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246节

  马超舔了舔唇上的血,一脸邪笑杀向宋建。

  而宋建也毫不示弱,挺枪迎战。

  晋军中军,鼓声大作,却见这左右突然杀出两道飞骑,直插宋建军后阵。

  而此时,晋军已经彻底发动总攻。倍于宋建的兵马全部压上来,这一场战斗还未彻底展开,只怕便已经结束了。

  

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后的战役九

  

  大夏城前,晋军大营。

  中军帐。

  “王上,二将军于枹罕城外大破宋建,马超阵斩宋建,其丞相开枹罕城投降。遵照王上的意思,二将军已将宋建夷族。”荀攸将帛书奉给王辰,道。

  “嗯!”王辰点头,将帛书放到一边,面上微微一笑:“凉州各郡官员都已经到任了吗?”

  “遵照王上的意思,已经到任,只是这陇西郡的官员还在汉阳郡待命。”

  “让他们出发吧!”

  王辰说完,却又叫住了正要离去的荀攸,示意对方坐到自己旁边。

  “你说此番东进,带多少军队最为合适?”

  他替荀攸满上一杯茶,问道。荀攸并未深思,直接便将自己所想说了出来:“王上其实大可不必率大军东进,就现下的形势而言,中原还将经历几场厮杀。臣以为,王上此行就算是带百万雄师,只怕也

  难以成事。且凉州新定,臣以为不宜此时用兵,更应歇兵休养,固守二河一线,将荥阳至旋门一线作为前线扼守,敌自难以支撑!”

  荀攸的话显然并没有说到王辰的心坎里,只见他面上多有不悦,自顾自饮下一口茶,道:“此番我意欲挟胜利之姿,席卷中原各国,何故却不能用兵了?”“王上!”荀攸抱拳,道:“此番中原虽然各国割据互有相争,但其实各国都有同一个敌人,那便是王上。纵观各国君主,曹操刘备之徒乃是乱世之奸雄,千年难遇其一。而

  袁绍公孙瓒等人虽有野心,但也不愧为一代枭雄。此众人皆有图霸之志,若无外力掺入,这些人势必会彼此相争。”“可网上以泰山压顶姿态挥雄狮东进,彼时又将如何?众人皆知敌不过主公,自然会摒弃前嫌,结成联盟对抗我主!彼时,胜负还未可知。而凉州新定,各方正是耗费钱粮

  之时,我大晋虽有余粮,但却难以维持大军的长久消耗。所以,我王此番中原之争,只怕难成霸业。”“公达之言也是有礼,只是我以为这些人就算是结盟又能如何?实则各怀鬼胎,根本不可能一致对敌,比起我军只怕差了不知零星半点。我雄兵铁骑到时,不出半年,可定

  中原!”

  王辰的执着超出了荀攸的想象,或许是接二连三的胜利已经将王辰冲昏了头脑,又或许是王辰看到了许多荀攸也未曾看到的东西,说不定还真有可能一举定下中原。

  “我王!”荀攸担忧道:“就算我王要东征,臣以为应当再待些时候。如今冀州三国相争不休,我王若是愿意再等等,等这诸国各损之后,再回师东进或可胜算更大些。”王辰摆手,道:“公达过虑了,此番奔袭东部,自然能够迅速平定中原。诸国只怕也未曾有时间反应,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摧垮敌军在河南尹的诸军,虎掠中原,使

  得各国还未反应之际,迅速定下宋、陈二国,再趁势联合袁绍东进青州,剿灭齐国。”“我王,此计不妥!”荀攸道:“宋、陈二国不过是小国而已,虽有雄狮然底蕴却并无我大晋深厚,若是我王想要诛伐,只需偏师不断消耗,三五年后再挥师东进自可安定。

  只是若是联合袁绍,只怕极为困难。”“诶!”王辰摆手,道:“公达此言诧异,三五年我等不了那么久,咱们的弟兄也等不了那么久,再说何故联合袁绍便不成了?你且替我谋划一下,此番东进率多少人前往最

  为合适?”

