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908节

高义欢很了解他们,知道东林党并不甘心政治上的失败,所以很早就派人,与他们联系。

这些人高义欢并不喜欢,可他们对大魏而言,却很有利用价值。

“陛下,他们就在城中。”李元胤道。

一旁的陈名夏问道:“他们是什么态度?”

高义欢不等李元胤回答,就微笑着道:“滚滚大势面前,牧斋公肯定是来投靠朕的。”

这一点,高义欢十分笃定,他相信钱牧斋是个识时务的俊杰,毕竟水很凉嘛。

陈名夏行礼道:“陛下,东林君子空谈误国,党同伐异,臣以为不能重用啊!”

高义欢不置可否,“先生说的有理,不过大魏要迅速控制江南,还是需要他们的配合的。”

正说着话,一行人已经到了江防总兵官府邸,高义欢直接进入大堂,解下头盔衣甲,遂即吩咐道:“让钱谦益来见朕。”

东林党是江南的士绅大族,以及兴起的商贾势力的代表,在明末政治舞台上,活跃了几十年的时间,影响力巨大,实力也十分雄厚。

早期的东林党,还算是有理想有抱负,可是崇祯朝时期,阉党倒台之后,东林失去制衡,一家独大,便出现了问题。

他们代表着江南士绅和商贾的利益,在朝中自然为了江南士绅和商贾说话,因为没有制衡,东林为江南无节制的谋取利益,便使得整个天下出了问题。

此时,魏明革鼎之际,江南士绅和商贾,对于今后的局势都比较担心。

魏国是流寇进化而来的政权,政策上维护百姓的利益,所以东南的士绅,对于魏国接管江南后的国策,存在疑虑。

钱谦益一直关注着局势,人就住在镇江城东丹徒镇季子庙,听说魏军渡江,立刻变赶了过来。

镇江城大堂内,高义欢接见了钱谦益等人,陈名夏一旁坐陪,侍卫给众人倒了茶水。

高义欢挥手让侍卫退下,微笑道:“牧斋公和河东君的故事,朕早有耳闻,真是一段佳话啊!”

钱谦益脸上有些尴尬,这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不过高义欢却并没有讥讽之意,而是他真的羡慕的紧。

“陛下,老朽冒昧来访,是代表江南绅民,感谢大魏秋毫无犯,特地送来十万两白银犒劳大军,希望大军能保江南太平,不要因为革鼎,而出现动荡。”钱谦益站起身来,作揖道。

高义欢将话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立时明白了钱谦益的意思,希望大魏不要像大顺政权一样,推出助饷的政策,要对江南绅民秋毫无犯,同时希望魏军能保持江南稳定,不要推出什么过激的政策。

简而言之,就是一切照旧。

高义欢淡淡笑道:“明军主力在湖广,而南直隶、浙江、江西都没有什么军队,即便有一两支人,亦不足为惧。朕会尽快结束江南的战争,恢复地方的稳定,而且还要保持江南的繁荣。”

钱谦益与几人对视一眼,“天下连连征战,百姓负担严重,若是大魏一统天下,那真是百姓之福。如果大魏接管江南后,能够降低赋税,休养生息,不行追饷之策,江南绅民必定拥戴大魏,江南也会持续繁荣。”

钱谦益话里的意思,就是如果大魏不追饷,降低赋税,江南士绅就支持大魏。

高义欢心中冷笑,不过他确实不准备行追饷之策,江南的资本萌芽一次并不容易,每个朝代也就萌那么一次,高义欢不想摧毁后再等,他准备好好利用他们,使得他们变成大魏向外发展的一个内在动力。

“牧斋公,朕今日给你说几句实话,朕不会推行助饷之策,以前的事情,就此翻篇,今后江南之地,与大魏版图之下的各省,律令和政策会基本相同,税法将按照大魏律令来执行,江南士绅商贾只要遵守律令,朕不会为难任何人,你们在同等条件下,于竞争中取得了优势,大魏也不会加以限制。”

钱谦益等人明白了高义欢的意思,江南士绅不要想着搞优待,老老实实的遵守大魏律令,然后各凭本事。

这个答案已经超出了众人的预期,钱谦益忙行一礼,“有陛下这番话,江南绅民就彻底放心了。”

······

南京外郭,麒麟门上的守军,已经知道了魏军渡江的消息,夜里士卒打着火炬,戒备严密。

这时在城门外,一队人马举着火把来到城门前,关墙上也被火炬照的通明,守军士卒张弓搭箭,锋利的箭头,对准了城下的人群,士卒各个面露紧张之色。

“快点开门!”城门外,方国安打马过来,上前大声喊道:“是我回来了!”

城上一员千户探出半个身子,看清来人,心头一惊,怯怯的向下问道:“方督镇,您不是去增援镇江,怎么回来呢?”

方国安脸上露出一丝慌色,不过夜色给他打了掩护,使得城上千户无法察觉。

方国安不赖烦的骂道:“魏军已经渡江,还增援个屁,快开城门,后面有魏贼追击,让本将的人马入城协防。”

正说话间,后方几里外,一片火炬突现,方国安顿时催促道:“快开门,魏贼来了!”

城上千户望了关下一眼,心头立时一惊,一咬牙,对属下说道:“开门!”

外郭城门打开,方国安一扬战刀,关下的人马立刻一拥而入。

.........

南京,皇城内,各衙门已经乱城了一锅粥,宫城里,太监和宫女们也都悄悄收拾了包袱,准备逃走。

魏军突破江防后,水师便发射了信号,南京很快就知道了魏军过江的消息。

夜里,御书房内,灯火通明,朱慈烺面如死灰,他实在是想不通,长江天堑,魏军会这么快就渡过长江,这是天意吗?

“陛下,事到如今,只有赶快撤离南京!”陈子龙出列抱拳。

这时太监卢九德,连滚带爬的跑进来,扑通一下跪地,满脸惊惶,“陛下,方国安投贼,魏兵进外郭了。”

~~~~~~

(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

第1006章 进入南京

南京城,是此时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大城,城池规模和人口都是首屈一指,城池包括外郭、内郭、皇城、宫城四道城墙。

南京外郭,号称百余里,通常不会进行防守,魏军突破的正是外郭城。

这时在南京内郭之东,紫金山脚下,魏军大营蔓延,营中旌旗猎猎,秘密麻麻的魏军士卒,穿行于营帐之间。

高义欢在渡过长江后,与钱谦益等江南士绅代表会面,保证不推行助饷政策后,大批士绅选择支持魏国尽快统一江南,有点节操的则选择中立,不支持魏国,也不为明朝牺牲。

魏军兵分三路,主力十万人,向西收取南京,两路偏师,一路向南去夺杭州,一路向东收取江南纺织工业最为发达的苏州、吴松地区。

因为明军主力被魏军歼灭于江北,江南兵力空虚,魏军所过州县,官员大多望风而降,或者悲愤的挂印而去,魏国以很快的速度,收取了大半个南直隶,以及浙北和浙中地区。

首节上一节908/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