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55节

“不打城池还有什么财路?”刘黑子有点疑惑。

高义欢内心鄙夷了他一下,这莽夫除了知道抢劫外,怕是不晓得其它挣钱的门路。

高义欢遂即解释道,“在永城附近有煤,哦,是有石炭,你让人找一下,如果找到了,我给你银子,你让我的人开采,或者你开采后卖给我,都成!”

石炭这个东西,刘黑子还是知道的,陈留城里的大户人家冬天都用这个取暖。

“这个怎么买卖?”刘黑子眼睛一眯,光芒闪烁。

高义欢道:“我可以告诉你,我对这个石炭的需求很大,这个得等刘哥你把石炭找到后才能谈。”

听高义欢这么说,刘黑子将这事放在了心里面,毕竟他能在永城练兵的同时,能多一条财路,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好,那我回永城后,就给高兄弟找一找。”刘黑子点了点头,豪气说道。

高义欢见他答应,遂即抱了一拳,作别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好哥哥,一路平安!”

刘黑子也抱拳道:“好兄弟,咱们再会!”

当下刘黑子便一瘸一拐的上了辆大车,领着人马望永城而去,高义欢见他们走远,遂即便领着属下转身回城。

“大宪、兴豪,刘黑子走了,咱们也该撤退了。”高义欢边走边对身边人道:“等会儿你们两人准备一下,便护送着于应龙、孙玉成他们,把钱粮物资押回鹿邑。”

两人点了点头,高兴豪却开口问道:“二哥,那你呢?不和我们一起走吗?”

高义欢微微颔首,“我和世昭、柱子留下,还有点事情。”

当日赵大宪等人将钱粮装上车辆,护卫着近两千人,运送物资北归鹿邑。

亳州县衙大堂里,高义欢坐在正座上,马员外局促不安的半边屁股坐在一旁。

高二哥看着他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不敢开口,于是笑道:“马员外是不是想问我,别人交完钱粮都可以回去,为什么我却把你留在县衙?”

马员外被说心事,哭丧着脸道:“大王,该交代的我都交代了,老小儿没有任何隐瞒啊!”

“马员外不要紧张,我留下你,并不是要把你怎么样,你也不要叫我什么大王,唤我高都尉就行了。”高义欢伸手弹了弹胸前的灰尘,“相信你也看出来,我和那黑碳不一样,我是不想做流寇的。”

马员外也觉得眼前这人,脑子似乎有点问题,他确实没见过抢劫了还给人打张借条的流贼。

马员外有点摸不清高二哥的路子,不过他感觉高二哥确实比那黑炭头好说话些,他犹豫了一阵,壮着胆子问道:“那高~高都尉将老小儿留下是何意?都尉要是有什么用得上老小儿的地方,老小儿绝不推辞。”

高义欢脸上漏出笑容,“就是等马员外这句话。”说着高义欢停顿了一下,身子前倾一些,正色道:“这次让马员外损失很大,我有点过意不去,所以想送马员外一条财路。”

马员外心里一紧,有些紧张起来,心道可别送什么财路了。

高义欢却继续说道:“马员外在亳州,靠近河南,应该知道河南现在粮价贵的很,早涨到十多两一石,但是江南的粮价却至多三两。”高义欢笑道:“马员外没有发现这其巨大的商机么?”

这么明显的价格诧异,马员外自然知道,当即有些惊讶道:“大王都尉的意思是让我倒卖粮食”

高义欢点了点头,“咱们一起合作怎么样?”

马员外却有些恐惧的摇头道:“大王,这事官府查的严,被官军抓住老小儿就完蛋了,大王还是饶了老小儿吧。”

江南官绅和李闯在立场和阶级属性上天然对立,各地防贼还是很厉害的。

高义欢却不放弃,接着道:“我知道官军查的厉害,所以做这件事情之前,我想请你先去见一趟刘良佐,就说我愿意让出亳州,让他行个方便,或者他也可以参与进来”

(三更,求收藏,推荐,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63章私下交易

刘良佐在归德府大败后,不敢招惹气势正盛的李自成,便准备去打在庐州府和安庆府活动的张献忠,好捞一点功勋。

张献忠是与李自成齐名的流贼,不过他近几年活动的区域,主要是湖广、四川、南直西面几府,受到官绅势力的压制和打击,且地方不似河南那样不稳定,闹饥荒,所以势力远不如北面的李自成一呼百应。

