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109节

  “行了,传令三军,安营扎寨,咱们就在此处好好讨教讨教董卓吧!”“诺!”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下乱局

  

  边军大营,中军帐。

  “经此一役,我军伤亡两千七百人,敌军阵亡三千,伤者无数。”赵云将手上的竹简放到了王辰的书案上,向着帐中众人汇报着简要的情况。

  王辰将竹简放到一边,叹道:“这没有一口气吃下董卓的精锐,看来这战事还不是一两天的事儿了。此番谁胜谁负,也未可知了。”“主公说的是,可是我们现在已经势成骑虎了,现在这天下可是打成了一锅粥了。冀州,响应主公的袁绍与公孙瓒正在河间杀得不亦乐乎。而此时,幽州牧刘虞,冀州牧韩

  馥,青州刺史刘备正督军四万五千人赶赴河内。”

  “特别是这个刘备!”王辰对于这个刘大耳格外有影响,他示意众人不要说话,在书案上的竹简堆中翻腾一会,寻出了一份较厚的竹简,在书案上摊开。

  想一想,当初刘备可是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蹭功勋的,可是现在竟然成了一州刺史,还在这个时候督兵与自己作对,到叫他有些恼怒。不过他看了这个刘备的详细情报之后,更是对这个大耳贼刮目相看了几分。因为摊上了自己与众将推举的功勋,得到了洛阳面圣的机会,身份背景也是水涨船高,与原本

  轨迹中的命运完全不一样了。

  ‘还真应了当初的话,被这刘备记在心里没几个好死的。当初说好的恩情铭记在心,现在就是这般报恩啊,唉!’“这一路过来的几路大军都可以不用担心,最让我担心的就是刘备的军队。刘虞的一万人虽然经历战阵,但精锐主要在公孙瓒手上,其他几人手上的军队基本上都是刚招募

  的乡勇,战力算不上上乘,但是刘备的军队不一样!”

  “此人手上虽只握着两万人,但可别小瞧这两万人。这么多年下来,刘备便是靠着这两万人收拾了青州黄巾军,那可是连连的征战磨练下来的。”“主公说的是!”公孙彦抱拳,道:“刘备那东昏候的爵位可就是靠着这些弟兄一刀一剑给他拼出来的,前番董卓为了拉拢他与主公作为,连下了几道诏书又增邑两千,为前

  将军领青州刺史!听凌断传来的消息,那诏书中可是称刘备为皇叔,由此可见其在董卓心中之地位!”“是啊!”王辰点头,言语之中颇有几分调侃,道:“这几年不见,他董卓不屑的白身已经贵为皇叔了。只是这个皇叔却随了当初不屑他的董卓,来攻我这个当初厚待他的人

  ,全然不顾当初的知遇之恩啊。”“主公说笑了,或许刘备以为的大义与主公以为的大义截然不同罢了。”公孙彦说完,又道:“这刘备帐下有四将,听闻皆有万夫不当之勇,若是彼时从河内入了河东,也不

  知道卢老是否能够抵挡。”“张飞、太史慈、陈到、田豫!”王辰起身,背负着手在这帐中来回踱步,真不知道这刘大耳是走了什么狗屎运?自己给他挖走了一个关羽,他却挖来了太史慈和田豫,这

  倒是叫自己好生棘手!“暂时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王辰道:“卢老乃是用兵的行家,单论防御的话,只怕刘备还不是其对手。有卢老在,我左翼无忧!说一下其他地方,看看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情

  况吧!”公孙彦点头,在这地图上摆弄了一下,道:“北面的情况大抵如此,西凉那边也还在纷乱之中,一时间形不成十足威胁董卓的力量。倒是南面对于主公的形势要好一些,徐

  、兖、豫三州唯有山阳郡守袁遗、兖州刺史刘岱的一万五千人正赶赴河内,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响应主公的军队。”“其中势大有后将军袁术,广陵太守张超,豫州刺史孔伷,长沙郡守孙坚。以孙坚最为凶悍,已经斩杀亲董的荆州刺史王睿,在荆州所向披靡,几乎百战百胜。若是其进逼

  武关,便是董卓也得掂量掂量。兖州刺史刘岱、山阳郡守袁遗是被孔伷与张超等人逼去的河内。”

  王辰心下大悦,现在的天下已经打成了一片,现在不管有没有董卓之乱,只怕这事儿一旦落下天下终将会形成割据局势。不过这局面倒也有些滑稽,自己作为河北军阀但是这整个河北除去袁绍与自己站在同一条阵线上,其他的人都站到了南面的董卓。而董卓身为河南军阀,这河南面却只有

  少数军阀站在他那边,基本上都站到了自己这边。

  当初,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形成这种局势。

  只怕将来的史官们再也不会将这天下大乱的锅盖在董卓头上,而将会盖在自己头上,自己将会成为武人拥兵乱天下的典型了吧?

