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559节

  “诺!”燕回抱拳,离去。

  “你这是要逼反雍闿?”蔡琰皱眉,道。

  “反?”王辰冷笑,道:“他想反就能反的?你放心,雍闿是个聪明人,朕要用他下一盘大棋!”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陷阱下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陷阱下

  夜,馆舍。

  雍闿彻夜难眠,今日在揽月台皇帝除去大发雷霆之外,根本就没有给自己任何解释或是求情的机会便直接离去。

  他靠在榻上,心中不停的思量着当如何解决这件事儿。两条人命,如果是在南国也就是个屁,可偏偏就是在这长安城天子脚下!

  “为什么荃儿会去玉子坊?为何偏偏就在这玉子坊中杀了人?”

  好死不死的这满宠偏偏是一个铁面无私的人,而自己偏偏又在皇宫被皇帝留宴,等到自己知道这事儿的时候事儿都已经捅到了天子那里。

  雍闿不是傻子,想到这个时候他似乎已经嗅到了里面不对劲儿的味道。

  这时候房门被人打开,一个眉清目秀的男子快步进来,向着雍闿抱拳,道:“殿下,已经打点好了!只是这满宠当真是一个不进油盐的人,拒不徇私。”

  雍闿掀开被子,换上了衣物,道:“满宠这边就不用管了,打点好其他人就好了,现在这事儿已经捅到了陛下哪里,而且是皇子随行的。按照陛下的性子,如果放在国议来论此事,大有杀鸡儆猴的意思,想要全了荃儿的性命,还得多在那些陛下红人面前走动走动,这宫里宫外该打点的都得打点。”

  “殿下放心,这十几年来咱们的贡项可不只是陛下,宫里宫外打点了那么多关系,此时不用更待何时?”男子道。

  “走!先去狱中见见荃儿,我得吩咐吩咐他,有些事情该化小的就得化小。还有,玉子坊的几个人证也派人去交代交代,改改供词。”

  雍闿一边走,一边道。

  “殿下放心,此事已经派人去办了,只是魏王殿下也是此事的人证,要不?”男子比划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问道。

  雍闿却是瞪了他一眼,道:“你这胆子可不小,陛下又岂是那么好糊弄的人?现在想的是如何将这事儿化小,而不是将这事儿弄大!总得有人要死,但不能死荃儿,明白吗?若是魏王出了好歹,莫说是给你机会去糊弄,咱们都出不了长安城!”

  “殿下说得是,在下明白了。”男子道。

  “荃儿怎么去的玉子坊,这事儿查清楚了吗?”雍闿最担心的不是化小这事儿,最担心的却是有人在暗中想要动他。

  男子道:“查清楚了,世子先是带人去了北面的青楼。而后又领着四个侍卫去了玉子坊,根据当时被派回来的侍者说,好像是世子听说玉子坊是城中最好的消遣地方方才去的。”

  雍闿颔首,也不没有再说话。按照荃儿什么都用最好的性子,去玉子坊是很正常的事情。

  出了馆舍,一行人赶马向着城中监牢赶去。

  而此一行人的动作早就被房梁上的人看得一清二楚,随行的绣衣使在这房上快步跟随,记录着这雍闿的每一步动作。

  宫中,听雨阁。

  早晨。

  早早起来之后,王辰正在寝殿之中更换天子衮冕,今日将会是大晋国议第一日,马虎不得。

  旁边的蔡琰也换上了九凤流金袍,只是她却去不得前朝参与国议,只能在后宫与会诸家女眷。

  这才刚刚换好,还未摆驾离去,便见史阿已经快步到了殿前,向着殿中拜道:“陛下,史阿求见!”

  “进来吧!”

  王辰坐到这椅子上,示意史阿过来:“怎么?这雍闿还当真是有了动静不成?”

  “只怕这动静还不小啊!”史阿笑道,将一份帛书奉给王辰,道:“这是南王昨夜派人拜见的各级官员,臣得到名单之后先比对了历来收受南王贿赂的诸位官员表,但凡有受过贿赂的在下都用笔圈了起来。”

  王辰颔首,将这表理开定眼瞅了瞅,倒是笑道:“这雍闿难不成要给朕唱出好戏?满宠都派人去了,只是这满宠又如何会收他金银啊?”

