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556节

  “关将军不必如此!”大皇子摇头,道:“亡国之人,愿听皇帝安排!”

  说罢,他起身,向着田豫道:“田都督,下令吧!”

  田豫紧攥着手上的酒樽,他无数次想要掷出去逼迫大皇子同意,但是他更了解那样只是逼迫大皇子去死而已。

  诚如大皇子所言,要为天下百姓之臣!

  他最终还是放开了这酒樽,苦叹道:“既如此,末将领命!末将领命!”

  “明日,便请贵国军队渡河,我军将尽数解去甲胄兵器!”大皇子向着关羽抱拳,道:“还请关将军现行回去安排,若是将军信得过在下的话。”

  关羽起身,道:“如何信不过?”他拔起偃月刀便要转身离去,如今的齐军已经是绝境,除去投降剩下的只有屠杀!

  而他们也知道,反抗的代价是什么!

  只是大皇子却健步跟上来,道:“在下送将军一程。”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归家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归家

  平舆,沈亭。

  瓢泼大雨正笼罩了整个梁国帝都,山风不绝时而卷来大雨阵阵。

  百姓们春耕不易,这雨下来却无人去那风雨亭中避雨,纷纷向着村落赶去。

  原来这亭外不知何时已经有百十来带剑侍卫在这里护卫,卷来的阵雨将他们的蓑衣打湿,只是这些汉子依旧挺直站在雨中。

  亭中衣着华贵的青年正烤着炭火,他皱眉沉思着,似在等待什么。

  很快,雨幕之中一辆孤零零的马车徐徐驶来,很快被戍卫留意到,示意其停了下来。

  赶车人披着蓑衣,面已被雨冲刷变得刷白,战战兢兢的停在了这风雨亭外。

  戍卫头领上前,向其问道:“丞相可在这车中?”

  赶车人颔首,不敢多言。

  戍卫走到车边,向着车中抱拳,道:“太子殿下请丞相及夫人一叙!”

  “本是清净人,不欲再惹俗世尘埃。劳烦官长与我告知殿下,便说山野村夫归乡心切,不愿再做停留。”

  车中传来丞相沧桑的声音。

  戍卫抱拳恭敬退回亭中。

  片刻之后便见年轻人披上蓑衣亲自来到车前:“恩相难道真不打算再见俊儿一面了吗?”

  “殿下,今时不同往日,在下戴罪之身如何敢叫殿下接见?”

  “恩相,俊儿自记事开始就一直蒙受恩相点播教诲,如今恩相既然归隐田园,为何却不再见俊儿一面?”太子不愿离去,就静静站在这雨幕之中。

  很快,却闻车中一声叹息,道:“殿下盛情难却,如此唯有叨扰了。”

  车帘掀开,侍卫们急忙上前将油纸伞撑起,扶着诸葛亮与黄婉贞先后下车。

  三人一相见,这太子殿下却悲从心起,双目噙泪,急忙引着二人入了亭中。

  吩咐酒食之后,太子陈俊更是忍俊不禁,悲呼道:“没有恩相,便没有我梁国之今日。也不知父皇为何,竟将恩相免职。我梁国若无恩相,如何应对天下之乱局?”

  诸葛亮飒然一笑,显然对于权势富贵他并未放在心上:“殿下言重了,亮也是一介凡人。梁没有了亮,照样还是梁。”

  “唉!”太子连连苦叹,亲手为二人奉上了酒,方才问道:“恩相此欲往何处去?”

  “吾这一生知己甚少,如今天下能成就我者已无。既然壮志豪情不得偿,也只好回到隐居地方,在这乡间做一个寻常村夫便是了。”诸葛亮苦叹一声,但面上却也渐渐来了神采,道:“这闲云野鹤的生活,倒也是在下毕生所求。”

  “男耕女织,过着寻常日子比起宫中的尔虞我诈也是要好太多。”黄婉贞道。

  “孩儿知晓恩相一生之报复,如今父皇舍了恩相,恩相何不奔晋投吴,任选其一?恩相之奇才,自是能左右天下之局啊!”陈俊坦诚道。

  诸葛亮却是摇头,道:“陛下成就了在下,在下又如何能够与陛下为敌?既此生无缘,在下愿田野终此一生,不再复出!”

