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92节

现在高二哥已经在鹿邑建筑乞丐版的棱堡,后面还要铸造与之配套的火炮,他相信一旦完成,清军真入关,要来打他的地盘,必然能磕掉一嘴牙。

此时,用来拖住清军的前哨地有了,现在高二哥便要给自己找个安全点的后方,一个能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和粮草的地方。

这时二哥身处于夹缝,眼下也就汝宁府比较合适。

汝宁城原本有数千官军,不过跟着丁启睿去打李自成,都报销在朱仙镇。

此时城内的人马,主要是跟着杨岳、虎大威一起逃回来的败军,总兵力不到千人,其还多半负伤。

这次虎大威奉命北上,又带走了几百人,城便只剩下五百多老弱伤残。

这点兵马防御府城自是不够,可朝廷又没兵源补充,加上汝宁府北面还有西平和上蔡两县,汝宁的位置眼下还比较安全,所以汝宁的兵力并未得到补充。

此时杨岳被罢官,虎大威领兵出争,汝宁城由汝宁知府、佥事王世琮,外加鲁义方一起留守。

汝宁北城外,高义欢领着一千五百名士卒,正杀气腾腾的过来。汝宁城内的官军却浑然不觉,除了城门处值哨的人外,大多都在营养伤。

河南的战乱,南面的商贾不敢过来,只有些本地人进进出出,而北门相比于其它各门,便显得更加冷清,半天也没有一个人影过来。

这时几个老卒,在门洞内躲避呼啸的寒风,远处一支人马走到近前,站在城头上负责远眺的一名士卒,才忽然一愣,然后疾步靠近城墙,从墙垛间探出半个身子,朝门洞下面大喊,“百户,有大军过来,您快上来看看!”

门洞内,坐在椅子上,腿放在桌上的一员百户正闭目养神,听见声音不禁一惊,险些从座椅上掉下来。他心里惊疑难道贼兵杀来呢?可是西平和上蔡县没有示警啊!

百户官军慌忙从座椅上站起,匆匆走出门洞,手搭凉棚远眺,果然见一支千余人的大军,正向汝宁而来。

“快,将城门关起来!”百户连忙退回门洞,踢了几个打盹的士卒一脚,然后又急声说道:“子,赶快去趟衙门,去请王佥事过来。赵迁,你去营里叫些兄弟过来,要快!”

说完百户便蹭蹭的跑上城楼,他身后十多名士卒,则连忙将厚重的城门关闭,然后又抬起一根横木,将城门锁住。

以汝宁的防守,高二哥如果有骑兵,可以直接抢城,但他没骑兵,等走到城门前,汝宁城内已经来了一百多号人马在城墙上摆垛。

这时高义欢骑在马上,领着人马直到城墙五十步下,才忽然挥手,身后人马立刻停下。

城墙上的官军已经看见城下的兵马,打着明军的旗号,并非是什么闯贼,不过汝宁怎么忽然来了这么多官军,却让他有点疑惑。

“王佥事来了没有?”百户官扭头问了一句,士卒摇了摇头,他便只能自己走到墙边,一手扶着墙垛,大声开口问道:“下面的弟兄,是哪里来的人马?”

他刚问完一个官急匆匆的跑上城来,却并非佥事王世琮,而是客居于此的鲁义方。

鲁义方是大名府的官,道路断绝回不去,便留在了汝宁,“王佥事和周府君又去了崇王府,向崇王借钱粮募兵,现在还没回来。”

鲁义方对百户说了一句,然后看向城外,“王百户,什么情况?是左良玉的人吗?”

这时城墙下面,高义欢给高义仠使了个眼色,后者鼻出了口重气,才一拔马缰,奔驰到城门前,然后勒住打转的战马,大声道:“快开城门,是我!”

鲁义方和王百户看见城下的高义仠,不禁纷纷一喜,“是义仠啊!你怎么带支兵马回来了。”

高义仠抬头一看,是鲁义方在城上,一时间却没说话,后面的高二哥见此,急忙领着赵柱子等人亲卫上前。他超过高义仠一个马头,将城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他身上,于马上抱拳,“本将乃孙督师麾下部将,督师于襄城大败闯贼,曹营罗汝才南遁,督师从虎总兵处得知汝宁兵力空虚,命本将驻守汝宁防备贼军,保护崇藩!”

