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585节

  便是先前出来的黄祖也在这街上立定,正愁眉不展的看着一张帛书。

  “怎么了?”

  “晋军适才射进来的帛书,现在整个军中都传遍了。沈清现在是想要杀人诛心啊!人死了事儿小,被诛心了才是大事儿了。”黄祖已经没了适才的怒火,将帛书交给了黄忠。

  黄忠看着也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

  “怎么样,还坚持你的看法吗?咱们是降还是战?”黄祖问道。

  黄忠看完了帛书,他长长吸了口气,道:“杀人诛心呐,到了这个份上咱们又哪里还有坚持下去的理由?弟兄们不能都死在这里了,这城墙已经挡不住他们了。”

  “来人,传令开城门,投降!”黄祖毫不拖沓直接下令。

  这左右的士卒高兴非凡,一个个急急忙忙传达将军的将令。

  很快,晋军大队开进城中。

  府衙前,随着沈清的大队徐徐抵达,黄祖也将手上的印玺尽数奉上,拜道:“败将黄祖,拜见枢密,枢密里间请!”

  沈清颔首,却并未上前,而是站到一旁,侍立等候。

  只见皇帝车架停下,车帘掀开,身披甲胄的王辰缓步下来。

  “叩见吾皇!”周围士卒将军尽数拜下。

  黄祖黄忠二人更是惊讶不已,截止到现在他们才知道王辰竟然在这里,而天下人都以为王辰在青州。

  “怎么?惊讶吗?”

  王辰上前将二人扶起来,笑道:“你们没想到,陈诩也没有想到,这就叫兵不厌诈!”

  “陛下说得是!”二黄抱拳,汗颜道。

  “行了!得冠军一城不足为道,得南阳一郡也不足为道。得二位将军,乃朕之大幸,晋之大幸也!”王辰握住二人的手,面上的高兴不言而喻。

  “来人,传朕令,命公耀和汉升为前锋将军,依旧统帅本部兵马充作大军前锋南下!”

  “诺!”

  “陛下……”二人皆是感动不已,只是黄忠却婉言谢绝:“陛下,非是在下不愿为陛下效命。梁国乃我之故主,如今投降乃是迫不得已。吾实不愿再与故主为敌,还请在下不能受命!”

  “汉升有情有义,朕甚是喜欢!”王辰笑着拍了拍黄忠的肩膀,道:“既然你不愿南下,那么朕也不勉强你。将来伐吴,你可得做朕大军前锋才是。”

  “义不容辞!”黄忠抱拳,道。

  “哈哈哈哈……”王辰大喜,道:“行了,里边去吧。”

  “诺!”

  却说汝水方向,三万大军急速南下,一路摧城拔寨势如破竹。若有拿不下的城池,尽数饶过,在这梁国大后方是掀起了层层大浪。

  而另一面,张绣军与曹真军在正面军队的配合之下极有可能将济水方向的梁军主力完全包围。

  睢阳,梁皇帝行宫。

  “报……马超军已攻破定颍,正向平舆疾驰!平舆守将请陛下调派援军!”

  “哐啷!”殿中金器齐鸣,陈诩已将这手上的酒樽丢下,呵斥道:“三万人就将他们搞成这样,前面马超一路势如破竹,后面王勇就不断攻略。朕的大军已经被困在阳翟,从哪里调兵?一群废物,现在张绣已经打到了下邑,朕没有时间也没有兵力去管平舆!王辰已经动手,大军直逼昌邑,朕现在手上的人还不够用!”

  “陛下!”刘晔道:“平舆丢不得啊!”

  “平舆守军尚有三万,城高池深,怕什么?”陈诩缓缓平复了一下心情,道:“朕心中清楚得很,现在只能将平舆丢给马超,让他咬着脱不了口。重要的是将军队部署在东西两面,防住张绣和曹真!若是防不住他们,朕的整个大局才将彻底崩塌。”

  “陛下说得是!”一些臣下纷纷拜道。

  “谁能料到那么喜欢决战的王辰忽然不与你玩儿决战了,大军到处绕着与你打,当真是懊恼的很!”陈诩说着,似乎又想到了什么,问道:“李进是不是还在乘氏?”

