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217节

  他上前一步,向着王辰拜道:“我王,这枢密院事只怕在下还是资历尚浅,臣以为应当让关将军领枢密院事才是。”王辰却是摆手,道:“虽然枢密院有管理诸军的权力,但是其权力始终是有限的。枢密院相当于是军队中的文职以及杂物,设立的初衷是能够让军队毫无后顾之忧的去打仗

  。为战死的弟兄家人发放抚恤,为招收的新兵提供军饷,为结业的试生安排职事。如此,分担将军的一些工作,使得将军能够尽可能的将所有的精力放到对敌上来。”

  “也就是说,枢密院的工作更集中在后面,而不是前端。如果将军与士兵是前端,那么枢密院就是辅助,而承运司就是后勤。”

  用后世的话来说,其实枢密院更像是将军的秘书,或者是一个统筹部门,使得将军和军队不为一些杂务所困扰。

  “臣明白!”沈清一拜,道:“只是在下最擅长的并非是这些事情,在下更擅长与行军打仗。”“我知道!”王辰道:“你有统率之才,但是现在我更需要你做好枢密院的工作,而这并不代表你就不能率军打仗了。我现在需要的是你帮我把枢密院的工作理顺,毕竟在军

  队中你也有足够的威信。”

  “诺!”沈清拜道。

  “如此,你这宣政司辅司的职位便不能再做了。只需专心做好枢密院的工作,等以后我再寻人接替你便是。”

  “诺!”

  见这边安排妥当,王辰又向荀攸道:“公达,这参议军师的位置还是非你莫属了。”

  “诺!”其实对于荀攸而言这不过是用参议司完善就完善了自己职权。

  “这承运司承运使的职位,我打算让国子尼继续掌控。统筹监的其他职事该归还户部的,就归还户部,诸位以为如何?”

  “子尼本就掌管统筹监,如今取消统筹监改为承运司,其继续司职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公孙彦道。

  “嗯!既如此,就这般定下了!”

  这只是军队革变的第一步,如此细分下来这也使得自己的军队能够更好的运作,而自己后面的事情也更好安排了。

  见这两个部门安排妥当了,王辰自然要对下一步进行安排。“咱们现在有十八个营,但是真正精锐的是五个营的军队。所以,我打算将军队分为常备正规军及预备屯守军两个部分,而这五个营便是咱们现目前的常备正规军,余下的

  十三个营便是预备屯守军,诸位以为如何?”

  在堂下众人议论的时候,王辰将燕回招来,耳语了几句之后,便见对方离去。

  “我王,为何要将军队分为两部分?”王辰的策略显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第一个反议的自然是杜畿。

  而后随之赞同的便是诸将之中的几人。

  “王上,古往今来,还未曾听闻将军队调整成这般模样的。”“王上,军者民也,何必如此调整?”

  

第三百七十六章 二次革变下

  

  王辰并没有正面回答众人的疑惑,对于这种别人没有用到过,而自己就不能用的事情他更是拒绝回答。

  但是对于这些所谓的兵者民也的看法,自己也是极为不认同的。“纵观古今,握刀为兵,握锄为民,这也使得咱们精锐军团出现的成本极为高昂。王上走到如今,帐下虽然有十八营士兵,但是真正能征善战者乃是这五个营的军队。从王上起兵到现在,这精锐军队处于每日操练,训练格杀的状态。而这也使得精锐能够令行禁止,也能够拥有极强的战斗力。虽只有五个营,但是却能够在正面打垮十个营,

  十五个营!”

  “但是!”沈清向着反对的众人朗声道:“陕陌一战,我军精锐三万为何会出现溃逃?为何不能死战到底?而很多人,很多将军对于这精锐军团也就产生了相应的看法。”“我认为,这是极其错误的看法。”沈清道:“他们认为精锐就一定要战到最后一人,就一定要慷慨赴死,不然花费大精力训练他们就没有完全的必要。这是错误的,也是荒

  谬的。”

  出乎王辰意料的是,此番站出来解释的竟然是这沈清,而不是其他人。“在我看来,一支军队,一支精锐并非是战无不胜的。而对于精锐而言,失败往往比胜利更可贵。为何,因为有了失败我们才能看到我们的不足,才能明白我们的问题在哪

  里,我们才能加以改变,我们才能更为强悍!”“陕陌之战战败,究其原因我以为有三!”沈清比划了一个三,见众人没有反对,方才继续说道:“无论是精锐军团还是其他军队,只要是人构成的军队,就没有不怕死的人

  ,而这里的怕死并非是咱们想象的怕死,而是没有赴死的决心。为何?因为有后顾之忧。”“所以,这其一就是士兵还有后顾之忧,这也是我们急需做好的事情。其二就是我们的中层军官没有起到一个更好的作用,中层军官的军事及管理素质低下使其不能协调如

