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143节

  “预备!”

  弯弓搭箭,士兵们一个个目光如炬,锁定远处的敌军。

  “放!”

  一阵黑雨从城上激射而下,配合着那一块块碎石,巨矢,收割着一片又一片的性命,叫人胆颤。

  “这仗没法打了!”袁术大怒,向着身边的刘备道:“将军,让弟兄们撤回来吧!”

  刘备并未说话,只是气定神闲。

  袁术心中怒火中烧,那上前的军队可有部分是自己的人,不能这般全部耗在这里。

  只是片刻,却又按耐不住了:“将军,这样打下去,便是上了城墙也没几个人,将兄弟们撤下来吧!”

  “嗯!”这次刘备意外的同意了,便是袁术都有些诧异。

  随着那一阵阵鸣金之声响起,前阵的士卒早已按耐不住,发疯似的逃离这修罗场,而城上的敌军却还在进行着最后的疯狂。看着刘备离去的背影,袁术久久未曾回过神来。

  

第二百四十九章 长安夜

  

  长安,曾经大汉的帝都,现如今又迎来了它的帝都时代。

  此时的长安还未经历那一场三辅的动乱,繁华依旧。宏伟的城墙前后,屋舍连绵不断。

  宽阔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当大汉的皇室公卿西迁之后,这里更是迎来了它的巅峰。

  夜,司徒府。

  王允端坐在堂上,今日他有一个贵客造访,自然要好好宴请,不能有丝毫怠慢。“王司徒!”堂下端坐的是一个中年男子,长得文质彬彬,也不知是何人竟能够得到王允这般对待:“现在袁太傅全家被董卓下狱,王公振在河东连战连捷,可王司徒为何要

  在这个时候为董卓谋划?”

  中年男子很不解,面目上多有几分忿怒。

  王允将酒樽高举,先干一樽之后,方才道:“君荣,董卓欲杀袁太傅为何?因袁家人在关外具反!可董卓为何不杀我?”

  “那还不是因为王司徒为董卓谋划了一番,保住了董卓现如今的地位罢了!”这满朝上下被称为君荣的,只怕也就只有他士孙瑞了。

  王允自嘲般一笑,道:“君荣,我问你。王辰与我是本家亲族,可为何我不帮他反而要去帮董卓?”

  士孙瑞道:“那在下就不知道了。”虽然嘴上这般说,但是从他鄙夷的双目之中,可以看出不屑。

  王允并未计较,只是问道:“君荣,你以为王辰将董卓击败之后,这天下又将如何?”

  士孙瑞沉吟片刻,道:“王公振或可安天下!”“错!”王允斩钉截铁道:“董卓充其量只是一个雄,或掌千军得意于一时,不过是癣疥之疾,其人刚烈暴戾,除他只需一死士而已。而王辰却是霸,其人野心勃勃,狡诈无

  比,若让他入主关中,天下将变,这才是真正的腹心之病啊!”

  “王司徒何以见得王公振便是腹心之病了?”士孙瑞质疑,显然是对于王允的答复极为不满。王允却是笑道:“董卓此人暴虐而寡义,无能为也,实则一匹夫而已。此番布局也大多是他自己完成,我只是推波助澜罢了。若他击败了王辰,其必定会跋扈异常,比及以

  往更甚。与我,也更为亲近一些。彼时,便是我等下手之际!”

  “前言我以为是如此!”士孙瑞道:“只是这后言,难道王司徒不是与董卓暗相勾结吗?”

  “君荣,此言怎讲?”王允愤愤道:“昔日袁太傅之于董卓,何不是权宜之计?只是为了除掉此人罢了。我王允世受国恩,一颗忠心可昭日月,此番忍辱负重实为诛贼!”

  “彼时,还需尔等襄助!为何此番贼寇未除,君荣便疑我?”

  士孙瑞总觉得王允此言多假,反而不答,问道:“何以见得王公振便是腹心之病了?”

  “王辰此人与我同宗同族,对其我多有了解。此人自幼跟随隐士修行,昔日出山之际曾求我父与他谋职,其有一身百人莫近的本身,心机深沉,狡若豺狼。”

  “况且此人目无朝廷,为图自保能大起刀兵。其人在边界恩威并施,使四郡自成一国,上下齐心。若是其入了朝廷,这等枭雄,你我能平?”

