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289节

范永斗身后,一个掌柜立时躬身弯腰,“东家,最近湖广粮价飞涨,一石米从二两一钱银子,涨到了八两一石,所以收的粮食才减少。”

范永斗一听,眉头一皱,“湖广又不缺粮,怎么会涨到八两?现在已经四月,在过一段时间,就是夏收,那时粮食会更多,也不存在有人囤聚居奇,粮价就算要涨,也不该涨到八两,这太离谱了!”

范永斗经商几十年,经验十分丰富。一般粮商要哄抬粮价,都会选些特定的时候,比如灾荒,或者是距离收获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时候,来进行炒作。

这些时候,市面上粮食少,而新粮又不会入市,粮商不需要多少银子就能将粮价抬起来,而且风险较小。

现在北方失陷,面朝甩掉了北方这个沉重的包袱,加上明军对闯军进行封锁,南方有大批的粮食滞留在南方,粮价呈现下跌的趋势。

这个时候,市面上粮食本就很多,在加上新粮又要入市,粮价只会往下走,不会上涨。

选择这个时候抬高粮价,基本上是自己找死的行为,现在高价收购,等新粮一入市,铁定要赔死,所以范永斗有点想不通,这个时候粮价为何突然暴涨。

“东家,据卑职得到的消息,好像是有一伙南直隶来的商人,再高价收粮。他们一来,就把价格开到三两,没两日又升到四两,然后又提到五两。各城的百姓,见粮食一天一个价,怕还会在涨,便纷纷屯粮,各家粮号见了,便也跟着提价,所以粮价才忽然暴涨!”掌柜的回道。

这伙南直隶来的商人,自然就是马洪山一伙,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制造恐慌,利用百姓的惊惶,将粮价炒起来,而一旦粮价上来,湖广本地的粮商,见有利可图,自然也会加入进来。

单靠马洪山等人实力,很难撬动湖广的粮价,但是把百姓和本地粮商卷进来,情况便不一样了。

范永斗作为商人,对于这种炒作手法自然熟悉,他曾经也干过类似的事情。

一般而言,城百姓不会存有多少粮食,基本都是吃得差不多了,再去购买。

这个时候,商人只需要一步步的猛拉粮价,一天一天的往上涨,百姓能熬过三四天,可再此之后,见粮价还在涨,便会内心崩溃,争先抢粮,而等价格拉到一定的高位之后,商人在将之前买的粮食抛掉,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而百姓刚屯完粮,却又发现粮食价格暴跌,财富被人收割。

范永斗脸上抽搐几下,不禁怒骂一声,“一**商!”

这群南直隶的商人,这么搞,无疑影响到了他够粮的计划。

范永斗忽然眼睛一眯,露出杀气,“咱们手上还有多少粮?”

第325章范永斗要砸盘

酒楼外,细雨蒙蒙,雨水沿着青瓦一滴滴的落在屋檐下,有些浑浊的小水洼。

南直隶的这伙奸商,真是不地道,这个时候来湖广炒粮,便是挡了范永斗的路。

去岁,李自成打下山西,忽然抄了介休范家,让他几十年的积蓄,几乎为之一空。

这次多尔衮借钱给他经营,让替大清国来买粮,他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多尔衮借他银子,是希望从他手里拿到相对便宜的粮食,清廷自然不会给他太高的价格,所以范永斗在湖广买粮,自是粮价越低,他运到北京便赚的越多。

现在南直的奸商一下把价格炒这么高,他除去运输的成本,到北京肯定就不挣钱了。

毕竟他不可能以太高的价格卖给大清,那会引起大清对他的误会,认为他有意抬高粮价讹诈大清。

以摄政王的脾气,说不定一刀就把他砍了,然后钱粮全部查抄。

现在粮价这么高,便让范永斗十分被动,继续吃进,他跑一趟湖广,反而还要亏钱,不吃进,又完不成大清给他的购粮任务。

他们从南方买的粮食,一部分是北直要吃,一部分则是要送给英王阿济格和豫王多铎做军粮。

既然是军粮,你感耽搁?