  “我王还是慎重考虑一下,若是不行的话还是召见各位大人朝议一番吧?”荀攸见王辰执意东进,也只得如此道来,希望众人在朝议上能够将王辰劝过来。

  只是王辰好似无意如此,他面上多有些不耐烦:“公达,我拿主意便是了。此番公达以为,我率军多少东进合适?”“我王领雄狮十万足矣!”见王辰如此执着,他也只得进言道:“如今王上在凉州有兵二十三万,此中不包含诸降兵。只是除去各族军队,我王也不过只有十六万军队,其中

  杨阿若三万人,郭太、张绣、云长、季仁各两万人。其中又有七万人并无多少训练,比之我军略有不足。”“臣下以为留张绣、郭太二人人马四万镇守凉州,阿若三万人屯守旧地时刻准备挥师进入西域,在鲜卑的帮助下使得西域诸国来朝。而彼时,阿若的三万人必然要屯守西域

  ,不得再进。”“所以,王上此番能带走的军队只有九万人。如果我王愿意的话,也可从各降兵之中抽调兵马。臣并不建议带走云长及季仁的兵马,如果可以的话臣觉得更应该将五万精锐

  镇守关中以备不测,留作大军后队。”

  “不用!”王辰当即便拒绝了荀攸的提案,道:“何必将精锐留作后队,应该将精锐放到最前沿去作战,以精锐为矛头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中原。”

  “我王!”荀攸起身,向着王辰恭敬抱拳,行了一个大礼:“昔日投入我王麾下,那时候我王厉兵秣马每一步都走的极为谨慎,方才有了如今大晋的辉煌。此番在下所进献之策略,乃

  是为了以防万一。臣并非先知,不知此战结果如何,但臣只愿尽可能为我王谋划一个不败之局。”“我王之规划,或是万全,也或不完全,臣的谏议也不足谋全域。只是,如此安排能让我王不至于满盘皆输。若是我王不纳此谏,荀攸愿请辞此职,自当离去,虽万死吾往

  矣。若是我王纳谏,不管前路如何,便是万死吾也往矣!”

  直谏,这是王辰第一次遇上这般直谏吧?

  他并没有觉得荀攸这是在威胁自己,反而将之看做是一种直谏。

  对于这种事情,王辰自然不会发火。

  他再三考虑了荀攸的话,从中颇有些无奈的意味,而他的安排也不是不无道理的。自己此行,也不敢保证一定就会全胜。

  “行,我纳谏,你继续!”

  许久后,王辰方才点头,道。“臣以为我王应当领云长、伯怀、季仁所部充作主力,命孟醒率所部兵马屯守河内。同时从降卒之中抽取愿战立功之士,全军不含孟醒所部十五万为上限,出旋门驰援荥阳

  ,再入中原。”

  “五万精锐应着云长镇守关中,以来震慑凉州,而来威慑张鲁!以此,我王则无后顾之忧。而若冀州有变,则由孟醒应付,可保大军侧翼无忧。”

  “好!”王辰点头,道:“便如此安排,另外我想将休屠王所部安排到张掖属国如何?”

  “善!”

  荀攸拱手拜道。

  “好!”

  王辰点头,起身道:“云长大军也应该快到了,两日后出发,过陇西回关中,驰援河南!”“诺!”

  

第四百二十三章 最后的战役终

  

  狄道,王辰大军班师回朝毕竟之路,可有狄道进入彰县入汉阳。

  庞大的车仗缓缓驶来,在这狭窄的道路上拉成一道长龙,看起来极为壮观。

  作为凉州安抚使的李参却并没有出城迎接的意思,依旧在府上自娱自乐。

  在他眼中,王辰与他不过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并非是上下属关系。毕竟,自己只是借用他大晋的名义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罢了。

  至于王辰此番取道此处回朝,那也是情有可原之事,所以他只是紧闭四门,不让王辰大军入城,也不出门迎接。

  等到王辰大军离去之后,自己便是这五郡之王了。

  想到这里,李参更是激动不已。

  “主公,我军已经接替了大夏与枹罕的防务,晋王果然够信用。”谋士在旁喜道。

  李参点头,笑道:“晋王是何许人也?他图的是天下,岂会与我争这一城一地?”

  “我主英明!”

  城外,双方似乎都极有默契,王辰的前锋军队根本没有在狄道停留,马不停蹄的向着安故城方向离去。

  只是但这中军到了之后却停住了脚步。

  数百骑在王辰的率领之下赶马向着城前过来,打头的乃是王辰左膀右臂的赵云。

  “城上的人听着,我家大王从此过,顺便给安抚使送来宋建的人头以及其他四郡的郡守大印,还请安抚使出城接印。”

  “轰隆隆”

  城门缓缓打开一道缝隙,但见一个副将领着数人快马出城。

  此人来到近前,向着赵云抱拳,道:“我主有命,令我等将印玺及人头取走,便不耽误晋王大军行程了。”

  “你?”

