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4节

  关羽点头,道:“兄长此言甚是,只是兄长回晋阳将云弟带在身边更为妥当。”

  “你扫荡群山,若无云弟在此,我心难安。”

  “兄长,群山之寇不过尔尔。若兄长有任何意外,我兄弟三人当如何?还请兄长不要推辞。”

  “是啊师兄,请不要推辞?”赵云也向着王辰抱拳道。

  ‘群山之寇于云长而言确实不过尔尔,我此番回去虽然家族之中并无凶险,只若是得了一官半职届时还是需要用人。带上云弟也好,将来若是得了机会也有人可以帮衬一番。’

  王辰心中暗忖之后也同意了关羽的看法,便点头,道:“此番回去,族中定然会倾尽全力助我得掌兵之事,有云弟在确实能够帮衬一些。即是如此,那群山便有劳贤弟了。”

  “兄长放心,不出三日某定扫荡群山,静候兄长佳音。”关羽豪气万丈,向着王辰抱拳道。

  “此番回去,我带些金银物件送与长辈,这群山扫荡之后云长且将库存整合,再待我书信安排。”

  “兄长放心。”

  十六匹快马追风,带着王辰的期待,向着晋阳方向绝尘而去。

  

第六章 祁县王家

  

  晋阳。

  王家老宅并不在城内,而是在城东两里。

  只是后来乔迁,便将新宅落在了城南。

  王辰对于这里其实并没有多少记忆,十四年的山居,要不是伯父和弟弟每年都来山上看自己,只怕自己也识不得他们了。

  回了这老宅,还未好生休息就被大伯王柔带去行了冠礼,走了好一遭繁琐的礼仪方才得到了公振这个表字。

  等这一切敲定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

  中堂,宾客已经散去,只留下王辰等四人。

  仔细将自己一路过来所破匪寨之事报与二位伯父之后,王辰便端坐下来,等候着他们的安排。

  王柔思忖良久后方才缓缓开口,打破了堂中的沉默:“辰儿在童渊处潜修十四年,这期间内一无名声,也并未跟随我等出入,结交一些名士。此番虽然破了匪寨,但若要以此作为第一步,只怕也难为。”

  “不过!”

  说到这,王柔话锋一转,道:“若是换作寻常人家,这不过只是一个小小功劳。在我王家,这可不是什么小功劳了。”说到这,他的嘴角露出笑意。

  王泽也跟着笑起来,看向旁边你的王辰,问道:“辰儿,有你大伯这句话,入士不是什么难事儿。快与你大伯说说,你想身居何职?”

  王辰心中大喜,急忙站起身来,向着两位伯父拜下,道:“启禀二位伯父,孩儿并不奢求什么高官厚禄,但求能得一都尉便可。”

  “都尉?”

  王柔面露难色,只能苦笑着摇头,道:“我以为先给你寻一个军侯,或是司马做做,你倒是直接往比两千石开口了。”

  “现如今都尉一职倒也不是什么棘手的事儿,只是骑都尉怕是寻不得了。”王泽沉思片刻,向着二人道:“日前我回来之时倒是听闻本郡因为匪患要设都尉,若是辰儿不嫌这郡都尉,倒是可以想想办法。”

  “嗯!”王柔也点头默许。

  ‘郡都尉?不是说建武六年之后内郡都已经省略都尉了吗?怎么又设了?’王辰心中虽然疑惑,面上却是极其高兴:“有劳二位伯父操心,辰儿定不负所望。”

  “好!”王柔拍掌笑道:“既然如此,这太原郡都尉伯父无论如何也替你取来。”

  如果说叫王柔保证王辰能上校尉什么的不可能,那么这都尉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这么多年下来,这太原王家早已是并州第一大士族,关系脉络虽然算不得十分庞大,但是搞一个郡都尉还是小事儿。

  说罢,他转头看向王泽,道:“季道,你替我去州府打点一二,务必要让辰儿扫荡三山匪徒之事上奏上去,为辰儿请功。另外京城那边,也有劳你代我修书送去。我便带上辰儿与勇儿亲自去一趟祁县,寻那老爷子说道说道。”

  “兄长放心,我这便去。”

  王家门前,两路飞骑向着不同方向而去。

  这一路下来,王辰心中对于两位伯父倒很是感动,想不到对方竟然这般顺着自己,从一开始的拜师童渊到现在的入士选官。

  祁县。

  这里的王家与晋阳的王家本就是同宗同源,只是两家居住的地方不一样,实际上本就是一家人。

  跟随着王柔入了中堂,拜见了各位叔伯之后,方才坐下来开始商榷事宜。

  堂上端坐着一个白发老者,他就是整个并州王家的实际掌控者,王家的家主王实。

  “你说要举荐王老三的儿子做骑都尉?”

