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349节

  “商议不敢当,我为人臣子若是王上有何事寻我,只需一纸诏令便了。背了王上,我可不敢作出什么事情来。”说罢,杨阿若便迈开了脚步,向着楼下走去。

  适才说话的那男子急忙上前,向着女子控诉道:“姐姐,你看这厮这般得意,不过区区一个凉州镇抚使罢了,姐姐若是真杀了他,何不当是捏死了一只蚂蚁罢了。” “胡说!”女子正是杨娥,她坐了回去,道:“这杨阿若虽是一个镇抚使,先前却是一个江湖侠客。对于王上那是忠心耿耿,还曾救过王上的命,他又岂是随意杀得的?若是

  真要在这里杀他,只怕他会先将我们杀了才是。”

  “难道姐姐就任由此人如此跋扈吗?”那男子更是不服,在现在他的眼中这天下只怕还没有人能够如此不买自己姐姐面子的!

  女子冷哼一声:“我也没说过要任由他跋扈啊?”

  说完,女子也换上了一副笑容,将这早已备好的酒举起来,站起身来向着众人敬道:“今日杨娥感谢诸位能够来此,此樽算是杨娥敬诸位的。”

  “不敢不敢!”

  “大人见笑……” 第一次看到一群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官爷此刻竟然向着一个女子恭维,那一个个赔笑的面容之下说不定便挂着什么脸色,那无人探知的心里暗骂着什么?只是那一切却无人

  在乎了,如今女子得势,为了权力这些往日里高傲的人也纷纷折腰。

  出了这酒楼,杨阿若长长出了口气。

  只是刚刚没走多远,身后却传来了熟识的声音:“怎么不在里面多待会?” 杨阿若转过身来,果然是昔日的熟识,他笑着摇头,在朋友面前自然放松了不少警惕:“那里面的人心口不一,我瘆得慌。且,我这心里面装着的只有王上,再容不下第二

  个主人了。”

  “好!”熟识笑着点头,上前一步在他耳边道:“只是如今咱们大晋不再是昔日的大晋了!”

  “为何?”杨阿若诧异的看向他。

  而他引着杨阿若去了一处茶馆,寻了个僻静去处坐下,方才将这女权臣勾结党派魅惑王上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说得杨阿若那是义愤填膺,直接便开骂道:“你的绣衣使呢?这样的人直接派人杀了不就完事儿了吗?”

  “今时不同往日了,我等非是江湖侠客了。”

  “你且候着,我去去便来!”杨阿若站起身来,当即便要出去。

  只是那熟识却急忙拉着了他:“阿若切不要着急,王上有一事儿要你去办!”

  “什么?”杨阿若这才稍微静了下来。 那熟识却是附在其耳边低声将事情嘀咕了出来。

  

第六百一十六章 军政大议一

  

  小满时节,晋国国议。

  晋王府议事厅,百官齐聚,数道队列甚至排列到了堂外的院中。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所有人的头顶酝酿,似乎一切都在等待着迸发的那一刻。公孙彦的目光不断扫视着不远处的杨娥,目光如刀好似将她的肉一片片割下,他的面上

  扬起了自信,似乎已经做好了决战的准备。

  而杨娥在公孙彦目光的压迫之下却显得谈笑风生,不断与身边的几个官员浅谈,似乎并没有在意公孙彦的目光,只是偶尔会看向他,发出挑衅的目光。

  公孙彦与她作对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赵府上的密会之后那些老臣们纷纷站到了公孙彦的身后,这她不是不知道。

  这才短短一月,晋国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果然,在权力与贪欲面前每一天都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一声唱喝:“王上驾到!”百官拜伏山呼,似乎已经吹响了这一场大战的号角,众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取图来!”

  一声呼喝来自王辰的口中,只见四个亲卫持着一份地图快步走入了堂中,向着堂上一拜,将之理开放在了地上。

  王辰走下堂来,从燕回手上取过竹鞭,指向这常山及中山一部分,这里一条黑线明显的将国界区分清楚。

  “日前我们已经与赵国彻底将国界划分清楚了,如今画界如此。如果全部划归代郡管理只怕暂时不妥,所以我希望重新划分一个郡出来。”

  这就是国议的第一战吗?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没想到王辰还未等到双方开打,就已事先将事情提了出来。

  “王上既然要新建一郡,也不是不可!”公孙彦抱拳,拜道。

  “嗯!”王辰点头,道:“既如此便将此处划为常山郡,诸位意下如何?”

