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801节

这件事由内阁决策,议事院批准,吏部具体执行,高义欢不用操心。

另一件事,审理范文程,结果在一月间就出来,三司列举了他助纣为虐,残害辽东百姓等多条罪状,判处范文程凌迟,满门抄斩。

当然在此时,魏国手中并没有范文程的满门,只有范文程一人。

高义欢看了范文程的认罪状子,发现这厮反复强调,他没有做过明朝的官,不算叛国投敌,而负责审理的大理寺卿立刻表示,此次会审非代表明朝审判,而是代表天下定罪。

高义欢看了审理的卷宗,认为范文程显然没有真正屈服,于是下旨,暂缓对他执行凌迟。

毁灭一个人的肉体很容易,摧毁一个人的精神,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特别是对待范文程这种人,高义欢多铎都还没杀,范文程也不用着急,他要让这些人看着他一统天下,看着自己效忠的势力灭亡,亲人死去,并看见大魏国越来越强大,最后像是收集龙珠一样,将这些人,包括洪承畴聚集在一起,凑足一个数目同时杀掉,并铸造跪像,使之遗臭万年。

此时庚寅年已经过去了一多半,魏国除了这两件事情外,整体太平,可是周围局势却并不太平。

在漠西,受到去岁巴尔楚克之战的影响,漠西的局势,发生大变,统一瓦剌四部,加上漠北之地的准格尔汗国,陷入了内乱和动荡之中。

辉特、和硕特、杜尔伯特三部与准格尔部矛盾爆发,双方间摩擦不断。

在三月间,准格尔部偷袭了辉特部台吉的本部,用火器击败辉特部,使得和硕特、杜尔伯特部开始向南迁徒,并向魏国求援。

此时高义欢已经察觉到多尔滚在瓦剌战败后,准备撤回关外,注意力都放在北京,自然不可能将精力放在漠西,于是只是支援两部一些火枪,不过却没给多少火药和弹丸。

如果两部觉得好使,那记得带钱来买,要是没有银子,牛羊马匹和羊毛也没问题。

在准格尔汗国陷入内乱之际,魏军主力没有参与,不过两支偏师,却趁此机会蚕食着准格尔的版图。

吴三桂和巴布率领河套的归附蒙古,乘机扫荡漠北,收复了车臣部原有的牧场。

姜襄在轮台屯田的同时,也将影响力向伊犁和天山北麓扩张,压缩着准格尔部的空间。

在岭南,孙可望进军广州途中,被明军击败后,大军退回到雷州半岛,与明军拉锯数月,最后双方休战。

在北方,多尔衮不断抽调物资运往关外,加重了山东西部和河北南部的饥荒,造成刘黑子、袁宗第两股义军的壮大。

这些周边的事件之中,漠西的事情对大魏影响不大,可是明军与西军休战,还有多尔衮欲撤回关外,却关系今后天下的大势。

在高义欢看来,明军和孙可望休战,是一个十分不好的苗头,这代表着南明的主要精力,将会用来对付魏国,而孙可望对于魏国的强势,心中恐怕也提起的警惕。

从历史来看,逐鹿中原,不管多少势力,多长的时间,最终都会趋于大一统。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可能容忍一个割据政权长期存在,孙可望见魏军强大,很有可能倒向朱慈烺的阵营。

这点让高义欢感到有些焦虑,不过相比之下,多尔衮要撤出关外,却让他更为重视。

如果清军转移大批物资到关外,主力撤出关内,留下一个破败的河北、山东,魏军占还是不占?

占据了,不仅接下一个烂摊子,还会处于明清的夹击之中,不占,南明肯定会占,真是进退两难。

七月底,关中气候炎热,高义欢一行人,从官道上奔过,两侧都是绿油油的麦田,大风吹过麦浪起伏,景色壮观。

这时高义欢一路驰骋,来到终南山北麓,便见一座巨大的军营,横陈在山脚下,一面面的旗帜在大营上空迎风飘舞。

此时烈日炎炎,可是营地外的马军,依然热火朝天的进行操练,万蹄践踏大地,震动着终南山。

高义欢一行人从远处奔来,营地中立刻风驰电掣般奔出数百骑,为首之人正是他的大将徐黑虎,身后则跟着吴国柱、高一功、郝摇旗等将。

“大王!”徐黑虎翻身下马,快步上前行礼道:“天气炎热,大王怎来呢?”

高义欢勒住马缰,看了远处训练的马军一眼,微笑道:“孤王来看一看,马军练得如何,能否承担重任?”

徐黑虎闻语,同身边众将对视一眼,然后齐齐行礼,大声说道,“请大王检阅!”

(感谢大家的支持,订阅,推荐,月票)

第887章 羞死洪老贼

去岁年底,内阁决议扩充水师和马军,议事院和高义欢都点头同意。

水师是为了建瓴而下,扫荡江南,而马军则是为了横扫北方。

当然,马军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训练出来,而马军之所以难以训练,倒不是马有多难骑,学过骑马的人都知道,快的人一个上午,笨的人一两天也能骑着马跑,马军难的地方是骑上马背之后,你还需要拼杀,需要骑射。

魏军为了使马军迅速形成战力,挑选了七万步军,组成龙骑和火枪骑兵。

这样一来,便不需要士卒具有什么很高的骑射能力,龙骑就是马上的步军,只是用战马代步,增强机动能力,而近七个月的时间,足以让这些步军学会骑马。

事实上,他们不仅能够骑马,还能挥舞马刀劈砍,而有些表现突出,能够在马上放枪的骑兵,则被编入火枪骑兵。

此时,这些兵马被集中在关中集训,近七万大军的营帐蔓延十余里。

高义欢听了徐黑虎等人的话,看他们颇为自信,于是抬起头来,看了附近几处营盘一眼,随意点了其中一座,扬起马鞭微笑道:“就去那座营盘吧!”

高义欢抽查其中一个,免得将领搞表面功夫。

当下一行人打马奔驰过去,只见一顶顶的大帐整齐有序,当高义欢进入大营是,数千士卒和将领迎上来恭迎,气氛十分的热烈,纷纷道着:“大王!”

高义欢看着注视他的将士们,摆了摆手,人群立时安静下来。

“众位将士们,孤今日过来,是有一件重任要交给你们!”高义欢大声说了一句,吸引众人注意力,遂即话锋一转,“不过,这个任务比较艰巨,你们训练只有半年,孤王不知道大家是否练出了本事,有些犹豫该不该将重任交给你们?”

“弟兄们,给大王看一看你们的本事!”徐黑虎当即便振臂大呼。

此时正是中午,士卒们刚结束训练不久,但听了这话,还是立刻牵来战马,翻身而上。

“大王,这边请!”吴国柱一伸手,众将便簇拥着高义欢,来到了校场。

不多时,三千多魏军士卒,骑马驻立在校场,向高义欢演示了冲陡坡,跳壕沟,纵马驰骋等骑兵最基本的能力。

兵部没将集训之地,选在关中平原,而是地形相对复杂的终南山北麓,就是因为骑兵能在这里跑马,那在平原和草原上驰骋便不在话下。

高义欢见骑兵驰骋如龙,扬起滚滚黄尘,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时三千多骑兵在演练了基本功后,身后背着火枪的骑兵,忽然勒住战马,齐齐抽出马刀,然后疾驰着冲向远处的人形靶区,挥刀将靶子砍得七零八落。

“不错,都能够骑砍了!”高义欢赞许了一句。

首节上一节801/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