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65节

  度?哈哈哈哈.”

  公孙彦也是大笑不已:“这王文祖实在是太可爱了,想要凭借一纸书信就调来十万大军,他比当今天子还要了不起啊!”

  “这王文祖我也曾听说过,名传天下如雷贯耳啊。这人仗义轻财,乃是救济世人的名士。却不曾想这人虽有盛名,但才德不配。”公孙彦道。

  王辰点头,笑道:“这就叫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所以啊被人称道的人不一定就是非常有能力成事儿的人!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往往能够成就大事!”

  王辰大手在这桌子上敲打了半晌,思忖再三也没有想到有什么值得自己捞一笔的事儿,况且这王文祖要兵没兵,要胆儿没胆儿,对自己根本没有半点用处。

  他细心查看了一下这资料库,果然如自己所言那般,这王文祖成不了什么大事儿。

  不过那个襄楷倒是引起了他的一些兴趣,从资料库来看这个襄楷是一个方士,善于天文阴阳之术。

  正好那记忆碎片中的所谓凰图涉及了这一块,可以叫他帮自己解解惑。

  “子明啊,你替我回他一封信,就说我近日也遇上了一些不解之惑。希望襄公矩能够移步阴馆替我解惑,至于用兵之事给我婉拒了!”

  “襄公矩?”公孙彦道:“可是那个平原的方士?”王辰点头,道:“这段时间啊我确实还遇上了一些不解,特别是那周易里面的东西。咱们这里也没有什么有名的方士,这襄公矩啊多多少少懂一些,让他来给我解解惑也是

  好事。”

  “主公也信这些鬼神之说?”公孙彦笑问道。

  “这些把戏骗得了愚人,骗不了聪明人。只是这阴阳之中却有一些大道理,咱们也不能否认。”王辰道。

  “主公若是需要襄公矩过来,只怕还是不要直接回绝的好。”“诶,子明有所不知啊!”王辰道:“此番能与王文祖谋事者,也无多大才能。我之所以要回绝,是因为王文祖成不了事。届时这些人只怕都逃不了杀头灭族的祸患,如果这

  襄公矩有了我这里一条退路,他自然会来。”

  若是王辰知道那夜的深谈之中,许攸将自己判定得一清二楚,他又将做何感想?

  “主公妙算,可若是此人不来呢?”

  “不来?”王辰轻笑,面上轻蔑,道:“这来不来还由得了他吗?”

  “主公既有妙计,此事儿便成了。”公孙彦笑道。

  而此时,却见燕回奉着一封竹简健步走入堂中,向着王辰拜道:“主公,晋阳州府送来急信。”

  “哦?”王辰将竹简接过来仔细打量了一番,方才将之递给了公孙彦,道:“多事之秋啊,这河东郡郭太在白波谷起事攻略郡府,现正兵临太原,意图北掠。”

  “主公是想要领兵南下吗?”公孙彦将竹简放在一边,向王辰问道。

  王辰起身,再三思忖之后,方才向公孙彦道:“咱们这才刚刚将军队换血,各方面刚刚稳定下来。现在冒然南征只怕不行,你以为呢?”公孙彦道:“主公征战这么多年,也是该让弟兄们休息休息了。连年征战,弟兄们也疲惫,只怕也有许多厌战想法。就像是宝剑,用多了锋自然就钝了,也该是时候好好磨

  一磨这剑锋了。”“子明说的不错啊,咱们从起兵开始几乎每一年都在打仗,弟兄们就没有过过多少舒坦日子。也该是时候好好休养一下了,而且我也想要好好在这边塞休养一番,以待时变

  。”王辰点头,道。

  “那么我等当如何回绝丁建阳?”公孙彦问道。

  王辰思忖一会,笑道:“此事儿还不简单?以前他们不是说我不听宣调就擅自率兵入内郡吗?你给我这样回复他,就说我王辰得不到朝廷的调令,不敢擅自率军入内郡!”

  “主公妙计!”公孙彦笑道,只不过这转念一想,又道:“主公家人尽数在晋阳,若是我等按兵不动只怕到时候会危及主公家人啊。”“子明多虑了,我觉得这郭太再怎么样也不敢去晋阳,最多打到祁县。可是这沿途早已被我们去年掠了干净,哪里还有什么粮草?无非便是想要盘踞界休一带,防止我军南

  下而已。”王辰摆手笑道:“这些人怕我还来不及,又哪里敢逼我南下?”