  “不仅没收,他的人还被满宠给轰出来了。倒是昨夜雍闿连夜去了监中,根据咱们在监中的眼线说,雍闿好似要与雍荃串供,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一个侍从身上。”

  “倒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王辰笑道:“这样的事情朕见多了,这事儿好说。”

  “不过在下倒是担心人证会翻供,虽然魏王殿下也是人证,但是殿下并没有目睹杀人。”史阿担心道:“况且这雍闿也有动作。”

  “看来这雍闿还是一个手眼通天之辈啊,没想到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收买了这么多眼线。”王辰笑道:“只是任他如何通天,朕才是天!既然他想要玩玩,那么朕就陪他玩儿。早就知道这小子会从这上面动手了,朕又岂会让他这般得意?”

  王辰笑着,向着殿外喝道:“仲康?”

  “陛下!”许褚踏步进来,抱拳,道。

  “去传令前殿,就说因为国议涉及到军政要事,皇后历来参与国中军政机要,此番国议皇后也将参与,此为特例,往后不许!”

  “诺!”许褚抱拳,向外退去。

  王辰向史阿道:“你下去准备一下,将这一拨人直接带去诏狱。去了诏狱,这事儿就该宣明司负责了。他雍闿想要小事化了,那么宣明司就得将这事儿弄得复杂些。今日下午时候,便会提议此事,朕让他雍闿再急一天。”

  “诺!”史阿抱拳,告退。

  这时候蔡琰方才过来。

  王辰起身将手上的帛书交给她,道:“放好这帛书,到时候要用。”

  “今日为何要让我参与国议?历来不是规定后宫不得参与前朝国议吗?”蔡琰奇怪得接过这一份帛书,道。

  “南面的事情,得让你帮我参议参议,有时候一个脑子忙活不过来。”王辰道:“你说,这雍闿我到底该不该放他回去?是要杀了他儿子再放他回去呢?还是杀了他放他儿子回去?或者将他们两父子都放回去?”

  “南中的事情,你怎么想的?”蔡琰道。

  “自然是不能留藩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南中的局面不可能滴血不留和平削藩,打是肯定要打的,但这事儿不能咱们先动手。”

  “你这样不是太过复杂了吗?当初直接平掉南中不好吗?”

  “妇人之见!”王辰道:“当初拿下南中还不知道要消耗多少兵力,浪费多少钱粮,而换来的也是一个局势不稳的南中罢了。十几年的时间里,足够朕去发展和同化南中了。所以,才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啊。”

  “那你为何不直接让雍闿削王为侯?从而和平接管南中?”

  “南中势力错综复杂,不仅有孟家,雍家还有各族大王比如高定等人,那就是一盘乱棋,朕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自己变成明棋,然后再直接平掉!”王辰道。

  “那你应当如此……”蔡琰附耳道。

  “看来你与朕想得一样啊!”王辰大笑道。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国策上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国策上

  紫金殿前,文武百官黑压压的一片站满了整片广场,随着一声呼喝:“皇帝陛下,皇后殿下到,百官跪迎!”

  “吾皇万岁……”

  无数声齐呼在这天地间此起彼伏,便是这宫墙也无法阻隔那声声祝福。

  “陛下令,起!”

  “谢吾皇圣恩!”

  广场百官齐刷刷起身,这声势无两。

  殿中,皇帝皇后齐坐龙椅之上,其下各部官员尽在。

  “今日朕召集诸爱卿来此,是为国议。朕这段时间考虑了许久,觉得当务之急应当是天下一统之事,所以朕觉得此事应当放在第一位。方今灭齐,大河北岸已尽归朕所有,所以便先从齐地之治理开始。”

  说罢,王辰摆手,殿中的黑甲御卫将一张囊括了青、徐、兖、冀、幽五州以及原高句丽、夫余、三韩等等的大地图取来,挂在了这大门之上。

  “这是从齐国取来的地图,大家可以看到原先高句丽、夫余等地已经尽数被齐国攻陷,设置了辰州。在齐人这么多年的经营之下,这些地方虽然算不得有多好,但也是初具规模。”

  王辰说道:“所以,这第一件事儿,朕就想要问问诸位,齐地应当如何划分?是按照齐国原先的州郡地界划分?还是重新划分?”

