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139节

  “诺!”刘岱不敢反抗,这么长时间下来,他很明白王辰是一个令行禁止的悍将,若是违拗的谁都敢杀。

  况且,根据王辰的消息黾池方向的敌军并不多,往日里在王辰帐下最多也就是个炮灰,难得立下功劳。

  何不趁着现在率军攻下黾池,将来论功行赏的时候,也有尺寸之功能够论道论道。

  翌日,一早。

  大军在这陕县还未彻底安顿下来,便见数十骑飞马而来,大汉的旌旗招展,更有使者节仗,好不威严。

  来人穿着汉军的服饰,城上守卫的边军立即便警惕了起来,弯弓搭箭。

  “止步!”

  一支羽箭射在他前面的地上,算是警告。

  只见使者凛然不惧,将手上的一份竹简高举起来,向着城上喝道:“太尉战书在此,请王将军应战!”

  “取来!”

  中堂,诸将正在议事。

  却闻一声报令,一个士兵奉着那战书快步入堂:“报主公,城前敌军下战书,特取来上呈!”

  战书!

  此消息立时在这堂中炸开了锅,无论是成名已久的老将,还是周遭的副将一个个都义愤填膺,不就是厮杀吗?

  王辰接过战书,拆开之后仔细阅览了起来。

  前面无非是一些师出有名的废话,整篇文章无非就是三日后早,陕陌大战!

  “这董卓是真想与我决战啊,战书都下了,若是不接着还说咱们怕了他不是?”王辰轻哼一声。

  在他的印象之中,皇甫嵩的三万精锐被云长打败,现在虽然已经从汾阴调去了蒲坂。董卓手上拿得出手的无非是自己的两万嫡系,以及皇甫嵩的三万王朝精锐。

  只是这些军队,不都败在自己手上过吗?王辰将竹简放到一边,取过一份帛,提笔在上便书:今掌义兵以伐不臣,未知尔等叛逆也敢言战!如此,三日后叛逆可除!

  

第二百四十三章 风暴来袭

  

  函谷关,烛水桥上。

  吕布为前锋将军,统策前锋骑兵率先出关。

  左右乃是成廉、郝萌、侯成、曹性,只是这八健将先后死了魏续、宋宪,而张辽又成了王辰帐下,臧霸也不知是否还在流亡,唯有这四人。

  只是他身后的骑兵却并无嫡系的并州骑兵,全是董卓交与的精锐。

  往后,乃是董卓亲自率领的中军,这里骑步参半,整个大军的步兵基本上都集中在了这里。

  这些士兵一个个战意昂扬,对于即将与之决战的边军,他们全无半点惧意。

  护卫在董卓身边的将军有董越、段煨、张济、樊稠、华雄,而张济身边更跟随着一个小将,此人英姿勃发,一杆银枪迫人,不是张绣又是何人?

  中军的军队几乎是董卓精锐中的精锐,董卓相信凭借着这些人,他完全有能力在陕陌的小平原上击败王辰。

  且说后军,督军的乃是杨定,左右更有李肃、王方。

  这后军也尽是骑兵,一个个英姿挺拔,杀意凛凛。除去镇守洛阳函谷防线的郭汜、作为大军策应的弘农董旻、屯守函谷关的大将牛辅、孤军立于河东的李傕之外,董卓集中了自己所有能够集中的将领,看来是真的准备在

  陕陌与王辰决战了。而另一边,弘农城的大门轰然打开,约莫两万人向着东北方向行军而去,他们此行的目标是曹阳亭西南方,意欲在这大河拐弯的地方建立防线,就算董卓正面战败,也能

  够策应大军完全后退。

  陕县,与董卓动辄七八万大军,各路策应后卫俱全不同。

  王辰倾巢出动也不过三万人罢了。

  前锋领军的是徐荣,看来王辰对于各路行军已经做出了调整。好在这三万人一色的骑兵,若说骑兵只怕这天下还真无人能够比得过他。便是此番的侧面战场雁北,经过郦横的游说,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到雁北战场的匈奴骑兵便超过了八万,须卜骨都侯所部的儿郎只要是能够拿刀策马的都加入了那一场战役