  “我王英明!”适才被公孙彦抢了话过去,杨娥急忙上前抱拳道。

  看到杨娥的时候,王辰眼神也变得极为柔顺起来,与其会心一笑。 “但是我思来想去,这常山郡于南扼住了井陉,于北扼住了常山关飞狐道。既是我们将来南下的要点,也是攻取燕国的要道。所以不能寻常审视,更何况北面的代郡也极为

  重要。所以,我需要安排一员虎将提领二郡兵马,镇守此处,诸位爱卿可有人选?”

  从地形上来说,南出常山郡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赵国西北面的险要位置已经尽数被自己占据,自然要派一个靠得住的大将镇守才是。

  这事儿,还真不是二党说了作数的。

  更何况从常山郡进入太原只需穿过井陉,也就是当初自己率军出征黄巾的那条路。既然要在而出屯集重兵,这一员虎将不仅要有才能,还必须要对自己忠心耿耿。

  然而,他手上却正好有这么一个将军。

  杨娥却有些犹豫了,原本自己也想要将关羽赵云支出去,只是这常山郡却是太近了,这样反而会对自己是一个威胁。 “臣以为,关将军最为合适!”公孙彦向前一步,先下手为强,道:“此二郡事关重大,一来北扼飞狐口,而来南据井陉。若无十分才能的将军镇守,一旦有失,我大晋再想

  要取得二处只怕挥师难上加难。”

  “嗯!”王辰点头,道:“子明说的不错,唯有二弟能够担此大任!” “王上!”又见杨娥抱拳,道:“二郡之地,一面对燕,一面对赵。二国都非等闲之国,若是一将御之,只怕会难以应对。臣以为,应当以一将坐镇主帅,二将分别在二郡据

  守才是。” 其实杨娥也并非是从什么大局出发,他的想法主要是想要今后能够认真在这里面扩展才是。关羽坐镇二郡,他坐镇便是,只要低下的军权能够渐渐架在自己手上,便是给

  他并州也无所谓。 “杨爱卿说得也有道理!”王辰笑着点头,向着公孙彦道:“既然如此的话,我看不如这样,以这二郡为幽州。赐云长兼领幽州大都督,总督幽州诸军事。再派文远进屯代郡

  ,让文长坐镇常山,你看如何?”

  “王上英明!”公孙彦当即便赞同,生怕杨娥提出任何反对的理由,只是这该来的总还是会来的。 杨娥急忙上前一步,向着王辰道:“王上,文远常年镇守边陲,自然知晓周边夷人的秉性,治理代郡那是自然可以的。只是王上,文远常年在边关,何不将文远调回来?王

  上帐下又不是没有能征善战之士?” 王辰摇头,道:“这事儿还非得文远不可!”说完后,顿了顿他或许是看不过去杨娥那失望的眼光,又补充道:“边塞情况复杂,文远有文治武功,又熟悉胡人,此番镇守自

  然是最佳人选。”

  “我王英明!”众人纷纷拜伏。

  王辰自然不可能完万事都顺着她,毕竟他还是一国之君,毕竟这天下还是他的天下,他自然不可能用自己的国运打赌。 “王上,熟悉羌胡之人的又不只是文远一人,马超将军就不错啊?庞德将军也不差啊。再说了,张郃将军原是常山关的守将,他们中每一人出手斗都比文远更合适些吧?”

  杨娥还是不死心,急忙又劝解道。

  只是王辰却并未在听他的,只是向公孙彦道:“还不快快准备命令?”

