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207节

  ‘想来,这三人在原本轨迹中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法正乃是刘备在位时候唯一一个赐予谥号的大臣,被刘备引做谋主,由此可见刘备对其之倚仗。’

  这中间孟达这个名字王辰那是极感兴趣,与后人的看法不同,对于这个人他甚至没有去顾及任何史书资料。‘原本轨迹中的孟达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有将帅之才。只是却没有遇到自己的明主罢了,在刘备帐下得不到信任,而此生又给刘封背了一个不援关羽的锅,再加上惧罪

  而投降曹魏使其为后人所不齿。’

  ‘不管是看演义还是正史,孟达很多地方就好似突然出现一般,明显于他刻意少了很多记载,但是从这些只言片语之中能够看到其绝非是平庸之人。在自己的看法之中,孟达这个人本是将帅之才,不援关羽从军事角度还是个人角度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时统兵的是刘封,而刘封对他更是常常侵凌,在这种情况下他

  就算想要建议援关羽,刘封又如何会同意?

  故而此罪他不过是给刘封背锅罢了。’

  王辰心中暗忖:‘然而他也知道关羽死后刘备会怪责自己,而非是义子刘封,由此看出其人还是颇有几分远见。其投靠魏国之后,得到了曹丕的重用,还给了他西南之重任。由此可知,他

  才华绝非只言片语。如果换做是高士在他的位置,或许只能引颈待戮,后人眼中不过也是该死,毅然不足以书吧?所以,此人不过是其他盛名之下的牺牲品罢了,本无罪奈何成了有罪。反复

  也不过为图自保,如果刘备对得住他他会反叛?’

  王辰轻叹一声,此人不过是被有色眼镜偏见对待了数千年罢了。某些人只知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嘲讽别人,却又如何不知道站在个人的角度却认真看待事情?所谓事出有因,何故抛却这因仅论其果?什么第二个吕布,什么反复小人?世人只知谴责谩骂,却不明白个人的苦衷。若是换做自己站在他们的位置上,说不定还会做出

  比他们还不堪的抉择。

  到那个时候,又来看看到底谁笑话谁!现实中你与老板的干儿子共事,老板的干儿子整天没事儿就打你骂你,欺你辱你,而你有没有实际的权力。在这个时候,他做错决定给公司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然后老

  板护犊子,将所有的错误都归结在你身上,准备将你告上法庭,还买通法官准备叛你死刑,祸害你三族!这个时候,一家更大的集团向你抛出橄榄枝,只要你来我这里我就可以保你无碍,还有大好前程。我就问,谁特么会不去?我就问,那个傻叉会在哪坐着等死?用自己以

  及自己三族的性命,去为一个整天欺负你的恶霸买单?

  孟达之叛,错在二刘而已。

  千百年来,华夏人总喜欢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别人,但是自己却做着更不如更不齿的事情。无他,只觉得这茶余饭后总得找几个人来宣泄一下自己对于现实的不满罢了。

  可笑的是千年下来,一些自诩的饱学之士在这一场批斗之中,起到了先锋作用。

  他挥动朱笔在这落款处披上了一个准字,同时又留下一段批言:“法正、孟达、贾逵当着重教学,孟达兼入演武堂!”

  写完之后,又在旁边盖上了玉玺,方才交给燕回送往宣政司。

  “二位!”王辰这才向着堂下久候的綦毋骏与孟真道:“咱们武备营从我创业之初就开创了,这么多年下来,咱们军队连制式服装都还未普及,这还是不行啊。”

  也确实,自己帐下虽然有十八个营,但是军士们穿着的甲胄并没有统一的制式。虽然武备营一直来都在努力生产制式甲胄,但这速度还是太慢。对于制式甲胄,最有发言权的就是孟真了,他向着王辰做辑一拜,道:“王上,这制作甲胄其一要材料齐全,其二也需要不少时间。王上自边郡领军以来,我武备营就不断

  的生产甲胄,但是也赶不上王上扩军的速度。况且,我们武备营制甲匠师人数确实不多。”

  虽然王辰话中并无怪责之意,但孟真还是觉得有些委屈,毕竟不是自己甲胄制作不快。而是王辰经常会要求制甲坊优先制作某些甲胄,譬如绣衣使。“不过现在我们已经尽可能的提高了速度,现在遵照王上的意思,安排三十个匠师负责新甲的制作,其他的都在尽快生产士兵甲胄。应该在年底就能够满足士兵现在的甲胄

  更换,这么多年下来,十八万副甲胄算是交令了。”“行了!”王辰摆手,道:“既然你们在今年能够处理好,那自然是最好。只是处理好这事儿之后,甲胄可以慢慢堆积,但是新甲一定要尽快批量生产出来,至少要在一年时

  间内制作出三千副,另外为每一位将军制作最精良的甲胄。”

  “诺!”孟真再拜,道。

  “綦毋,你那边是怎么回事?刀剑长矛之流还是没有更换完全,要尽快将汉军的制式武器更换完毕。”

  “王上见谅,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努力锻造,预计在明年三月更换全部制式武器。”綦毋骏向着王辰一拜,道。“行了,这时间上我就不催你们了。只是有一件事儿我希望你们替我参考一下,我需要你们给我设计至少三个营的甲胄武器。这些呢主要是用于山地作战,你们也可以实际

  去一些山地看一看,了解了解,明白吗?”