城上的众人听了,脸上不禁一惊,鲁义方脸上顿时大喜,“孙督师大败闯贼呢?”

高义欢来的时候已经想好了,如果他说自己是左良玉的人,那怕是就算城里的官员信了也不会让他入城,只有称是孙传庭的兵,城里的官员才会接受。

孙传庭出关之后,便一路连捷,前不久还在郏县大败了李自成,说他在襄城又胜一阵,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高二哥点点头,“是胜了,不过还是让闯贼主力逃了。”

他要说把李自成杀了,那鲁义方不会信,但是说李自成率领主力又逃了,他便基本相信了。

鲁义方听说还是让李自成逃了,心里有点失望,他忽然看向高义仠,又问道:“义仠,虎总兵呢?”

高二哥扭过头来,犀利的目光看了高义仠一眼,高义仠抬起头,“督师说虎总兵熟悉开封的地形,让他随军去追闯贼了。”

鲁义方对高义仠没有怀疑,高二哥的话也没啥破绽,他不疑有它,扭头对王百户道:“城外风大,开城门让将士们进城吧!”

王百户见他发话,挥手道:“把城门打开!”

厚重的城门被缓慢推开,高二哥提起的心不禁放了下来。这么近的距离,只要城门开了,再想关便来不及了。

二哥目光紧盯着城门,在城门大开的瞬间,顿时一挥手,“冲进去!”

语毕,高二哥便一夹马腹,如风一般冲入,身后二十多名亲卫,拔腿狂奔,后面一千五百人马顿时发出一声怒吼,一拥而入~

第110章二哥占汝宁下

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一方面“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防范外人觊觎;另一方面却为避免朝廷孤立,大封同宗分镇各地,确保朱姓子弟本固枝荣,君临万代。

宗室在古代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享有其它宗族没有的特权,而这种特权和特殊身份,使得他们在社会的竞争,生产资料的分配占据绝对的优势,如不加以限制,就会成为国之大害。

汝宁城内崇王府,从兵备佥事王世琮、知府付汝为坐在王府大殿,有些焦急的等待着。

两人在此已经干坐了一个多时辰,茶水都已经喝饱,却依然没人出来。

“王佥事,崇王怕是不想见我们,要不今天就到这里吧。”付汝为伸手去端茶杯,发现已经没了茶水,便放回小桌上,叹了口气,扭头说道。

王世琮却摇了摇头,“付府君,孙督师正与闯贼决战,若胜了还好,若败了,后果将不堪设想。汝宁现在兵力空虚,我们必须募兵自保,以备贼来。”

付汝为神情凝重,微微颔首,“好,今天我就陪着你,同崇藩死磕到底,一定要让他捐些钱粮。”

两人正说着,一名身穿四爪龙袍,腰缠玉带,头戴翼善冠,上面镶嵌一个鸡蛋大小的夜明珠,面白体胖的年人,终于在内侍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王世琮和付汝为见后,忙站起身来,等年人于王座坐定好,便一起躬身行礼:“下官参见殿下千岁。”

白胖的年人,就是明朝二十几万宗室之一,封藩于汝宁的崇王朱由樻。

“两位怎么又来呢?”朱由樻看了看两人,脸上有些不耐烦。

做为宗室,一不需要为衣食担忧,二不需要操心国事,当然他们也不允许操心国事,那他们还能做什么,还有什么追求?便只能追求钱财,追求享乐,追求长生不老了。

朱由樻正与他兄弟河阳王朱由材饮酒做乐,仆人告知两人又来求见,扰了他的兴致,让他感到十分不满。

王世琮见朱由樻一脸不耐烦,可还是作揖道:“殿下,现今贼势猖獗,汝宁府乃贼人必攻之地,而朱仙镇一败后,汝宁人马至今没有补充,防守十分空虚。”

王世琮说着,猛然上前一步,声音有些急切起来,“值此危难之际,下官和付府君欲招募壮勇护卫汝宁,然而府库库藏如洗,还请殿下发库金募兵。”

他上前一步,说起话来面目狰狞,仿佛要吃人一样,吓得朱由樻身子往后一仰。

首节上一节92/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