  “诺!”公孙彦瞪了一样杨娥,那眼神好似在炫耀,炫耀自己能够说服王上作出一个正确的决定,而她却只能让王上作出那些错误的选择,。

  只是这一轮还在继续,王辰又将这地图比划了一下塞北,道:“我打算在此处新建州郡,诸位以为如何?” “妙哉!”公孙彦再度抢话,道:“如今塞外势力被驱逐,而我王手上又有骑兵数不胜数,正好趁着此时草原大乱之机将原先中部的草场收归过来,安顿塞外诸部,彼时也可

  以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嗯!”王辰点头,道:“我一直都有这个想法,另外,还打算在西海设立新的州郡,这些州郡主要是用来控制异族的,彼时无论是官职还是人设都要进行安排一下,我一直

  想了很久的想法,大家可以考虑一下!” 杨娥发现这些事情其实自己根本说不上什么话,但是她却发现了一个莫大的机会,只是在心中冷笑着不说话,就这般看着。

  

第六百一十七章 军政大议二

  

  “一直以来,陇西通往西域的狭窄地带经常会受到两侧异族的侵扰,如今我也有想法派遣使者通西域。但是在此之前,必须要解决这历来的威胁。在我大晋还未得到整个天

  下的时候,以完全的武力扩展疆域,征服异族,以此来震慑西域诸国。”

  王辰就像是又回到了昔日那个霸主的姿态,在这百官前面挥斥苍穹,手上的竹鞭划到之处,便好似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先前我们马踏凉州之际也为现在的变革提供了两个条件,其一是整合羌人,其二是与西部达成结盟。”公孙彦道:“而这也为王上整合势力提供了便利之处,大可放心着手

  。”“我王!”但见荀攸也上前一步,向着王辰拱手抱拳,道:“我王历来提倡各族平等,华夏一家。于外族之间既得到了信任,又树立了极高的威信。可以说如今的外族人对于王上是十分尊崇的,特别是王上提出的尊俗分治,更是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如今王上自可以趁此千载难逢的时机,新建州郡稳固异族统治。只是在这州郡建立的过程中却

  不可以汉治夷,就算要如此对于官员的考核也要极为重视才是。”“这个公达自然放心,我也有新建州郡的意思。”王辰一笑,想来对于胡人的关系自己向来都是以抚为主,与前人以杀止杀不同,自己的手段是既要打又要抚。打就要将他打

  怕,抚就要抚得他服气!

  如今若是要新建州郡,自然不可能胡乱为之,必然要处理好异族与汉人的关系。推行同一个律法,推行同一个制度。“我也考虑过了,对于新建州郡官员的任职必然要十分严格的考核。而且对于异族州郡官员犯罪,自然要增加一倍予以处罚。这一块我也想清楚了,不过州郡依旧是原本的

  制度,增设都指挥使负责州郡军务。”

  “我王英明!”众人抱拳拜道。王辰走到这地图上,伸出的竹鞭在地图上顺着原本就标注好的线条一划,道:“张掖属国现在并入新州,从其边境直抵浚稽山北为与西部的边境,东抵白山,南临边境,北

  面浚稽山以东为北界。铸城分郡,诸位以为如何?”“我王如此作几乎囊括的整个漠南及大漠,若是如此的话只怕其他鲜卑诸部不太乐意。”但见刑部司掌杨峥早已忍耐不住,在没有得到杨娥的暗示之前,快步上前急于向着

  王辰表现自己。只是他这话一出,却叫场中寒派的人忍俊不禁冷笑起来,看来这杨峥还是不太了解王辰的脾性。便是杨娥都眉头紧锁瞪向他,只是他却一副怡然自得,还以为自己提出了

  什么好的建议一般。

  王辰瞥了一眼他,面上更是生出几分厌恶:“难道杨司掌以为,我王辰新设州郡还要征求外人同意吗?”话语之中多有几分厉色。杨峥就算是再傻也不会听不出王辰话中的意思,面上大惊,急忙拜道:“王上恕罪,臣下非是那个意思。臣下只是觉得我大晋如今没必要再起兵锋,应当以休养生息为主。

  ”“王上!”国渊却是上前踏出一步,在王辰还未来得及呵斥杨峥的时候便抱拳拜道:“如今我大晋新败,诸国皆以为我大晋势力大残,往日里也多有不敬。如今何不趁势设立

  二州,以扬我大晋国威?”