  此精锐的军队。其三,我们的军队不知为何而战,没有足够的信念支撑。”

  “反观陕陌之战后,主公先是安排宣慰使司进驻军队培养士兵的信念,再者对于演武堂的讲授作出调整着重实际。但是,还缺少对于士兵后顾之忧的处理。”

  “孟醒,你且先等等!”王辰摆手,示意沈清退下。虽然他说了这么大一半天,将精锐军队的问题说了出来,但是却并未正面回答众人的问题。王辰向着众人,道:“我简单说一下,一句话我要将军队职业化,让士兵成为一种职业。我大晋的一切,无论是武备还是什么全部是围绕着军队进行的,而军队之中又有这

  五万精锐,所以说这五万精锐才是重中之重。不管前人是否做过,但是今日我就要做!”

  好在这反对的声音本来就很小,经过王辰这一番坚决的话了之后,众人更是不敢再言。“所以,我打算对士兵户籍进行统计。但凡有阵亡士兵因公战死等等,皆以英魂安葬,其家赐粮百石,赐钱一贯,其户编为军户,子嗣入各官办学堂免费教学食宿,参与科

  举者一应优先任用。其子成家者,免除劳役,年税减半,月赐十钱。此,恩萌一代,二代则无。”“常备正规军士兵家人或是子嗣入学免费教学食宿、免除家人劳役,年税减半,士兵按年赏赐军饷,年满四十还为士兵者可退伍,赐钱十贯,家中两代年税减半,免除劳役

  ,但国有召则必应!预备屯守军无军饷,子嗣可入学,免除劳役,然无军饷,年满六十可退伍,赐钱一贯,其子免年税。”

  “诸位以为如何?”

  “我王每年赏赐军饷为何?纵观下来,这可不是一笔小支出啊!”公孙彦抱拳,道。

  “一年赐百钱。”

  “那么一百个士兵就是万钱,一万士兵就是百万钱,十万士兵就是千万钱。这么细算下来的话,二十万士兵就是两千万钱,一年也就是两万贯。”

  “有何不妥吗?”

  “一年两万贯的军费支出,并无不妥!”公孙彦拜道,二十万人一年才给两万贯,已经够少了。

  “行了,诸位对此事可还有什么意见?”王辰又问道。

  众人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了,王辰的这个已经做得极好了,而且现在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发军饷的也就只有五万人罢了。

  这对于现在的大晋财政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行了,既然诸位都觉得可行,那么咱们便进入下一个议题吧!”王辰说完,便又补充道:“军队划分清楚了,那么咱们就应该说一下这将军的安排吧!”

  “首先,我说一下品阶,武官的品阶也分为九品十八阶。除勋官与加授之外,各品阶将军应当如我书上所言。”“正一品天策大将军,从一品神武大将军。正二品开始为上将军、骠骑将军、骁骑将军。从二品应为车骑将军、金吾将军、龙虎将军。三品应为昭武、昭信、昭义、昭勇。从三品,卫将军、征东、西、南、北将军。正四品,四镇将军,从四品奋威、扬威、建威、广威将军。正五品四安将军,从五品奋武将军。正六品云骑、飞骑、武骑将军

  。从六品破虏将军。七品以下为副将及各部司马、特进校尉、都尉。”

  “此仅为将军名号,俸禄官阶大小一律按照品阶来算,不可有所僭越。另有特进品阶将军或者特封品阶将军,将军具体职务及管限一应以朝廷诏书为主。”

  “另,封云长为卫将军、子龙为征东将军、文远为征西将军、季仁为征南将军、广越为征北将军!”

  堂下赵云及李韵上前拜谢。

  王辰又道:“封公盛为镇西将军、伯怀为镇东将军、公明为镇北将军、文常为镇南将军,奉先、文长、兴霸、郭汜、胡车儿结为破虏将军!”

  依旧是以功劳敕封,对于跟随自己最久的五人,王辰毫不犹豫的敕封对方从三品的品阶将军,而其他建下大功的纪委将军也都敕封了正四品将军。

  对于刚刚入帐下还没有多少功劳的人以从六品敕封,这相对而言已经是极好的了。

  众人不敢说话,只能受命。

  但是这里还有两个压榜之人,一个是无数次拼死护主的燕回,另一个是每每冲锋在前打了无数硬仗的高顺。

  这二人并没有得到敕封,而按照王辰所言高顺的品级还在众人之下。

  但是,作为王辰最忠实的两个追随者,他们似乎并没有在意这一切。

  “诸将若有不服,将来战场上多多建功,自有封赏。”

  “无敢不服。”众人拜道。至此,大晋军队革变彻底完成,此次变革乃是大晋军队第二次大规模的变革,不仅建立了相应的府衙,将军队以正规军与辅军区分开来,更划清楚了武将品级,使得在这

  战场上厮杀的众人也能够看到位极人臣的希望。

  更清楚了自己的职事及职能,放权的同时分权,使得大晋这个国家机器更为完善。

  待众人都离去之后,燕回方才领着郦横进来。

  拜见了王辰,郦横不敢坐下,只得在这堂下静静矗立。

  王辰招手,示意他来到自己身边。将这早就铺开的帛书交给他阅览一番,然后道:“记住这几件事,今年一年你们宣慰使司要将这些事情扩散到我大晋的每一个角落,确保我大晋天下所有人都清楚我大晋的

  这些政策,明白吗?”

