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134节

“回禀总督。”斥候顾不得喘口气,大声说道:“卑职已经探明,建奴主力已经离开藤县往西北而去,藤县只有三千蓝甲汉军。”

马士英听了顿时脸涨得通红,整个人跟喝高了一样,情绪激动,“好~好~好~这一仗能打!”

众多将领也一个个精神一振,暗道机会来了。

他们窝在徐州大半年,未曾一战,本来以为就算等到鞑子出关,也不会有机会和鞑子交手,没想这个时候居然能捡个漏,等到这么一个绝佳的机会。

现在他们几万人杀过去,还干不过三前假鞑子么?

原本犹豫不觉的刘良佐,忽然对马士英道:“总督,下令吧,此战必胜了。”

马士英内心兴奋的很,“好,大军准备,立刻过河,杀奔藤县。”

黄得功听令之后,立刻便下了河堤,来到本阵,然后一挥手,属下便递上来一壶酒,黄闯子仰头喝尽,把酒壶一丢,怒声吼道:“黄蜚,点齐五千精骑,本镇要第一个杀到藤县,让贼人看看本镇是怎么打仗地!”

说完他瞟了一旁边还的几部人马一眼,“磨磨蹭蹭,等到藤县,煮熟的鸭子都飞了。”

军令飞传,士卒们飞快冲过河堤,架着小船,连成一条线,然后铺上木板,形成一座浮桥。

坐在运河边上的骑兵纷纷起身,拉着战马翻过河堤,然后飞身上马,抢过浮桥。

不到半个时辰,五千精骑就集结完毕。黄得功来到大军前面,做简单的动员,也没说别的,只说这一战是别人包好饺子喂猪,要是还打不好,那自他以下,便真是猪,找个地缝钻进去算了。

贼兵送来人头,这就是在激官军,要点脸的都感到很耻辱,这次一定要打出威风,不能让贼兵小瞧了。

当下黄得功一声呼啸,便一骑当先的疾驰而出,身后数千骑兵趋之若鹜。

一旁还在动员士卒的刘良佐等人,扭头一看,黄得功已经先一步走了,也顾不上长篇大论,赶紧把话说完,总结起来,意思就是三个字,抢人头。

这么说,那这一战就是十拿稳,连战连败的官军,已经很少能听到比这三个字更能振奋人心的话了。

当下,徐州官军,万余人,留两万守卫徐州,以防不测,剩下共计马步大军四万余人,汹涌澎湃的扑向藤县。

藤县清军大营内,佟图赖正布置人马虚张声势,以防南面的明军察觉到藤县兵力减少。

他虽然轻视明军,但是小心些总是没错,可就在这时,一名蓝甲却跌跌撞撞的闯进来,“固山,大事不妙,徐州的蛮子杀过来了。”

“什么?”佟图赖惊得手里茶杯差点掉落,“怎么回事?蛮子到哪儿呢?”

“黄闯子已经奔到城下~”

曹州府境内,黄河以东三十里,旷野之,近万士卒和百姓混杂在一处,仓皇的西窜。

高军士卒把兵器和衣甲都放在战马上,牵着马匹健步如飞的奔逃。

第163章鞑子急追

黄河的东岸,突然出现一片人马的身影,而且越往后,人马越是密集,像涨了潮了一般。

高义欢骑在黑驹子上,驻立在道路旁,看着他的属下发足狂奔,不少百姓也相互搀扶着快步往西,不时便有人跌倒在地,然后立刻又爬了起来,继续前行。

现在二哥有八千多匹战马,要说一人一匹,都勉强足够,可是大多数士卒,连马都没见过几回,便别说骑马了。

一路上有不少士卒尝试着骑上去奔驰,结果现在大都同伤兵一起躺在了板车上,以至于大军有这么多马,却没有多少人骑乘,只有一部分人能勉强坐稳慢行,让高二哥感到一阵憋屈。

清军的速度比高义欢预料的要快很多,身后博洛恨急了高义欢,日夜不停的追击过来,已经出现在高义欢的身后。

如果拥有这么多战马,并且先跑了几天,还被鞑子追上,那高义欢就像拿着金饭碗,还被饿死一样可笑。

这时以是高义欢从南旺湖西撤的第天,也就是在今天早上,后面的人马发现清军追了上来。

从南旺湖西撤的路上,高义欢途遇见不少逃往归德的百姓,有的是南旺湖那批被掳的百姓,有的则是几天前没有跟随季国风去徐州,而是转道去归德的成武县百姓,这些人挡在路上,所以道路并不通畅,降低了大军行进的速度。