  只是,自己现在却没有那么多功夫来看以后了。“现在天下局势成了这般,我们在这浍水一线只怕也很难再有开展。张燕与扶罗韩那边,该稳还得稳。特别是张燕,如果他不能帮我牵制河内诸军,只怕会引起全面的溃败

  。”“主公所言甚是!”公孙彦说完,便顺着王辰的话道:“主公在浍水一线与董卓僵持,一时之间只怕也难争胜负。臣以为,若要取得正面决战的契机,应该从侧面入手,取得

  正面决战的契机。”“你的意思是?”王辰看向公孙彦,现在这个局势自己确实也很难在正面取得机会,如果董卓帐下没有贾诩,那么这事儿倒也还好说。只是董卓帐下有一个贾诩,这就十分

  困难了。“其一,河内。董卓寄予厚望的侧面战场便是河内,他希望能够从河内打开局面,不管是大军入河东攻我侧翼,还是入上党攻张燕。但凡一面取得成果,我军都将陷入不得

  不撤军的困境!”

  “所以说稳定张燕至关重要!”王辰道,不是自己不信任张燕,虽然张燕已经拜入自己帐下,可是在这利益面前难保对方不会叛变。

  与其将机会与性命附加在这虚无缥缈的信任身上,还不如稳当一些。“我猜测,董卓应该也在拉拢张燕。因为张燕一旦反叛主公,那他就能够尽可能的调动河内的屯军,以泰山压顶之态势直奔河东,扫荡我方侧翼。彼时,我军就算侧翼得保

  ,但是张燕大军入了太原,我军也不得不后退!若是我军侧翼被破,而张燕大军入了太原,若是不小心,只怕将会彻底败灭于此!”

  王辰的手紧握又松开,手心少见的出现了汗,这一场赌局太大了,便是身经百战的他也忍不住有些激动甚至害怕。

  “所以,张燕至关重要!”王辰道:“只可惜我们现在手上没有皇帝,不然我定给他张燕一连串的敕封。”

  “咱们一早就失去了先机,又何必去纠结呢?”公孙彦倒是坦荡,直接转移话题道:“主公应该考虑的第二个侧翼势力,便是西凉军!”

  “马腾韩遂?”王辰诧异,这二人能不能拉拢是一回事儿,拉拢过来之后能不能起到效果又是另一回事儿。“正是!”公孙彦道:“这二人本是凉州本地豪强,拥兵甚重,几番反叛朝廷。董卓也不会不知道这二人现在对于侧翼战场的重要性,应该会花费大价钱去拉拢。主公也不能

  落后,就算不能全部拉拢,叫这二人在凉州互相攻伐,也好过他二人站在董卓身后!”

  “然后!”王辰道:“现在这个局势我们不仅要将重心放在这各势力上,也要将目光集中在某些人身上。”

  “主公放心,此时杨阿若已经接令,正安排人去做。”

  “寻常人怕是做不来!”王辰知道,贾诩本身虽然擅长兵法谋略,可最擅长的便是阴谋!如果寻常人物去,就像是在鲁班面前班门弄斧一般,毫无半点成功的可能。

  “自然是派了一个稳沉的人去,此行还非他莫属!”公孙彦少有的买起了关子,更是勾起了王辰的好奇。

  “到底是何人?”王辰心中过了一遍这现下的智谋之士,不是还闲赋在家便是远行避祸,又或是在董卓帐下。

  他倒是很想要知道现下这个杨阿若和公孙彦到底推举了什么人走这一遭?

  “杜畿杜伯候!”

  “什么?”