  黄婉贞也接话,道:“世俗本非所愿,昔日灭宋之后郎君便欲与我归隐,只是奈何陛下百般请求,郎君方才答应辅佐。如今陛下恩赦我等离去,只愿归隐,不问世事也。”

  又是一番浅谈,也不知过了许久,在这淅淅沥沥的雨中马车再度行驶起来,向着西南方向离去。

  目送着马车消失在了这雨幕之中,陈诩的面色方才渐渐冷了下来。

  适才乖巧学生已经消失不见,剩下的唯有如雨一般的冷厉。

  “殿下,为何不曾动手?”

  但见亭外转来一个官员,其后更跟随着一大队刀斧手。

  陈俊舔唇,似还在思量。

  “殿下,如今江东大都督周瑜久卧病榻,诸葛亮此行必然是前往江东。其人鬼才,若是让其渡江,将来必然是我梁国心腹之患也!如今殿下已失先机,不可再失。”

  陈俊来回走了两步,道:“派一队人跟着,如果他真的是想要归隐田园便算了。如果他心存异志,便派人当即截杀!”

  “记住!”他转过身来向着那官员交代,道:“看模样他是想要回南阳,不出南阳不管他,出了南阳直接格杀!”

  那冷厉的面容与他的年龄格外不同,又有几人能在这样的年龄作出这样的事情来?

  “诺!”

  车中,诸葛亮似也松了口气。

  他握着黄婉贞的手,二人眼中都露出了庆幸。

  “适才要是说错一句话,咱们便走不了了。”黄婉贞庆幸道。

  “人呐,当真复杂!”诸葛亮感慨,道:“昔日你劝我渡河前往晋国,我未曾听,如今归家之路却也杀机重重,只是陛下与我还有嘱托,我不能这般去了。”

  “难道你真的打算就这样了吗?”黄婉贞凝视着诸葛亮,道:“你的才华,我很清楚。如果陛下再启用你,这天下如何也另当别论。”

  “二国人才凋零,强晋虽灭齐之战损失惨重,但惊才艳艳之辈数不胜数。吴梁被灭是迟早的事情,如今陛下与和,不出十年,梁国必灭!”

  诸葛亮说着也叹了口气,道:“行了,走吧。不管将来的路如何,只要有你在身边,哪管成功与失败呢?人这辈子,重要的是有一个伴儿,一个懂你的伴儿。”

  黄婉贞靠在他的肩膀上,低声笑了起来。

  春上,南阳。

  马车徐徐停在了草庐前,这里一切依旧。

  便是连屋外也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好似并无什么改变。

  “二哥?二嫂?”

  一个年轻人惊喜不已,快步迎接了出来。

  “叔平?”

  年轻人将诸葛亮二人迎入了草庐之中,方才落座这诸葛均便急忙问了起来:“二哥,先前齐国打得热火朝天的,为何不见大哥消息?”

  诸葛亮也是皱眉,论说齐国有二人皆有少将军之称,其一是王基,其二便是自己的大哥。

  他道:“从开战一来,并未听到过关于大哥的消息。有说在战后大哥投奔了吴国,也有说大哥在海难之中死去,更有人说大哥已经潜逃了出来,也有人说大哥在临菑被晋军俘虏。具体,未曾得过什么消息。”

  “诶二哥,你们怎么突然之间回来了?你是梁国丞相,为何不修书一封,请人打探一番?”

  “哈哈哈哈……”诸葛亮笑着摇头,道:“我现在是无事一身轻,别提了,现在不打算走了!”

  话中多有苦涩,但却多了几分爽快。

  三人相视一笑,也不再论这官场之事。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幻灭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幻灭

  长安,南园。

  春来,王辰也来了兴致在这南园狩猎。

  这才刚刚玩出兴致来,便闻一使快速来报:“陛下,关都督发来信件,东暆驻军诸葛瑾部,本欲抵抗,在田豫的责令之下投降。”

  “诸葛瑾?”王辰笑道:“这齐国的将军们战死的战死,失踪的失踪,活下来的人不多。现在咱们手上能用的也就只有王基、田豫和这个诸葛瑾了。对了,那个太史慈找到了吗?”

