盐的买卖。这来往各方的私盐都碰过,当然知道雁门郡有一个盐泽了。

  ”“只是后来匈奴互攻,边郡人口大多内迁,而鲜卑人不时南下掠夺,所以这雁门的盐泽也都废了。”公孙彦道:“前几日我也派人查阅了一番,那盐泽便在故沃阳县内。先前

  朝廷不管这盐泽,而后主公也没顾得上,这里到被一些贩私盐的强占了去,咱们并州乃至冀、幽部分州郡都是食用这出来的私盐。”

  “还得了了!”王辰大手在这书案上一拍,道:“没曾想这些人竟然敢在我的脑袋上动手了?传我命,让李韵督本部兵马赶赴强阴,先将那些贩卖私盐的都给我抓起来。”

  “主公.”公孙彦想要说话却被王辰打断了:“你的意思我明白,这些贩私盐的人自然有自己的销路。之所以先将他们抓起来,是因为我想要他们的销路。”王辰道:“你准备一下,后天咱们从阴馆出发赶赴强阴,先把

  这冶盐的事儿给定下来。”“诺!”公孙彦向着王辰一拜,当即便退了下去。

  

第一百二十七章 史阿

  

  阴馆城外。

  顶着炎炎夏日,一个面容坚毅的男子正催促着胯下的白马向着阴馆赶去,他的身后跟着一个沉默的汉子。

  二人的衣服上已经沾满了灰尘,看不见原来颜色。

  二人那一双犀利的眼神好似如宝剑般,双手怀抱着一柄剑,仿佛那便是他们所有的身家了。

  “元直啊,此番跟我出来不后悔吗?”前面的人降低了马速,与后面一人并肩而行,问道。

  “史兄见笑了,元直此番本欲寻访名师读书求学,正好也随史兄来这塞外宽阔宽阔心胸。”被称为元直这人爽朗一笑,道。“前番你出事儿我还正准备去救你,却没曾想到你已经被放出来了。也好,咱们两兄弟一起在这边塞走上一遭,权当散心罢了。”姓史的这人笑道:“不过元直啊,如果这王

  将军要是真个挽留你的话,还不如留下来与兄弟做个伴怎么样?”“史阿啊史阿,你那是欠了李前辈人情,来此一来是还个人情,二来也想在将军府谋个差事。可是我徐庶可没这些想法,从上次那件事儿我算是看明白了。”想不到这个年

  轻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徐庶,若是他自报家门之后,王辰会不会竭力挽留这位后汉三国时代被埋没的最大将才。

  “是不是王将军前番起事的作为,叫你有些不齿?”史阿问道。

  徐庶没有说话,只是叹了口气,道:“大丈夫处世,不能建功立业,不如与草木一般腐朽罢了。只是现在经历了上面那事儿,我打算弃武从文,将来好好建立一番功业。”

  说到这,徐庶一扫心中的阴霾,向着史阿笑着打趣道:“怎么?人家王将军要不要你还是一回事儿呢,你咋就当起了人家的说客?”

  “哈哈哈哈.”史阿爽朗大笑起来,也不解释,只是拍马向前奔去。

  阴馆城就在前方,经过王辰几年的经营,这城池看起来也显得更为宏伟一些。

  “一路走来,叫我眼前一亮的就数入了雁门郡地界。”徐庶叹道:“是什么样的将军才能叫这境内百姓安居乐业,漫山遍野皆是米粟的颜色?”

  “行了,一会拜见了不就知道了?”前方传来史阿的声音。

  但是徐庶却对王辰更感兴趣了一些,他很想知道王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将军府,中堂。

  “主公!”燕回健步入堂,向着王辰拜道:“门外有两个剑客,一人自称史阿,一人自称徐庶。说是受了李彦前辈之请,特来拜见。”

  “史阿?徐庶?”

  王辰大惊,也不去管这手上的竹简公文,急忙起身向着燕回道:“马上差人去匠作坊再取一柄百炼宝剑来,一会一并送入堂中。”

  “诺!”

  “去,将他们速速请进来。”

  “诺!”燕回一拜,急忙退下。

  只是这一切却叫王辰有些不知所措了,徐庶!如果别人不知道徐庶的将来或许还无所谓,可王辰却是十分清楚此人将来的造诣。

  可谓是后汉三国之中的被埋没的一大英才,人品才干那都是最顶尖的存在。只是不知道刘大耳为这徐庶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他在后来一言不发,甘愿让一身才学埋没?

  很快,二人便跟随在燕回身后入了中堂。

  “草民史阿、徐庶,拜见将军!”二人向着堂上王辰齐齐拜下。

  王辰急忙从堂上下来,将二人扶起来,道:“快快请起,快快请起。二位名声王某早有耳闻,今日能相见,实属万幸。”

  二人没有想到王辰竟然这般的和蔼,一点架子官威都没有。

  而打量着面前这个俊俏的白面将军,与他们想象之中驰骋沙场威风八面的将军截然不同。

  王辰引着二人坐下,方才笑道:“想不到我师叔请的是二位豪杰,王某幸甚,幸甚啊。”

  此时,徐庶起身向着王辰歉意抱拳,道:“王将军恕罪,庶只是陪史兄来此。在阴馆呆不了多久,王将军请见谅。”

首节上一节71/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