  王辰大惊,面上更是喜不胜收,就好似这计谋已经定下了一般:“他不是”大喜之下,他差点说出了资料库中杜畿去了何处!“前番贼首被诛之后,朝廷委任杜畿为颍川功曹后来便辞官回乡,前番凌断在京兆尹建立消息网的时候曾有些来往,杨阿若在京兆尹避难时候曾与杜畿交往颇深。后来主公

  让凌断求贤,加上三辅动乱,这杜畿便辞了官在我们京兆尹的府上闲居。此事正是杨阿若亲自前往京兆尹,求的杜畿助手!”

  “有这杜伯候出山,何愁大计不成!”话虽如此,但是王辰已经深感自己搅乱了这历史进程,想一想按照原本轨迹这杜畿无论如何也做不成颍川功曹,怎么就跑到颍川去了?刘备无论如何也做不成青州刺史,

  怎么就跑到青州去了?

  看来自己当初轻轻在历史的弦上拨弄一下,却引发了这么大的蝴蝶效应,连这杜畿的生命轨迹都被改变了。

  只是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王允的连环计?还能不能看到那演义之中美惊天下,艳绝九州的貂蝉?

  

第一百九十四章 京兆杜畿

  

  临晋,百十来人的队伍一色的西凉着装,其中十三辆马车正运着无数厚实的箱子正向着大河赶去。

  这些人穿着羌人服饰,腰间跨着匈奴腰刀,一看便不是一般人物。

  “大人,直往前面过了王城便可过河去蒲坂,咱们便可从大路直去闻喜了。”领路的人看起来威严不凡,正向着身边的杨阿若道。“此次事关主公大事,不容有失!”杨阿若说完,便把转马头进入了队列之中,向着一个二十来岁的男人抱拳,道:“伯侯,已经到了临晋,一会过了河就入了河东地界了。

  ”

  此时的杜畿正年轻,看那模样不过二十六七,但是那脸上却已经挂满了风霜,他看了看远处奔腾的大河,沉思片刻,道:“李儒在哪里?”

  “在弘农!”杨阿若道。

  “去弘农吧,咱们就暂时不要去河东了!”

  “啊?”杨阿若好似没有听清楚,他面色诧异,确信自己没有听错之后,方才道:“现在董卓正在闻喜,我们不去河东去那弘农作甚?”“伯阳有所不知啊,咱们现在去闻喜而那贾诩也正在闻喜。现在正是他得宠的时候,如果从闻喜下手根本不会有什么成效。我们现在只能先从李儒这些在闻喜外围的董卓亲

  信下手,只有借用他们去挑拨二人,方才是最好的。”

  杜畿说的话很在理,但是杨阿若却并不能够理解。

  他道:“李儒原先是董卓的亲信不假,可是后来董卓用了李儒计策激怒了主公,现在对于李儒甚是冷淡。我们何必去接近一个备受冷落,已无实权的人?”

  “伯阳啊!”杜畿道:“你在王将军身边那么久,怎么就没学到这手段呢?现在董卓对李儒是冷淡不假,可这备受冷落从何提起?”

  “那要是董卓没有冷落李儒,又如何不让李儒随军前行?反而是将他安排在弘农?丝毫不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这不是冷落是什么?”

  “哈哈哈哈.”杜畿大笑起来,连连摇头,道:“你且想一想,董卓若是在闻喜战败了,他当往何处去?”

  说到这杨阿若倒是沉思了起来。“李儒虽然受到了董卓的冷落,但是董卓手上亲信不多,党羽算不得太大。弘农,东扼函谷关,西进可入三辅。董卓的粮草从洛阳运来,要经过陕县运往河东。让李儒屯弘

  农,便是三辅出现动乱,也可保他粮道无忧,甚至保董卓大军后撤之路无忧。”

  “而那弘农之中还住着一个人,王将军可便是为了陛下而起兵的。这陛下如今在弘农,便是时局无法控制之时,李儒也可轻易将之弑杀。”

  “如此看来,伯阳还觉得李儒备受冷落吗?”

  杜畿的话就好似醍醐灌顶,叫杨阿若一下子便理会了过来,他面上恍然大悟,向着杜畿抱拳道:“多亏伯侯提醒,险些误了主公大事。”

  “行了,将军的事儿误不了!只是你随我去之后,一切可要听我之言行事。”

  杜畿胸有成竹,作为一个原本轨迹中勇足以当大难,智足以应大变的人,唆使李儒简直不要太简单。

  “伯侯放心!”