  “尚未寻到!”旁边的公孙彦抱拳,道。

  “那可得想办法勋勋,这个太史慈可不是寻常人,留着终究是一个祸患。要么将他擒来,要么也要摸清楚他的行踪。这事儿,责令宣明司去办!”

  “诺!”

  “滇池的南王,来了吗?”王辰问道。

  “雍闿于昨日已经抵达汉中,其人尚不知陛下对其的打算!”公孙彦道:“只是不知陛下打算派谁南下南中?”

  “先前咱们似乎都低估了南中的形式!”王辰皱眉,从马上翻身下来,引着公孙彦入了南园殿中。

  这里,南中的地形图早已摆放完毕。

  “南中的局势大致如此,异族交错,各成一股势力。这雍家在南中素有名望,如今更是仗着朕在益州的兵力压了众人成为了这南中的南王。饶是如此,这南中不遵他号令者也有。”

  “越嶲郡的夷人王高定便是其中一股势力之一,还有便是犍为的孟家。这些人都是可以左右南中变局的人,而咱们若是扣下了雍闿,同时暗中策动这些人的话,极有可能让南中乱起来。”

  “陛下何不直接兵入南中?为何要让南中先乱?”公孙彦不解,道。

  “如今吴国已经无力插手南中之事,而放眼天下最有可能得到天下的便是咱们,所以雍闿才不干违反朕的召见。你再看看,往日里刘璋再益州的时候,南中又岂是他说能调动就能调动的?必须要派遣大将率军镇守,方才能够确保南中得到安定。一旦撤走大军,南中必乱!”

  “这样的地方,叛而复降,降而复叛,太早的军事干预并不有利于彻底拿下这里。所以朕打算,等雍闿来了长安之后,留下他一段时间,等策动其他两方乱了之后,再将雍闿放回去。”

  “陛下要南中乱?”公孙彦诧异,道。

  “越乱死的人越多,死的人越多咱们再接管的时候这事儿也越好办。用军队强硬的手段平掉南中的乱局,再用怀柔政策去抚慰百姓。等到他们三方杀得差不多了,咱们的军队进去之后,几乎一路都是势如破竹,何愁南中不定啊!”

  王辰继续,道:“要知道,这南面可不只是只有南中!以前汉朝的军队可没少在这里与异族大战啊,咱们该做些什么?平定了南中再说吧。”

  “陛下,此事倒也不是不可行,为何不与诸军师商议一番?”

  “有你在不一样吗?”王辰笑道:“再过两日便是国议了,朕想要先将此事与你说,你再去寻诸位军师商议一番。看看诸位军师的意见如何,国议的时候朕可没有时间去寻军师们商议此事啊。”

  “诺!”

  这一场国议与往日的国议略有不同,大家都知道王辰在灭掉宿敌齐国之后,下一步晋国的兵锋将会直指剩下的二国,彻底拿下整个天下。

  “报!”

  一使快步入殿,向着二人拜道:“启禀陛下,宣明司传来消息,陈诩贬诸葛亮为庶人。如今诸葛亮已经回到南中草庐之中,经过宣明司几番确认,确有其事!”

  “诸葛亮被贬了?”公孙彦惊诧。

  但是王辰却丝毫没有感受到奇怪,而是笑道:“文和的计策什么时候出过错?这也多亏了诸位军师的相帮,不然要让陈诩中计只怕还有些难。”

  “听士元说着诸葛亮之才不在他之下,若是他依旧辅佐陈诩,只怕我们将极难拿下梁国。”公孙彦道。

  “对!”王辰颔首,道:“所以现在重点就是如何处置诸葛亮,若是杀他不得手的话势必会引起陈诩的重视,反而是帮了他一把!”

  “陛下准备如何?”

  “暂且放着!”王辰道:“先看看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万一是诸葛亮的计策呢?若是真的再考虑如何动作,若是假的再说咯。”

  “陛下不怕陈诩召回诸葛亮吗?”公孙彦道。

首节上一节556/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