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604节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拒绝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拒绝

  当阳,长坂坡。

  战事正激,梁吴联军水军南调邾县,夷水防线被晋国御卫军团突破。在南郡被分割的晋国精锐得到补给,一路南下直逼江陵。

  江陵作为梁国防御夷陵方向的大本营一旦被攻破,那么夷陵边军势必陷入两面包夹的局面。

  而此时梁吴水军残余集结在云梦赤壁一带,更有部分水军集结在汉水之中,水上之大战也即将掀起。但是陆路,却显得更为危及。

  “晋国大军分为三路,其中晋国龙骧营六万人正在临沮向夷陵方向开进。旗语各部从编县南下,直逼当阳。而晋国一万黑旗军已于昨日出发,向竟陵方向逼来。咱们现在就算是想要渡江,也没有船只了。水军在赤壁和汉水与晋水军正要大战,一时间抽调不出来。”

  江陵府衙,梁国大都督听着左右秉承局面,只能在这堂中来回踱步。

  “如今的情况我们是内外交困啊!”大都督长长叹了口气,道:“中原方向更不用说了,陛下根本不可能再派援军过来。如今的局势我们已经完全被孤立在了南郡,既没有援军,存粮也快见底了。”

  “南面最新的消息,晋军已经抵达泉陵,吴国截击的军队现在才到耒阳。鲁肃的军队除去防守沿江之外,根本抽不出多少人马南下长沙。要不了多久,咱们便会完全处于晋军的包围之中。”

  “方今只有两个选择!”大都督似已有计策,向着诸将道。

  诸将来了兴致,到希望这大都督说出一个破解之法,免得众人当真都折在这。

  “其一,降晋国!其二,在当阳与晋军决战!”他环顾众人,众人面上大多是失望状。

  但是他还是与众人打气,道:“晋国水军来势汹汹,邾县一战使得我水军损失惨重。而如今又将水军封锁在汉水和赤壁,向来要不了多久原本咱们分割晋军的河水也必然会成为晋军分割我们的河道。为今之计,应当再晋国黑旗军抵达竟陵之前在当阳击败晋军。”

  “咱们现在能够调度的兵马还有十万,晋国北面除去万余御卫之外,不过梼杌、虎贲、神策三营兵马,而且大部还集中在南漳水未曾调来,不过区区六万人,在这人数上咱们占据着优势。所以,我希望一战拿下晋军也不是不可能。只要咱们在当阳大胜,彼时往东往西都能够击败晋军挽回局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鼓励都是徒劳。所有人都很清楚,也很沮丧。

  毕竟不是梁国的精锐兵马,更非是陈诩的嫡系。如今陈诩几乎已经丢了中原,在百万晋军各路的攻势之下只能向着两江疯狂逃窜,哪里还有心情来管困在南郡的边军?

  如今,江夏成了晋国的,眼看着即将陷入绝境,谁又还当真想要北御强晋?

  只是这个中毕竟还是有吴将尚在,虽然梁将大多萎靡不振,但是吴将还是战意满满。

  为了挽回这种局面,梁吴联军不得不在当阳方向集结兵力进行反击。

  一场大战,便在这当阳长坂坡即将掀起。

  却说北面,晋军列阵徐徐而来。

  今日亲自指挥这晋国精锐,诸葛亮方才知晓何为军力之强弱。

  中军,环顾四周,晋国精锐刀戟森严,便是这甲胄也是一色制式。

  踏着整齐的步伐,缄默肃杀。

  行军过程最为无趣,除去马蹄声脚步声之外,却闻不得人声。不用刻意下令衔枚,军队中也无人交头接耳。

  却说长坂坡方向,吴梁联军面北列阵,等候着即将加入战场的晋国精锐。

  万马奔腾由北而来,但见一彪军列疾驰而来,乃是前锋神策营一万大军。

  其后虎贲重骑在左,梼杌军在右,御卫军于神策之后列阵。

  战鼓震天,厮杀将起。

  只见适才还静候的吴梁梁军开始变阵,前方三阵开始向前移动。

  中军之中,诸葛亮轻轻挥动着羽扇,向着左右道:“陛下用兵向来先手克敌,此战关乎荆州之成败。我军重甲重骑皆在,然数量不及敌军。但这吴梁军中,人心不稳,强结大阵不过取死而已,诸君何不以摧枯拉朽之势破敌?席卷当阳,趁势抢攻江陵?”