  “正是!”刘晔道:“向前李进支援成阳的时候被晋军击退,现在正据守乘氏,汉子敌军从侧翼进攻昌邑。”

  “乘氏,乃是孤城而已。让太史慈集中兵力向击溃金乡方向的晋军主力,若是李进能够缠住敌军的话,只要击溃了王辰的主力,咱们就能够以此发动反攻。等到东吴的军队北上支援,这胜局就注定了!”

  “诺!”刘晔抱拳。

  只是这时候,但见一个军侯快步入殿,拜道:“陛下,荆州送来急报,南阳世族尽反!黄祖投降晋军,现在南阳几乎已处于王辰的掌控之下。”

  “混账!”陈诩大手在这书案上一拍,喝道:“朕就知道这个黄祖怀恨在心,为了一个大都督的位置竟然出卖朕,混账!等朕北面诸事处理完毕之后,必然南征亲自杀了这个叛徒!”

  “陛下息怒!如今应当催促吴国迅速按照原先议定的盟约行动,荆州方向虽然晋国暂时取得了南阳,但是吴国大军尚在洞庭。只要吴国大军北上,晋国的弱旅也自当伏诛。”

  “朕知道了!”陈诩应了一声,气得不行。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盈野上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盈野上

  泗水北岸,金乡南面。

  随着战线的不断变化,在陈诩的安排之下,太史慈集结了济水沿岸的大部分精锐兵力向着金乡开进。

  在侧翼乘氏李进部的掩护之下,意图撕开王辰的整个包围圈。

  一场大决战在这旷野之中便要展开,这将是双方开战一来第一次决战,胜负极为关键。

  而此时,成阳南,田豫部。

  “将军,情况大致如此,上将军也未曾有任何指示,我等当如何作为?”

  帐中,李典向着田豫抱拳问道。

  田豫凝视着面前的地图,道:“我们攻下成阳之后,文稷部便已经转道退守冤句。公与和殿下的军队现在就驻扎在煮枣,按照原本的计划咱们应该分兵进攻定陶和乘氏。”

  他来回踱步,思忖了片刻。

  现在东面的金乡势必会形成决战,虽然各军精锐都在上将军帐下佯作皇帝御卫精锐,但决战之事一旦受到李进侧翼进攻,则极有可能会战败。而这一场决战将决定敌军是否能够防御济水沿岸,如果中军失手,主力被敌军击溃,那么敌军必然会趁势转道进攻自己侧面,更有可能腾出手收拾插入进去的两部兵马。

  到那个时候,东面战线极有可能会全盘皆输。

  而他的决定,将会影响整个战局。

  “放弃进攻定陶的打算,派人通知殿下,请他部兵马转道进攻定陶,咱们全军向东南乘氏开进,一定要拖住乃至于歼灭李进部!”

  “将军,进攻定陶乃是陛下下了死命令的!”李典道。

  “这事儿交给殿下也是一样的,说不定还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田豫心中其实也没底,毕竟按照原本计划攻下冤句之后冀州军就将转道西进扫荡陈留接应曹仁主力大军。而此时让冀州军战线东移,也不知会不会影响曹仁部。

  但是现在他没有办法,不可能不前往乘氏。

  “乘氏的敌军增派到了五万,如果我们分兵的话极难突破。按照现在的情况,李进已在河边修筑了土墙。一旦金乡决战,他只需要在这里留下少量兵力驻守,回军抄截上将军后路,则我主力军队势必会陷入重围之中,一旦伤亡持续增加溃败之后,那时候东线就会满盘皆输。”

  “诺!”李典抱拳,又道:“将军,乘氏乃是我李家故乡,我李家儿郎对乘氏无比熟悉。末将恳请用我李家儿郎担任先锋,必能够破除李进!”