  赵云诧异的看向对方,面上露出疑惑。

  “正是!”副将面上多有傲意,但是却并不敢无礼。

  “你算什么东西?”

  一声呵斥从赵云身后传来,那副将傲意僵硬,便要呵斥的时候,却见赵云让开,向着后面那人拱手抱拳:“大王!”

  听到赵云等人这般称呼,他立时便明白自己面对的是谁了,惊惧不已,急忙翻身下马向着王辰抱拳拜道:“晋王恕罪!”

  “我给你印玺,你敢接吗?”“在下不敢,还请晋王恕罪!”他额上渗出冷汗,这点道理自己还是明白的,如果是晋王亲自送来的印玺,自己接了那就是主公对晋王的大不敬,只怕这狄道城顷刻间便会

  被夷为平地!

  “你家主人这架子不是一般的大,本王亲自送来印玺,却连他的面都见不着,只看到一些阿猫阿狗在这乱嚎。”

  “晋王恕罪,臣这便去请我主!”

  “快去,告诉你家主人,别浪费本王时间,本王还赶着回雍州。”

  那副将再拜,方才翻身上马,灰溜溜的入了城去。

  却说此刻的府衙,李参正斟酌着美酒,一边唱一边饮,好不痛快。

  却见那一守门的副将连滚带爬入了中堂,一脸的惊惧向其抱拳拜道:“我主,我主,晋王亲自送来印玺及宋建人头,我等不敢承接。”

  “什么?”李参起身,面上更是疑惑,道:“这晋王竟然亲自送来?”

  “正是!”副将道:“晋王说让我主速速去领走印玺,不要浪费他的时间,他还赶着回雍州。显然对于我主没有在城外迎接,颇有些不悦。”谋士此时也起身,向着李参抱拳,道:“我主,此时我主名义上乃是晋王属下,晋王既然班师回朝,我主并未在城外恭候,却有几分说不过去。更何况此时晋王亲自送来印

  玺,我主不能再在城中不见,不然惹恼了晋王,只怕这城外十余万大军会彻底将咱们狄道夷为平地啊!”

  李参听到这也是一阵后怕,这酒也醒了大半,急忙从堂上下来:“快快随我出城,领印玺。这天杀的,谁承想到晋王会亲自将印玺送来?”

  这才刚刚下来几步,由于太急竟然将这鞋子走掉了,急忙又穿上。

  城外,王辰闭目养神,慢慢的等候着。

  这李参架子不是一般的大,竟然让自己在此等了这么久。

  片刻后,便见这城门洞开,李参在这一队兵马的护送之下,领着身后官员快步走到前面。

  “我王恕罪,我王恕罪!”

  赶到近前的他看到了远处的陈列的大军,整膝盖更是不受控制,方才走了两步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李安抚使,你的架子可是真够大的。”

  王辰面上露出玩味的笑容,显然对于他没有及时出城迎接还是有些恼怒的。

  “我王恕罪,恕罪!昨夜里臣下饮酒过量,不胜酒力,也是适才才醒过来,还望我王恕罪!”

  王辰赶马来到这李参面前,他这个举动使得其身后的亲卫更是一阵警惕,猛然向前一步,手竟握在了刀柄之上。

  此时,赵云与身旁几个亲卫也是上前一步,护在王辰左右,如临大敌。

  跪着的李参急忙打了个手势示意无碍。

  “拿来!”王辰翻身下马,身后护卫的亲卫也随之下马,他从亲卫手上接过印玺,递给面前跪着的李参,道:“这是四郡郡守的印玺,你且起来吧!”

  “谢王上!”李参唱了一声,接过这四颗大印,起身递交给了身旁的亲卫。

  “来啊,抬上来!”

  王辰向后招手,却见亲兵们抬着十几个箱子到了近前,将之打开之后里面尽是黄白之物。

  “区区千金,犒赏你之功劳。”

  “谢我王!”李参更是大喜不已,急忙招呼左右亲卫上前将这十几个箱子抬进去。

  便是这侍卫刚刚将箱子抬过去,挡出李参之际,王辰突然向着左右喝道:“拿下!”

  左右赵云几人立即反应过来,飞身扑了上去,直接把笑容还未来得及收起的李参扑倒在地。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明晃晃的横刀已经抵在了他的咽喉之上。

  而此时,王辰的亲兵已经快步上前将这李参帐下较为有权的几人纷纷控制。

首节上一节246/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