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306节

多铎回到洛阳后,大军便进入休整的状态。

这时高义欢在襄城逗留几日后,便也班师回到汝宁,并收到了刘黑子的来信。

高义欢遂即得知多铎速撤的原因,除了他的算计之外,还有清军从南方运粮的渠道,被刘黑子和明将高杰联手截断了。

这点有些出乎高义欢的预料,高义欢虽然写信给了刘黑子,让他去劫粮,但是刘黑子最多能控制运河西岸,晋商完全是可以改走陆路,绕开刘黑子活动的区域,继续往北方运粮。

高义欢认为刘黑子的拦截,会一定程度上,增加清军获得粮草的成本,却没想到基本阻断了晋商向北运粮。

高义欢看完信,才得知运河东岸,明朝督师高名衡麾下部将高杰,也盯上了晋商向北运送的粮草,并扮作流寇,沿河打劫。

这让高义欢不禁一拍脑袋,没想到天下间既然有这么多人才。

一时间,高义欢大感自己失算,应该交代刘黑子扮作明军去打劫,而不是低调行事。

现在刘黑子和高杰一个在运河之西,一个在运河之东,两人斗了几场后达成默契,差点结拜为兄弟。

他们两人在山东活动,便基本阻断了晋商的运粮道路,晋商想要运粮,便只有走海运,但海运这不是一两个月能做好的事情。

月底是冬小麦成熟的时间,再加上征收和运输,多铎至少要在七八月间,才能获得大批的粮草。

高义欢同多铎一战,持续四个多月,豫南的各种储备,都基本耗空。

清军受到粮草的限制,短时间内无法再次开战,无疑让高义欢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在回到汝宁后,各营对整个战役的统计,也送到了高义欢的案台前,除去损失的矿工不算,这一战下来,魏军伤亡人数也高达四千余人。

虽说伤亡主要来自阻击多铎的新附营,但对于人马不多的魏军来说,已经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好在,清军损失更大,不仅被高义欢夺了四五千匹战马,还俘获了四千多绿营兵,让高义欢比较欣慰,这一战也不算太亏。

这时,在清理伤亡,统计战果后,整个战事的扫尾工作,便基本结束,不过高义欢并没有因此而轻松下来,因为另一个关于魏军粮食储备不足,只能坚持到月初的消息被报了上来。

第344章何腾蛟兵发荆州

1645年天下动荡,北面的大顺政权,因为李自成败出北京,顺军龟缩于关,使得大顺在北方的统治崩塌,而清廷的势力,开始前所未有的扩张。

这一年,在北方的李自成日子并不好过,清军的精力亦被闯军牵制,忙于收拾已占版图,被牵制在北方。

这一年,对于南方的明朝而言,可以说是极为轻松的一年。

南京甩掉了北方的包袱不说,曾经被流贼和悍夷两大强敌,轮流爆锤的局面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两大强敌在北互掐,南京朝廷则抽身而出,能从容的座山观虎斗。