  这么一说到叫士孙瑞警觉了起来,他心中暗自沉思。

  王辰自拥兵以来屡屡不听朝廷调遣,其人用兵如神。并州四郡之地,无不名传王辰,此人恩威并施,杀则诛人三族斩草除根,手段极为狠烈。

  凭借其雷裂风行的手段,不仅将边境四郡的豪族扫荡一空,还使得四夷宾服。

  这等人,确实是枭雄。比董卓,厉害了太多太多。“这就是为何我要为董卓出谋划策,协助他布局河东弘农,使得董卓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相较于王辰,董卓却是一个十足的匹夫,只需略施小计便能彻底抹杀。彼时,王

  辰败亡,董卓自然骄横无比,自诩为天下再无敌手。其疏忽大意之际,自然是极为容易中计,我等再用计策诛杀董卓自然也不在话下。”

  王允冷笑连连,不愧是这士族摸爬滚打出来的人,竟杀人于无形之中。

  也不知王允到底打算如何,董卓一死其势力又当谁人继承?

  或许算计,不过是想要让董卓徒做嫁衣罢了。

  “王司徒为了朝廷能够如此忍辱负重,士孙瑞是在佩服!”他站起身来,走到堂中,恭恭敬敬向着王允一拜,道。

  若是叫王辰知晓了这王司徒这般评价他,又当如何感想?毕竟,二人本是一族本宗,此番却又这般真叫人难以想象。

  也怪不得董卓能够奇招迭出,原来是因为背后有一个王允在给他出谋划策?

  这倒不奇怪了。

  二人聊天之际,却闻一人疾步入了堂中,奉着一份竹简拜道:

  “主公,前线传来消息。相国在陕陌大败王辰,追击之中连败孙坚、曹操,现正将王辰围困陕县之中,相信要不了多久便能克下陕县,诛杀逆贼之首。”

  “什么?”王允大惊,疾步从这堂上赶下来,将这竹简取过仔细阅览了一番,当即便是大笑连连。

  “哈哈哈哈.王辰啊王辰,想你纵横一生,终究还是摆在了我等手上,哈哈哈哈!这陕县,就将是你王辰的坟墓!”

  王允大笑,越发的失态,此番他设下这连环计策,一诛王辰,二谋杀董卓。不愧是绝佳的连环诡计,只是不知道这计策到底能不能成型,会不会被某些人彻底破去?

  “什么?”士孙瑞长大了嘴巴不敢相信,这百战百胜的王辰竟然真的就败在了陕陌?

  这不是开玩笑吧?又或是王辰的奸计吧?

  他接过竹简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方才心下大定:“此,司徒的计策可成也!”

  “诶!”王允笑着摆手,面上颇有些谦虚。毕竟自己定下的计策,他很清楚根本的问题在哪:“此番杀王辰就好似将其关入牢中斩杀一般,既然如此,自然要断掉王辰遁逃的路。陕陌的大胜算不得什么,关键的是河

  东与函谷。”

  “如果这两方能够大胜,王辰就算是被彻底关住了了,只需动刀斩杀便可。谋局这么久,等的便是他王辰兵败身死!”

  “可若是河东与函谷不能获胜,又当如何?”士孙瑞疑惑道。

  王允摆手示意无碍,面上笑容不减:“此若是不胜,大不了是不杀王辰。彼时我等自然谋诛董卓,杀王辰的事儿便交给我们自己了。”

  说到这里,二人弹冠相庆。在他们这群朝臣眼中,或许又看到了大汉将来的曙光了。

  

第二百五十章 不欢而散

  

  陕县,夜。

  在陕陌吃了人生第一次败仗,任谁都有些萎靡不振。

  五天匆匆而过,只是董卓虽然围困陕县但却并无半点进攻意思,也不知意欲如何。

  中堂的将军们虽然端坐着,但却早已没有了先前的气势,难道这一战就将所有人给摧垮了吗?

  “高顺,有多少兄弟回来了?”

  王辰打破了许久的沉默,虽然他自己心里也并不好受,但作为领头人他必须要强忍着难受,如果他倒下了谁又能替他站着?

  “主公,此番回来的弟兄不过一万八千人,不知战死多少,也不知逃了多少。”高顺长叹一声,面上尽是沮丧:“便是咱们陷阵营,也减员大半。”

  王辰点头,这一战三万精锐差不多丢了一半,难以想象啊。

  他看向孙坚与曹操,相比自己这两个家伙更是惨,被董卓挟胜之威的大军击溃,又无人给他们掩护,差点便是全军覆没。

  “文台孟德,你们呢?”

