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861节

在乐昌县的原野上,十多万八旗和眷属被困在,丹河与白狼河之间方圆数十里的范围之内,徐黑虎率领的三万骑兵,像是牧羊犬一样,驱赶着如羊群一般的满洲人,让他们聚集在一起,不让他们四散逃离,几股想要逃走的八旗眷属,都被魏军骑兵冲溃。

这时旷野上,魏军骑兵游弋,监视着缩成一团的八旗,寻找着突袭的机会。

八旗则将辎重车辆围成寨墙,十多万人聚集在一起,不给魏军骑兵可趁之机。

此时狼狈的清军士卒,遍布原野,几个村庄里,挤满了各旗的士卒,跟随而来的家眷,秘密麻麻的一片。

这些人挤在一起,或立,或站,或躺,或卧,或是靠在树桩上,一片沉寂,早已没了入关时的雄风,大破李自成,横扫北地的那份骄横。

满洲兵抱着弓箭、长刀,汉旗兵抱着鸟铳、刀枪,靠在树边,靠在院墙边坐着,目光呆滞,一片死气,心中满是绝望。

魏军动作太快,他们一路狂奔,丢弃粮草器械,逃过了河东魏军的追击,可不想又被河南魏军追上了。

此时,在村庄里的一座宅子内,八旗贵族云集,他们早已吵翻了天,有的说要战一场,有的则要立刻突围,谁也不服谁。

“眼下这个情况,如果撤退,就是溃败,魏军马军肯定会趁势掩杀,结果便是谁都走不了!”尼堪面红耳赤,激动的说道。

耿仲明确冷声道:“如今士气低迷,怎么一战?本王以为现在必须突围,只能跑出去多少算多少!”

多尔衮脸色阴沉下来,听着他们争论。

现在八旗贵族里面,主要是两种意见,尼堪认为不能这么认输,必须要打一仗,才有机会带着眷属撤离。

耿仲明则已经认命,建议直接突围,而这其实就等于,放弃眷属,大家各自逃命。

这自然引起满洲八旗们的激烈反对,尼堪一脸悲愤道:“现在突围和逃跑有什么区别?如果不战一场,没有人断后,突围就是一场溃败。届时十余万人都要被屠杀,我大清勇士,就算战死,也不能被魏贼屠杀,这样死毫无意义,本王深感耻辱!”

尼堪的话,让多尔衮面沉如水,感受到此时面临的耻辱。

耿仲明本来是驻防济南,可以起到阻滞魏军,为他撤离争取时间的作用,可是魏军刚过河,还没杀到济南,耿仲明就率军东逃,拱手将济南和泰安等地让给了高义欢。

这点让多尔衮十分不满,要是济南尚在手中,他不至于如此。

现在清军已经不敢斗争,只想着逃跑,那最后就只能是谁也逃不掉,就像当年松山之战的明军一样,十多万人崩溃,也没伤到清军几根汗毛。

一想到这样的耻辱,将在自己身上上演,多尔衮神色阴沉,如果不能将近十万满人带回去,他回关外还有什么意义,豪格能容下他?

正在这时,博洛却匆匆走进来,将一封书信送给多尔衮,“摄政王,南明送来的密信!”

房间内,争论之声,立时安静下来,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多尔衮。

多尔衮神情一动,接过信展开看了一遍,脸上露出坚毅之色,忽然挥手道:“传本王旨意,举族血战,不胜即死!”

耿仲明闻语,心头大急,事已至此,还血战个屁啊,他张口欲言,多尔衮却继续道:“撤退,就需断后,否则就会被魏军屠杀,怀顺王愿意断后吗?”

耿仲明无言以对,多尔衮沉声说道:“现在我们都是同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谁也不要想先跑,只有团结一心,血战到底,打疼魏贼,才有撤退的机会。”

说完,他将信递给耿仲明,耿仲明看完信,点了点头,不再有异议。

多尔衮遂即挥手道:“好了,尼堪、博洛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耿仲明等人行礼离去,房间中只剩下多尔衮三人,多尔滚等人一走,立时一阵咳嗽,尼堪和博洛连忙上前,多尔衮却一挥手,制止两人的动作,然后低声道:“本王有事情要吩咐你们两人,你二人切记保密,悄悄执行!”

当下两人上前,多尔衮附耳低语,一边咳嗽,一边诉说,博洛和尼堪则频频点头。

~~~~~~

青州府益都县,位于乐昌县之西,这里已经被魏军控制。

此时,在魏军前锋三万马军,迂回到乐昌与潍坊之间,切断了清军东逃之路后不久,高义欢率领四万魏军,也赶到了益都。

这时高义欢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进入县城,敢到府衙便召集先到的魏将王永强问话。

“臣参见大王!”王永强行礼道。

高义欢一摆手,“不必多礼,前面什么情况?”

王永强忙回道:“豫国公穿插至乐昌与潍坊之间,将多尔衮堵住,十多万鞑子被困在白狼河与丹河之间的区域进退两难。”

高义欢脸上露出喜色,终于还是追上了,他一挥手,“走,带孤王去前线看一看!这次务必将鞑子全歼!”

(感谢大家的支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957章 怪悲壮的

高义欢领着骑兵,远远奔驰过来,用千里镜扫视了旷野上的清军一眼,脸上冷笑连连。

看见成片成片的清军和眷属,有些杂乱无章的遍布原野,高义欢信心满满。

这一战,只要杀了多尔衮,擒拿住福临小儿,还有那个据说很厉害的女人布木布泰,大魏就算取得了多年抗清战争的胜利。

届时,谁抵御了鞑虏,谁力挽狂澜,解民倒悬,便是一目了然。

这时,他正观看,对面清军营地中,一支近百人的骑兵奔驰出来,前来驱逐窥视的魏军。

“大王,这里不安全,先回去吧!”李来亨提起了大枪,急声说道。

魏王杵在清营门前观察,千里镜几乎怼在多尔衮的脸上了,确实有点太不尊重人了。

高义欢看见清骑奔出,不紧不慢的收了千里镜,然后一拔马缰,“走,俺们回去!”

战马一声嘶鸣,魏军骑兵在清军骑兵追来之前,拔马向西而去。

是夜,县衙内,高义欢着急众将,东面的徐黑虎也前来商议。

众人站在一个临时的沙盘前,徐黑虎拿着木杆指着沙盘,介绍道:“大王,这两条河之间的区域,聚集了大约十四万人,其中真鞑战兵一万五千,汉八旗和少量的蒙八旗约有六万人,剩下六万五千余人,都是眷属,且大多都是满人的眷属。”

金献刚闻语道:“这么说来,清军的战兵尚有七万多人,与我们持平。”

高义欢问道:“那些汉旗的眷属呢?”

徐黑虎道:“他们大多提前就到了登州,臣已经派遣三千兵马过去了。”

高义欢点了点头,遂即说道:“讲一讲明天的计划吧!”

首节上一节861/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