高义欢原本以为这些百姓大多会奔向南直隶,毕竟那边是明朝的地盘,同时又比较富裕,但谁知到许多百姓都没往南,而是往西面奔逃,欲进入大顺军控制的地盘。

高义欢起初有些不解,后来一问,然后稍微一想,才明白过来。

清军每一次入寇,对于明朝的威信,以及在北方的统治,其实都是一次动摇。每一次清军入寇,都会给百姓带来灾难,同时将明朝的无能为力,展现在百姓面前。如果只是一次两次,百姓或许还能承受,但五次次之后,是人都忍受不住,便让百姓对朝廷彻底不抱希望了。

山东的百姓并没有见识过闯贼的凶狠和残暴,反而听过均田免粮的口号。

这次清军入寇山东,已经让他们不在相信朝廷,他们便把希望寄托在西面兴起的闯贼身上,而他们一旦选择相信闯贼均田免粮的口号,把希望寄托在了大顺国身上,你再跟他们说其实李自成也不是什么好人,也很残暴,他们便多半不会信了。

此时高义欢距离渡河地点还有三十里,大军至少还需要半天时间才能赶到河边。

“吴世昭,派去报信的人出发没有?”高义欢拉了下马缰,安抚胯下有些躁动的战马。

吴世昭神情有些严肃的回道:“回禀将军,派出去的人在一个时辰前就已经出发,去通知兴豪和刘都尉搭建浮桥了。”

现在高义欢的人马和物资太多,用船运速度太慢,必须要有浮桥,才能快速通过。

高义欢还是有些不放心,看了下西撤的队伍已经成了一锅粥,沉声说道:“你再派人过去,让他们务必动作迅速一点,保证我的人马一到,就能过河。”

吴世昭忙抱拳领命,这时刘黑子又骑马从后奔驰过来,老远便大身喊道:“高兄弟,鞑子来得好快,离我们只有四五十里了。”

高义欢听了脸色一沉,骂道:“直娘贼!我估计鞑子都没睡觉,肯定是连夜奔驰,否则不可能这么快。”

刘黑子奔过来,看见漫野往西的人马,舔了舔嘴唇,“高兄弟,咱们这次真把鞑子惹怒了。我看后面的鞑子不杀了我们不会干休,要是鞑子打归德,你可得帮我。”

“刘哥,现在不是考虑鞑子打不打归德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过河才行。”高义欢随口说了一句,目光不禁有些焦急的扫向队伍。

四五十里的距离,对于步军来说要走一天,可骑兵纵马狂奔,在不惜马力的情况下,一个多时辰就能杀到。

这时高义欢见身边的将领脸上都露出一丝惊慌,金声桓担心道:“将军,现在建制全乱,鞑子一旦追上来,后果不堪设想啊。”

高义欢不禁一阵沉吟,忽然挥手道:“金献刚,你让弟兄们把大车上的物资全都丢了,把车辆腾出来,让脚底起泡的士卒和体力不支的兄弟也坐在车上。如果还有位置,就载一些百姓,没有就将他们赶下官道,让他们往南北两个方向跑,不要再向西逃了。”

现在高义欢除了少部分人马还成建制,其余的都已经跑乱。如果这个时候鞑子骑兵追上,肯定就是一场屠杀。

金献刚不敢迟疑,忙抱拳转身,刘黑子却是一脸的肉疼。

高义欢看向他道:“刘哥,抛弃物资,只能加快些速度,要想大队顺利过河,咱们还得给鞑子制造点麻烦才行。”

刘黑子很警觉,目光从离开的金献刚身上收回来,脸色一沉,“高兄弟,你不会是想让你刘哥断后吧?”

这个时候留下来断后,刘黑子担心自己就真的要绝后了,他可不想自己死了,最后便宜高义欢。

首节上一节134/978下一节尾节目录