早在崇祯十三年时,张献忠在入川途,受到郑崇俭和左良玉的夹击,伤亡惨重,接着又受到湖广军、四川军和陕西军的追击堵截,义军连受重创,退居兴安山,最后被杨嗣昌督左良玉等军围住,险些就被困死。

不过,张献忠利用杨嗣昌和左良玉的矛盾,派人携重宝贿左良玉,说:“献忠在,故公见重。公所部多杀掠,而阁部猜且专。无献忠,即公灭不久矣。”左良玉遂斗志松懈,张献忠乘机收聚散亡,在山民的帮助下,走出兴安,与罗汝才等部会合,再次逃出生天。

从这可以看出,左良玉听信张献忠的话后,已有养寇自重之意,明朝逐渐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军阀拥兵自重的态势已经出现,而军阀对于朝廷的伤害,往往并不比流寇小多少。

对此总督杨嗣昌也是刚愎自用,没有察觉下面人的心思,满以为官军已把张献忠包围在鄂、川、陕三省交界地区,胜利在握了,但实际上他的命令左良玉等人并未遵循,他还不知道左良玉有养寇自重之心。

张献忠便利用左良玉的这一点心思,采取“以走制敌”的策略,快速流窜,让官军顾此失彼,腹背受敌,疲于奔命,让杨嗣昌四面围堵的计划破产,不久便病死于湖广。

杨嗣昌死后,崇祯帝命陕西三边总督丁启睿接任督师,收复诸多失地,继续围剿张献忠。

此时李自成趁着官军围剿张献忠的机会,入河南,收留饥民,一呼百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很快打下洛阳,声势远超被官军围追堵截的张献忠。

不多久,李自成打下洛阳,福王被杀,闯军又围困开封,皇帝遂即又令丁启睿去剿李自成,然而李自成已经拥兵百万,丁启睿自然不敢打,手下将领也不愿意打,便专门追着人比较少的张献忠打,并在信阳将张献忠击败。

这时开封情势危机,皇帝再三催促,丁启睿拖不下去,便只能带着左良玉等人,与保定总督杨岳一起,硬着头皮去和李自成周旋。

张献忠在信阳大败后,曾经北投李自成,不过李自成却要杀他,最后罗汝才借给他五百骑,张献忠便趁着官军去打李自成,窜入南直,与左革五营相会,攻陷舒城、安,庐州,杀知府郑履祥,又连下无为、庐江,并在巢湖训练水军,使得江南大震。

明朝凤阳总督高斗光、安庆巡抚郑二阳因此被捕下狱,朝廷起用马士英代之,准备赶走张献忠。

在去归德之前,刘良佐和黄得功一起与张献忠在南直打过几仗,不过却被张献忠击败过了一次,他发现张献忠不太好打,便北上归德,但不想同样被打得大败。

“遇强则走,遇弱则击。”这是左良玉的看家本领,刘良佐现在也基本是这一套。

在刘良佐走了之后,黄得功却一直在庐州同张献忠作战,收复了大部分州县,将张献忠逼出庐州府,赶到了安庆境内的潜山附近。

这时刘良佐在归德碰了钉子,见张献忠势微,加上江南官绅急于将张献忠赶走,便想着跟着黄得功的屁股后面,一起打一打张献忠这枚软柿子。

刘良佐从归德逃回凤阳不久,见李过并未继续南下,而是回兵围困商丘,便留下一部分人驻守亳州、涡阳、蒙城、颍川监视归德的贼兵,自己亲率主力到了寿州,准备南下庐州与黄得功汇合后去打张献忠。

只是他人马刚准备好,将要出行之际,黄寿逃到蒙城,又马不停蹄跑来寿州告诉他亳州失守。

这一下,便让刘良佐左右为难起来,黄得功已经快要与张献忠决战,他再不过去,功劳就没有他的一份了。

可是亳州失守,万一贼兵南下攻入凤阳,那他就算打张献忠有功,恐怕也要遭受重罚。

现在朝廷虽然已经有些难以控制武将,但是大明朝廷的威严,依然还是存在。他平时有点小问题,保存实力,朝廷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他要是敢丢了凤阳,让老朱家的祖坟被流贼再刨一次,那恐怕皇帝震怒,会像杀贺人龙一样杀了他。

寿州府,刘良佐的节堂内,他站在地图前来回踱步,千户官黄寿单膝跪在间。

首节上一节55/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