  话音落罢,便闻战鼓骤变。

  虎贲重骑与前军神策率先开动,向着敌军冲杀过去,喝杀声震动天地。

  梼杌一营,结成刀墙迫向敌军。

  这梁国边军未曾能与晋军精锐交手,哪里识得这虎贲及刀墙的厉害?吴军自也不用说了,在这江南横着走也未曾遇上过北方最顶尖的军队。

  但见虎贲以紧密阵型突破联军右阵,尘土飞扬之间,惨叫不觉。

  神策营突阵自不用说,本身就是晋国陷阵,一入阵中便叫梁吴前军陷入鏖战。

  却说这联军左军,纵马杀向晋军步兵,原以为突阵是实打实的碾压,可撞上这陌刀的时候方才晓得什么叫残酷。

  当阳一战,定局已成。

  却说那吴国吴县,孙权手握鲁肃送来的急信,犹豫不决。

  “子敬欲率军撤往柴桑,彻底放弃荆州?朕看此事极为不妥,如今各路战局皆不顺。子敬帐下尚有兵马十万,怎可轻言后撤?虽失江夏,但尚有南郡及江南诸郡在,不可撤!”

  “陛下,如今开战不过两季,陈诩便尽丧中原之地而退守两江。晋国雄兵南进,势强不可与敌啊。若陛下要战,必然要尺寸必争。若陛下要和,自然要拱手送江北诸郡才是。”张昭抱拳,道。

  孙权叹了口气,道:“若使公瑾尚在,岂容晋国辱朕?子敬乃是公瑾推举之人,如今荆州虽处于南北夹击,但尚有江水天堑。我水军虽有损失,但实力尚在,自可再战也!”

  “陛下说的是!”张昭拜道:“如今陈诩引兵十二万入两江,虽尽失中原,但两江之地尚有数十万雄兵抵御,是胜是败尚未可知。荆州方向,晋军孤军深入零陵,其势已穷尽,也不足为惧也。”

  孙权颔首,道:“子布替朕回信一封,告诉子敬不可后撤,当阻晋军于江北!另外调集各路兵马,务必将晋军扑灭于长沙!”

  “诺!”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旧友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旧友

  南阳,涅阳,张宅。

  大门外,求药的人们已经少了许多,不如往常那般门庭若市。

  随着晋国军队的推进,这些被攻占的地方也开始恢复平静,晋国的政策也开始推行起来。

  随着城中医官府的开设,张宅的压力也小了不少。

  倒也有前来求药的人,不过都是些权贵子弟罢了。

  今日,对于这城中百姓又是重复的一日,或是细心耕种,或是忙里忙外。

  不同的是一队风尘仆仆的骑兵队火速开入城中,大道上绣衣使手持令牌纵马疾驰:“让开!闪开,封道!”

  队列停在了张宅门前,将军士兵们快步入内。

  坐堂的医者急忙出来,在这院中与将军相会:“将军,可有何事?”

  “劳烦通报家父,便说故人杨丰前来拜会!”杨阿若抱拳,道。

  “将军稍侯!”男子拱手,向着府中而去。

  很快,其人去而复返,搀扶着年近古稀的张仲景出来。

  “仲景,昔日一别已有数十年了吧?”杨阿若面上扬起久违的笑容,故人相见昔日画面涌上心来,叫人吁嘘。

  张仲景也不禁笑了起来:“阿若还是如初见时候那般,这晋军南下我便心念着阿若会来,没想到还当真是来了。快快屋中请,今日咱们也好好叙叙才是啊。”

  杨阿若摆手,道:“怕是不用了,实不相瞒啊此行乃是请仲景南下,有一要事还得仲景出面才是。”

  “莫不是陛下大军已到长沙?”张仲景苦笑道:“如今我这身子骨比不得当年了,也不想再折腾了。若是陛下请我去长沙,阿若还请回吧。”

  杨阿若道:“非是如此,陛下如今在安陆,烦请仲景南下一叙,如昔日之请!”