  堂上王实就好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质疑的看着王柔。

  王柔面上缓和一笑,向着王实抱拳道:“伯父容禀,辰儿虽然并无十分名声,但却与隐士潜修十四年,有万夫不当之勇。当推为骑都尉,否则岂不是屈才了?”

  王实并未收回自己质疑的眼光,他将王辰从头到尾打量了个便,面上却又几分不屑,道:“这骑都尉是那般好做的?我等世受国恩,岂能随意推举?当初子师那般有才,不也是从郡吏坐起?不行不行,这事儿不行。”

  想不到王实竟然一口便否决了这事儿,到叫王辰有些诧异。想来这晋阳王家与祁县王家并没有明面上的那般友好,暗中怕也少不了一些争斗。

  “伯父,辰儿此番下山回来,单凭三人便破了一个五百人的匪寨。此,无论是谋略还是本事,又有何可质疑?”

  “哈哈哈哈.”堂中众人都纷纷讪笑了起来,就好似看到了什么天大笑话一般。

  王辰的手在袖中紧紧握着,心中有几分戾气纵横。寻着以往的记忆,他很明白这些人在笑话些什么。

  自己的父亲是整个王家最不成才的人,而作为他的儿子,二十年间并无名气传于士人之间,自己也自然被标榜上了不成器的标签。

  此番伯父说出此话,这些人还不当做是大笑话?

  “叔优啊叔优,你怎的越活越糊涂了?”王实一边笑,一边道:“这三人破五百人?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王柔面上并无什么波澜,只是淡淡笑道:“伯父,若是不信可寻十来个人与辰儿打一套如何?也权当这酒后消遣一二。”

  “好!”王实点头,面上倒是极为不屑,道:“此番我府上倒是收了十来个匈奴汉子,也叫他们与他演练一番。若是他一人能将这十来人打翻在地,我定保他上骑都尉。”

  这堂中众人也是纷纷准备看看王柔的笑话,一个个笑而不语。

  “好!”

  王柔面上轻笑,向着王实一拜,道:“如此,柔替辰儿先谢过伯父了。”

  堂前小院,十个匈奴汉子手握棍棒站成一排,正对着王辰,而身后却是那些想要看自己笑话的人。

  王辰面上轻蔑用手中的棍比划了一个起手式,挑衅的看着面前的人。

  “来!”

  王辰大喝一声,以棍作枪,抖出两朵枪花率先冲向对方。

  就在所有人都准备看王辰笑话的时候,场中的变化却叫人吃了一惊。

  他身形缥缈,捕捉不得,这十个匈奴汉子在他面前好似孩童一般被戏耍。

  只见王辰的棍或挑,或撩,或刺,或扫,每每挥动一下,必然有一个汉子被打翻在地。

  “好!”

  也不知是谁一声喝彩,这院中围着的人们纷纷拍手叫好。

  “伯父,你看辰儿如何?”

  王柔看向王实,笑问道。

  王实这才从惊诧之中回过神来,转身示意王柔随着自己入堂中:“叔优啊,我王家本就是武人根骨出身,但是后来却鲜有武将出身。便是你这个北中郎将啊,也只是个擅文的儒将,用不得刀枪。看了辰儿这般作为,我也相信他能够破匪寨,是老朽越活越回去了。”

  “伯父言重了。”

  王柔扶着王实向着堂上而去。

  “叔优,适才老夫说保他做个骑都尉,但是眼下时局若真是做个骑都尉,只怕也屈了几分才。而且前不久我们才动用关系保举了令狐家的小子做了乌丸校尉,现在再推骑都尉的话,只怕其他士族会有意见。”

  “那伯父的意思是?”