  。

  雁北侧面战场,匈奴人终于一雪前耻,彻底击溃了入侵的中部。

  言归正传,中军,王辰亲自统策亲卫与陷阵营在前,高顺已经被他调到了后面,看来这不世的武人在沉寂了这么久之后,终将在这一场决战之中回归自己宿命的战场。

  他的手上,一杆长枪倒提,虽比不上那虎头湛金枪,但冷锋凌人。

  亲卫与陷阵营,一个个面目肃杀,只要是跟随在他们主人身后,刀山火海也能去躺一躺。

  而后军,由赵云都五千人坐镇,此战王辰显然兵力不足。

  淆函南道(大致方向应该是现如今河南三门峡市249省道),一直约莫两万多人的队伍正在这古道中间穿行。领军的正是孙坚,他左右正是程普、韩当、祖茂、黄盖、朱治等将,麾下乃是一万三千南方虎狼,原本轨迹中便是凭着这一支大军所向披靡,直把董卓杀得欲要与之结亲

  。

  而后军正中端坐的来头也不遑多让,正是原本轨迹中大魏的奠基人曹操。

  此刻,只怕也只有曹操愿意随他孙坚深入敌后,作出这等疯狂举动。

  而他身边的名将,个个都是原本轨迹中震惊九州的悍将,左右分别是夏侯渊、曹仁、夏侯惇、曹洪、秦邵、曹休等本家人物,阵容也极为庞大。

  曹操身边一个文人端坐在马上,看那模样应该是枣祗。

  这二万一千人已经出了淆函南道,向着前方的陕县赶去。

  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一场旷世决战正在弘农上空酝酿,便是那吹来的风都隐隐带着悲戚,连空气中都能够嗅到一股紧张的气氛。

  这一场决战虽然双方参战人数并不多,但却是汉末兵争开始以来,汉末第一次以战书的形势面对面展开的决战。

  不仅关乎整个天下的局势,更对将来的势力割据影响深远。

  这也是被后来的史官们着重提及的一场决战,史称陕陌决战,乃是汉末双雄逐霸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重要战斗!在这一场决战发生的同时,侧面战场还有两场战事也即将一触即发,之所以这一场决战被史官们着重提及,也因为不仅正面战场,便是侧面战场对于将来也有着极大的影

  响。

  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面,但凡一场战斗的胜负更变,后汉末年的局势,又将是另有一番景色了。

  蒲坂!

  李傕统策河东董卓最后的军团向着猗氏方向进发,庞大的军阵不断掀起冲天尘土,五万大军倾巢出动。

  随行的将领乃是皇甫嵩世家。

  而安邑,庞大的骑步兵组合军阵从城北缓缓而过,望着西南面的猗氏赶去。

  这支七万大军身着黑甲,杀意盎然。

  中军领军主帅乃是关羽,前军统率李韵,后军压阵的是徐晃,左军统策的是王勇,右军坐镇的是令狐蔚。

  这基本上是王辰帐下最庞大的阵容了,除去坐镇雁北的张辽之外,所有大军几乎倾巢出动。

  谷城,二十四万关东联军缓缓开动,因为王辰的河东战场牵制了董卓军几乎所有的精锐,一直以来联军并没有遭遇十分的恶战。而王辰在河东战场的连战连捷,更使得联军之中某些有心人生怕王辰将这胜利的果实独吞,原本轨迹中踌躇不前的他们竟少见的催促上下发兵函谷,意图在弘农决战之前

  打开函谷关。

  这个函谷战场,却完全是一场巧合的参与。

  自然,他们并不知晓此时弘农一场决战正在酝酿。

  二十四万大军分作六部前进,各自屯集在不同的要隘,每一部之间驰援只需片刻,正望着远处的函谷关而去。

  陕陌,这一场决战的主角终于在这里相遇了,彼此停在了一箭之地。

  吕布大军屯在正中,段煨领兵去了左翼,华雄领兵去了右翼,庞大的军阵很快形成,决战姿态一目了然。

  而另一面,王辰的军团前锋徐荣领兵去了左翼,此番冲阵看来是由王辰亲自率领中军突阵。

  而后军的赵云更是将五千兵马带去了右翼,难道王辰已经不需要后军了吗?