  “可若是朝廷调令下来呢?”公孙彦又问道。

  “这还不简单?”王辰道:“朝廷要是调令下来,便说咱们边军无粮,不足南征便可。谁让他每月给我六万人配给的?正好趁此机会也给捞一个好处。”说道好处上,王辰又想起了张燕,于是道:“前番张燕不是败了吗?虽然没有拿到什么朝廷封赏,你告诉他让他攻略上党。闹出点动静来响应郭太,将来也好讨个朝廷敕封

  。”

  “主公此举只怕那王文祖的计策也扑空了!”公孙彦笑道。“他王文祖关我啥事?咱们应该考虑的是尽可能的捞到更多的好处,要是没啥好处咱们闹腾个啥?现在这天下叛乱迭起,你方罢了我方上,眼瞅着朝廷也没多少年月了,咱

  们能做的就是趁着这大的乱子还没来,尽可能多盘点家底。”

  说到这,王辰将目光看向西河郡,笑道:“你知道最让我眼热的是什么吗?”

  “什么?”

  王辰领着公孙彦走到并州地图前,大手在西河郡的美稷按下,道:“匈奴!”

  “匈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休养控弦数万,良马无数。主公眼热的是这马,还是这人?”“都有!”王辰一笑,心中也不知作何盘算,但是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拿到这些人人马!

  

第一百一十五章 立牧

  

  正如王辰所言,白波军刚刚打到中都便罢兵了,转而将重心放在了河东郡的攻略上。与朝廷的剿叛军队相持于浍、汾水之间,谁也进不得分毫。

  而另一边张燕的黑山军却在上党攻城略地,转眼间便已经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也许是两方的胜利不断鼓舞了蛰伏的黄巾军,一时间天下竟然又是一片黄潮。

  而皇甫嵩与董卓所统领的朝廷精锐却又深陷三辅的战局之中脱不开身,另一边孟益的军队又深陷幽州乱局。

  朝廷已经没有多余的力量来平定面前的河东,上党之叛军。更没有多余的力量来安定天下,扫荡各方叛变。

  一时间,一起起叛变就像是涛涛大浪不断拍打着汉家这一搜早已腐朽的船。

  这一年将是整个天下逆转的一年,而朝廷此时却将目光看向了北面,那里屯集的十万大军!

  洛阳,崇德殿。“这王辰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还要观望一番吗?”刘宏将使者带回来的竹简掷在殿下,怒道:“朕几番调令,这王辰总有托辞!调他军队入内郡平叛,他却说没有粮草!往日

  里给他的粮草是什么?”

  “陛下!”袁隗抱拳拜道:“现如今陛下能够调动的精锐只有王辰的十万边军,此时王辰公然抗命,实属大逆不道,应当降诏一封,另择良将取而代之!”

  “陛下,臣以为不可!”只见一个文官出了队列,向着殿上拜道:“陛下,臣有一计可平定祸乱!”

  “君朗既然有计,不妨说来!”刘宏摆手道。

  君朗,正是大名鼎鼎的刘焉!只见他向着殿上的刘宏拜道:“陛下,用兵平叛最终只能治其表而不能治其根本。叛乱不休,追溯其来源无非是因为刺史郡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方才导致如此。如果陛下挑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自可镇安方夏,百姓自然也就不会再有叛乱。而如今逞雄之贼寇,也因为州郡吏治清明,而罢兵务农。届时陛下再诛其贼首,天下可安,贼寇可

  除。”

  刘焉这话无异于在殿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各方士族纷纷战队,掀起了又一场辩论。

  只是刘焉本就是皇族宗室,素有威名,此番话出来也叫殿上的刘宏思量了起来。“陛下!”刘焉再拜,道:“王辰贼子之心已然明了,其人必不可成为陛下之勾股。此番在边塞拥兵十万,既不听调也不听宣,迟早会成为朝廷大患!而此时朝中并无多余兵

  马可以平定天下不绝之叛,若是陛下以牧伯掌州郡,各州自募兵马平定祸乱不成问题。”

  “且,于边塞而言王辰拥兵十余万,而丁原身为刺史能够调度的兵马却极少。若是丁原能够带兵节制王辰,叫王辰大军难下,此祸可避也!”

  “陛下!臣附议!”随着一个文臣站出来,紧接着又站出来了一片,纷纷附和刘焉的意见。

  这中间不乏王公大臣,到叫刘宏也有些期待刘焉建议的效果了。

  “如此,便传朕诏书!”刘宏当即便采纳了刘焉的建议,现在没有办法能够调动的兵马实在是太少了,而北面却又还有一个大患王辰!