  说罢,他更是挑衅般看向杨峥。

  在这朝堂之上,有才的人最讨厌的就是无德的人。

  王辰点头,向着杨峥道:“杨司掌是个明事理的人,只是下次说话的时候最好还是先搞清楚状况!”

  “谢陛下恕罪!”杨峥急忙拜下,便是旁边站着的杨娥都替他捏了一把大汗。王辰的脾气她自认为是最清楚的,杨峥说这话岂不是等于讨死?

  “既然诸位都没有意见了,那么我想问一下诸位,这新设的北塞州郡当以何为名?诸位请各抒己见便是!”说罢,王辰便走回了堂上坐下。

  “陛下!”杨峥显然是想要刷存在感,适才刚刚被呵斥,这又跳将出来。

  “哦?杨司掌有何高见?”王辰无论是语言还是眼神之中多有几分戏谑,对于这个没有分寸的司掌印象极差!

  杨娥直接瞪了一眼杨峥,那眼神就好似一柄尖刀不断在杨峥的肌肤上纵横切割,若非此人是自己亲身大哥,只怕早就将他一本奏死了。

  真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将此人推向刑部司掌的位置。“臣以为塞外大幕黄沙万里,莫不如称沙州?或是黄州如何?”杨峥沾沾自喜,在他的眼中似乎用有一股王辰一定会选用自己定下名字的自信。毕竟他所认识的王辰不过只

  是自己妹妹的裙下之臣,认真算起来还是自己妹夫哩!

  此话一出倒是叫堂中寒派人士一阵大笑,便是杨党也一个个低头不语,想笑又不敢笑,面上憋得铁青。

  杨峥却是有几分怒意,向着寒派众人呵斥道:“笑什么笑?有本事你们倒是起几个名字出来啊!”却见一个未知名的寒门士子踏步而出,向着堂上拜道:“王上,臣以为前朝有窦太傅勒石燕然,一举平定匈奴之患,其功不再卫霍诸将之下。既是新设州郡,又要扬我国威

  ,何不将新州命名为燕州?其一表先贤诸将征伐之功,其二扬我国威?”

  果然这有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开口便是一个燕州,取燕然之燕,又有扬威之意,这个名字比起杨峥的名字不知好了多少。

  “哼!”杨峥冷哼一声,这学问没有多少,毛病倒是不少,直接便开口问道:“窦宪其人乃是前朝之人,你这话中有话,以今朝之事扬前朝之威,你这是几个意思?”杨峥总算是说了一句有用的话了,杨娥眉头这才稍稍舒展一些,她向着左右示意,这杨党的人不少站出来赞成杨峥的意思,一个个将刀锋直指适才说话的那寒人,都快将

  之污蔑为造反了。

  “都且住了吧!”王辰止住了说话,摆手道:“燕州是一个很不错的名字,只是咱们旁边还有一个燕国,此名不是很好。换一个便是,何苦去纠结这些无心之失?”

  众人不再去争论那文字意思了,一个个改为争论名字。什么龙州、狼州无不有人提及。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而一个个名字却又得不到认可的时候。

  一个人大踏步站了出来,向着堂上恭敬一拜:“我王容禀!”众人也自然止住了话音,知晓不该说话。

  “休伯有何话说?提来便是!”王辰扶额,显然到现在就没有一个名字让他顺心的。“臣以为塞外千里黄沙万里草原,一马平川追风逐云,驰骋间有气吞山河之势,纵横间却又有傲视苍穹之意。既如此,何不起名云州?云无常态,却似乎黄沙之万种变化。

  云行千里,又好似草原良驹纵横驰骋。既存于苍穹之上,又俯瞰天地众生!当云州可也!”

  “善!”王辰大喜,这繁钦终究是一个搞文化的人,说起话来都比有些人要好太多。简简单单的一个云字,却被他说出这等意思来。

  “既如此,那便取云州之名罢了!至于其他郡县划分,或是名称且由宣政司寻各部献名,取其最好者送往诏宣府待批!此事就这般定了!”

  “诺!”众人纷纷拜下,道。“如此,午膳之后再议便是!”王辰站起身来,示意百官退朝。在众人的山呼声中,向着后院离去。

  

第六百一十八章 军政大议三

  

首节上一节349/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