  “诺!”二人向着王辰拜道。

  “不过!”孟真向着王辰再拜,面上有些疑惑,道。

  “不过怎么?”想一想前段时间才给武备营批款,不可能这么快又要钱了吧?

  “希望王上能够再批百万钱,一来扩张诸坊,营建一个攻城器械试射场地。”

  “准了!”王辰道:“不过这百万钱够不够?”

  “若是王上允许的话,臣更希望得到五百万钱,为武备营一些应该整修的地方整修一遍!”

  “准!”王辰二话没说便点头,道:“武备营乃是军之根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只要是用在正路上,万万钱都是小问题。”“谢王上!”二人拜道。

  

第三百五十七章 先腐后虫上

  

  初平三年,十月底。

  史上第一次科举召开,这一次科举可谓是盛大空前,各郡赶来的士子们络绎不绝,先到先编,住满了国子监内部所有的贡生府院。

  而因为大晋此次人才急需,所以应试者达到了空前的八百人,这还不包括试生们的随从或者一些作伴的家人,这是国子监一开始未曾预想到的。

  晋王府,王辰与赵云换上了一袭试生的衣服,二人因为长得俊俏,倒也有几分书生气。

  只是院中的燕回就不一样了,本身就长了一副彪悍的面容,此番穿着更像是李逵扮书生,惹得王辰与赵云一阵大笑。

  而那随行的十余个亲卫也是憋得十分难受。

  “我说燕回啊,你此行就不要跟随了。”王辰收起了笑容,拍了拍燕回的肩膀,道。

  “凭啥?”燕回有些委屈了,不知道为何自己这身打扮就惹众人笑了:“凭啥俺不能去?俺是王上的亲卫将军,俺不去俺放不下心!”

  “你小子这一身穿着太惹眼了,此行本来就是想要暗中看看这些试生,你这跟着去倒叫咱们成了明访了。”

  “不行,俺不去你们也不去。”燕回像是个孩子一样大甩衣袖,直接坐在了这石阶上,撇着头委屈得不行。

  “行了行了!”这一根筋的人有好也有坏,他坐在燕回旁边,道:“你这样子穿着也不行,我看不如这样吧,你领着几个弟兄寻常打扮,在这国子监外卖点茶水怎么样?”

  “那也行!总好过不让俺去!”得了这个折中方案,燕回那是借坡下驴,急忙便应承了下来。

  得了燕回答应,王辰与赵云领着这十余个书生打扮的亲卫离府而去。

  这燕回倒也不含糊,换上了衣服,叫来几个弟兄备上了马车带着桌椅茶水,便欲要向着国子监赶去,生怕落下了。

  “南归?这是要去哪里?”

  身后传来颜如玉的声音,众人急忙拜见。

  燕回道:“王上说是要去国子监暗访,让俺去门前弄个茶幌。”

  “大王既然是要你设茶幌,定然是想要有个地方歇脚。虽已是秋后,但这几日也是燥热得很,大王喜冷,你备点冰过去,派人给大王做点凉茶。”

  “诺!”

  国子监前,以干道为中心分成两部分扎下许多帐篷,主要提供给一些试生及家属居住。

  只是这晋阳的百姓或者商贾们早早便将大街两边占去,摆设了不少买卖招呼着面前的试生们。

  中间还有不少士兵在巡哨维持秩序,显然一场盛会模样。

  王辰摇着羽扇与赵云在这人群之中并肩而行:“看来这试生倒也还多,咱们且去里面看看?”

  “兄长请!”赵云恭谦有礼,倒也好似真正的是试生一般。

  越靠近国子监不仅能够看到商贾们忙碌的身影,更能够看到一些招贤馆出来的闲人在这里大肆宣扬自己的学说,引得试生们一阵阵议论。

  又或是有人在这里争辩不休,讨论的无非都是经学讲义。

  果是寒门之中有真才,不枉晋王设科举。

  却说燕回刚刚在这设下茶幌,由于长得太招眼了,立即便被从国子监出来的蔡琰发现了。

  “燕”这边刚刚准备叫他,燕回急忙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示意她过来:“大王暗中过来看看,俺在这设个茶幌供大王歇脚,丫头你别张扬。”

  “哦!”蔡琰点头,坐在了旁边的长凳上:“来老板,上一杯凉茶。”

  燕回暗骂一句难招呼,笑着脸上前给她满上一杯:“俺说丫头,你这国子监没事儿了吗?”