  “陛下!”荀彧抱拳,道:“齐人所得之地虽广袤,但也只有原先高句丽、三韩等地稍有人气,划分州郡也才有较好的发展趋势。如今海运盛行,三韩之地上面皆海,将来的发展也不可限量。臣以为,应当重新分配。”

  “臣附议!”公孙彦抱拳,拜道。

  “臣附议……”

  “那么文若请说说你的看法。”王辰道。

  “臣以为,应当以马訾水为分界,北以沃沮为界。设立辰州,此段地界相较于北面有较好的发展可能。齐国昔日也着重于此地的发展,咱们不应当采用以盛带衰的方式,应当采用分治的办法。这样才能确保双边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比如夫余等地虽有高句丽等过历代的发展,但是相较于齐国在三韩之地的发展略显不足。而三韩之地占尽了水运优势,将来的发展自然不是北域能够相提并论的。”

  从荀彧的话中来看他是打算将三韩发展成一个大州的想法,而且从现在海运的趋势来看,将来的海运也绝不会低于何处。

  相较于现在的东北来看,这里确实有较高的发展前景。

  “臣附议!”

  “……”

  王辰颔首,道:“既然如此便设辰州,便以乐浪治所朝鲜为州治,将乐浪郡扩大到马訾水一带,分出沃沮给北域,东面抵达夫租,南面抵达故真番郡地界,以不而为界,南面是真番郡,北面是乐浪。”

  “真番郡并原临屯郡地界,以故国界为郡界,南面是临屯,北面是真番。如此,辰州共设三郡,乐浪、真番、临屯。”

  “北域暂不设州,改为北域镇抚司,重新设立玄菟郡为北域镇抚司治郡,改齐国临江城为通化,设此为治所。命田国让担任北域镇抚使,都北域军政要务。”

  “陛下!”荀攸抱拳,道:“北域镇抚使肩负边疆军政大事,决一州之兴旺。此我国能人无数,皆可担任北域镇抚使,为何要让一介降将担任?”

  大家都知道,北域镇抚使的位置相当于是封疆大吏。虽然北域在现在的人中不过是不毛之地,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是一大新兴宝地。而谁担任这个位置,不仅掌握了一隅实权,将来就算内调也有兴州之功劳。

  这样的位置,不少人可眼红着。

  自己的皇帝二话不说便直接让田豫,一个昔日齐国高层将领担任。

  蔡琰也低声道:“田豫昔日可是齐国的大将,如今陛下不将他调离实权位置,反而委以重任,将来若是他羽翼丰满之后起兵作乱又将如何?”

  “陛下,臣附议!”国渊抱拳,道:“臣以为北域可派他人为镇抚使,为何要安排此人担任?”

  “陛下,臣以为二位大人说得对!北域镇抚使事关重大,陛下若是让田豫担任,只怕边境不得安宁,将来必成一大祸患。”

  “……”

  官员们一个又一个的表示激烈的反对,显然对于皇帝用人的办法感到深深的质疑。

  王辰等众人说完之后,方才道:“之所以任用田豫,其一他本身就是齐国镇守北域的将军,对于北域的局势和民俗多有了解,用他能够避免很多没必要的纠纷。其二,他在北域威名赫赫,用他镇守更能保证北域的安全。”

  “陛下!”公孙彦抱拳,道:“就是因为田豫太过了解北域,在北域威信甚重,所以才不能用他!陛下昔日在南园安排田豫为大都督,那是为了降兵过渡。如今都已经安排妥当,也应当将田豫内调,不能任其在爪牙之地,免生祸患!”

  众人众口一词,纷纷不愿田豫担任北域镇抚使。

  不过众人说得也都是道理。

  王辰思忖了许久,这样做确实有些冒险,自己一心求稳却反而忘记了最不稳的因素。

  他思虑一二,还是道:“镇抚使的位置先放着吧,各部按照这个去办便是了。”

  “诺!”众人抱拳,道。

  王辰又道:“子明,你安排一下,让田豫等齐国降将尽快赶到长安觐见。”

  “诺!”公孙彦抱拳拜道。

  “中原方向,将兖州等郡暂时划归青州,平原划归冀州。”

  “诺!”众人抱拳道。

  “户部尽快统计好各州郡人口、粮食、土地等等,该安排的要进行安排。另外宣慰使要尽快入驻,宣明司也要做好督促工作。分配土地的时候,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诺!”

  说了半天的安排,齐国的情况算是安排妥当了,也总算是说道了眼下的军事上。

  地图也由原先的换成了一张天下诸国图。

首节上一节559/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