这时,南京朝廷没有来自外部的压力,日子可以说相当的轻松。

虽说南京朝堂上,马阮和东林党人忙着争权夺利,但朝野还是有不少有志之士,提出了趁着寇虏争锋,无暇南顾的机会,赶紧巩固淮泗和湖广防线,以此来应对时变。

虽然南京诸公,并无进取之心,但是要偏安江左,两淮和湖广还是需要防御的。

东南士绅可以舍弃北方,不过却不能不考虑,江南的安全。

一定程度上,他们想的只是自己掌控朝廷,以便维护他们的利益,到是没有想过,要把南京这艘船弄翻。

这时,南京在江北设下,黄得功、高杰、刘泽清、许定国四镇兵,由大学士高名衡坐镇徐州督师,明军前锋甚至进入山东境内布防。

这同历史上相比,高名衡主持的江北防务,无疑是摆出了一副要积极进取的姿态。

这点从他将大学士行辕,设在徐州,而不是靠近江边的扬州,便能看出来。

有善守闻名的高名衡主持两淮防务,东南官绅对于江北防务,到是很有信心。

江北没有问题,那南京朝廷担心的方向,便就剩下湖广。

早在去岁,南京朝廷就已经将注意力放到了湖广,并且给湖广拨来了不少钱粮,而湖广明军也趁着张献忠入川的机会,成功夺取了武昌。

武昌一地,东南得之而存,失之而亡。

南京朝廷取了武昌之后,西面防御便也有了一层保证,加上高义欢求抚,武昌暂时没有北面的威胁,张献忠又西进四川,南京对于湖广的战事,便也就不那么上心起来。

毕竟战争就要征税,征税就损害了东南官绅的利益,东林党人正压着新税法不让通过,这个时候要是爆发大规模的战事,那新税法便压不住了。

因此在明军收取武昌,西面防御有了一定的保证之后,南京朝廷便逐渐减少了给湖广的钱粮。

南京建章帝,其实还是想有一番作为,但是东南官绅串通一气,皇帝从北方来,又没自己的班底,加上年纪上轻,完全没有能力掌控朝局。

这江山毕竟还是朱家的江山,大臣不急,小皇帝心急,只是他心急也没用,打仗就要银子,新税法通不过,朝廷就没钱,军队自然也就趴着不动弹。

在崇祯朝晚期,大明各镇官军,就已经军阀化,现在北京覆灭,大明朝廷的权威进一步削弱,没钱即便是皇帝下旨,也调不动各镇官军。

小皇帝见税法通不过,朝廷没有多少钱粮调拨湖广,便只能用爵位和入阁来诱惑湖广官员,令他们自筹钱粮,希望他们能收复荆州、襄阳。

何腾蛟对与爵位和入阁到是很上心,只是自筹钱粮,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一省总督,官位虽大,但是在体质内就是不如高义欢这种草寇方便,不受规矩束缚,老子最大,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体质内则有各种规矩约束,还有专门找茬的御史要参你。

二百多年的老帝国,地方上的乡绅、豪强同地方官,同朝官员的关系已经盘根错节,每一户大乡绅,即便是这一代没人做官,往上一扒拉几代人,保准有进士老爷,都有门生故旧存在。

在这张社会关系网内,即便是总督也很难去动乡绅和豪强的利益,便只能从苦哈哈身上搜刮,但苦哈哈能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又能搜刮出几个钱来?

南京不拨钱粮,湖广方面力量最强的明军,便一直没有动静,使得湖广地区,依然保持者高义欢占据襄阳,西军占据荆州,明军则占据武昌、岳州、长沙等大片区域的局面,并且维持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

本来这种局面还要继续维持下去,不过在四月间,湖广的局势却忽然出了一个变化。

入不敷出的湖广官府,突然有钱,有粮了。

这事还得感谢高义欢让马洪山来到湖广炒粮,马洪山等人将粮食炒高套现后,立刻便跑到常德,暂避风头,但一些被裹挟进这场炒作的小粮商,或者关系不够硬的小商号,却没有收到官府将要动手的消息。

这时大明朝廷,还是有一定的威严存在,特别是对官,依然有比较强的约束力。

因此就算何腾蛟是总督也不能乱来,不能随便抄家敛财,而这次炒粮风波,却给了何腾蛟一个很不错的借口。

本来在湖广,乡绅和豪强的钱难以征上来,贫苦百姓交的税又有限,令何腾蛟一筹莫展。现在商贾炒粮,便等于是自己送上门来。

这些参与炒粮的商贾,到手的银子还没捂热乎,就被何腾蛟下令全部锁拿入狱,店铺通通查抄。

官府这是打击囤积居奇,御史也没话说,而被抄家的商户,有关系的还能花点钱疏通关系,破财免灾,被放出来,没关系的则立时家破人亡。

首节上一节306/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