  “这样吧,前几日张懿来拜访我,说是太原郡守要迁调,同时还要增设一个郡都尉。这郡守呢是文职若是没有都尉还好,有了都尉也就不掌兵了。如果辰儿不嫌,便为他谋一个太原郡都尉的职事,也是比两千石。在咱们自家的地面做个郡都尉,凡事也有我们照应着。”

  “伯父既然如此说,辰儿岂敢拒绝?”王柔心中暗喜,可是面上却又露出几分担忧:“可是伯父,如今三互法在哪儿,此番做没事儿吗?”

  “诶,若是换作以前怕是不行。可是现在是什么年月了?你们年轻人比我这个老头子清楚。便是这事儿捅出去了,凭着咱们的关系,难道还叫辰儿受罪不成?”王实面上少有的傲意,这关系脉络是支撑王家的根本,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谢伯父!”王柔向着王实抱拳拜道。

  “伯父所言甚是。”

  

第七章 都尉

  

  在并州王家与令狐家的运作之下,太原郡都尉的任命很快就发了下来。

  王辰不得不感慨这世家势力的好处,身为世家子弟在这个年代想要当官,简直是太容易了。

  想一想,随意一点功劳只要族中诸老一点,就能够拿到高官厚禄。而原本轨迹中白身的刘备等人在黄巾之乱时建功不断,却最终只是以县令收场。

  这后汉起于世家,亡于世家啊。

  虽接了银印青绶,但是王辰并未将自己的住所从城外庄园搬到都尉府。随着自己两个伯父相继离开晋阳,自己也成了晋阳王家实际上的看家人。

  都尉府,设在晋阳城中。北面是刺史府,南面是郡守府。

  王辰换上官袍,领着赵云与护卫入了都尉府,开始清查上一任郡守给自己留下的摊子。

  “本郡兵卒已经多少年没有秋后演练了?”王辰端坐在堂上,翻阅着手上的竹简,对堂下的尉丞问道。

  “启禀大人,虽常有训练,但却因为.”

  “废话少说,你只需要告诉我多少年没有进行演练了?”

  “五年!”尉丞面有惧色,急忙拜道。

  “现如今登记在册的军卒有多少?”

  “册上登记在册的有三千人,多为各县守备。”

  “嗯!”

  王辰点头,将手上的竹简收起来,道:“适才我粗略看了一下,我郡内有马场两处,良马数百匹。”

  “启禀大人,我郡马场的马匹主要用于供给边郡驻军使用,实际上马场的管理及各方面都是归属于匈奴中郎将及边郡部都尉府。”

  本来还想要借用这些良马练一支骑兵出来,既然是其他地方辖下,自己也只能干痒了。

  “嗯!”

  王辰暗忖:‘现在已经入春了,马上就是春种,想要练兵必须要等到秋后。一个季度的时间,只怕也不能练出多么善战的骑兵来,看来重点还得从自家私兵上着手。现在若是募集私兵的话,千人不在话下。但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只怕也难以交代。’

  ‘另外就是这太原匪患的问题了,王家不仅仅是当地的世族豪强,闲时也有马队去冀州、司隶、边塞易货,而自己现在是晋阳王家的看家人,若是不扫除这太原的匪患于自己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现在必须要出兵扫匪,才能趁势在这太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军队势力。’

  王辰越想越纠结,这好不容易搞个官儿当当,却当得蹩手蹩脚的,看来只能坐等时机到来才行。

  “我自冀州归来之时曾在洞过河一带遭遇山贼,今既然掌了郡都尉之职,当点齐兵马扫荡匪寇,以安百姓才是。”

  “大人容禀!”果不其然堂下的尉丞当即便拜道:“大人若是点兵前往,其一需与刺史大人禀告,其二也得郡守大人点头方可。再者,现如今春种已近,此时应当先顾春种,不能擅动刀兵啊。”

  “那也不能容贼肆掠吧?”王辰皱眉,站起身来,道:“我这便去拜访刺史和郡守大人,定然要商讨出个结果来。”

  也正在此时,却见一个刺史府的差役快步入堂,向着堂上王辰恭敬拜下,奉上竹简请柬一封。

  “拜见都尉大人,我家大人闻都尉大人新任,特遣小人送来请柬,请都尉大人入府一叙。”

  王辰心中一喜,这不是想什么来什么?

首节上一节4/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