  田豫打量了一下李典,目中尽是犹豫。

  “将军,李进在河边修筑高墙,想要突破的话是必要用熟悉地形的人才行。”李典再谏道。

  “不行!”田豫当即回绝,道。

  “将军三思啊!”李典抱拳,道。

  “我可以用你们做先锋,但是绝不能将李家人尽数安排出去。”说到这,田豫似乎想到了什么,上前在他耳边压低声音说了几句。

  “将军,您这是?”

  “执行吧!”

  “诺!”

  要说乘氏李进倒当真是勇武,只是在这智谋之上只怕就要逊色田豫许多了。

  府衙中堂,李进正忙着调兵遣将,对于忽然东进的田豫部也有些不知所措,只能尽快安排防御。

  “将军,都督催促我军东进。”副将入堂,抱拳,道。

  李进皱眉,道:“再等等,打探的斥候还没有回来。”金乡一战事关重大,他只能尽可能做得稳妥一些。

  现在这个局面容不得半点差池,就算要走也要走得稳妥才是。

  苦闷的等待耽误了一个白天,到了晚上时候李进也变得有些焦躁不安起来,早已没了先前的镇静。

  随着一声“报……”传来,他心中悬着的石头也总算落了下来。

  只见他快步出堂,满怀期待的眼神看向来人,问道:“田豫所部有何作为?”

  “报将军,田豫分兵,由李典率军前往我处,自己则率大部转道向定陶而去。”

  “好!”李进大喜,道:“传令下去,明日一早拔营,火速东进!”

  “将军,为何不连夜拔营?”副将问道。

  李进却是笑道:“李典用兵多狡诈,若他率军过来,必然会趁夜袭营,以试探我军。若是我雄兵在此,其人必不敢妄动才是。能给咱们争取一两日的时间,况且金乡之战也不急于这一两日。”

  “诺!”副将这才拜道。

  是夜,下游浅滩处。

  一支军队正徐徐渡河,而乘氏正面,晋军大营已经扎营完毕,大战显然就等着触发一刻。

  是夜,正如李进所料,果有小股敌军趁势渡河偷袭,只是都被早有准备的梁军击溃。

  天方亮,大战的血腥味已经迫近。

  金乡方向,换上晋国精锐部队甲胄的军队正徐徐出营,形成数道大阵向着西南面开进。

  而昌邑对岸,集结的梁军也开始向东北面的金乡开进。

  乘氏,大门轰然打开,李进留下了一万人在乘氏,统策剩下四万人准备加入即将爆发的大战。

  刚刚离开不足十里,便闻乘氏方向喝杀声整天,一场恶战已在进行。

  只是他现在却无心管乘氏,只能将心思放在面前来,乘氏防御构建得当防御住敌军不是什么问题。

  便是距离乘氏越来越远,方才踏入了山阳境内的时候,但闻南面无数马蹄声传来,一声急呼之下,军侯纵马而来。

  “报……将军,南面发现大量敌军!”

  “迎敌!迎敌!”

  无数声呼喝之下,适才还前进的庞大军阵开始迅速调整方向,面南布阵。

  而此时,远处敌军的影子也能够瞧得清楚了,但见那漫天烟尘之下一股骑兵洪流正在滚滚袭来,就像是决堤红潮一般。

  “防御!”

  一声令下,前列盾阵排列。

  李进咽下一口唾沫,他倒也不傻,当即便明白中了敌军计策。

  “派人告知都督,就说我李进在山阳交界中了敌军计策,正在作战,让都督小心提防侧翼。”

  “诺!”副将抱拳,转马离去。

  而此时,金乡西南面,两支庞大的军列在这荒野之上遭遇,如此规模的洪流决战实属罕见。

  双方几乎都将分为数个面进行对决,晋军共计五路军队每一队相隔并不算远,分为左中右前后五阵,除去后阵之外余者各部皆是两万人。

  而另一面,梁军采用的是六阵,前后各三阵的阵型,大战一触即发。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盈野中

首节上一节585/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