  郦横清清楚楚看了一遍,向着王辰恭恭敬敬拜下,道:“我王放心,不出三月便能使我王恩义广播天下。”

  “军队那边也要抓紧,趁着这新政策出台,一定要挑起弟兄们的战心才是。”“我王放心!”

  

第三百七十七章 沙场秋点兵

  

  在大晋风风火火进行军事改革的同时,雍州也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国葬。

  大汉末帝刘协被王辰以帝皇之礼迁葬广陵西末帝陵,所有被盗陵墓一应修缮,举行了隆重的重葬仪式。

  便是昔日被王辰焚烧的百官尸骨,也在末帝陵旁边建了一座百官陵,用以祭奠那些在长安之战中罹难的大汉百官。

  在宣慰使司的作用之下,王辰的恩义广播天下,使得那些感念昔日的名士大为感动,一时间晋阳招贤馆也成了这最为热闹的地方。

  名士们辩论的声音就好似赶集一般,争相向着官员递出自己的策论。

  而紧接着,朝廷又出台了新的国策。

  去年一道大晋律,使得大晋天下太平,百姓欢呼不已。而如今新出台的国策,更使得大晋军户手舞足蹈,欢庆这开明的政策。

  另一边,大晋的五万正规军也因为军人优待政策的出台而开始渐渐转变,这些既没了后顾之忧,又每日接受最新最好训练的士兵更为的精悍肃杀。

  不仅是训练起来更为卖力,便是这演习也好似不惧生死,不惧受伤。

  秋后,并州的大地挂起了凉风,吹走了炎热,拉开了即将到来的凛冬帷幕。

  中原的大地厮杀依旧。

  晋王府。

  王辰穿上了飞龙甲,领着亲卫快步从后院进入白虎厅。

  “什么时候的事情?”

  王辰的面容十分凝重,从他的态度来看显然不是什么小事儿。

  “昨日传来的消息!”

  史阿跟在王辰身后,走到这大地图上。

  王辰接过燕回递过来的竹鞭,拍击在九江郡上:“打了一年,曹操终于突破了淮水一线,现在长驱直入将袁术围困在了合肥。”

  “孙坚呢?有什么动向?”

  “派遣了三千人参与曹操的联军,同时吞并了豫章会稽大部,现在刘繇正在石阳一带与孙坚对抗。”“这么说来孙坚在表面上已经顺从曹操拥立的宋帝了?”王辰看向史阿,眉头轻锁,现在中原三汉达成了一个短暂的联盟,这联盟看似脆弱但实际上的威胁远远超出了自己

  的想象。

  “根据绣衣使递来的情报来看,孙坚暗中已经与曹操达成了某些一致。”

  “冀州的战局如何了?”

  王辰将手上的竹鞭交给史阿,问道。史阿在这清河与渤海比划,道:“袁绍在偏师协助公孙瓒灭掉刘虞之后,将刘备的主力放入了漳水以北,同时公孙瓒挥师南下攻克平原东,使得刘备大军被困在了漳水北岸

  。但是田豫军团已经攻破阳信其并未向西北推进,反而是向高城进发,极有可能对公孙瓒部进行反包围。”“嗯!”王辰点头,道:“从局势上来看,刘备与曹操极有默契,一北一南都是先扫荡叛逆。不管战局如何,两汉的联盟只怕已经形成。按照曹操的性格,陈国只怕也不会存

  在多久。”说到这,他顿了顿,道:“咱们也该是时候动手了,一旦两汉达成联盟稳定了东面的局势,咱们极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的目标。传我令,集结三军,诸将及军师东营校场点将

  台待命!”

  “诺!”

  王辰转过身来,走向这大门,同时向着燕回道:“传令宣政司监国,此行我将亲自率军西征。命,季仁将早前送去的攻城器械备好。”

  “诺!”

  东营,数十飞骑快速驰骋进入。

  当先一人掌着一杆黑色令旗,手上持着王府令牌,直奔到了司鼓处。

  “传大王令,三军校场紧急集结!”

  原本还在鼓下休息的力士们纷纷起身,赶到鼓处敲动起来。

首节上一节217/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