  既然刘焉说这个计策可以从根本上清除问题,那么自己也可以看看效果。

  就这样,决定后汉乱世的废史立牧也就正是拉开了序幕。

  阴馆,将军府,中堂。

  王辰的面前正跪着凌断和杨娥,这两个凭借着自己的支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倒是给自己设下了不少消息脉络。

  “也就是说现在陛下是打算废史立牧了?”王辰看向杨娥,问道。

  杨娥道:“正是,根据京城传来的消息,已经拟定了各方诏书。”

  “咱们并州选的是谁啊?”王辰问道。

  “打算让丁原领并州牧、武猛都尉屯兵河内。”

  “河内?”王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向杨娥问道:“你确定是河内?”

  杨娥拜道:“正是河内,不过根据得到的消息因为张燕受封,好像陛下对并州牧的设立另有打算。”

  “嗯!”王辰点头,道:“这事儿你好好留意一下,另外朝廷对于我的安排呢?”

  “好像对于主公朝廷并未有何安排。”“没什么安排?”王辰轻笑,现在虽然张燕归附了,但朝廷还是不放心调了丁原去河内镇守防御张燕,那么这并州地界里面最大的官儿就算得上是自己了,也该是时候从并

  州士族身上动手,争取暗中掌控整个并州。

  “你去给我盯主各郡郡守县令,我想要知道这些人现在是什么打算,试探试探这些人对于我的看法。”

  “诺!”杨娥拜道。

  王辰安排好了杨娥的工作,这才看向凌断,道:“襄楷是怎么回事儿?有消息了吗?”

  凌断面上有些紧张,向着王辰拜道:“主公,月前王考事情败露自杀,襄楷等人逃命之时被我们的人引导过来,只是在代郡被人给劫走了。”

  “劫走了?”王辰并没有赶到惊讶,面上的表情就像是这事儿是理所当然的一样。

  凌断神色紧张,拜道:“还望主公责罚!”

  “那是些什么人?搞清楚了吗?”王辰淡然问道。

  “那些人虽然只有二十人,但是穿着特制的皮甲,使用的武器也极为锋利。一个个本领高强,我们的人根本不是对手。”

  “嗯!”王辰点头,道:“没事儿,或许是子明派了绣衣使出去,你的人没伤着吧?”

  “无人受伤!”

  “好了!”王辰起身道:“你们且下去吧,现在给我密切注意各郡郡守县令,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来报。”

  “诺!”二人一拜,向着堂外退去。

  这时候公孙彦方才从屏风后面转出来,面带笑意,向着王辰拜道:“恭喜主公了,这绣衣使才刚刚训练几个月便已经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了。”

  “还是不够啊,赶明儿还是得去见见我那师叔。”王辰道:“我此番派出绣衣使也是为了敲打敲打这个凌断,唯有如此这个凌断才会对我死心塌地。”

  说着,王辰起身,道:“现在并州局势有些不同以往了,咱们不能派兵南下,但是又想要掌握着并州的局势,还得从暗中来啊。”

  “主公已经有了什么打算吗?”公孙彦问道。“还没有,且先看看吧。这时候咱们安静下来,比什么都好!”

  

第一百一十六章 人选

  

  雁门,马邑。

  数百快马驰骋,向着昔日的李庄快速驰骋而去。

  原本这李彦是在阴馆教授王勇,可是后来因为将军府越发繁忙便搬到了这马邑旧宅。

  与前番来此不同,这坞堡已经没有私兵了,农忙的百姓们进进出出面上都带着喜悦。一见那将军府的马队快速过来,百姓们纷纷站到了两边,目光之中感激之意甚浓。

  李家,旧小院,百马急停。

  王辰将这院门推开,只见院中李彦正调教着王勇新的戟法。

  “师叔!”王辰向着李彦抱拳,对方也只是微微颔首示意。

  倒是王勇一见王辰来,当即大喜:“哥,你怎么来了?”便要舍了手上的戟迎过去,却见李彦手中的细竹一鞭抽打在了王勇的头上,面上大有一副恨铁不成钢:“怎么?你哥来了就不用练了吗?给我练,今天要是练不出来就不许

  吃饭!”

  说完李彦便走了过去,引着王辰坐到了院墙下的棋盘前。

  “师叔息怒,勇弟是笨了些。”王辰向着李彦歉意道。“笨倒是不笨,就是性子急躁了些,这倒是与我对脾气!若是要领军打仗,还得磨练磨练。”李彦瞥了一样王勇,方才向王辰问道:“今日特意赶到马邑来,可是寻老朽有什

  么事吗?”

  王辰知道面前的李彦虽然在很多事情上表现的非常急躁,但实际上这人是非常有分寸的,而且自制力也极为恐怖。

  可以说他是非常的冷静,能够冷静的判断一切形式,恰似大智若愚。

首节上一节65/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