掌柜姓钱,听了它的话,忙拿起账本翻了几页,然后抬起头来,“东家,还有一万石,没有运走!”

“只有一万石?”范永斗眉头紧锁,忽然问道:“粮价涨这么快,湖广布政使司,没有派人管理,打压粮价吗?”

“出了个打击囤积的告示,但又没饿死人,而且南直来的人似乎很有背景,再者本地的商号也有参与,只要不闹出民变,不出大事情,官府哪里会管!”钱掌柜开口道。

官府确实是这样,官僚一直都是高高在上,不出问题,便看不见人,只有事情闹大,才会有人出来收拾。

地方上势力盘根错节,同官府也有关系,只要不出大问题,官府一般不会管理。

现在粮价虽然涨的厉害,不过同前年张献忠作乱湖广时相比,还是没到最高点。

范永斗听后,知道想靠着明朝官府开仓,放平价粮,打压粮价估计不太可能。

他目光怒出狠色,挥手道:“岳州的一万石粮食,先不要运走,最近运来的粮食,也先留下,我有用。”

钱掌柜也是跟随范永斗多年的人,脸上不禁一惊,“东家,难道您想拆南直那伙人的台,把粮价砸下来?”

范永斗脸上冷笑一声,“自然是要砸他们的盘子,粮价这么高,对我们和大清都没有好处。”

对于清廷而言,自然是粮价越低,对他们越好。

“东家,南直的人把粮价炒高,咱们给他砸下去,他们肯定要赔钱,怕是回记恨我们啊!”毕竟是在明朝的地方,钱掌柜还是有些担心。

“我为大清做事,怕什么南直的人。这次我不仅要砸他们的盘子,还要大赚一笔。”范永斗目光却露出贪婪之色,不过强龙不压地头蛇,他确实也需要有点准备,于是吩咐道:“钱掌柜,你派人带五千两白银,立刻去武昌拜会监军黄澍,疏通一下关系,以防宵小之辈给我们捣乱!”

黄澍是左良玉的监军,历史上便是这人唆使左良玉叛乱东下,后来东林党玩砸之后,他投靠清廷,诓骗了郑芝龙,引清军入了福建,颠覆了隆武朝廷。

钱掌柜忙道,“东家,这事我让小儿去办。”

“好!”范永斗点了点头,遂即吩咐道:“你让小丰今天就去,然后再把手里的现银都拿出来,我要准备买粮!”

钱掌柜脸上一阵疑惑,“东家,不是要用粮食砸盘,把粮价砸下来吗?怎么反而收粮,这不是将粮价越炒越高呢?”

范永斗脸上冷笑,“粮价自然是从高处砸下来才有意思,我们才能赚的更多。那伙南直的商人不是要炒么,我来帮他们一把,把粮价炒得再高一些,等到了高位后,我再将手里的粮食砸出去,这么多粮食入市,价格肯定要暴跌,那些手里拿着高价粮的商人,肯定吓死,必然会争先抛售,以挽回损失。到时候,我便能从低位又将粮食接回来。这样高抛低进,东家我要大赚啊!哈哈哈~”

范永斗不愧是做过多年生意的人,而生意赚的就是一个差价。

那群南直人,怕是怎么也想不到,最后会为他做嫁衣。

这件事要是成了,不说挽回他在山西的损失,至少他能用大清的钱,来了个空手套白狼,能狠狠地积攒,一大笔银钱。

岳州城外,西南三十里外的洞庭湖,有一小岛,名叫君山,同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

它位于洞庭湖,四面环水,峰峦盘结,沟壑回环,竹木苍翠,风景如画,自古就是人墨客们观赏湖景,吟诗作赋的好地方。

李白、杜甫、黄庭坚、辛弃疾之类的大骚客,都曾在此春赏奇花异草,夏观浩瀚洞庭,秋赏渔歌秋月,冬观湿地候鸟,留下了许多诗词和石刻,是湖广人士子心的一块圣地。

今日,这块圣地,却因为一群人的到来,沾满了铜臭的气息。

君山虽不大,但小岛上却有五井四台,还有几座寺庙。

首节上一节289/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