  高顺策领的五千人向后退出了一些距离,看来是打算用这五千骑作为后卫。与董卓前一中三后一的军阵不同,王辰采用的是前三后一的军阵,看来人数上的差异使得他不得不这般作为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阵前再聚

  

  天上愁云遍布,地上阴风四起。

  或许是因为即将到来的厮杀,连苍天都不忍睁开双目了,阳光也穿不透遍布的黑云。

  双方列阵罢,只见吕布前军之中突然驰骋出数骑,为首的正是董卓,左右护卫的乃是吕布与成廉。

  此番三人策马而来,持着使节节仗,看来这决战之前还是要唠嗑唠嗑。

  若不是这八万人正集中在这里,王辰或许还以为是小混混抢地盘,开打之前的论道呢?

  他策马向前,身后只跟随亲卫四人,持着使节节仗。

  前阵,双方弓手死死锁定对方的将领,一旦生变将会利箭夺人。

  双方在这阵前相遇,距离不过两丈。

  “公振,好久不见!”董卓向着王辰抱拳,面上带着笑意,就好像二人并非是要在此决战,而是要在这里好合军诛伐一般。

  王辰知道自己不能失礼,况且这还只是日出时分,他向着董卓拱手还礼:“仲颖,近来可好?”

  也不知是真是假,董卓颇有几分惆怅,一声长叹到有几分人世沧桑。

  他向着身后招呼一声,便见两队侍女奉着食案华盖及御酒吃食向着这里过来。

  “老友见面,咱们坐下来谈吧,如何?”

  “嗯!”王辰点头,并未拒绝。

  很快,侍女在二人前面搭起了华盖,放上了食案与酒食。

  二人翻身下马,坐到了这食案前。

  董卓将烈酒捧起,向着王辰敬道:“公振,请!”

  “不了!”王辰并未拿起酒樽,直接拒绝了董卓:“领军之将,不能饮酒。这是我王辰的规矩,也是我边军的规矩。”

  “哈哈哈哈.”董卓爽朗一笑,将樽中烈酒一饮而尽。

  “公振可知这天下有几人英雄?”

  看到董卓投来的目光,王辰心中诧异,看这模样难道董卓是想要与自己煮酒论英雄?

  不过他很快释然了,彼此之间坐下聊聊人生大事,又有何不可?

  “不知!”王辰并不想要对人品头论足,而现在天下能够称得上一方之雄的,除去二人之外根本无人。

  董卓一笑,向着王辰道:“天下英雄,唯我与公振!”

  “何以见得?”

  董卓道:“公振起兵于太原,东征西讨立下不世之功勋,统策边军十余万外诛鲜卑,内平匈奴,此不为英雄又为何?”

  “那你是怎么以为自己是英雄的?”王辰并没有给董卓好脸色看,直接问道。

  董卓笑道:“我?前面跟随公振东征西讨,也立下些功勋。而后扫荡逆臣,安定社稷,扶持幼主于内。此不为英雄,为何?”

  说到这,也不等王辰反驳,董卓便接着道:“当然了,我屡屡败于公振手上。公振自然当为天下第一的英雄,而我董卓只能屈居第二了。”

  王辰突然笑了起来,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突然觉得面前的董卓好可爱。

  毕竟二人也是相熟了,见王辰笑了起来,董卓也少见的憨笑起来,将手上的酒樽举起示意,然后一饮而下,就像是老友之间的玩笑自嘲一般。

  或许曾经相互利用的二人心中对于彼此都有一定的感情吧?

首节上一节139/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