  “此行不可让人知道阿若与我一并过去,只是你这长相放到哪里都会成为焦点。我的意思是阿若便回去吧,也免得这个中出了什么问题。”

  “不可!”杨阿若当即便否掉了杜畿的提议,道:“此番无论如何,我也要与你一道而行。便是需要动武还是怎么,有我在也好保得你万全。”

  “也罢,那你可得收拾一下,届时可别让人生疑才是。”

  “伯侯放心,别的不敢说,若是我杨丰要不让人识得,那是再简单不过了。”杨阿若大笑,对于易容这一块别人或许是难事儿,可他那可是自带天赋的。

  弘农,这里最出名的或许便是那座不怎么大的废帝王宫。

  黄昏时分,一队飞骑快速驰骋而来,这城门前弘农富贾赵庆正领着家丁在门前候着。

  往日里这赵庆没少上下打点,这守门的士兵们也就都随他了。

  只是那百十骑押着十三辆车过来的时候,这些士兵面上还是显出了紧张神色,齐刷刷将警惕的目光看向了这里。

  “哈哈哈哈,总算是来了,这一趟可没把我这货搞坏吧?”赵庆也是昨晚才接到消息杨阿若等人会过来,本身在这里呆了许久时间,早就按耐不住了。

  只是他不清楚主公为何要派西凉的人过来?按理说若是真的要接走陛下,不应该是史阿的人过来吗?

  杨阿若向着赵庆一笑,这人自己曾在将军府见过,是赵云的兄长。

  他急忙翻身下马,向着赵庆抱拳,道:“伯怡放心,这一路过来太平得很。”

  或许是由于一路过来风尘仆仆,这杨阿若倒也没有多少显眼地方。

  赵庆一笑,大手向着城内一引,道:“如此,便快快将货物带入府中,这天色也不早了,若是耽误了只怕不好。”

  “等等!”

  便是在众人准备入城的时候,那守门的将军不知何时却带着一队人马从城中出来。

  “王兄!”赵庆笑着迎了上去,向着王将军抱拳道:“不知王兄有何指教?”

  显然二人往日里没少有勾扯,这王将军面上也挂起了笑容,道:“原来是赵兄啊,我当是谁呢?怎么?又有货物过来?”

  “这南北易货,确实不易。这些是特地从西凉进来的货物,以及卖到西凉的货钱。”赵庆笑道。

  “不错嘛!”王将军打量了一下杨阿若众人,却没有放行,道:“羌人?”赵庆急忙赔笑,道:“那是什么羌人?都是我府上的私兵,凉州一路过来,却是不易。若是没有百十个人护送,着货物只怕也来不成。现在这个世道,咱们这些商贾也不好

  做啊。”

  王将军没有听他的,只是走到一辆车后面打量了一下这些箱子,道:“开一个看看!这年头河东打仗太厉害,咱们也得查查才是。”

  赵庆还要说话,杨阿若便示意他不要说,健步走到了这箱子前将之打开。

  只见里面一箱子白灿灿的银子,看起来极为耀眼。直把那王将军看得一阵眼花,就差流下哈喇子了:“我说老赵啊,你这也太不厚道了。往日里咱们都给你行个方便,却没想你这钱赚的这般厉害啊。这白金都快流出油来了

  ,直把我这眼睛花得。”

  “哎呦,将军可别这么说。数来数去,也就这点家当。一路过来还得给弟兄们路钱,又有上下打点关系,还要购置新的货物。真正算下来,能进这一箱子就不错了。”

  赵庆说着,手却伸到了王将军的手上,将沉甸甸的一袋钱放到了他手上:“将军辛苦了,这点小钱让弟兄们喝点茶水。”

  王将军面上大悦,掂量掂量至少也得百多钱的样子,当下便换上了一副笑容:“这多不好意思啊!”虽嘴上说着,但却放入了怀中。

  “快运走吧!”他心领神会,这里面只怕多半装着盐,那东西见不得光,不然赵庆也不会给自己钱了。赵庆称谢,这才急忙领着众人入了城。

  

第一百九十五章 豁出去了

首节上一节109/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