  张仲景瞬间明白了此中之意,他为难道:“可如今我已经不起这车马劳顿……”

  “无碍,船已在河边候着,咱们从水路南下,水军将会打通整个汉水,一路上不会遇到丝毫阻碍!”杨阿若道。

  “若是能走水路,自当奉命才是。”张仲景抱拳,道。

  “请吧!”杨阿若向外比划,道:“咱们船上叙旧。”

  “请!”张仲景也不多言,只是唤人取来药箱,便跟随着杨阿若向着屋外而去。

  到得河边,船只已经备好。

  一路漂流,向着襄阳而去。

  “昔日若非仲景相劝,我杨丰也不会有今日。你张家对陛下可是有两次活命之恩,如今既已是陛下治下,自然不会亏待你啊。”

  船上,杨阿若请张仲景落座,感慨道。

  张仲景捻着胡须,笑着摇头道:“阿若啊,我身为医者心中自有救人之仁心啊。我放了家中不管,随你南下为陛下听诊,非是因为陛下是皇帝。”

  “哦?”杨阿若奇道:“那是如何?”

  “正如我以前与你所言那般,我医术再高明,一次只能救一人。陛下不同,他是医国也,医国者可救天下人。”

  “仲景的话算是比较中肯的了!”杨阿若叹道:“一路走来,多少旧国老臣对陛下百般辱骂,他们早就翘首以待,恨不得陛下早些归去啊。”

  “此乃腐儒之见!”张仲景道:“汉也好,晋也罢。百姓既不姓刘,也不姓王,谁能与百姓太平,谁能让百姓吃饱,百姓就随着谁姓。人啊,不能活在过去。陛下昔日能救天下,只是先皇不用反逼,天下至此不能全责奸人。”

  这边厢,杨阿若接到了张仲景。

  那边厢,汉水之上决战正起。

  吃了前番邾县的亏,吴国水军并没有再东面列阵,反而驶入了这云梦遗泽之中,于北列阵。

  本来打算困敌的晋军在打通水路的命令之下,不得不主动发起进攻。

  战鼓如雨点般在这湖泊之上响起,但见晋军船只随波浮沉,向着前方吴军战船攻去。

  巨矢如雨,箭矢如蝗,时有火罐划破长空,又有战舰相撞。

  火光起,木屑纷飞,黑烟之上云霄,喝声远扬四海。

  相较于吴国战船,晋国战船更为先进一些,许多大型江船都已经脱离了前汉楼船的影子,更像是晋国海船的缩小版,列装了无数巨矢石砲、铜制撞角等更适合用于水战。

  加之晋国巨弩的优越性和连续性,使得晋国在火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这是吴国水军无法比拟的。

  晋国的巨弩两人便可操控,而且能够达到连续快速射击。吴国巨弩则不可,射击的连续性比不上晋国丝毫。

  要说这双边大战,还未开始战果已定。

  晋国毕竟是有系统的水军训练,超前的作战理论和战术装备,对抗吴国水军几乎没有太大的压力。

  西陵,皇后车架徐徐入城。

  百官迎接,只是蔡琰却也不作停歇,径直去了府衙后院。

  推开房门,看着榻上的王辰,眼泪不自觉便落了下来。

  “过来!”王辰好似已病入膏肓,唤她来得榻边落座。

  她握起王辰的手,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潸然泪下。

  “哭什么?这不还没死吗?”

  “我不许你这么说……”眼泪更甚,她双目通红:“你胡说什么?一统天下的大业近在咫尺,不可胡说,至少你要看到天下一统才是。”

  “那是!”王辰道:“这也是我唤你来的目的,现在军队已经交给子龙带了,你来了这该操的心也替我分担一下。”

  “嗯!”蔡琰点头:“你放心便是了,这些事儿我知道该怎么办,不会毁了你的计划的。”

  “元直若是入了南郡,诸君就要重新进行安排和划分,各部进展都还顺利吧?”

  “嗯!”蔡琰道:“你就不要操心了,我来时已下令将各部情况呈报上来。南郡已成定局,淮北已尽入掌中。不出十日,大江上的吴国水军也将会被清理干净。现在鲁肃并未率军东撤,奈何我军在江夏仅有黑旗军,人数不足。我已经抽调季仁与曹仁二部入江夏,相信很快便能够抵达安陆。只是今日传来消息,陆逊命人在大别山一带构筑防御,谨防我军东进。”

  “荆州的军队已经够多了,这个时候调二部南下虽完全没有必要,但既然已经下令了,那就该变的局就当变了,对了士元和孝直何时抵达?”

首节上一节604/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