  “啊?”孙坚有些恍惚,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精锐差点在陕陌全军覆没,半夜的厮杀自己竟被杀得丢盔弃甲。

  “我军彻底被击溃了,也不知此番能够收拢多少,不过随我突围的弟兄还有两千的样子吧!”曹操也是连连摇头,不知该如何形容此刻的心情。

  而孙坚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只是叹道:“我稍好一些吧,一万三千弟兄跟着我入陕县的只有八千人,丢了五千多。”

  “若是董卓慢一些围城,咱们或许还能够召集更多的弟兄也说不定。”赵云愤愤道,但也不知是扯着了伤口还是怎么,直把他痛的面目煞白。

  王辰却是摇头,道:“我估计此战咱们并没有死多少弟兄,大部分应该是溃散在了四周。现在董卓围城,一时间也汇聚不过来。”

  “可咱们现在就只剩下将近三万人,能挡住董卓那七八万人吗?”

  曹操的担忧确实有那么回事,三万残兵败将,想要守住陕县,抵挡倍于己的敌军确实不容易。

  只是不知函谷关前的消息如何,如果刘虞等人克不下函谷关,那么自己就只能困守孤城了。想来当初陈宫献计南下,自己也是想要趁着关东联军还未入关之际平定弘农。以此在即将到来的天子之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算再关中与联军反目,对方也只能从武关败

  退。

  想要凭借一战之威,达到坐拥三州的境界。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最终还是在陕陌落败。王辰站起身来,在这堂上来回踱步,道:“诸位,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败于董卓也并非是什么偶然之事。我军半年征伐,辗转数郡大小战斗无数,弟兄们或许也已经乏了

  。此天不灭董,非战之罪。”

  王辰知道这都是自己轻敌所致,但是他却并未承认,也并没有将这话说出来。

  身为人主,知错改错。

  只是王辰这般话说出来,却并无人反对。便是这后来的孙坚曹操,也并没有什么意见。

  “河东那边有消息了吗?”王辰问道:“援军何时可倒?”

  听到这话,高顺等人眉宇间方才有了几分喜色。

  但见赵云起身向着王辰抱拳,道:“公孙先生来信,二哥上帅军在猗氏大破李傕军。现在整个河东,已经再无董贼一人。二哥正率军七万屯驻蒲坂,广造船只意图西进!”

  “好!”王辰心下大喜,这几日闷闷不乐便是担心李傕率军顺势断了自己的归路,使得自己被困死在弘农。

  却没曾想关羽竟然在河东大破敌军,这无疑是侧面战场的大胜!

  王辰欣喜的赶下堂来,走到这地图前,寻找到了蒲坂的位置。

  ‘蒲坂往南便是雷首山、风陵渡,若是云长在蒲坂屯兵进可直入左冯翊,或直接进入华阴断掉董卓大军归路。如此,怪不得董卓不敢再陕县有所动作。’

  他兴奋不已,不用说这事儿必然是公孙彦安排的。如此,虽然现在董卓在陕县大胜,但自己依旧有完全的退路。

  是时候北归了!

  在这弘农已经没有任何继续下去的必要了,再打下去只怕这董卓还没灭,自己好不容易组建的势力就已经崩溃了。

  人,总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开始,适当的时候终止。

  “报!”一声报令传来,只见一个亲卫健步入了中堂,向着王辰拜道:“主公,函谷关传来消息,各家联军连番攻伐函谷皆以大败告终。由袁术率先撤军,各家联军已经分别撤出了

  洛阳!”

  “什么?”

  堂中众人纷纷惊得坐起,二十四万大军何等的浩荡,竟然连一个函谷关都克不下来?

  “荒唐!”曹操大手在书案上一拍,愤愤道:“尽是一些虚名之辈,便是合军一路,只怕也是勾心斗角,争斗不休!”

  “我看他们根本就没有心思伐贼,便是在时就开始互相算计了,现在又能如何?”孙坚也是面上不忿,这轰轰烈烈的讨伐,就因为一个袁公路彻底告吹了。

  “报!”

  又见一亲兵健步入堂,向着王辰拜道:“主公,刘岱率军从淆函南道撤了!”

  “什么?”这下换做王辰大惊了,如果刘岱据守黾池,这里自己可能还有翻盘的机会。

首节上一节143/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