  “有事儿就不能在这喝茶吗?”蔡琰白了他一眼,喝了一口这茶,又抱怨道:“我还以为能够喝道王府特贡呢?原来也就寻常茶叶。”

  “你这丫头,铁定又是嘴馋了吧!”燕回没好气的,看到对方期待的眼神无奈只得换上了一壶好茶,道:“省着点,一会大王逛累了可要喝的。”

  就在此时,王辰也领着众人出来了,他示意身后的随从且自己去逛逛,然后领着赵云入了茶幌。

  燕回习惯性的要过来行礼,被王辰瞪了一眼,急忙改口,道:“客人来了?快快请坐。”

  王辰与赵云坐到了蔡琰旁边:“怎么样?这国子监讲授好做吗?”

  蔡琰给二人满上了一杯茶:“还能怎么样?学生们都很好学,我只怕这点学识还不够教他们的!这段时间也在忙着看书,好在这国子监藏书够多,又有父亲指点。”

  王辰点头,伸出手摸了摸这茶杯,只觉这杯中茶水较热,便将之推到了一边。

  此时正好五个学子进来,中间一人显然身份非凡,周围五人好似众星拱月一般,将他送到了这旁边桌。

  这人声音够大,一入茶幌之中便拍上了一颗碎银子,招呼好茶。

  燕回倒是没有理会他,让一个弟兄过去招呼,自顾着从盒中取出一盒子小冰块,走到王辰旁边给他茶杯中放入一块。

  “这段时间你父亲哪儿可有人经常拜访?”王辰问道。

  蔡琰抬头看向王辰,双目之中透着几分疑惑,王辰急忙解释道:“你不要乱想,我就是问问。”

  她噗嗤一笑,道:“没有,就是钟侍郎经常会寻父亲了解书法。看他病也快好了,应该也是这几日就要走了。”

  “哦!”王辰点头,又探了探这茶,等稍凉了些便喝了一口。

  “噗!”旁边传来喷茶的声音,适才那入内的学子当即便向着燕回喝道:“你这茶这么烫?怎么好下嘴?快快将你那冰取来,与我们每人放上一点。”

  显然是发现了燕回有冰,故意找茬。

  燕回直接无视了,坐到这躺椅上摇着蒲扇,也不理会他。放眼整个大晋,能够使唤他的也就只有王辰一家,这个学子只怕还没有那个资格。

  “你这黑汉没有听见吗?适才我见你取冰出来,大不了给你加点钱便是。”

  燕回依旧没有理会。

  “嘭!”一声响,却见一个学子起身指着燕回喝道:“怎么?便是轻视咱们外地学子吗?”

  燕回还是没有理会,自顾自擅着凉快。倒是有一个学子鼻子抽动一下,走到了王辰三人的桌边,鼻子嗅了嗅,向着旁边几人喊道:“这黑厮显然是看不起咱们外地来的,给这些人喝的都是上好的茶,给咱们喝的

  却是这般难以入口!”

  那个有身份的学子眉头紧皱,显然是在家里面跋扈习惯了,直接走到王辰桌边,伸手便将这茶壶打开:“果然!”

  众人见他冲撞王辰便要起身,却见王辰给了众人一个眼神,又纷纷坐回去。

  说罢,那人显然也怕惹着人,打量了一下王辰,又打量了一下旁边的蔡琰与赵云,直接坐在了旁边向着王辰拱手:“不知兄台哪家人?这赶考还带着这般绝色的妻室?”

  “哪里哪里!”王辰轻笑,拱手还礼道:“不过是寻常人家罢了!”

  “寻常人家?”那人冷哼一声,道:“寻常人家这茶幌给你上好茶叶?还给你加冰?又能带着这般绝色的内室?”“闭嘴!”赵云大手在这茶桌上一拍,喝道:“岂容你在此胡闹?”

  

第三百五十八章 先腐后虫中

  

  对方的眼神就像是怒视下人一般,瞪着赵云,手上更是握着茶壶。那态势,显然是赵云再说一句话便要向他砸去!

  王辰示意赵云不要说话,只是向着那人道:“在下是河东绛邑人氏,家境贫寒。至于老板为何给我加冰,或许是因为在下进来时候恭谦有礼罢?”

  此话无疑让那人脸轻轻抽动了一番,他不过还是没有动怒,依旧问道:“河东绛邑人?你姓什么?”

  “鄙人姓王!”王辰向其恭谦道。

  “王?”那人眉头轻皱,向着身边的几人问了一下,面上方才轻笑起来:“未听说绛邑有姓王的大族啊!”

  “不知兄台是?”

  “我?”那人轻笑,旁边的人更是大笑连连。

  “我姓卫,河东人,单名一个固!”

首节上一节207/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